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实践

2023-01-16 14:12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航拍电视节目

金 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 100045)

无人机航拍技术作为一种先进、新型的图像创作技术,逐渐运用于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制作中。[1]借助无人机采取空中拍摄手段,能够拍摄出大量高清的俯瞰画面,将各种地理位置与人物活动清晰反映出来,形成真实而丰富的运动镜头,让人产生一种仿佛置身于真实情境的感觉,积极迎合社会大众审美需求。为了能够制作成优秀的电视节目,怎样巧妙地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是目前电视节目制作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

1.无人机航拍技术概述

为了能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合理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需使用无人机航拍系统,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无人飞行器、导航飞控系统以及摄像机等,如图 1 所示。[2]

图1 无人机航拍系统组成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无人机飞行平台无须较多的系统,整体结构并不复杂。飞行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四轴、六轴和八轴,在实际运用中,应和所处地理环境以及跟拍对象等相结合,选择适宜的类型。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摄像机属于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关键,和传统摄像机相比,该系统所配置的摄像机对图像质量的要求高,且还应充分考虑到承重匹配、云台控制、视频格式等各种因素。其中,增稳云台是确保摄像机在无人机飞行时能够始终处于稳定状态,有效、清晰地拍摄影像视频。这不仅对增稳云台的要求高,而且还要求摄像机具有较高的性能,如较高的集成度、强大的稳定性、镜头轻便、精简的视频处理单元等,为后期处理与使用航拍素材提供便捷。和传统航拍技术人员相比,无人机航拍操作人员既要加深对无人机和携带的摄像机的掌控,获得最佳化的事物信息,还可以对后期影像视频予以高效处理。简而言之,无人机航拍技术涉及多样性的内涵,将此技术融入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不只是需要设备拥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科学性,还需加强有关人员具备的操作以及专业水平,确保无人机航拍技术展现出应有的作用。

2.电视节目中无人机航拍的技术要点

无人机航拍技术比传统航拍技术更复杂,特别是在拍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自然天气因素的影响。对于电视节目制作而言,使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的技术要点为:

2.1 无人机拍摄的安全性

拍摄前,应注意拍摄的安全:其一,恶劣天气环境下进行无人机航拍,如暴风暴雨的天气,难以维持无人机的平稳。尤其是VR全景相机挂机镜一般采用广角鱼眼头,镜片冒出机身,所以在下雨天气时,镜头容易出现很多雨水,对最终成像带来不利影响。其二,禁止在机场保护范围内、人口集中区域、军事禁飞区域飞行。其三,飞行过程中要关注建筑、雷达、行人等,预防被干扰或遮挡。

2.2 选择好拍摄路线

使用无人机航拍前,节目组应提前把拍摄地点、时间、路线及航程等相关资料报备相关单位,通过审批后才能够进行拍摄[3]。如果未报备则属于私自拍摄,有可能会干扰民航客机或军事训练,则是一种违法行为。

2.3 航拍设备的选择

航拍过程中,不仅要运用无人机,同时还应将摄像设备配备好。多旋翼无人一般考虑四旋翼轴无人机,如大疆“悟”,其自身重量为3400g,最大负载4250g,因此相机的选择要注意重量是不是能够与安全负载要求相符,过重则会影响航行的安全。[4]例如大型纪录片拍摄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尽量使用支持长时间续航、能保持平稳飞行状态的相机,如此才能够获取预期拍摄。就紧急的新闻报道类电视节目,因为拍摄任务量大,且时间紧迫,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所用高清视频镜头应具备自由旋转功能。

2.4 拍摄方式

无人机航拍不只要求其具有较高的飞行技巧,还应具备较强的拍摄技能。在航拍中,涉及了诸多技巧,如环绕拍摄、升降拍摄、跟踪拍摄、平移拍摄等。其中,升降拍摄具备转换电视节目构图的作用,由远及近可全面地呈现场景,也能够停留拍摄具体事物。升降拍摄适用于呈现人、物体在环境中的具体位置,对多种视觉的连续转换与输出过程中,让视频客观性更强。平移拍摄一般为无人机前后、左右平移及镜头平移。例如拍摄较大场景,拍摄对象面积、距离较长,这时无人机保持一定高度,顺着直线进行拍摄,便可呈现出延伸的感觉。在拍摄固定长线、街道和河流等过程中比较适合运用平移拍摄。环绕拍摄则利用无人机以拍摄目标为中心展开环绕拍摄,适用于拍摄展示城市地表、雕塑广场等。同时,可高效率改变视频背景,强烈刺激人们的视觉。跟踪拍摄是跟踪目标进行拍摄,确保整个镜头的连续性,可补充摄影师难以接近拍摄目标的不足之处。跟踪拍摄普遍适用于体育赛事、极限运动、自然探索等节目中。值得注意的是飞行前应对飞行器进行必要的限制,例如晚上拍摄应将导航灯关闭,预防灯光影响拍摄画面;将云台俯仰速度予以降低,避免拍摄时出现抖动的情况。

