从Emoji、Memoji到数字化身
——图像社交时代的数字图像设计研究

2023-01-16 14:12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社交数字化数字

梁 晨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1.概述

社交方式在媒介、技术及设备的变化中不断革新,从面对面社交到书信、电报、电话的远距离交流,再到今天的互联网连线,凭借新媒介技术快速、大批量复制的优势,缔造了规模空前的“图像景观”世界,无处不在的图像不断刷新着现代人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极限,人们已经身处图像社交时代。

2021年由北京的红砖美术馆主办的展览“图像超市”中,展览的第一个空间从地面、墙壁到天花板被密密麻麻的图片贴满,这是艺术家伊万·罗斯将二女儿出生以来(2012年至2021年)所有保存在他的网络浏览缓存的图片全部打印了出来,有照片、截图、表情包……作品名为《自你出生》。艺术家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数量无比庞大的数字图像,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令人震撼,铺天盖地的图像仿佛要把进入这个空间的人吞噬掉。

艺术家徐冰在2013年出版了小说《地书》,全书用Emoji表情等各种标识符号写成,作者表示不论哪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具有当代生活经验,就能读懂这本书。阅读“表情”的能力,已经是当下生活特别是网络社交中的必备技能。当摄影技术开始走向大众化的20世纪初,艺术家莫霍利·纳吉曾预言“未来社会的文盲是不能阅读摄影的人”[1],100年后的今天,这样的文盲可能是不能阅读表情包的人。

表情包自诞生起,存在的意义就是社交,如今它已是网络社交与社交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个个你来我往的表情包,正是实现海德格尔“世界的图像时代”的砖瓦。当下网络社交中流通的表情包丰富多元,兼顾文字与图像的具象性,介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间[2],同时也有利用数字工具绘制或编辑成的小动画,形成图文并茂、可动可静的样式。从高清表情到动态真人可发声表情,表情包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传播特征也更加明显。[3]

从符号学与传播学视角对表情包的研究已达到一定深度,马赛尔·达内斯所著的《占领世界的表情包: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型社交方式》是基于多伦多大学统计整理的数据库,从符号学的角度解析表情符号;彭兰教授的《表情包:密码、标签、面具》从传播学视角研究表情包在网络社交中的作用。多数研究对表情包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及演变的复杂类型未明确分类,并且从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角度分析表情包特点并把Emoji表情的演变历程视作数字化身不同阶段的研究较少。过去人们认为在虚拟社交阶段,表情包受限于传播技术,难以为用户提供沉浸交互的虚拟现实交互体验,但表情包在当下其实已逐渐打破聊天框的局限,从经典的小黄脸,到可选择肤色的不同形象,到满屏放烟花的动效,再到通过“捏脸”创建并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的Memoji表情,在媒介与技术变革中表情包已迈向元宇宙。不禁好奇,表情包还将以何种形式被发送与接收。

2.表情包的分类

在中文网络语境中,任何能描述人们心情和态度的视觉图像都被称作表情包,所谓万物皆可表情包,但从设计与传播角度细分,有以下几种分类。

一类是表情符号,英文写作Smiley或Emoticon,最早是1982年发布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网络论坛上,由3个ASCII码中的字符——冒号、连字号、半括号组合成的笑脸“:-)”,这类字符式表情同日本兴起的“颜文字”,如“^_^、*_*”等,皆是由键盘字符组成的图形,常用于短信与邮件中,让以文字为主的信息变得轻松活泼。

第二类是网友利用图片素材或配上文字,自制成的表情包,英文为Meme(音译为模因、迷因),在中文网络被称作“梗”,这类表情包相当于一种文化“暗号”[4],是基于流行文化、社会时事热点衍生出的,通过大量、快速复制形成群体效应,并在网友“斗图”过程中,内容更新替换与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十分迅猛,但热度持续度较低,随着时间推移而更迭。

第三类被称作贴纸(Sticker),是社交应用程序中静态或动态贴纸,微信表情开放平台中,创作者们上传的原创表情就属于此类,如“颜团子”“喵大嗷”等IP化的表情包甚至已成为泛娱乐领域中重要的文娱产品。

