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铜文化品牌塑造研究
——以铜陵市为例

2023-01-16 08:26叶知非
铜陵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铜陵市铜陵资源型

龚 颖 叶知非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资源型城市是以矿藏、林木等资源的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这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有关。安徽省铜陵市是典型的铜资源型城市,我国有许多资源型城市,而铜陵市在资源型城市中属于“先矿后城”类型。铜陵地区已发现铜、金、银、硫、铁、石灰岩和各类伴生稀有金属三十多种,其中铜、硫、铁、石灰石的储量位居华东地区和全省前列。铜陵号称“中国古代铜都和当代铜基地”,青铜的开发与冶炼历史始于商周,繁荣于汉唐,持续了3,500多年。铜陵市以铜命名,以铜兴市,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铜文化。

一、铜陵铜文化品牌的内涵

要弄清铜陵铜文化品牌的内涵,必先要认识铜陵铜文化的形成过程。铜陵铜文化是伴随着本地铜矿的开采与制铜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而形成的。铜陵的采铜业开始于商周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青铜器的应用开始在本地普及开来。因为青铜器的锋利度远高于石器,加之当时的铸造技术可以生产出适合不同用途的各种手工业器具和农业器具,有效带动铜陵的社会经济发展。唐代铜陵的铜矿业发展到了顶峰。唐朝天宝十三年(754年),李白游历秋浦,往返铜陵和贵池,传诵了一系列诗歌,如《秋浦歌》里面的第14首诗就写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描述民工劳动生活的诗篇,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急需扭转在工业生产领域的落后面貌,在此背景下,铜文化是一种精神,引领着广大劳动人民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上来,也正是由于有着这种特殊的文化与精神,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第一条铜锭就来自铜陵,中国第一座铜工业生产基地也建于铜陵。改革开放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铜陵市逐步启动,铜产业的发展又焕发了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国内第一支铜产业股票诞生于铜陵,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也成为了安徽首家千亿元企业。新时代,铜陵市人民政府大力发展铜文化品牌,把文化产业摆上突出位置,为古铜都注入新的内涵。

文化品牌是指可以给文化产业带来溢价和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包括商誉、产品、产业文化及其运营管理等,同时还是文化外在产业化品牌化的表现形式[1],它具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双重属性,同时肩负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使命[2]。根据文化品牌的定义,以及铜陵铜文化的形成过程,铜文化在品牌内涵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铜陵铜文化具有悠久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代表了铜陵延续3,500多年璀璨的采铜历史,代表了本地以采铜为基础而实现的封建社会发展。其二,铜文化具有精神导向意义,它包含采矿工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工匠精神,它包含工人阶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更包含本地区人民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其三,铜文化象征着地区独特的发展模式,城市因铜得名、以铜而兴,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各方面的进步,代表着城市从古到今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其四,铜文化已作为铜陵城市文化的代表和铜陵城市精神的外在体现,正因为这些表现形式和特点,所以才能深层次的引发人们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铜文化,已经成为公众对城市的内部生命力、外在活力,以及发展趋势的具体认识、总体观点与整体判断[3]。

二、城市转型背景下铜文化品牌塑造面临的挑战

受地区发展限制与国际环境的影响,从2013年至2020年,铜陵的铜产量与国民生产总值增幅不断放缓。如图1。到了2021年,铜陵市采掘业生产总值占工业总量的比例仍达到了10%以上,而在国内所有省市中这一比例均为4%-5%,同时铜陵本地的支柱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也超过了5%。本地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已达到2万余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在5%以上。铜陵市早在2009年就入列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铜原料供应不足,严重依赖进口。与此同时,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碳达峰”暨中国将努力争取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当前,铜陵市工业产业规模占比高达48%,产业以铜矿与有色金属的开采与冶炼为主,年碳排放量较高。各项数据均表明,铜陵市经济过度依赖铜产业,而本地铜资源即将面临枯竭。无论是完成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自我要求,还是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目标继而抓住“十四五”实现碳达峰关键期,铜陵市经济转型发展刻不容缓[4]。

