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运用

2023-01-20 11:57王颖旎
大众文艺 2022年24期
关键词:幼师舞蹈传统

王颖旎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眉山 620000)

幼儿从三岁开始就已经具备自主意识,而且本能上也会出现求知、生存等需求,同时也会通过模仿的方式学习、感知周边的事物,而舞蹈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在学前教学中,幼儿舞蹈能够有效锻炼幼儿德智体美综合素养,幼儿通过模仿形象直观的舞蹈动作,不仅能锻炼身体,同时也能放松身心。所以,对学前教育机构而言,幼儿舞蹈的创编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的崛起,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幼儿教育已经成为广大家长的普遍诉求。传统文化元素包罗万象,其中不仅包含了书画、音乐、舞蹈、民俗等,同时也能折射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和不同的特征。在当下西方思潮文化不断冲击下,对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一、幼儿舞蹈创编的作用

(一)提升舞蹈课的质量

舞蹈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学习、成长都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幼儿通过学习幼儿舞蹈,能够有效促进身体、学习、模仿等方面的成长。在传统学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学中,幼儿舞蹈大部分都是幼师从传统课件、网络中搜集。这种陈旧且呆板的舞蹈教学方式和内容,会让幼儿短时间内对舞蹈产生厌烦的心理。甚至部分传统幼儿舞蹈动作不科学,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会导致关节、肌肉的损伤。所以,针对舞蹈需要进行重新创编,从而形成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舞蹈,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并且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而幼儿舞蹈创编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中舞蹈课程的质量,促进幼儿成长[1]。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对幼儿来讲,兴趣是其学习的重要动力,只有幼儿对所学舞蹈有足够的兴趣,才能让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很多学前教育机构的幼儿舞蹈编排比较单调,而且舞蹈教学过程普遍出现单向教学的情况,幼儿学习也仅限于单纯的模仿,忽视了幼儿本身的创造性、积极性,无法调动幼儿的兴趣。而幼儿舞蹈创编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习惯、爱好、兴趣、特点等,从而创编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提升幼儿模仿能力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模仿,模仿能力是幼儿在学前阶段学习的主要方法,同时对幼儿的心理成长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模仿能力也是幼儿的本能之一,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幼儿大多都会主动参与到舞蹈当中,并对舞蹈动作进行模仿。但当下部分幼儿舞蹈的动作比较复杂,所以幼儿学习舞蹈的时候就会出现动作变形、手足无措等情况,造成幼儿对舞蹈失去兴趣,不愿意再模仿舞蹈动作。而幼儿舞蹈创编则是立足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发展而来,所以更加适合幼儿学习、模仿,能有效提升幼儿的模仿能力[2]。

(四)加强幼儿舞蹈意识

幼儿在学前阶段对幼儿舞蹈的认知非常有限,所以幼儿在学习幼儿舞蹈的过程中会出现消极态度,甚至有抵抗心理。但是幼儿舞蹈创编则更注重舞蹈的趣味性、科学性,同时让幼儿对舞蹈也逐渐产生认知,进而愿意参与舞蹈教学,了解幼儿舞蹈意识,这些对幼儿未来的综合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二、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舞蹈创编中的意义

(一)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交越来越频繁且复杂,而舞蹈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且能够进一步促进文化传承。从我国当下情况来看,我国民族众多,文化也非常丰富,不同民族文化在舞蹈当中的展现方式也各有不同。所以,舞蹈创编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更为了解,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另外,西方的街舞、拉丁舞等舞蹈在我国发展极为盛行,但我国传统舞蹈的发展却裹足不前。所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舞蹈创编当中,能够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3]。

(二)提升文化审美水平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的元素非常多样化,而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则需要人们具备基础的传统文化审美能力。而舞蹈作为普适性非常强的娱乐方式之一,在社会中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幼儿舞蹈创编当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快速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国内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鉴别和交流。使幼儿在艺术熏陶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提升舞蹈的丰富性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幼儿舞蹈在创编过程中可以充分吸收各种不同民族文化元素,将各种文化特色、音乐特色等融入舞蹈当中,提升舞蹈内容的丰富性,同时也能为幼儿舞蹈创编提供更加开阔的思路。具体而言,幼儿舞蹈创编当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提升舞蹈本身的观赏性,同时也能提升舞蹈的文化内容和情感内涵,也能助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现状