3.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电视作品中应用的优势

3.1 传递完整信息

无人机航拍技术相比于传统航拍摄影技术,前者可以将各种视角提供给电视节目,如俯视角度拍摄能够传递出更多样的信息,传递性更强。[5]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情况吸引了各界目光,掌握受灾情况后才可制定有效的抢险救灾措施,然而无人机航拍技术存在一些不足,航拍难度较大,但不能将事件的动态变化等信息反映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灾及跟踪报道,所以还采用了直升机航拍作为补充。近年来无人机航拍技术发展很快,广泛运用于新闻播报中。如某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工程塌方事件,使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能够将现场情况完整地传递出来,尊重观众知情权,也能够为划分责任与问责提供依据。

3.2 丰富电视作品情感

无人机航拍技术能够对事物进行多角度跟踪,以此得到各类影像资料,充实节目内容、情感等。现阶段,我国电视节目中综艺节目、专题报道较为流行。[6]例如,《跟着贝爷去冒险》节目中,野外是主要拍摄场景,摄影跟踪报道可以将诸多小细节展现出来,获取一定的节目效果。现在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能够拍摄节目现场环境整体情况,确保观众能够了解节目整体基调,进而获得观众情感认同,提高收视率。图2为《跟着贝爷去冒险》的现场照片。

图2 《跟着贝爷去冒险》的现场照片

3.3 拍摄画面更清晰、更震撼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操控无人驾驶的飞机,结构较为简单,使用便捷,成本投入较低,可拍摄到完整、清晰的画面。[7]电视节目制作中往往需拍摄公园、高山、大楼等整体面貌,虽然可从这些事物的某一高点架设摄像机拍摄,也可使用摇臂进行拍摄,然而只能够拍摄到事物的局部面貌,难以拍摄整体面貌,这时无人机航拍的优势就较为明显,可借助无人机进行空中拍摄。同时,无人机航拍使用便捷,灵活性强,可上下、左右拍摄。对于复杂的环境,无人机也能够拍摄出震撼人心的画面。另外,无人机航拍可对拍摄主体同周围环境的管理进行区分拍摄,使得人们对拍摄主体了然于心。例如,《航拍中国》电视节目中,从空中的视角对我国各个省市进行了俯瞰拍摄,山川河流、地形地貌、气候变化被清晰拍摄。在黑龙江拍摄时,使用无人机拍摄老虎十分震撼,无人机降低镜头,可清晰拍摄到老虎们奔跑、打闹、嬉戏的场景,老虎同无人机的距离近在咫尺,使得观众身临其境(见图3)。

图3 老虎嬉戏

总之,在技术与情感方面,无人机航拍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拍摄的局限性。传统拍摄视角较为单一,只是以特写、远近镜头的方面来呈现个体,难以从整体上控制电视作品。同时,传统航拍(直升机航拍)设备与资金投入较大,拍摄成本较高 ;[8]对于渲染情感、教育与宣传时,无人机航拍应对其予以俯拍,呈现出事物的全貌,确保影像资料原汁原味,为社会大众提供更真实、更全面的信息,获取受众的充分信任,从而制作出精品节目。

4.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电视节目中的具体运用

4.1无人机航拍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则是创作人员观察与体现社会生活的整个视点。[9]简而言之,是创作人员选择哪一种视角、处于哪一种位置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与呈现。创作人员选取的叙事角度通常可以反映出其创作意图,体现了故事讲述的切入点。对于观众而言,节目所选取的叙事角度与模式是主要影响因素。对此,积极引入无人机航拍技术,以叙事视角为切入点,建立完整的节目框架,同时确保叙事视角同无人机航拍画面完美地融合,立足于画面补充镜头语言,确保叙事视角表现出来的情感,能够与节目主题相符。例如,国产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属于亲子类节目,其不仅呈现出了五位爸爸同孩子们温馨、亲密互动的场景,而且还具备传承文化、传播正能量的多样化功能,播出后吸引了各年龄层的关注。这一节目成功的因素除明星效应、娱乐元素外,还包含了巧妙利用无人机航拍画面及“零聚焦叙事视角”。通过“零聚焦+个人追述+画面补充”的叙事模式,展现出陈小春与儿子Jasper漫步乡间小路的场景,在无人机的作用下,让观众看到了“一大一小的父子身影”场景,带给人温馨美好的感受。路边村民送给Jasper零食,他礼貌回绝了“谢谢,我吃饱了,零食不可以饭后吃。”爸爸微笑着看着他。接下来,插入了一组画面:陈小春自述“实际上未要求儿子不能够接受别人的零食,这是日常所养成的习惯,并未想到他真的如此做了。”透过各种零聚焦叙事视角,将各个小细节呈现在受众面前,然后搭配无人机航拍创设出来的画面感,将所拍摄的画面巧妙地提升到了情感层次。透过这一案例得知,“零聚焦叙事视角 + 无人机航拍画面”叙事模式优势明显,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成功的关键在于捕捉细节与流露情感。实践中节目编导应结合节目的具体类型及内容,选取最佳的叙事视角,再配以无人机航拍所拍摄到的画面,进而获取深刻、全面、立体的视觉感。[10]