图1 2013-2020年铜陵市铜产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统计(铜陵市人民政府)

(一)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创新

资源型城市要想转型成功,就需要将主导产业由原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开采加工行业转变为其他产业,这就需要城市政府把碳减排作为重要战略方向,以促进降低环境污染和碳减排的协同效应,从而达到城市经济发展实现全面的、绿色的转变,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为达到上述要求铜陵市需推进铜产业的绿色转型,加快消除滞后产能,禁止企业向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企业的绿色制造与洁净生产,鼓励绿色化生产工艺,采取改革创新、向外延扩展优势产业链、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等方法推进结构转变,逐步推进城市工业的多元化发展[5]。在社会变革和发展过程中,采铜制铜行业的产能总量与行业的生产积极性也可能会下降,进而使得铜产品的供给有所下降,而铜文化品牌的主要载体即古老的铜雕刻作品、精美的铜艺术品,其供应量与质量必将会受到影响。此外,与铜产业关联度较低的其他产业的发展,会打破原有独特的“以铜而兴”的地区发展模式,对铜文化内涵形成挑战。

(二)区域协同乏力,缺失合作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普遍缺乏区域协同能力。资源型城市其单一的经济结构导致了其无法与周边地区展开长期有效的合作,与周边城市的利益交汇圈较小、利益共同点较少。铜陵市在进入转型阶段后,短期内城市的原有产业可能会出现衰退,而接续替代产业与新兴产业体系又尚未形成,这会阻碍铜陵市在转型过程中与其他周边城市合作的能力。在此背景下,铜文化品牌塑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区域传播能力与区域认同度下降,难以发掘与周边城市文化领域的可合作点,短时间难以构建塑造铜文化品牌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地区人才流失,缺失动力

资源型城市在转型的过程中还需处理许多棘手的社会问题,例如产业转型过程中,可能引起大量劳动力失业,随之出现失业下岗劳动力的安置补偿问题,给社会保障和地区财政都会带来巨大压力。铜陵市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超过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在5%以上,在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必将造成铜产业劳动力出现一定规模的失业,可能导致本地区出现人口外流现象以及财政、社保领域压力加大。铜产业领域的劳动力则是铜文化品牌塑造的基础,也是铜文化品牌传播的重要载体,铜产业领域的劳动力出现失业或是退出铜产业,都会对铜文化品牌的塑造构成挑战,与此同时,本地的人口外流会使城市的区域影响力减弱,会降低本地区吸引外来人才的能力,继而给铜文化品牌的传播带来阻力,也可能导致铜文化品牌塑造工作缺乏外来高端人才。

(四)群众观念落后,缺乏认同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群众思想观念的守旧落后。多年来,多数民众对城市转型相关问题认识模糊、认知有限,地方政府受经济结构单一的影响,在城市转型问题上只做小修小补,在城市转型探索途中不敢大胆迈步,使得铜陵转型发展方面的政策制度落后,更使得群众的观念迟迟不得从旧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在城市转型背景下,铜文化品牌的塑造必将遭遇旧观念所产生的无形壁垒,例如群众难以认同铜文化品牌塑造过程中的创新元素,政府在有关铜文化发展的决策中固守老路,传统的铜文化从业人员在面对5G物联网技术与新媒体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时会面临不适应、难学会、上手慢等问题,这些都将对铜文化品牌的塑造形成挑战。

(五)政府资金不足,缺少保障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往往伴随着较大的资金短缺。由于资源型城市原有产业的衰退、接续替代产业与新兴产业体系又尚未形成、中央转移支付有限,资源型城市公共资本的聚集能力将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加之资源型城市可能出现融资渠道不畅、城市竞争力有限等情况,将加剧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资金领域的短板,直接影响到城市文化领域的发展。铜文化品牌的塑造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引导与大力支持,地方财政日益增长的压力则有可能导致政府暂时降低对铜文化品牌塑造的扶持力度,短期内在经济层面上不利于铜文化品牌的塑造。

