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以南京雨花台为例

2023-01-20 17:22贾会娟
活力 2022年22期
关键词:雨花台雨花青年人

贾会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06)

一、雨花台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一)雨花台烈士陵园

南京的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当局枪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在雨花台牺牲的烈士,建立了雨花台烈士陵园。

进入雨花台不难发现,绿化工作做得非常好,因为当时,兴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筹备委员会首先确立的建陵方针就是“先绿化,后建设”。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坐落着一座高8米的奠基纪念碑,上面铸刻着“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还有毛泽东的部分手迹。改革开放后,雨花台烈士陵园又兴建了一处新的雕像——烈士就义群雕像,该雕像是由花岗石拼组完成的,重现了烈士生前的光辉形象。之后又兴建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主要用于记载雨花烈士英勇就义前的生平事迹。除此之外,还兴建了国际歌碑、国歌碑、纪念桥、忠魂亭等建筑,最终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雨花台烈士陵园。

(二)雨花英烈精神

雨花英烈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过程之中,其价值取向可以浓缩为“信仰、忠诚、为民、担当”四个饱含分量的词语,主要的精神内涵是“信仰至上、慨然担当、舍身为民、矢志兴邦”。雨花台的烈士虽然出身和人生经历各不相同,但都同样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民族责任的担当,以及敢于牺牲的精神。细细了解可以发现,牺牲的烈士大多出身富裕之家,并不为自己的生计发愁,然而却可以站出来为贫苦民众发声,为人人都能吃饱饭而斗争,自觉地将国家、民族的大任扛在自己肩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在青春里逝去,也将青年人的精神永远地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雨花英烈精神将永远被铭记,永远被传承,也将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行动起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二、雨花台红色文化资源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活动要经过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是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学生在学习时也是一样,首先是通过事物的形象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再通过逻辑分析达到理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通过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先对学习内容产生一个具象的认识,再进一步达到理性的认识。例如:在讲文化生活中“我们的民族精神”时,可以让学生介绍本地形成的精神,与自己所处的环境相关可以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回答,循循善诱,引出雨花英烈精神,进而讲述民族精神;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雨花烈士的纪念短片,让学生体悟烈士的精神,正是他们的精神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情景模拟、案例推演、诵读表演等都可以作为课堂展开的形式,参与诵读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雨花台烈士的至情至性,微情景剧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合作探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一条就是“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真正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合作研究,集思广益,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课时,教师可以以南京雨花英烈精神为例,提问“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让学生4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要求每一组选一个学生进行总结性发言。学生积极地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他们的答案会更加入心入脑。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增加对雨花英烈精神的了解,还可以对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锻炼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和学习思考的能力。除了学生与学生合作,学校与纪念馆也可以探索出合作的渠道,比如发起给烈士写信的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和表达对烈士的感情。合作探究能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汇集所有智慧,有助于学生找寻看待红色文化的正确态度。

(三)情感体验,提升学生情感境界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不仅用理论说服人,还用情感感化人,以情化人。有段时间,一位大学思想政治课老师火了,原因是她在讲述焦裕禄故事时,讲到动情之处数次哽咽,学生也深受触动,一个个热泪盈眶。正是因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注入了充沛的情感,才能够使这节课深深地触动学生内心,成为一节生动精彩的思想政治课。因此,要想触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就要以情感人,投入充沛的感情到课堂中去。例如,在讲“永恒的民族精神”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经历现身说法,用恽代英英勇就义时的演说、许包野“半个世纪的等待”、晓庄十英烈等事迹,引导学生感悟雨花英烈精神,感悟中华民族精神,让学生通过鲜明的课堂主题、特色的上课形式、富有感染力的红色文化表达更加了解雨花英烈精神,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一定是能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能触及学生的思想、深入学生的灵魂。

