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枢纽增设列车调度台通信配套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023-01-16 04:31刘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24期
关键词:光缆枢纽站点

刘杰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61)

1 工程概况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设计同时对成都枢纽进行改造,原设计中成都铁路枢纽范围内高速、普速铁路列车调度未按分台管理,为有利于高速、普速铁路行车调度指挥设备统一规划配置与维护管理,同时减少对行车调度指挥与运营干扰,因此,结合新建成蒲铁路开通同步新设成都枢纽第二调度台(简称“成都2台”),专门负责枢纽范围内客专或高铁线路的列车调度指挥;既有成都枢纽列车调度台(调整后为“成都1台”)负责枢纽范围内其他普速列车调度指挥。

2 施工重难点分析

增设成都2台的相关工程,需要把原成都枢纽台管辖的石板滩站、成都站等,共计18站纳入成都2台管辖;把青白江站、新都站等,共计10站纳入成都1台管辖。

根据设计文件,新建成都2台分为两步实施,第一步在成蒲线开通时同步完成,只需进行部分站点调整,第二步在成都站扩能改造工程开通时同步完成。为了便于工程组织实施,经过调查分析,制作了本次改造通信施工站点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成都2台调整站点示意图

信号专业主要改造施工内容为:在成都调度所增设CTC调度台设备、服务器设备;调度所内既有普速TDCS/CTC系统总机、高速CTC系统总机的各类型服务器设备,相关线路调度台的列车调度设备软件配套修改;相关车站(车场、动车段所、线路所)CTC分机或TDCS分机等设备软件相应修改[1]。

成都枢纽是西南地区铁路网中的重要节点,连接多条铁路干线,各线路运营过程中各种语音、数据业务都是通过通信系统来进行承载。信号设备的新设及调整,就意味着通信专业需要配套提供传输平台及通道。通过现场调查,本次改造涉及多条线路的多个站点,影响行车范围较大。虽然施工内容相对单一(综合来看,主要为提供传输电路及光纤通道),但均为既有线施工,且占用天窗点较多,施工环境复杂,内外影响因素多,安全管理严格,方案审批严苛,协调范围较大,稍有不慎就会对多条铁路干线的运行带来巨大损失。

3 主要系统施工方案

本次改造实施工程主要为列控光缆线路工程,数字调度、GSM-R等调度台配套工程及相关数据调整,CTC通道及相关扩容工程,其他系统通道配合等。本文主要围绕相对较为重要的通信通道相关施工来进行分析研究[2]。

3.1 列控光纤通道

通信专业需提供列控系统的光纤通道,因九架线路所—成都西站—成都南站—双流机场段无可用的纤芯资源,需实施本段线路的光缆敷设工程。本光缆线路工程涉及九架联络线、西环线、成贵线等线路的6个站点,如图2所示,光缆引入后全部成端于列控机柜,光缆在站点线路上余留直熔,待新站房启用后断缆引入。

图2 光缆线路施工示意图

3.2 石板滩、成都东达成场传输板件扩容及通道施工

石板滩、成都东达成场、CTC中心3个站点组成FE(O)环。经过现场调查,两个站点的传输设备网元没有互联,但两站为邻站,有空余富裕光纤资源,因此,在石板滩和成都东达成场的传输设备上各扩容2块光接口板,互联形成链形MSP1+1,以使CTC系统FE(O)电路径路最优,如图3所示。

图3 石板滩及成都东达成场通道示意图

传输SDH单板扩容及光口互联施工,先测试两站之间光缆的光纤通道达到使用条件;其次,布放尾纤;最后,在天窗施工点内扩容光接口板,将两站设备进行光口互联。过程中,申请传输组网及CTC电路通道,共计6个FE(O)。完成后,对申请的CTC通道进行测试,再配合CTC设备进行光纤连接。

3.3 其余通道需求及施工

在增设成都2台的施工中,根据信号系统业务需求的不同要求,与相关站段、设备维护单位对接沟通后,对新增或调整设备后的其余各类通道情况进行了梳理调查,并对能利用的通道以及新通道的提供方式进行部分分析研究[3](见表1)。

