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应用价值

2023-01-17 02:07陈志强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24期
关键词:胆脂瘤乳突鼓室

陈志强

(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0)

胆脂瘤型中耳炎属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胆脂瘤由脱落的上皮和耳道分泌物混合组成,对周围的骨质具有压迫吸收作用,可导致骨质破坏,该疾病患者初期症状并不显著,病情易反复,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出现耳鸣、耳流脓、听力降低等一系列症状,所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在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时主要以清除病灶为主,临床多采取外科手术,常用手术为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该手术可将病变组织有效清除,但需将外耳道磨低,会破坏外耳道,且乳突腔残留较大,患者感染风险相对较高[2]。随着耳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在临床获得了广泛应用,该术式的优势在于既可有效清除中耳病灶,还可确保外耳道的完整性,减轻对机体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有助于促进患者听力恢复[3]。本研究旨在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收治的6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7、13例;病程1~16年,平均(8.25±3.31)年;年龄18~66岁,平均(41.65±10.26)岁。观察组(30例)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8、12例;病程1~16年,平均(8.34±2.89)年;年龄18~66岁,平均(40.78±10.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表现为耳鸣、听力降低、耳流脓者;经显微镜、耳内窥镜、影像学、听力检查等确诊者;乳突腔和鼓室部位发生病变者等。排除标准:咽鼓管功能障碍者;先天听力障碍者;存在外耳道骨质损伤者;具有手术或麻醉禁忌证者等。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具体操作为:对患者实施全麻处理,于耳内作切口,将软组织分离之后,充分暴露外耳道、乳突骨皮质,进入鼓窦,清除病变处组织后切断骨桥,并将外耳道后壁削低,保留镫骨。将外耳道后壁皮片修整完成后,对鼓窦病变与鼓室进行彻底清理,通气并引流,置入碘仿纱条后缝合切口。

给予观察组患者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患者实施全麻处理,于耳后作弧形切口,并取U形颞肌筋膜备用,分离乳突外侧壁,将外耳道皮瓣剥离至上鼓室外侧壁。通过筛区进入鼓窦内,将胆脂瘤、肉芽等彻底清除,促使乳突轮廓化,注意有效保留外耳道后壁,将鼓室中硬化灶彻底清除。充分暴露锤砧关节,开放面神经隐窝、后鼓室、上鼓室等部位,将病变组织清除。用抗生素对术腔进行反复冲洗,使用备用的U形颞肌筋膜修补鼓膜。对于听骨侵蚀或中断、听骨链僵硬、听小骨被胆脂瘤包绕或肉芽无法清理且引流受到影响者,则需将砧骨去除,剪除锤骨头,并将病变组织彻底清除。若患者镫骨缺失上部结构,则需取自体骨进行听小骨重建;若患者镫骨具备完整的上部结构,则需对听骨链取自体骨或人工听骨予以有效重建。最后,外耳道采用明胶海绵充填,注意乳突腔空置不予以充填,结束后将切口缝合。1周后拆线,12 d~2周时取出外耳道中的充填物质。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根据《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治》[5]中的相关标准评估疗效。显效:听力测试中,患者距离发音处4 m可听清词汇且重复完整;有效:听力测试中,患者距离发音处1 m可听清词汇且重复完整;无效:听力测试中,患者距离发音处1 m仍无法听清词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鼓膜愈合与干耳情况。术后3个月统计患者鼓膜成活、内陷、穿孔情况;观察患者耳道分泌物及渗出情况,统计干耳情况。③听力恢复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便携式听力计(武汉豆听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T261)测量患者0.5、1.0、2.0及4.0 kHz4个频率的气导听阈、骨导听阈水平,取平均值,并计算气骨导差。④并发症。统计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面瘫、耳鸣、感染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经K-S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鼓膜愈合与干耳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鼓膜愈合率与干耳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鼓膜愈合与干耳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两组患者气导听阈、骨导听阈、气骨导差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比较(±s , dbHL)

表3 两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比较(±s , dbHL)

注:与术前比,*P<0.05。

组别 例数 气导听阈 骨导听阈 气骨导差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 30 53.23±0.17 35.47±0.23* 30.25±0.41 25.42±0.14* 23.33±0.16 10.45±0.13*观察组 30 53.22±0.25 30.15±0.22* 30.35±0.31 22.36±0.11* 23.27±0.45 8.22±0.17*t值 0.181 91.552 1.066 94.135 0.688 57.07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指的是中耳鼓膜、黏膜或骨质所发生的化脓性、慢性炎症,其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听力降低、鼓膜穿孔、耳内持续性或间断性流脓等,对患者耳部解剖学结构与听力功能造成损害,其病因主要为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病变、病变深达骨质、急性炎症迁延难愈等[6]。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分为骨疡型、胆脂瘤型、单纯型等3种类型,其中最严重的一种为胆脂瘤型,该类型的中耳炎一旦发生,则极易导致面神经受损、前庭病变、鼓膜下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7]。目前在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时,多采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具有彻底清理病变的效果,但其缺陷在于术后会遗留较大的乳突腔和较小的鼓室,需要频繁清理术腔结痂,创伤较大,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愈后恢复,对患者听力改善的效果并不显著[8-9]。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是基于耳部显微外科技术的术式,能够尽量地保留或重建中耳的生理解剖结构,不会对正常的中耳引流和通气系统造成影响,有利于患者听力的快速恢复;同时可以克服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创伤大、术后鼓室窄小及乳突腔出现上皮脱落物堆积等缺点[10];该手术通过于耳后作弧形切口入路,可有效避免或减轻手术对耳道和耳内组织的损伤,既可将炎症病灶清除,又可尽量保留外耳道的功能,从而实现中耳的正常通气,同时,外耳道的皮肤自净功能可完整保留,患者无需定期清理外耳道结痂[11-12]。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鼓膜愈合、干耳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感染、面瘫、耳鸣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比较,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有利于鼓膜愈合,提高干耳率,且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更好。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长期的中耳炎症会导致圆窗膜增厚与通透性增加,同时也会使内耳缺血缺氧,造成耳蜗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骨导听阈的提高;同时,当中耳炎患者病变累及听骨链时,听骨链的共振作用减弱,也会使骨导听阈增加[13-14]。气导听阈值主要检测患者针对不同频率的纯音所听到的最轻声音,体现患者的听敏度[15]。本研究中,术后观察组患者气骨导差及气导、骨导听阈均较对照组降低,提示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比较,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有助于患者听力的恢复。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后能够将乳突腔闭合,使乳突再气化,相似于鼓室正常传音结构,更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听力;同时,该术式可保留咽鼓管,大大改善患者的听力功能,并能够充分清理骨周围的肉芽组织,有效恢复听骨活动,促进听骨链的重建[16-17]。

综上,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比较,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鼓膜愈合,提高干耳率,促进患者听力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胆脂瘤乳突鼓室
中耳流脓、头痛眩晕……警惕胆脂瘤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获得性中耳胆脂瘤基础研究进展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颞骨多发性胆脂瘤2例附文献复习
Glomus Tympanicum 鼓室球瘤
中耳胆脂瘤术中开放管上隐窝通道的方法及术后疗效分析*
如何治疗中耳胆脂瘤?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