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

2023-01-20 11:57
大众文艺 2022年24期
关键词:交流高职大学生

赵 楠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人际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利于自身全面成长。所以,高校要为学生创造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环境,解决学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对青年大学生来说,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特别是人际交流的需求非常强烈,他们都在努力地与人交往,以获取朋友,以满足自身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在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活跃的,它不但能给人带来快乐和自信,还能让人对生活抱有一种乐观的心态。总体而言,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生,大部分都有乐观的性格,有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消除学习与生活中的一切冲突,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更快的速度适应大学生活。反之,缺少正面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就会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很难解决心理上的矛盾,甚至会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从学期之初的自我介绍到课后的一目了然,一些大学生甚至在开学后的数个星期里都认不全其他同学的姓名和长相。大学生的沟通方式主要是利用新媒体如微信、QQ进行,而能够在网上聊天的同学们就算碰面了,也会互相不相识。进入大学以后,他们有很多的个人空间,他们对友谊充满了向往,带着对友谊的渴望。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在他朋友身上找到某些不足之处,有些学生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影响他人,但却总是以惨败收场。有些学生因为这件事而与自己的好友疏远,让他们的友情只是表面上的。有的大学生在遭受过这种挫折后,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失落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社交恐惧症,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也就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地方,远离集体,对社会不信任[1]。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还只是个孩子,他们从小就处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所以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往往会和别人保持一定的关系,不会对自己有太多的苛求,也会与身边的人、物进行交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他很少会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在与同学、朋友、老师交往时,他们不懂得从另一种视角去思考,也没有和其他人合作的想法。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和他们在人际交流中存在的自我意识、思维起点、需求起点等因素对人际交流造成了诸多消极的影响。这一现象的最直观的结果是,一些大学生在大学里无法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2]。

2.存在功利主义思想

在中国逐步健全的市场化制度下,就业压力和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注重物质利益。“实用即真理”的实践价值日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所以,有些大学生在和别人沟通时,往往会一味地把自己的感觉放在第一位,专注于个人利益,而另一些人则把他人当作一种工具来满足自己的爱好。有些同学把功利主义的人际交往视为一种思想,他们只和有用的人交往,而不会和那些没用的、擅长深度沟通的、不擅长浅层沟通的人打交道。

3.闭塞抵触

目前,由于缺少与人相处的领导才能,有些大学生已经养成了独来独往的习惯,认为这是一种“时尚”。在这样的环境中,人际关系问题是没有尽头的。很多大学生因为缺少沟通的实际经历,对人际交往感到恐惧,而且因为焦虑、自尊低下,他们往往会回避与同学交谈。甚至在交流时,也很难把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传达出来。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都处于消极的自我封闭状态,往往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从而造成个性上的偏执,从而引发了人际关系的危机[3]。

4.沉浸虚拟人情淡漠

网络虚拟沟通既是一柄双刃剑,它使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得以提高,但同时也使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缺乏认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有问题的,他们在网络上有很强的主动性,为了获得更多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他们往往会对真正的人际关系无动于衷,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往往会想要逃离。沉溺于网络,最终会造成自我封闭、人格退化、人际关系日益冷淡、疏离。例如,在高职院校中,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习惯。高职学校学生在使用移动电话进行社交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对手机的依赖性。当他们的手机没有电时,他们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不知所措。有了手机和网络,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就可以一天到晚地待在寝室里,连个招呼都不打。调查显示,目前高职学生宿舍之间来往较少,甚至没有“卧谈会”,基本都是用电脑交流,微信和QQ都是随时更新的,只要有新的信息,他们就会第一时间更新。一些高职学校的大学生在使用手机进行网上交际时非常活跃,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哑巴”现象。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用手机进行人与人的沟通,当面交流,会让他们觉得不自在。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没有将手机作为与人沟通的工具,他们沉迷于手游,很少与别人进行在线沟通。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开始沉迷于移动互联网。由于没有了线下交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礼节和技能都没有办法得到磨炼,在线下的交际活动中遇到了阻碍,他们的交际范围越来越小,社交能力越来越差,性格越来越内向,越来越不愿意与人接触[4]。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个人和家庭因素

(1)自身原因。新进大学的学生,思维比较单纯,社会阅历少,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大学里的大多数课程都是理论知识,他们的社会经验很浅薄,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弱。在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的时候,大多数评价都是从一个学习角度来进行的,太片面地评价往往会让他们自鸣得意。

(2)家庭原因。目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家长们把自己当成小孩,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中心,但却缺少了解、调整、关心别人的能力。从孩提时期起,自己就被严密地保护和控制着,以至于他们缺少与他人沟通和私人的精神世界,并且在人际关系方面也会处于劣势。因为贫富悬殊和家庭的发展,部分学生的自尊、悲观、低退学率等因素的存在,使他们在交流中变得更加困难[5]。