本文研究并作为线索的是被称作Emoji的表情,特指在社交应用程序中携带的卡通表情图像,用于即时通讯,但在一些平台中Emoji会被归类为Sticker的一种。

3.作为世界语言的Emoji表情

1999年日本电信行业从业者栗田穣崇从漫画与指示图标中获得灵感,创造出176个12x12像素,应用于移动通信的第一版“絵文字”,意思是“图形文字”,英文“Emoji”,就是今天表情包的最早原型(如图1)。设计初衷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让原本单调的文字信息变得人性化。

图1 栗田穣崇设计的第一版Emoji

2008年谷歌在邮箱系统中首次引入Emoji表情,2011年苹果发布的第5代移动操作系统纳入Emoji表情键盘,而之前这一功能只在日文版程序中可用,由此表情包在全世界迅速传播;中国在2003年由社交软件QQ推出了第一套表情,2015年通过QQ数据统计的《中国网民表情报告》显示,2014年QQ全年表情发送量超过5338亿次,8亿多QQ网民中,超过90%在聊天时使用过表情;2015年《牛津词典》将Emoji“笑哭”表情选为年度热词;每年的7月17日还被定为“世界表情符号日”。

由预先构建、普遍已经标准化的图形组成的Emoji表情,可以看作是一种新型人工通用书写代码[5],已建立起一个图形式书写系统,由统一代码联盟(Unicode Consortium)维护与审批发布,虽在源头是字符而非图形,是为确保能在电脑上被统一兼容的显示,以满足跨语言、跨平台进行文本转换与处理的要求;但当新表情被添加入库后,各应用和社交媒体即可采用并自行设计该Emoji的外观,比如苹果的Emoji、推特的Twemoji等,因而每个平台上的Emoji会有所不同;部分平台如QQ、微信,也通过把字符转换为图片的方法,来解决部分Emoji无法显示的痛点,但无论字符还是图片,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交流障碍。

Emoji表情使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达情绪,文字表达没有语气、语调等因素,无法真正表达感情需求,而真实、立体的语言情感在交流中非常重要,Emojo运用在交流互动中[6],作为使用者的“拟在场”,传递、加强、丰富或隐藏文字描述中的表意,代替面对面交谈时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信息;另一方面,作为视觉注解,代指物体的表形功能,将对话形象生动的可视化,使交流保持愉快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这两个功能皆有跨语言的通用性。由此Emoji表情的设计也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通用性相对较高,适用于所有用户的标准表情符号,即核心表情,如“喜怒哀乐”,这类“头像”般的小黄脸通常以漫画式概括夸张手法或借助道具,来表达微妙的情绪,如“笑哭”“捂脸”“吃瓜”等,虽不同平台会有视觉风格的差异化,但以亮黄色为主色,并去除了种族或民族的可识别特征;基于具体场景及语境使用的表情,被称为适应性次要表情,有动物、食物、天气等更细化分类。

如今风靡全球的Emoji表情,被大约30亿人使用,内容不断丰富、数量逐渐庞大,已经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成为“世界语言”,并且使用群体的具体经历,不同文化、宗教和新流行趋势还将继续塑造着这门语言内容与设计的多元变化。

4.当作个人形象的Memoji表情

除了视觉风格与内容的变化,Emoji表情的交互形式在不同平台也不断更新,2013年脸书发布了动态版Emoji,不仅从静到动,2021年微信8.0版本的表情,点击“烟花”“炸弹”或“庆祝”时会出现全屏的动画效果,手机QQ8.8.0版本更新了表情弹射玩法,Emoji表情已突破对话框的限制。

在功能上,2017年苹果公司的Emoji表情结合人脸识别技术与AR增强现实技术,推出“动话表情”——Animoji。这项技术最初应用于手机是为了人脸解锁功能,不与人直接产生触摸式交互,但在技术与表情包融合下,碰撞出新玩法。利用移动设备前置的原深感摄像头捕捉人脸部的50多种肌肉运动,脸部动态在屏幕上实时渲染成用户自选的卡通动物为主的Emoji表情,如猫、恐龙等(如图2),录制表情时麦克风可录下语音,最终生成声情并茂的3D动画形式的Animoji表情,用户通过社交软件与朋友分享或在视频通话中替换自己的头像。

