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域下高师院校中国古典舞教学路径探析

2023-01-20 11:57樊钰蕾
大众文艺 2022年24期
关键词:古典舞美育舞蹈

樊钰蕾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美育是各高校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中探讨和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旨在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1]。基于美育大背景下,本文以中国古典舞教学为切入点,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对当下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析美育教学理念下专业课育人的新路径,将美的理解、转化、创造等各层次能力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基础技能训练的同时提升其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等核心素养,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能力,拓展舞蹈专业课育人路径,实现以美育德、以美化人的目标,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当下高师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侧重技能训练,忽视理论知识的输出

在高校古典舞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侧重于肢体技能的训练,对古典舞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教学缺少对古典舞艺术本质的挖掘和价值的关联,以机械式地肢体训练为主,单纯注重学生肢体动作的形态美,而忽视动作的情感内容及其动作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文化底蕴的输出,使学生对于古典舞的审美认知存在欠缺,只有外形缺乏其精髓与灵魂。邵未秋认为强调外部形态之美不是目的,通过外部美传达内在美,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灵魂、精神和气度,才是表达美的关键[2]。在教学中不应只加强学生对古典舞动作美的认知,还要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找到传统文化的归属感,改变学生动作只有形态而缺乏情感的问题,将中国古典舞独特的民族审美和古典意蕴传递出来。

(二)教学方法固化

在中国古典舞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固化,往往较多使用模仿教学,即学生对老师的动作进行模仿,学生动作缺乏情感、审美意识,在表达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时也往往流于表面,无法由内而外赋予作品更贴切的情感表现。其次,学生对于新动作的学习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重复练习,单调、乏味的训练也会让其产生厌倦心理。教师需要思考如何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形象化,增强学生对舞蹈动作理解的深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育人形式较为单一

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师未能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对教学手段进行更新,对于现代先进教育技术运用不足,教学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依托多媒体等设备向学生直观展现舞蹈动作形态,多角度地对动作元素进行比较分析,促使古典舞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够多元化,未能整合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育人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衔接,在古典舞课程与舞台表演之间形成了无法学以致用的现象。

二、“美育”融入中国古典舞教学实践的多重路径

(一)转变教师育人观念,提升美育教育教学水平

在美育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中舞蹈美育教师相对欠缺,高师院校的舞蹈专业对培育基础美育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不只是舞蹈专业技能的传授过程,更是对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的培育,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培养,即掌握动作的规范性以及清晰的讲解能力,还要重视培育学生良好优质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应该高度关注审美教育的实施,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在美育理念的引导下,将美育教学贯穿于课程始终,改变以往课程中重形体轻内涵这一弊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为当下中国古典舞教学的重心,让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所需技能的基础上,平衡专业技能训练与美育教学的关系,着力提升其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等艺术素养,从中国古典舞文化底蕴出发到动作形态,由内心表达到身体表现,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扩展审美知识,加强学生对古典舞文化美、动作美、情感美的认知,达到对身体文化的重塑与体悟,实现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专业技能的提升。充分发挥古典舞自身的艺术魅力,以融合中国传统审美、刚柔相济、积极向上的舞蹈作品开蒙启智,从感知体验培养学生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分辨能力,启迪学生的心灵,完善思维品质,培养受教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品质,落实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人格培育,形成融文化素养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古典舞美育教学理念。

其次,在古典舞美育教学理念下,落实学生习得舞蹈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与道德品质的目标,教师则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丰富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几种途径:一、观摩古典舞相关的演出赛事、论坛讲座等方式拓宽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艺术素养;二是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汲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育人理念。三、积极结合学科前沿发展成果,取其精华、多角度思考教学方式、方法,完善知识储备。

(二)理论知识渗入实践教学,夯实学生审美文化基础

在舞蹈教学中,美育最根本内涵是文化,缺乏文化内涵的美育,是很难真正渗透到精神深处[3]。教师要整合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对训练内容进行筛选、整理,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相融合,在实践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用力方法的基础上,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古典舞的文化支撑是什么,掌握中国古典舞形与神、意与情的审美特征和风格特点。这就需要教师摒弃徒具式的肢体训练,注重学生身体对美的感知与表现,通过讲述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文化内核、审美特色等理论知识,感受其形态背后的文化精神与审美底蕴,使学生找到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从“学其式”到“明其理”,加强对古典舞的认知,并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美感进行吸收和内化,让其从“体会”到“体悟”,转化成表达美的能力,用肢体展现出中国古典舞拧倾圆曲的身体美感,达到对身体文化的重塑与体悟,以获得“身心”双重的提高,从而继承和弘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例如中国古典舞讲究以“圆”为核心,在动作形态上追求圆润之美,平圆立圆8字圆的运动轨迹贯穿于中国古典舞的始终,圆融周游之美的流动承载着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理念。其一它体现阴阳消长转化的规律,在阴阳对立斗争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呈现出阴阳消长转化的过程。其二“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圆”有着独特的情感,它承载着中国人内心对于如“团圆”“圆满”等幸福生活的祈盼、希望。庞丹认为:“中国古典舞对于‘圆’的解释非常富有深意。‘圆’不仅仅是动作形态、路线的圆,也包含了动作的圆柔、动作衔接之间起承转合的圆合、气息的圆滑和内心的圆满等,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背景决定之下所特有的‘以圆为美’的审美追求[4]。”因此,通过学习古典舞动作中所蕴含的古典哲学,体悟深厚的民族文化以及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结合身体韵律的表现,对学生的身心进行引领与启迪,使学生掌握基础技能训练的同时提升其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等核心素养,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三)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舞蹈是表情达意的艺术,演员通过节奏和美化了的舞蹈动作,传递作品中的情感思想。中国古典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每一个舞姿的神韵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古典舞的授课中,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所学内容,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动作,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感知力,能够充分运用外在肢体表达内在心绪。

