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 M技术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造价管理探析

2023-01-16 04:31李烨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24期
关键词:算量总价承包方

李烨宇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长沙 410000)

1 引言

根据国际上大型项目的开展情况显示,超过80%的项目采用了EPC模式,尤其是规模大、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的项目,采用EPC模式的比例接近100%。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总承包企业对整个项目造价负责,其管理风险大,相应的也具有更高的预期利润,加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造价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工程项目EPC模式发展情况

EPC模式是总承包管理的一种形式,承包人接受投资人委托,按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1]。现阶段国内EPC模式形式较多:一是由EPC总承包方全面负责设计、施工、采购工作,此种形式承包方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二是外部合作式,如设计主导式、设计与施工联合式[2]。通常承包方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工程质量、安全、造价以及进度负责[3]。

从我国工程项目EPC模式发展情况分析,其起步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直至9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2000—2008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2008年至今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后,我国各类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获得战略性助推,国际承包项目开始增多,且业务范围广泛,如环保产业、电子通信、房屋建筑等。与此同时,我国承包商企业实力快速增强,查阅2021年8月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评选的“2021年全球国际承包商250强”发现,在榜的中国内地企业达到了78家,其中有27家进入百强。表1列举了排名前10的承包商企业近5年的国际营业额排名变化情况。由此数据分析可得,我国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EPC模式发展迅速,加强相关管理工作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造价管理的角度出发展开分析。

表1 2021年排名前10承包商企业近5年国际营业额排名变化情况

3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造价管理特点与方法

3.1 造价管理特点

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造价管理特点如下:

1)计价模式方面:传统模式主要按照国标清单计价规范编制工程量清单并计价;EPC模式采用的是固定总价合同,因此,招标时无施工图作为计价依据,也缺少详细工程量清单。对此,招标人需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功能要求、范围描述、技术标准等,综合风险因素报固定总价[4]。

2)招标控制价方面:传统模式招标控制价以评审后施工图为编制依据;EPC模式缺少设计依据,只能以发包人要求为依据,采取估算的方式编制招标控制价,主要是根据工程经验选取常规工法计价。

3)工程概算方面:传统模式先进行初步设计、编制概算,概算批复下达后开展施工招标,因此,施工招标对造价控制起主导作用;EPC模式先进行EPC招投标,由EPC承包商完成初步设计、编制概算,因此,EPC招标对造价控制起主导作用[5]。

4)施工图预算方面:传统模式招标控制价以施工图预算为主要依据;EPC模式施工图预算只是划分里程碑、进度款支付的依据。

5)进度款支付方面:传统模式进度款主要为施工费,按承包商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与投标时综合单价进行计量;EPC模式进度款包括勘察费、设计费、施工费,目前尚无统一支付规则。

6)工程变更方面:传统模式下工程变更后,按变更管理办法调整合同价格;EPC模式对变更有明确责任要求:设计原因由承包方负责,合同价不调整[6]。

3.2 造价管理方法

EPC项目主要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其造价管理可归结为量、价、费的管理,尤其是工程量计算是造价管理核心;同时,EPC项目造价管理贯穿设计、采购、施工以及竣工结算全过程,涉及数据与内容众多[7],对此积极引入基于BIM的造价管理方法十分关键,BIM技术在各阶段的应用情况如图1所示,其具有可视化、数字仿真、量化分析等优势,可实时跟踪项目计划、执行、检查与调整情况[8]。

图1 BIM在项目各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造价管理要点主要包括:(1)自动统计多维模型数据,快速计算工程量及造价;(2)多样化造价拆分组合,实现精细化造价管理;(3)及时更新与维护数据,提高造价管理精度[9];(4)提供多维度造价信息,具有强大分析能力[10];(5)多部门数据共享,增强造价管理能力和控制范围。

4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造价管理要点

4.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某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南北、东西长度为473.35 m、209.3 m,总占地面积约1×105m2。地下空间规划±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800 m,现状地面绝对标高约为8.500~10.500 m。

4.2 EPC总承包合同条款

本项目为EPC项目,引入了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下文列举了相关涉及的合同条款。

1)合同价格条款:本项目为总价包干合同,合同价=地区财政局审定的初步设计概算×0.979,最终确定价格为16.67亿元。

2)合同价格调整条款:(1)合同承包范围增减;(2)发包方原因所致的工程规模变化;(3)市场变化所致的价格调整,发包方不予补偿;(4)法律变化所致的设计或施工标准变化导致的价格调整,由发包方、承包方商定。

基于上述合同条款,本项目合同价格按批复概算,采用“概算降点”确定合同总价。为有效控制整体造价,本项目引入BIM技术构建BIM模型进行造价确定,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EPC合同造价确定流程

4.3 基于BI M技术的EPC项目造价管理要点

4.3.1 BIM造价软件选择

本项目对广联达、鲁班、清华斯维尔BIM造价软件进行综合比选后,最终确定采用广联达软件,其具有软件安装最便捷、操作简单、界面清晰等特点,造价体系组成包括钢筋算量、土建算量、安装算量、清单计价。

4.3.2 BIM造价管理要点

1)建立算量模型

本项目EPC总承包方从设计方获取CAD图纸、设计概算,选用广联达BIM土建计量软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工作,主要是使用GGJ、GCL构建模型,实现钢筋、土建工程量的计算。

2)复核设计数量

基于BIM软件完成工程量计算后,EPC总承包方需与设计方共同确认计算结果,保证建模准确性。根据核对情况显示,钢筋总量差406.062 t,经汇总后确定工程量为3 826.245 t,误差满足算量精度要求;混凝土总量差1 396.02 m3,经核对分析后决定以总承包方混凝土数量为准,最终确定工程量为21 175.67 m3,误差满足算量精度要求。建模过程中有争议部分必须留有书面的设计联系函,以备后期查阅。

3)咨询方核量

此EPC项目采用固定总价合同,与设计提供的工程量核对后,需将最终结果再次提交给业主咨询方进行核对;若是无误则将工程量套入广联达云计价软件,获得设计概算。钢筋工程量核对是此项目的重难点,基于BIM技术的钢筋量核对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BIM技术的钢筋量核对流程图

对于EPC总价包干合同而言,设计概算金额就是结算金额,因此,EPC项目核量过程漫长,需多次核量,本项目共开展5次核对工作,第4次、5次数据趋于稳定,造价金额相差不大,最终确认工程数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而言,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一环。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往往规模较大,工程量计算相对复杂,对此需合理引入BIM技术进一步提高核算效率与精确性,实现造价全过程跟踪管理。

猜你喜欢
算量总价承包方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Revit模型的算量方式对比研究
FIDIC合同条件下承包商索赔问题研究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算量软件中的应用
“刚需”入市带动广州楼市进入复苏期
论建设工程优先权的行使
浅谈工程算量软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巧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BIM应用在电气专业算量及施工管理方面的优势
国际工程造价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