4.2无人机航拍影像造型

电视节目影像造型区别十分明显,就像是波布克提到的那样:“导演对画面的处理实际上表现为处理运动。”[11]立足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电视节目影像造型不只是涉及对象在空间、实际运行方面的运动状况,还包含运动状态和时空关系。制作时,影像造型可通过调整机位或移动被拍摄对象的方式。实际上,为了能够完整还原被拍摄者的运动情况,并对被拍摄者予以尊重,拍摄者一般会选择调整摄影手段,这个过程无人机航拍技术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2018年北京卫视的环球跨年冰雪盛典哈尔滨分会场节目,正是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冰海螺”舞台全景进行了鸟瞰(如图4),舞台在灯光的照耀下,表现出了淡紫色。随着无人机高度的降低,镜头会逐渐转移到服装上,将服饰细节进行清晰呈现。舞蹈者翩翩起舞,动作难度越来越高,这时无人机缓慢地上升高度,舞蹈表演人员全部走出扇形动作,无人机则全方位呈现出扇形裙摆、扇形动作与舞台空间之间密切互动的场景,整个表演达到了高潮。对于这一节目无人机航拍将整个舞台的色彩、构图及扇形动作进行了完美呈现,并体现出了拍摄人员熟练的操作技能。如果无人机高度偏高,那么就难以展现出服装的细节之处;偏低则难以实现此效果。所以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可因地制宜地使用无人机航拍造型技术,基于节目内容、主题等巧妙地选取景别,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的视觉盛宴。

图4 “冰海螺”舞台全景

4.3无人机航拍镜头语言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镜头语言尤为关键,节目想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需要透过镜头语言充分呈现出来,对编导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对于节目表达而言,情感表达与流露是重点[12],航拍镜头语言涉及浓厚的美学意义。立足于整体层面进行分析,航拍镜头语言涉及视觉运动过程中的镜头语言,以及立体空间之中的影像感知。对前者而言,是通过推进与后退镜头呈现出整体与局部的视觉感。后者则主要表现不同高度状况下,航拍画面存在的信息容量、视觉感、视觉张力等差异;横向平移镜头可呈现出形象美感;升降镜头能够呈现出绝佳的影像感知与动感语言,且能够呈现出被拍摄人员的形象美感。无人机航拍镜头语言进一步丰富了电视节目内容,呈现出最佳的意境与人文美。景物中拥有无尽的情感、精神与意蕴,入情入景是镜头语言所具备的典型特征,让被拍摄的人和物能够与情感进行结合,并特殊处理镜头,赋予静态景物生命力。[14]例如,在城市宣传片拍摄中,通过无人机摄取与突出城市建筑主体和全貌,可在宣传片中呈现出人们对美好城市的追求,确保城市活力和生机的全面展现。《航拍中国》是央视制作的大型纪录片节目,凭借对无人机航拍镜头语言的合理运用,展现出了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了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同时还表达了人文情怀和态度。另外,为了可以对人文精神予以更好地传达,纪录片运用了大量推摄镜头,镜头穿过层层云雾,无人机从空中俯冲,画面迅速从天空俯冲到地面,立即锁定穿行在街道中的行人。如此镜头语言具有强烈的动感,广阔的世界和生活在世界里的人,真切地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的决策者,进而引发受众反思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4.4无人机航拍剪辑手法

对于无人机航拍技术而言,整合素材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15]对于这一环节,合理衔接画面是重点,彰显出“陌生化”的独特艺术理念,尽量不要使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对于电视节目制作而言,引入航拍技术可获取很多新的切入点,并让画面素材更加丰富,但是在实际剪辑过程中,需要将人们的审美和观看需求作为立足点。通常情况下,无人机拍摄与中景、近景镜头相比,全景镜头更长,应基于观众理解、接受难度确定叙事性、描述性等镜头的具体长度,且要确保所拍摄的画面可呈现与充分解释社会生活与事件。同时,基于电视节目类型的不同选取相宜的剪辑手法。例如,综艺晚会类电视节目,要充分考虑音乐、歌曲内容等因素,对画面进行科学布局,且随着音乐节奏适时切换航拍镜头。例如,节奏处于高潮状态时,应让无人机高度迅速上升,俯瞰整个舞台,并与音乐节奏之间配合,让受众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力;在温情音乐节目拍摄过程中,无人机不能太高,将演唱者肢体动作、表情予以细致呈现,诱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结语

在电视节目中,无人机航拍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隐患与风险,如“黑飞”行为、操作人员不专业造成的“炸机”等安全事故。对此,应从如下几点对无人机航拍机制进行完善与创新:其一,提高航拍专业技能。要求无人机操作人员必须拥有无人机航拍资格证,定期参与相关专业培训活动,熟练掌握航拍技能,进一步提高拍摄水准。其二,强化职业道德素养,在拍摄时媒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及使用规范,积极学习与合理利用这一新兴技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确保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航拍电视节目
一种无人机航拍目标的长期跟踪算法
航拍巴彦呼硕
航拍,苍穹下的醉美视角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难忘的航拍
陕西画报航拍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