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在古典舞教学和训练中借助音乐和语言的魅力,启发学生对肢体动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将古典舞所追求的形神兼备、以形传神的风格特色,由抽象变为具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为教育载体来启迪学生,唤起学生内心无限的想象,驱动其内心体验动态的美感,使其在引导中追求美和展现美,实现从外形到神态的转变,从气息到情感的磨炼,以心蕴神、以情传神,在表演中将古典舞的风格特性、内在审美及精神气度传递出来,高效地完成舞蹈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教授具有情感、情节片段的古典舞作品时,通过启发式教学,运用语言去描绘需要营造的情景,通过丰富的舞蹈情境创设,使学生理解舞蹈情境中存在的内在情感,深入感受抑扬顿挫下的肢体动作所传递的情感,引导学生能够准确表达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想象力,增强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从而为舞台艺术表现力打好基础。

通过启发式教学,也能够改善传统舞蹈专业课堂实践教学中存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单一的弊端。在进行舞蹈训练时,学生对于一个动作的掌握往往要经过长时间反复的练习,而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会让其产生厌倦心理,通过引进启发式教学,能够更好地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减少训练的枯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散思维,使教学活动开展更加灵活生动,缓解学生的厌倦心理,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良好转变。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丰富美育教学内容

充分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美育教学内容,开阔学生审美视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学优势,整合互联网优秀教学资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将视觉文化与艺术载体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将具有典型性、审美意蕴的舞姿形态、舞蹈作品通过视频、图片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感受古典舞的风格和艺术特征,提升艺术审美能力以及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分辨能力。

教师在课前整合与本节课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通过网络平台如qq课程群、微信群等,发送给学生并要求其提前对视频内容进行自学,形成问题,带着问题上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线上学习部分除了所要学习的动作外,可以增加与本节课所学动作相契合的文化元素、形象、场景等,这样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中的意蕴,提高学生的感受力。之后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将重难点动作拎出进行讲解,在动作处理中引导学生回忆课前预习过的相关画面如(视频中丝巾在风吹动下的质感),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经过想象-体悟-表达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掌握动作的风格质感,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在课后的练习中,学生也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对照视频强化练习,以此更好地丰富舞蹈动作细节的处理与整体的把握。这样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拓宽舞蹈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

(五)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系,形成美育教学合力

拓宽课程视野与外延,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系,使课堂教学向教学实践活动延伸,开展形式从课堂到课外,从教室到舞台,形成美育教学合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追求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审美能力,塑造良好品格。

第一,通过教学汇报、晚会表演、舞蹈比赛等活动的开展,以演促学、以赛带练,让学生在舞台表演中去感悟舞蹈之美,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开阔眼界,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审美创造力。例如依托舞蹈专场、迎新晚会等校园舞台,创编红色主题、革命精神、抗疫救援等富于时代精神、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舞蹈作品,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舞蹈带来的愉悦与触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参加市、省乃至全国的艺术比赛,鼓励学生走出去,在更广阔的舞台中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

第二,充分挖掘校内艺术社团资源和社会资源,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感悟,提升艺术修养,锤炼良好品格。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艺术相关社团活动,与其他艺术进行交流,在课外活动中获取灵感,感悟自然、人文之美,提高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储备更多的生活经验与情绪记忆,从而更好地丰富舞蹈细节的处理。其次加强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组织学生去美术馆、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观摩与舞蹈相关的一些艺术展览,构建丰富的内心,提升综合的艺术素养;组织学生进入剧院观摩优秀的、能代表中国古典舞艺术特性的舞剧、演出等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审美水平。

三、“美育”融入中国古典舞教学的意义

围绕《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美育工作已成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加强美育教育背景下,将“美育”融入中国古典舞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作为高校艺术教师,强化新时代美育工作、培育具备美育教学能力的基础美育师资已成为不可推卸的责任,美育对于高师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极为重要,如何逐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培育良好优质的审美素养,已经成为高校舞蹈美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其次,将中国古典舞教学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舞蹈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以及中国古典舞育人作用在审美教育中的优势,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对中国古典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特征有深刻的认知,使其在追寻舞蹈美的过程中获得艺术熏陶,获得对中国传统审美的感悟,理解中国古典舞的内涵。最终达到以美培元、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从人文素质到心灵涵养的精修淬炼。最后,能够推动中国古典舞教学发展,促使课程升级、教学内容调整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育人水平。

结论

高校美育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应该充分顺应当下的高校教育发展趋势,紧跟时代教育研究的前沿,贯彻落实美育教学实践,积极引入美育教育模式、强化美育与中国古典舞专业课的融合,促进课程升级创新,并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让学生在专业和思想上协同进步,以满足当下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古典舞美育舞蹈
论公民美育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浅析当前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困境及对策
学舞蹈的男孩子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舞蹈课
浅析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