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三味

2023-01-16 20:25马瑞婧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唇齿大肚鲜味

马瑞婧

黄康生的散文,聚焦广东湛江与海为邻的海边生活,将个体的情感体验,勾勒出以鲜味、趣味、情味为特色的日常风貌。湛江之鲜味,在于唇齿之感。作者在

《湛江,怎一个“鲜”字了得》中写道:“深谙烹鲜之术的湛江人,一种海鲜甚至能变幻出百种做法,一鲜多味,鲜上加鲜。”寥寥数句,湛江饮食中对“鲜”的执着尽显。“鲜”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中便以鱼为下部,对于傍海而居的湛江人而言,“鲜”就是食材的本色。海鲜食客“ 大肚龙”为了追求这种“鲜”,去往了“鱼鳃还在呼吸”、“鱼眼还在翻转”、“鱼尾还在摆动”的甲板,作者并列书写与鱼相关的三种状态,描摹着湛江甲板上海产的新鲜之象,大肚龙选腊鱼、博米、鱿鱼、虾姑、小蟹等九种海产进行简单烹饪,喝得一份料杂味不杂的杂鱼汤。杂鱼汤之所以成为天赐美味,在于湛江得天独厚的位置与人民对海洋的熟悉和热爱。湛江临海,食材不必经历长时间的运输与存放便进入了湛江人的唇齿之间,那份鲜味,以更多姿态出现在生活之中:肥嫩酥烂,现抓现烤的荔枝木瓮鸡;品类繁多,紧跟时令变换的四季鲜果;沁人心脾,氤氲在红树林保护区中的纯粹鲜氧……让人不禁感叹造物主对这片土地的偏爱。

在湛江成为港口前,鲜味是简单的。池塘的泥鳅相较于珍奇海产过于平常,但却在晨耕的味蕾记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抽干鱼塘捉泥鳅》记述了诗人晨耕儿时在故乡鱼塘捉泥鳅的记忆。泥鳅鲜味和村庄的人情味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底,这份眷恋甚至使晨耕拿出了几年稿酬换一次干塘捕鱼的快乐,泥鳅的鲜味抓住了晨耕的唇齿,而曾经村庄中简单纯粹的快乐却把他的心永远留下了。湛江的鲜味不仅是一种味觉体验,更是一种将这片土地和人民紧密相连的情感体验,人们用唇齿感受美食鲜味的同时,也在用感官捕捉着这座城市鲜亮的色彩。

湛江之趣味,在于中和之美。《火龙果》中“火龙妹”沈梦莹以自己的趣味给他人生产着趣味的愉悦感受。她为火龙果播放古典音乐与古代诗词,称这样生长的火龙果能有一颗“少女心”。沈梦莹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少女心”的女孩子,像少女一样喜爱美与爱的事物,坚持自己所想的“该干吗就干吗,该好奇就好奇”。放弃城市高薪工作,以自己的音乐培养法种植着火龙果,她拥有复杂的生活历程,却执着于简单的人生哲理。文章将沈梦莹果园中播放的古典诗词写入文章,以“花堪素玉,蕊比金纶”来言说铁锹铿锵,这种雅与俗,构成了一种“趣”的审美,在吃“有文化的火龙果”的过程中,使读者感受到愉悦的体验。

趣味,被克尼格尔认为是“由健康的心灵和敏锐的审判力产生的使人确实感到真善美的一种知性的能力”。黄康生散文的趣味则来源于作为作家的敏锐直觉和其对于湛江的深情,他将对湛江生活的热爱投射到散文中去,所以草木与人皆显可爱,清晨傍晚的城市皆有一种欣喜之态。《后备箱夜市》是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地摊经济”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紧密贴合疫情之后湛江的生活书写,静有长蛇般望不到头的车队、从海上升起的明月,动有走走停停的市民、各显神通的摊主,近有熙熙攘攘活色生香的人间烟火,远有湛江高悬的圆月与一望无际的海滩,这就是黄康生笔下的另一种湛江,充满生机的湛江人用自己的热爱不停创造着多姿多彩的生活。

湛江之情味,在于湛江人生生不息的精神。散文《饿》中母亲得知“我”由于饥饿跌倒在山坡上,将下蛋的鸡煮给“我”吃,于是儿时的“我”甚至常常“盼望能在饥饿中跌倒。”《老屋》中黄康生写到了一种“痛”。建老房子时作者感受最多的是父亲的隐忍与母亲的垂泪,而隐忍与垂泪的原因往往是村中“狗头金”、“哑油佬”这类刁钻之人的欺凌与压迫。困苦的大环境,造就了村民互相倾轧的情况,老屋在这样的环境下被铸成,饱经冷暖与炎凉。与“大肚龙”、“花姐”等人物相比,“狗头金”、“哑油佬”是冷漠刁钻的。但是,人生经历是真实而充满意义的。因为有过饥饿,才能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從何而来,只有经历痛苦,才能懂得幸福的珍贵。

所以说,黄康生写湛江人,说湛江事,他沉浸其中,奔涌其中,幸福其中。

责任编辑:杨林娟

猜你喜欢
唇齿大肚鲜味
鲜味的秘密
Exercise cardiac power and the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men:A population-based follow-up study
春日水中鲜
闲聊的唇齿
The Spirit in the Sand
作品赏析
大肚熊的秋天
鲜味肽与鲜味受体的研究进展
马小虎和大肚怪
还没冬眠的大肚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