三、城市转型背景下铜文化品牌塑造的策略

近年来,铜陵市人民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政策措施的支持下,逐步完成了由工矿城市向现代城市的转变,努力探索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变与发展的务实之道。在安徽省内,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工作已连续五年获得省政府通报表扬。“十三五”时期,铜陵经济社会转型成效显著,资源性矿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0.8%,目前已获批省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和6个省级重大专项,并进入第一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但从当前铜文化品牌发展来看,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难度较大,且铜文化品牌的塑造和推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城市转型背景下,我们既要抓住城市转型带来的红利,又要积极面对城市转型给铜文化品牌塑造带来的挑战[6]。

(一)科学技术与铜文化品牌塑造融合创新

运用遥感遥测技术、现代光电影像技术、无人机技术等高科技,打造铜文化博物馆、古铜矿遗址,吸引国内外游客,塑造更为丰富立体的中国铜都文化品牌[7]。智能运营,实现立体化深层次设计发展,强化科技与文化品牌塑造的融合创新,进一步增强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接受度和领悟力,文化品牌运作必须要面对“如何运用好高科技”的崭新挑战,在经营利用好已有文化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科技创新及品牌塑造的深度融合。

(二)多角度构建铜文化品牌在新媒体中传播的渠道

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以及头条、抖音等互联网新媒体,加强铜文化品牌的立体化宣传,传播打造铜陵本地新的文化景点,形成新的文化热点景观,丰富铜文化品牌。运用各级政府网站、旅游网站、城市广场宣传牌等加强文化品牌宣传力度,发挥地方政府在铜文化品牌塑造过程中的积极推动作用。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多种媒体多重视角传播文化是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渠道,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品牌传播渠道及品牌塑造更广阔、更立体、更全面。

(三)培育铜文化品牌塑造所需的专业型人才

地方高校供应铜文化品牌塑造相关人才。铜陵市拥有地方高校三所,分别为铜陵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方政府应以铜陵学院为主体,整合地方高等教育资源,与省教育厅沟通协调,在铜陵学院开设铜文化品牌塑造所需的铜文化、铜艺设计、铜期货、铜物流等专业,为铜陵市铜文化塑造提供理论设计型人才。在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铜文化品牌塑造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铜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基层高素质劳动力。地方高校是培养具有地方特殊需求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文化塑造方面,地方高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地方高校可以培养文化品牌塑造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为文化品牌塑造提供理论设计与指导,也可供应文化品牌塑造所需的劳动力。其次,地方高校可以吸引一定数量的外来人口,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播,扩大当地文化的区域影响力。

(四)绿水青山理念助力铜文化品牌焕发生机

充分地把铜文化元素和自然环境融合起来。将山中的废弃铜矿修建为自然旅游景点中的人文景区,将采矿塌陷地修建为湖泊湿地公园等,并修建带有铜文化色彩的雕像、壁画、展览厅等,还可把城区周边已淘汰的、无用的传统工业园区建设为城市工业化遗址公园,完成其从经济效益到文化效益的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于铜陵市环境资源丰富,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铜陵市的生动实践创造了条件,这可促进铜陵市区从卖矿石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8]。

(五)政府行政管理机制与市场运营机制相结合

铜文化品牌塑造需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配合。铜陵市政府要在铜文化品牌塑造过程中,积极引入市场运营机制,招商引资投资建设新的文化项目,促进铜文化产业持续绿色发展,铜文化品牌完善和提高。文化品牌建设和塑造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品牌经营运作,需要政府支持和政策支撑,政府要在建设中增强文化品牌意识,统筹规划设计文化品牌。

猜你喜欢
铜陵市铜陵资源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亲亲的鸟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其实冬天不可怕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铁对铜陵市经济发展影响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