图2 “动话表情”Animoji

在这一基础上,Animoji的功能持续扩展,2018年苹果推出了Memoji“拟我表情”。增加“捏脸”选项,用户在五官图库中,通过选择皮肤、发型、脸型、眼睛、服装等,既可以创建与物理世界中同自己形象一致的吗Memoji,也可以创建更具个性化的形象(如图3);系统在形象基础上还会生成个人表情包库,让用户“自己”也能做出笑哭、桃心眼等Emoji经典表情,从匿名性、通用性的Emoji表情延伸为具有身份识别性的个人形象。新功能使网络上掀起了创作Memoji形象的热潮,不仅限于社交场景,多位流行歌手还用Memoji创建出的个人形象制作音乐MV。

图3 “拟我表情”Memoji

5.成为可穿戴表情的“数字化身”

从Emoji到Animoji,代替语言的表情包通过技术让人脸动态植入,声情并茂地增强了表情;Memoji则实现了用户自主创建虚拟形象,越来越多的应用与设备支持类似功能,并以此为卖点。小米公司发布的萌拍Minoji 3.0产品,是将用户上传的照片通过PTA(Photo-To-Avatar)技术,对五官、眼镜发型等特征自动识别,直接生成与真人特征相似的3D数字头像,达到“实时模仿你的一举一动”的效果;推特的Facemoji更将3D头像功能开放给开发者,以实现跨平台使用。

“身体在场”的面对面交流是社交与传播的理想典型[7],媒介技术无论怎样将“我们的面孔、行动、声音、思想和互动全部迁移到媒介中”,还是使身体缺席的传播。但从“身体缺失”靠指尖点击发送作为“拟在场”的表情符号,在技术的加持下让表情重回“身体”,实现了新传播技术下的新型“身体在场”,具有了“可穿戴性”,用户可自由选择穿戴表情的外观造型与何时何地(平台)的穿戴,人的虚拟形象已经完成了由“符号”到“身份”的演化[8],数字图像社交由此进入了“数字化身”(Avatar)新阶段。

“化身”一词源自梵文“Avatar”,指神的下凡、显身,在印度教和佛教中,神可化作各种人形或兽形而存在;“Avatar”也是2009年上映的科幻电影《阿凡达》的英文原名,也是由这部电影开启了大众对数字化身这一概念的认知。虽然一个昵称、一个头像在广义上都可以视为数字化身,如早期的QQ秀,但数字化身核心是靠真人驱动下的在虚拟空间的数字形象。化身是元宇宙的重要概念,在元宇宙中,虚拟化身会有“物品”和“人”两种属性[9],人作为社交主体,数字化身让人们登陆虚拟世界元宇宙有了可交互的载体,它是元宇宙的行为主体和必要条件,元宇宙内发生的所有行为、活动都需要由数字化身发出。[10]与互联网虚拟社交、游戏等形态不同的是,元宇宙中的主体不仅具有社交属性,同时高度仿真的感知和行为系统打通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既是虚拟身份与个性识别的象征,更代表用户在虚拟世界的形象和运动姿态。

元宇宙公司(Meta)2021年开放的元宇宙平台Horizon Worlds,用户需要佩戴头显设备,通过“捏脸”来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虽然人物形象只有上半身,但它已经给用户展示出元宇宙的可能样貌。数字化身应用场景除了即时社交,还能够在直播、网课、游戏等领域发挥优势并发展出新的玩法。流行歌手贾斯汀·比伯在2021年举办了一场线上演唱会,歌手通过动作捕捉以虚拟形象出现,观众进入直播可实时参与互动,通过使用道具使舞台场景呈现出颠覆现实的视听体验。