表1 通道接入需求表

1)在原成都西站至成都局调度所CTC中心2×2 Mb/s临时限速服务器通道的基础上,再增加2 M通道。通过利用既有成都西站传输设备FE光口板接口及既有室内光缆,增设配线光纤。

2)红牌楼站利用既有TDCS传输网络通道接入成都2台。

3)将成绵乐台6站从既有CTC传输通道中摘出,与CTC中心组成1主1备2个CTC通道2 Mb/s环。

4)在成都东达成场通信信号机房间布放光缆并成端,利用其他线路新设2.5 G传输设备,为信号提供FE(O)通道,数据分别下发在主备用光接口板上。

5)将原动车所动车存车II场CTC通道调整倒接纳入CTC枢纽2台,增设配线光纤。

4 主要施工组织和步骤

既有线通信工程改造施工,必须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调查,对各站点的通信设备业务深入研究,分析施工中的业务中断情况下对行车造成的影响,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尽量缩短中断业务时间的方式,在有限的天窗时间点内完成改造工程施工。完整的通信工程改造施工包含以下工序:光电缆敷设及割接、业务倒接、设备搬迁、新设设备插入既有网络。本次枢纽改造工程有所不同,施工内容单一,故按实施步骤来划分,主要为调度台搭建、通道接入、既有设备扩容及测试。

4.1 调度台搭建

这一阶段主要为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与现场准备,由于涉及车站多、影响范围广,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充分理解设计方案及图纸,与设备管理单位等做好对接和沟通,现场踏勘,安全协议签订,施工方案编制并组织评审,既有线施工计划的上报及申请,对既有线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等。另外,此阶段,在调度所、新设的枢纽台等处,配合安装需要新设置的系统终端,调度台搭建所需的前端硬件设备。

4.2 通道接入

通道接入的前提及核心就是各类光缆敷设及割接,理清通道关系及通道调整需求,对光缆线路施工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由于光缆敷设施工属于既有线施工,且大部分为槽道敷设,少部分为直埋,需采用人工翻揭盖板或开挖、人工敷设的方式进行,因此,需要提前与相关站段沟通协调,做好施工前培训及作业点申请等工作。光缆割接,需在天窗点内将既有业务倒接至新敷设的光电缆上,然后开通业务。由于是对既有枢纽台进行拆分调整,影响通信系统范围广,涉及车站多,故施工前还要进行详细的调查,摸清既有业务,梳理新增业务,不遗漏。

4.3 既有设备扩容及测试

根据施工网图做好现场调查,做好数据编制、端口规划、通道申请等。根据施工调查情况申请天窗点,配合铁路局站段对各个站点的机房进行既有设备板件扩容,线缆布放及成端,与既有设备做好互联,制作通道电路数据,并做好台账。线缆布放及成端注意避免使既有设备断电或告警。板件扩容后,对系统电源电压、光功能、网管功能等进行各项技术指标测试,确保既有设备运行正常。调度台各站点与路局中心的通道调试完成后,由设备厂家及信号系统专业人员利用大天窗施工时间对系统软件进行更新配置与修改,将批复的纳入成都2台各车站逐步接入。

不论是在通道接入还是既有设备板件扩容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既有线施工计划实施,在天窗点前,组织好人员进行交底,对每个人的施工地点、内容及时间进行明确。天窗点内,施工要由负责人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施工完毕后,与设备管理单位确认业务状态是否正常。充分估计施工时间,制订应急预案,提前进行数据备份,若设备运行出现问题,利用备份数据及时恢复,不能影响既有调度台的正常使用。

5 结语

目前,我国铁路发展处于完善网络和提升效能的关键阶段,“十四五”期间将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提升既有铁路效能,既有普速铁路线路及枢纽改造势在必行。本文以通信工程关键施工内容为切入点,以确保工期、质量和行车安全为目标,探讨分析了重要铁路枢纽节点的复杂环境下改造施工组织思路及方法,对今后的枢纽改造施工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光缆枢纽站点
枢纽的力量
铺条长长的海底光缆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多光缆的光纤通信信号多路传输系统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
浅谈光缆连接器的小型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