(四)社会实践,引领学生感悟生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借助地方平台来开展。古有《礼记·学记》中说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与教师应该是平等交流、共同进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循循善诱,善于引导学生,多采用启发和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我进阶。要想使雨花英烈精神入脑入心,关键是要实现青年人“知”与“行”的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八个相统一”中有一条是“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够将思想政治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阐述得更加生活化、具体化,更加“润物细无声”。教师也可以带学生实地参观,亲身实践,增加体验感,例如在讲“永恒的民族精神”一课时,可以设置成一节课外实践课,组织学生去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参观,在场馆里倾听烈士的生平事迹,参观烈士的遗物,感悟烈士的精神,进而体悟民族精神。

三、雨花台红色文化资源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一)以雨花英烈精神铸就青年人的理想信念

雨花英烈精神是理想信念的滋养地,是雨花台的烈士用热血青春谱写的壮丽凯歌,闪耀着理想的光芒,散发着信仰的魅力。雨花台烈士大多家境殷实,受过良好教育,有的已经有了从教、从医等稳定的工作,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到来,他们为保家卫国挺身而出,宁愿砍头也不低头。例如,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邓中夏,家境十分殷实,本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但他却立志“要联合各同志,做到人人有饭吃,个个过富裕生活,要为广大民众谋利益,绝不为个人自私自利,单独发财”。另外一位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恽代英曾说过:“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一代则可以享到福中福。为了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我们是舍得付出一切代价的。”雨花台烈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信念的力量。如今的青年人到底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从这些英雄的身上应该可以找到答案。英雄虽已长眠地下,但他们的精神依旧熠熠生辉,将其与思想政治课堂结合起来,筑牢青年人的理想信念,对新时代青年人具有精神激励作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雨花台烈士为了救亡图存而奋不顾身,在已知姓名的雨花台烈士中,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足30岁,正值青春年华,却选择放弃自身一切,投入救国救民的革命事业中。雨花台烈士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们的精神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激励新一代青年人履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前行。人生因梦想而伟大,梦想因奋斗而精彩,引导青年人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人生逆境,以梦为马,充分发挥自身的光与热。

(二)以雨花英烈精神感召青年人的报国之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各种思潮相互激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阵地已刻不容缓。将雨花台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养成具有渗透性、实在性、经常性、生动性、科学性等特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理想的途径之一”。南京雨花台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雨花英烈精神是珍贵的红色文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凝聚在南京雨花台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都可以作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此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成立了南京红色文化培训中心和雨花英烈研究会,编撰出版了《雨花魂》《信仰的力量》等图书,还推出了大型音舞诗画《雨花颂·信仰》等。这些活动都使雨花英烈精神传播得更广,也更加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雨花台烈士的事迹,正是一段令人可歌可泣的党史,雨花英烈精神正是对青年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动的教材。舍身为民,矢志兴邦,雨花英烈精神感召每一位有着热血的青年人将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相结合,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以青春之我,奉献青春之国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将雨花台烈士的事迹和其他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提炼与整合,作为一部分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基于地域而倍感亲切,基于本地历史文化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地方自豪感,进而升华为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以雨花英烈精神共铸中国人的复兴之梦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并阐述了“中国梦”,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一直以来的责任和使命,青年一代更应主动担当、挑起大梁,使青年人根植爱国情怀,胸怀报国之志,是教育者的责任。

青年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锋力量,青年人热爱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爱社会、具有慨然担当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探索,可以提升青年人的思想觉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雨花台红色资源中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突出了为国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将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展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理解和感悟雨花英烈精神,从接受知识,进而内化为自觉意识,最后外化为自觉行动,层层递进地建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雨花英烈精神作为新时代红色文化担当应该被传播,被弘扬,被世人铭记,被后人学习。充分挖掘雨花英烈精神的教育价值,使更多的人从中汲取养分。弘扬雨花英烈精神,应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需要久久为功。将雨花英烈精神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雨花台烈士,了解雨花英烈精神,让雨花英烈精神的宣传教育成为人们心灵的洗涤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助推器。

猜你喜欢
雨花台雨花青年人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常宴铭
瞻前·顾后·融会·贯通
——以“分式”为例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雨花石文化博物馆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雨花》总第800期出刊献辞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晴雨花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