6.数字化身对数字图像设计的启示

6.1 数字身份的新群体需求

从Web 1.0(1991-2004年)时用户只能浏览的读图时代,初代Emoji表情便已诞生,增强、替代着人们的语言表达,Web 2.0时代(2004年至今)用户已经具备使用与理解数字化符号、图像的数字素养,成为内容的创造者,信息与图像的发布者,表情包的种类愈加丰富多样,伴随着增强现实、动态捕捉等技术在移动设备中的普及,传播特征也更加明显。各类平台与应用的建立以及数字加密技术对原创性与虚拟价值在经济上的保证,让元宇宙不再是科幻故事里遥远的未来,Wed 3.0时代即将而来。人们已经经历了数字身份从系统生成到用户自定义,目睹了数字身份表现形式——虚拟形象由“符号”到“身份”的逐渐演化,原有的社交玩法与视觉表现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用户需要个性独特的“数字化身”作为新的身份识别来跟上时代潮流。

6.2 数字身份的形象塑造

当下Z时代人群已将数字身份视作自己的延伸,大量时间精力与消费行为正用于数字世界,未来元宇宙的不断扩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用户想要如何在数字世界个性独特表现自己的冲动。在网络社交中,表情包正因为同时具备了“显现”的好处与“藏匿”的好处[11],暧昧不清,才在网络人际传播中日益展露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可穿戴表情的数字化身同样具备这两个特征,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化身并非真身,过于强调真实性,反而制造出“恐怖谷”的诡异效果,并且与用户对固有身份与形象特征的“藏匿”来进行网络社交的理想状态相违背,应允许多样态、自定义的表现形式存在,甚至跨越性别、肤色、种族,充分利用非物理空间的表现优势。

6.3 创意营销的新赛道

从佳士得2021年第一次拍卖数字艺术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起,到加密朋克(CryptoPunks)、无聊猿(Bored Ape)等数字加密头像(NFT)卖出天价,区块链、加密技术使数字图像的价值得到保证,让“数字化身”能够作为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存在,具有虚拟数字资产属性。[12]一些品牌及明星已开始在虚拟世界进行品牌传播与引流,古驰品牌推出数字版奢侈品,博柏利、路易·威登等品牌纷纷跨界游戏领域,设计融合品牌特色的限定游戏角色皮肤;2021年“双十一”,天猫上架“数字藏品”,8个参与品牌将实体商品进行了数字化再设计,虽然大部分设计还是基于现实的数字化,但由“数字化身”衍生出的虚拟时尚产业成为营销的新赛道。对于设计师,一方面曾经易被大量复制且难以受保护的现象会转变,要在提升对数字资产保护意识的同时意识到数字图像艺术设计将更加看重独特性、稀缺性与美学价值;另一方面在技术为设计赋能下,如何创作出区别于物理世界的产品和体验,定义新的视觉形态、新的审美趋势与时尚、潮流,需要不断探索。

6.4 推动艺术设计与科技融合

“数字化身”是人们进行数字社交、登陆元宇宙的虚拟载体,用户的多感官融入其中,在技术上支撑元宇宙的基础架构包括显示系统、操作系统、内容系统和区块链系统,分别对应着社会交往中的视听交互、行为交互、信息交互以及经济交互,数字图像设计是这一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虚拟世界的沉浸感、参与度、个性化、永续性等方面将对设计提出更高要求,涵盖了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交互界面、虚拟形象、二维与三维建模、动画设计等,为数字图像设计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是全新挑战,设计师思维与创造力的施展,将离不开与人机交互、数字技术等领域专家与开发者的合作共创。

7.总结

从符号式表情到可穿戴式表情的“数字化身”演化的过程,是人与人在社交互动中身体与身份的延伸,是不同技术、媒介、用户共同作用下的不同表现形式与阶段。“数字化身”不仅是数字世界中个体的身份识别,更是众多领域正在或即将打造的数字资产;但真正被大众接受、在社交中普及直至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还需要更完备且多样的生态系统,数字时代的设计师既是这一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建造者,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前沿科技,不断探索实践、迎接挑战。

猜你喜欢
社交数字化数字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社交距离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答数字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