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施路径探微

2023-01-20 11:57张中妍
大众文艺 2022年24期
关键词:馆员服务平台数据库

张中妍

(上海政法学院档案馆,上海市青浦区 201701)

一、学科服务的基本特征

图书馆开展的特色服务主要表现为学科服务,具体有三大特点。一是关注用户。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紧紧围绕用户而展开,使用户获得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与个性化服务。为此,用户成为学科服务的核心。图书馆员应明确以用户需求来开展服务的认知,使用户获得专业且个性化的服务。二是形式灵活。与其他服务不同的是,学科服务重视各种形式的灵活性,比如交流、参与等,摆脱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根据用户自身的习惯与偏好给予其针对性服务。同时,不断提高学科服务的质量,使用户感知到服务的高性价比。三是共享交互参与。强化图书馆员和用户间的信息互通,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互动,衍生出交流网络,确保每位用户的问题均能及时得到有效反馈[1]。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施路径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施,具体来说可以强化服务平台与数据库的搭建,强化馆员素质,打造一流学科建设服务团队,充分了解本校情况,做好学科服务的系统计划与科学设计,促进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搭建,优化学科服务内容,打造学科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学科服务微信公众平台。下面,笔者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强化服务平台与数据库的搭建

如今很多高校都严重忽视了建设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平台与数据库,导致这些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尚留有很多空区,学科建设、数据库的发展迟缓,备受制约。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图书馆均在多年前建设完成,未关注信息化建设,使得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较低,与高校的长足发展需求相去甚远[2]。过去的学科服务体系中,图书馆把工作重点聚焦于增加图书的数量,伴随信息平台与多种智能工具的广泛应用,学科服务功能的提高,搭建服务平台与数据库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一方面,搭建数据库,能进一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多元化诉求,加快信息获取,提高检索效率,使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以数据库来打造自主品牌,推动建设特色数据库,使其突出针对性与个性化。另一方面,建设数据库需要较长的工作周期,为此,建设初期应做好科学周密的计划,与高校自身的教学与科研进度等紧密关联起来,进而以其科学化、体系化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符合学校专业群体的需求,促进服务师生整体能力持续向好[3]。

(二)强化馆员素质,打造一流学科建设服务团队

1.强化学科馆员的素质

高校图书馆要建设强有力的学科资源离不开学科馆员的作用,而他们则要对学校的馆藏情况、未来的学科建设规划有充分的认知,才能制定出契合本校专业特色的采购模式与采购计划。具体落实学科文献资源采购工作前,学科馆员应参与专业培训。在学校专业划分、藏书结构、采购方法、采集器、采购流程等方面有明确了解。还要强化学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相关知识,具备专业的技术技能。高校教师也应在学科专业前沿知识方面加强学习,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使教学质量与科研能力不断提升[4]。所以,学科馆员应了解并掌握最先进的学科动态与相关信息。同时,学科馆员收集整理信息前,应做好信息真假的甄别工作,确保其精准性与可靠性。

2.助力打造一流学科建设服务团队

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活动中,助力一流学科的建设服务成为重点工作。部分业务工作对人才有着专业性要求,以学科情报分析、知识产权服务等为代表,学校可以考虑新增岗位部分从原来学科馆员转岗担任,部分以对外招聘的形式充实。当前高校图书馆在人才招聘中非常关注下述几类人才:一是知识产权服务,比较典型的是2021年同济大学图书馆将“学科与知识产权咨询”列入招聘计划;二是学科情报分析,代表的是202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将“战略情报分析”作为招聘计划。基于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一流学科建设服务的契机打造专业服务团队,组建起有着多个学科背景、技能覆盖更为全面的服务团队[5]。

(三)充分了解本校情况,做好学科服务的系统计划与科学设计

高校要充分了解并利用本校的现实情况与办学宗旨,对图书馆学科服务做好系统计划与科学设计工作,在服务目标指导下,突出服务重点,制定馆员制度,分步骤制定学科服务工作计划与流程,提高学科服务成效。具体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规划应分成四步去完成:

第一,最大化地完成前期调研与用户诉求解读。对其他开展学科服务比较成功的高校图书馆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再围绕本校的学科服务现状与问题、用户服务诉求、学科发展趋势等方面重点调研,最终产生调研分析报告[6]。

第二,根据调研报告与结果,利用座谈会与研讨会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地开展结果探讨与专家论证工作,以此为指导进行导向性、战略性、指导性的学科服务工作计划与馆员制度的制定,该项计划应涉及学科服务的多个环节,从原则、目标至职责、任务、管理、评估等。

第三,参考学科服务工作计划来编制更具体的短期及中长期的规划与实施方案,涉及阶段性学科服务的目标、进度、方法、考核及评估等多项内容。为促进计划实施,应确保制定的学科服务计划与考核评估更加细化、量化,突出可操作性与可行性,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提升学科服务工作效率与效果。

第四,因图书馆自身环境、用户诉求、自身条件等并非一成不变,为此,制定学科服务计划亦应借鉴现实,落实进度来及时作出调整与修正,及时补充与总结,进而找到不足,快速而高效地解决。