2.学校因素

目前,我国的教育仍然是以考试为基础的。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入学率,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内在品质,如人际关系、交际能力等。很多学校,包括某些大学,将学生的学业表现摆在第一位,忽视了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有的甚至将其视为一种形式。这样做会使同学们在面试或者其他情况下显得腼腆、胆小、害怕。

3.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不断深化,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人们的友好关系被越来越多的竞争所替代,从而造成了人们的冷淡、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人际交流的障碍。现在我们还在倡导“以公义为重”的传统思想,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部分人的思想变得更加实际。在物质世界里,人们的反感与日俱增。人们对名声和财富的追逐与日俱增。大学生对新的东西总是比较敏感,所以,即便是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存在相关的问题。

4.人际沟通障碍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和培养青少年个性的根本因素。家庭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离婚、单亲、双亲关系的矛盾,会让子女在精神上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从而养成不良的性格。另外,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子女人数较少,故家中长辈对子女的疼爱程度较高,其性格特征较明显,意识较强,没有共享的觉悟,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觉。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大学生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去和同伴交流,缺乏一种有效的交流途径。有些同学比较内敛,常常被孤立。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大学生活是最早的一次集体活动。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社交活动,参加社团活动等,都要求有很强的人际关系技巧。此时,在团体环境中,因个性、工作、休闲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偶然性矛盾,以及沟通困难等原因,往往会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障碍[6]。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1.学校教育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精神力量,有着强烈的内部驱动力,可以把大学生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品格,抵制不良现象,推动他们的健康发展。构建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校刊、校报、宣传栏等各种职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同学们获得正确的引导。通过校园体育活动,如篮球赛、拔河、足球比赛等,提高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强化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班级里开展一些小型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避免学生对虚拟网络的过度迷恋,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构建寝室文化。他们把大学的寝室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是他们的集体居所。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寝室文化的重要性,在寝室内设立宣传标语、布告牌,目的在于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他们的理想信仰。在文明宿舍评定中,重点突出宿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寝室内的所有人都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通过寝室装扮活动,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布置自己的家,在动手做设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锻炼了同学们的交流与实践能力,增进了同学们的感情。

2.加强心理辅导

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其心理障碍而导致的交际困难,还能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大学生在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时,能够更好地认识自身,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增强人际关系。

3.提高多方面的教学效果

与高中相比,大学的教育更具综合性。同时,大学生正处在由学校到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活的多元化,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出现了困难。生理发育逐渐成熟与智力发育迟缓的反差,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问题时,会表现出不情愿的态度。虽然因为空间上的限制,他们的家长不能和自己的子女生活在一起,但通过互联网的便利,他们还是可以进行沟通。所以家长们应该把孩子们看作是一个平等的沟通对象,而且要对他们的个人隐私给予充分的尊重。以此为基础,关心他们,通过间接探究和观察,来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既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家人的温馨,也能减少学业、就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问题。另外,家长也可以在节日中充分地鼓励他们的子女到户外活动,与亲友一同散步,以此来显示他们有能力和有觉悟对待他人[7]。

4.建设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问题,比如同学、寝室、感情、事业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有专业的老师给予指导。在学习过程中,不和谐因素是很常见的,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并针对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从而引导他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有一支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在专业教育与训练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进行全面的探讨,培养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要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现代大学生基本都是00后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更多,造成了他们缺乏交流、自理的能力,同时,他们也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家庭环境,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和他们的家人沟通,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判断问题[8]。

5.提高学生线下人际交往能力

高职院校可以设置《商务礼仪》《人际沟通》等多门学科,并针对学生的职业特征设置合适的授课时限。另外,也可以不定时地请相关专家举办人际交流方面的知识讲座,以培养他们的内在素质、气质形象和规范用语。老师们可以借由设计一个模拟的沟通情境,让同学了解到在各种情境中所要留意的每个小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在评价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平时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团队合作的比例,并通过考试促进联系,促进同学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此外,学校还应开设相应的网上社交课程,以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现实与网络人际关系,并正确地理解和应对这两种交际形式。高职院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应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校园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

6.加强手机网络舆情引导

高职学生的精力都很充沛,他们习惯了用手机浏览新闻,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他们的知识和阅历都很有限,很难对一些事情作出准确的评价。社会上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把消极的评论放大,使大众的注意力变得模糊。在没有有效监控的情况下,这些负面新闻很容易被夸大,进而在手机中产生网络舆论,误导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正确引导移动互联网舆论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各级社会治理机构和平安建设机构要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净化移动互联网,抢占舆论导向的主战场,积极地反对错误思想和不实消息的散布,让移动互联网变成一个积极的交流场所,为高职学生提供一个干净、舒适、文明、诚信的沟通平台[9]。

结语

当下,高职学生成长环境发生变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网络环境都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许多学生不善于交流,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高职院校要对学生做出积极影响,让学生关注现实社交,注重人际关系,帮助学生补全相关素养。

猜你喜欢
交流高职大学生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