(一)幼儿舞蹈创编中传统文化素材贫乏

幼儿舞蹈的创编需要从幼儿生活当中挖掘相应的素材,但在具体教学中,很多幼儿教学机构的舞蹈创编却非常缺乏相应的素材,尤其缺乏传统文化的相关素材。教师没有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去看待舞蹈创编,幼儿年龄正处在高速成长期,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极强的好奇心,尤其是一些没见过、没听过的事物。但很多教师在舞蹈创编过程中,并没有从幼儿的好奇心出发,也没有从时代特点出发,仅仅是凭借个人主观的经验去进行创编,最终造成幼儿舞蹈创编传统文化素材贫乏。舞蹈动作缺乏表现力、感染力,无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二)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舞蹈创编渠道单一

在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当中,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渠道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幼儿学习舞蹈动作,并跟随音乐实践,并没有更多的挖掘传统文化融入舞蹈创编教学中的渠道。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没有针对传统文化融入舞蹈创编课程举行相应的感受、认知活动,也没有像其他教学方面联合家长进行亲子教育,甚至和家长沟通中也没有强调家庭教育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

(三)幼师传统文化底蕴不足

幼师主要是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去任职,在幼师学习过程中,要涉及的专业学科非常多,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内容的教学,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对学到动作的重复性练习,而对舞蹈背后的审美、文化等涉及不多,所以很多幼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底蕴并不丰富。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当中,在幼儿舞蹈创编方面的理论知识是体系性和结构性的,这并不利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舞蹈创编,而是要突破传统舞蹈创编思维,合理重整内容,强化传统文化渗透思想,才能创编出包含传统文化又适合幼儿学习的舞蹈[5]。

四、传统文化元素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运用策略

(一)幼儿舞蹈创编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1.融入古典文化

在幼儿舞蹈教学当中,将古典文化融入幼儿舞蹈,能有效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和魅力。古典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幼儿舞蹈动作创编当中融入古典文化,如诗词歌赋等,能够使舞蹈更为灵动。在舞蹈音乐中融入古典文化,能够让舞蹈音乐更有魅力和内涵,而幼儿在参与舞蹈的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舞蹈《我爱苏东坡》,在古筝优美动听的旋律下,把传统文化中的“揖礼”“竹简”等元素与舞蹈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认识古老的民族乐器,了解东坡文化,传承中华礼仪之美。在舞蹈当中体会古典文化的魅力,提升幼儿的情操。又如骆宾王的《咏鹅》,让幼儿通过模仿白鹅戏水、划水等形象,在生动有趣的舞蹈学习过程中对具体的古诗有更加直观、深刻的认知,并掌握这首经典的古诗词。

2.融入民族文化

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广袤,同时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其风俗、文化都各不一样,在引导幼儿了解我国各个民族的时候,就可以将不同民族风俗文化融入其中,从而让幼儿在舞蹈中切身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另外,幼师也可以将民族节日融入教学当中,例如,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比较多,其中傣族非常知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已经成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该节日中男女老少互相泼水祝福,其中的寓意是洗掉过去的不顺,身上越湿洗礼越深。另外还有藏族、苗族、彝族、蒙古族、羌族等,各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文化和舞蹈,融入幼儿舞蹈编排当中,能让幼儿从音乐、舞蹈动作、情感、风俗等多个角度了解民族文化。

3.融入民俗文化

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非常多,而且很多幼儿很喜欢过节日,在节日中幼儿不仅会收到礼物,同时也能品尝到很多节日美食。例如我国的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这些节日都饱含着传统文化元素。例如,端午节很多地区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幼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先引导幼儿在多媒体白板上看赛龙舟,然后模仿划龙舟。教师在课堂中让幼儿一边看龙舟赛,一边模拟动作玩游戏、学舞蹈,这样不仅能有效调动幼儿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锻炼幼儿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而在春节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编新年舞蹈,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将拜年动作、迎接春天的手势等融入舞蹈当中,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同时也更加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4]。

