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高校体育教育模式转变探究

2023-01-20 14:01吴晗晗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体教体育教师融合

吴晗晗,但 林

(1.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2.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初中部,湖北 武汉 430079)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高校体育教育活动应秉持“以德为本”和“以德育人”的原则,结合高校体育课程标准和大学生发展需要建立新颖的教学模式。体教结合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符合我国当时阶段性的体育发展需要,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体育实力也迈上了新的台阶,需要源源不断的体育人才,且新一代的青年也应该有强健的体魄。基于当前我国体育人才的不足及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低下的状况,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再部署,旨在改变体教“两张皮”分化状态,探索全流程、全系统、全课程、全学科渗流与整合,推动体育与教育齐头并进,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

1 实现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模式的转变

1.1 体教结合与体教融合的区别与关联

1.1.1 体教结合与体教融合的区别体教结合是教育和体育的结合,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整合了体育和教育等资源,体现了教育和体育事业最基本的培养目标,同时也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能为社会提供丰富充足的竞技体育人才。体教结合的教育指我国教育系统所负责的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培养。在对体育教育内容进行改革的同时,其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育内容,在一贯的体育教育活动中增加新的因素,把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实现了体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体教融合提出了“一体化推进”的原则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体育教育思维的整体性和创新性转变。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体教融合教育理念更加重视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希望用体育的发展带动教育的发展变通,相较于之前的体教结合更加重视高层教育设计,体教融合把目光放在了大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上,汇集融合高校体育教育所遇到的问题,全力破除高校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建立长效特定的高校体育教育运行机制以支撑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进一步促进国家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

1.1.2 体教结合与体教融合的关联体教融合可以说是在体教结合基础上延伸而来的,体教结合的“混合型”教育模式为体教融合奠定了基础,转变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式。高校体育教育应与其他教学活动共享资源,达到利益共存和目标共达的目的。体教融合加深了体教结合的相关内容,与体教结合更关注竞技体育成绩相比,体教融合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上。体教融合将教育和发展融入一个框架,促进体育教育的要素和资源合理流通,实现“一体化设计”,运用新的理念和思路,确定共同的体育和教育目标,进一步研究相应的体制与机制。

1.2 在体教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体教融合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体教结合转变为体教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将体育与教育充分相融并形成各自的优势,是体育与教育的深化。“结合”与“融合”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是偏向于物理变化,而后者更趋近于化学反应。体教融合目标明确: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学校方面的体育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因此,体教融合着眼点是面对全体大学生,把高校体育教育的受益者作为全体大学生,是覆盖蕴含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体教融合不仅把体育回归到教育中,更是体育工作者在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模式等方面的转换融合,其充分挖掘和发挥“体育”与“教育”各自的优势,并取长补短转换融合为共同优势。目前高校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同时又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时刻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在推动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体育的教学活动增强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促进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综合素质和心理品德的发展,在体育锻炼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模式转变的要求

2.1 调动关键要素,促进健康发展

高校体育教育系统及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深刻理解体教融合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育在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利用其多方面的功能,在调节体育与教育发展平衡方面,最大限度地调动体育、教育、卫生安全等相关资源要素,实现促进全体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建立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目标。高校体育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同时,并没有充分理解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这使得高校体育教育无法发挥其全部作用,其中显著地表现在体育教育观念过时、体育课程中的知识内容与生活中所需要的体育知识脱节或关联度不高等。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可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除去在教室上课的时间外,多数大学生的休息时间可能花费在休闲娱乐上,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加强体育锻炼上,这就容易导致大学生的身体出现一些问题,如出现腰酸背痛、肩膀酸痛、视力下降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及体育教师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向大学生渗透体育教育知识,让大学生明白学习体育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大学生可以发自内心地学习体育知识,认真积极地参加体育课堂和相关体育教育活动。

因此,体教融合的新兴教育模式相较于体教结合有更大的进步和探究空间。我国相关部门根据高校教育现有情况,为很多体育类高校及普通高校在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中的改革指明了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正确方向,也为我国体育事业有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政策机制上的支撑。高校体育教育应以大学生的基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体教融合带动更多高校体育教育要素改革,使大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领悟体教融合的新兴教育模式的内涵和优点,从而使体教融合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同时也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2.2 转变固有的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传统的体教结合教育更加注重结合,虽然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但是缺少对体育和教育内涵的思考,结合方式过于生硬,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体教融合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发展,汲取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优异教学理念,以大学生为核心,结合新进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开展教学,与传统的体教结合教育模式相比,体教融合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切入点更全面。相关部门应提高对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视度,高校和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从而把一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理清工作重点,秉承体教融合的核心理念,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把大学生作为主体,一切从大学生出发,发挥大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校体育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充当帮助和指导的角色,转变既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大学生一味接受知识并且听从教师安排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大学生讲解高校体育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也要培养其实践能力,把体育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在一些大学生的心中,体育课程学习没有其他课程学习重要,他们更加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常利用体育课时间休息,因此体育教师要帮助大学生转换这种理念,把体育学习放在与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以转变固有的高校体育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平衡体育学习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进步的学习理念。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应多安排户外体育活动,创新课堂教学环节,提升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使大学生养成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2.3 丰富现有的高校体育教育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应同其他学科教育齐头并进,共同实现新课程改革创新。体育教师应该以现有的体育教育形式为基础,实现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模式深层内涵的转换,提炼高校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相关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育形式,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固有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独特的心理个性特征,适当引入新颖的、吸引大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实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休闲娱乐活动和比赛,在保证课堂内容多元化的同时,创造新鲜的教学活动环节,实现体教融合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运用。

体育教师要摆脱单一教学形式,整合多种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和现实环境资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户外实践活动,如组织篮球联谊比赛、高校联合足球比赛、友谊联赛等。课外实践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形式,同时也能拓宽大学生的特长表现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在良性竞争中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好胜心、竞争意识等,通过体育活动大学生会认识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举办这类活动也体现出高校及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使大学生也更加看重高校体育教育。另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高校和体育教师要在保证大学生身心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大学生自由活动的机会。体育教师可以给予大学生一定的指导,在提高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师生增进感情。通过丰富课堂教育教学形式来丰富高校体育教育内容, 使高校体育教育完成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现实性转换。

2.4 消除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转变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在实现高校体育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观念上的障碍、管理制度上的障碍、大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过程中的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等。其中,体育与教育在不同阶段应该是融为一体的。经过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与体育也日渐紧密相连,文化教育与体育竞技成绩之间也应该有所侧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与也应该顺应国家发展趋势,进一步发展高校体育事业,在大学生当中选取优秀的体育苗子组建高校运动队,应该科学合理地选用人才、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因材施教分层指导、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并举,在提高大学生体育专业水平的同时加强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提高成才率。

完善高校的招生训练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招收大学生的标准,在看中其体育成绩的同时,也要看重其文化成绩,拓宽招生层面,定制专门的体育教育活动制度,增设与体育相关的专业,丰富大学生的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优异体育生的生源流失。在新一轮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克服这些障碍是完成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模式转变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高校在这些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来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为体育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3 结 语

目前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背景,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模式的转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来应对时代变化,在体育教育事业中不断提升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相关体育部门也可以找机会与高校体育系统联合举行一些活动,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性,消除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阻碍,抓住重点,落实相关政策。只有在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体教融合才会完成改革并不断推进,让高校体育教育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猜你喜欢
体教体育教师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