(四)促进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搭建

1.打造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模块

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模块包括两方面内容:上传与下载。前者以用户自主上传和学科有关材料分享为主要表现,后者则以用户自主选择自己所需学科资料并下载为主。打造信息资源服务的共享模块,能确保用户不管上传抑或下载共享资源均独立于软件限制之外[7]。

2.开创图书馆服务管理新模式

从服务管理模式看,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大步伐,不断摸索前行,强化学科教研活动的落实进度,进而督促高校学科服务体系的良性进步。第一,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可以帮助师生间缩短心理距离;积极互动,还能获取各院系与学科的发展诉求;第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能持续健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给未来图书馆的长足进步铺垫坚实根基;第三,高校图书馆担当着为高校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能,只有其迎合师生需求不断改进,才能精准了解不同学科的服务重点,进而为高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8]。

3.完善重点学科的历史数据库

学科服务体系平台的建设是收集各类数据的基础性工作,这些海量数据为热门学科数据库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持,亦能称之为历史问题库与回答库。建设这样的数据库可以高效地助力用户快捷地寻找所需的问题与答案,规避无效的反复设问与回答。就尚未及时获得检索结果的问题则在服务平台提问,抑或与馆员实时对话,答疑解惑。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历史数据库的作用亦十分强化,在学科指导下,使用户获得学科化的信息支持,进而在平台上使用更规范的回答模式,使回答有效性大大提升[9]。

4.基于用户需求建设智慧服务平台

现如今,信息资源的收集途径十分宽泛,内容亦极为复杂,但高校读者自身并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筛选能力,为此,高校图书馆更应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建设智慧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在该平台媒介作用下,增加高校读者与图书馆馆员间的沟通,大大缩短服务时间。高校开展的学科化服务建设进程汇总,应借助数据发掘技术锁定读者的阅读偏好,向他们推送需要的信息资源,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为用户提供更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10]。

(五)优化学科服务内容,打造学科服务一体化平台

大数据为用户收集知识信息带来更多更广的途径,科研工作者既能借助图书馆获得所需信息,还能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多种渠道及时获得所需数据。这种情况会直接减少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数量,应进一步引起图书馆的重视,依托自身优势,摆脱过去的文献集散中心认知,重点提供更具差异性、系统性、主动性的信息服务,使用户获得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学科服务并在该目标指导下打造一站式的学科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教师、博士研究生等研究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发挥院校优势和特色,与本校教学科研的已有学科资源关联起来,给用户推送高效率、高质量的知识内容。学科服务平台既是分类性地展示已有的馆藏资源,还关注平台和用户间形成稳定的交互性服务模式,用户实时提出服务请求,学科馆员及时给予诉求反馈。平台应对用户提出的所有咨询、检索、下载、反馈等记录进行全面覆盖,以数据分析技术预判用户的诉求偏好,进而对用户群体进行归类,给予其更为专业的学科服务。此外,打造平台应规避求多求全的做法,以本馆实际学科服务能力为起点,提供可做好的服务。学科馆员还要做好辅助性的平台宣传与推广工作,扩大平台知名度,使平台切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六)建设学科服务微信公众平台

1.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作为社交工具,微信的用户群体极为广泛,且其用户数量持续扩大,服务模式亦在健全完善中,借助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传播互动,突破时间、空间、地域制约,且运营费用较少,能更精准地与用户互动和分享。高校图书馆开展建设学科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行动,学科馆员负责做好图书馆动态和有关专题前沿成果发布、咨询回答、反馈沟通交流等工作,利用该微信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快捷的学科服务。师生用户群体亦能在平台上以私信的方式及时和学科馆员沟通,亦能利用学科服务微信群进行国内外前沿科技成果和信息的讨论和分享活动。学科服务微信群的显著特色是能实时为所有学科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登录用户提供查阅服务,不仅省时省力且传播快捷、传播范围广,且较快地发掘更多潜能。与高校学科服务有着高度的适配性。

2.学科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实现举措

在收集掌握广大师生用户群体的阅读诉求后,高校图书馆借助微信朋友圈分享、微信群转发等多种方式来设计所要提供的微信服务功能。从推送内容看,要求简单明确,重点醒目,能快速抓住读者眼球。同时,微信平台应具备登录后对资源的强大查询功能,便于师生查找历史信息并接收新信息,拓展兴趣方向,优化阅读体验。以强化学习过程的微信分享与沟通,与课堂结合起来,以发送邮件、专题课程讲座、图书资源共享等功能设计来搭建多元化的微信公众平台。强化宣传师生的学科服务,以优化的推广方式增强宣传效果,使更多用户了解并接受平台。学科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应关注学生更感兴趣的服务方式,强化平台的宣传推广,使学生在课外离线状态下仍能完成文献检索、下载网址,进而确保自主学习,提供契合学生个性化诉求与心理认知的多种服务内容,使读者需求最大化地得到满足,让微信学科服务发挥出更有力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为确保自身学科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需要制定完备的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举措,深度发掘学科微信公众平台的创新运营模式,打造更完备的服务模块。唯有持续满足用户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学科服务诉求,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现有优势。

结语

本文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基本特征展开了探究,并从六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施路径展开了论述。当前是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图书馆应该认清自身在学科服务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积极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科服务,强化业务能力,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馆员服务平台数据库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高速公路伴随式信息服务平台
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