(二)加强渗透意识,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幼儿的学习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而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推进传统文化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运用。一般而言,幼儿普遍对枯燥的内容不感兴趣,而传统文化大多都相对枯燥,特别是部分诗词等很绕口。在网络时代下,幼儿更喜欢强刺激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幼儿也很喜欢蹦跳,也通过蹦跳和活泼的肢体动作展现自己的喜悦情绪。教师要强化传统文化的渗透,主动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在幼儿舞蹈学习环境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幼儿在舞蹈学习当中潜移默化的了解传统文化。例如,在幼儿舞蹈教学当中,融入一些三字经等传统文化,让幼儿一边跳一边唱“人之初……”等,这样在舞蹈教学当中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为幼儿认知传统文化提供基础,在引导幼儿释放天性过程中培养幼儿传统文化素养[6]。

(三)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促进家园共育

1.提升教师传统文化修养

幼儿教师是幼儿求学过程中最早接触的教师,对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影响巨大,他们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在幼儿舞蹈创编和教学当中合理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幼儿在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所以,学前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断学习、积累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通过多种方式融入教学当中。同时,学前教师也要尽可能去了解传统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在舞蹈创编的时候,将传统文化自然的融入其中,引导幼儿培养传统文化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挖掘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幼儿舞蹈当中,提升幼儿舞蹈中传统文化内涵。甚至可以去其他机构学习先进的经验,开拓自身的眼界。

2.突破传统舞蹈创编观念

传统民族舞蹈也是传统文化元素中的一部分,所以幼师要重视民族舞蹈,同时也要突破传统舞蹈创编观念。首先,要摆脱传统舞蹈结构的限制,在舞蹈创编当中创造性的融入民族舞蹈元素,并且依据幼儿的特点对民族舞蹈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在适合幼儿学习的基础上展现传统文化元素。其次,也要充分了解民族舞蹈中的文化、情感、寓意等,并且将其中的特色合理融入幼儿舞蹈当中,从而丰富幼儿舞蹈内涵方面的丰富性。

3.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塑造传统文化环境

幼儿的成长当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组成部分。要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幼儿舞蹈创编当中,就需要家长参与其中,在家庭当中塑造传统文化氛围。幼儿园可以联系家长在家庭当中进行传统文化活动,让幼儿从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如,每年农历年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家长带领孩子在家里制作剪纸、彩灯等装点家庭,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全身心的体验传统文化氛围。然后邀请家长将幼儿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的照片传给幼师,然后幼师在校内做出展示区,让全校幼儿、家长在园中欣赏,从而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4.加强传统文化家园共育

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幼儿舞蹈创编当中离不开家园共育的支持。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园联系板等方式,提升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也能及时获取家长对传统文化应用在幼儿舞蹈创编当中的反馈信息,从而不断完善家园共育。一般而言,家园共育方式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幼儿园的亲子互动活动。通过利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家长、幼儿共同参与其中,从而体验到传统文化下的亲情、和谐情感。另外,幼儿园通过传统节日,立足幼儿园的资源等,邀请家庭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和植树节两个传统节日的结合,同时开展爱妈妈、爱同伴、爱树苗等教育。也可以在国庆节邀请家庭参与爱祖国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舞蹈等,引导幼儿的爱国、爱家情感。其次是家长助教活动。幼儿园通过一定目的、内容的活动,邀请家长担任活动主教,让掌握某种专业技能的家长参与到活动当中,协助幼师完成活动。如,中秋节邀请会做月饼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让家长讲解月饼的制作,引导幼儿参与到月饼制作当中,让幼儿沉浸式体验中秋节的文化。又如,请来“青神竹编”手艺人,展示制作简单竹编,让幼儿参与其中,再播放竹编主题的舞蹈视频,让幼儿了解舞蹈来源于生活。非遗传承人们带来的“醒狮”文化,川剧“变脸”……不仅能与舞蹈碰撞出适合幼儿的新颖有趣的形式内容,也提升幼儿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幼儿阶段教育的标准越来越高,不仅要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还要在具体的教学方式方面进行创新。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幼儿舞蹈教学创编当中,已经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作为学前教育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整体把握教学方向,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具体幼儿舞蹈创编当中创新运用方式和模式,让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新颖的方式融入幼儿的学习当中,促进幼儿在传统文化审美、鉴别的能力,寓教于“美”,寓教于“舞”,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幼师舞蹈传统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男幼师荒
学舞蹈的男孩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舞蹈课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