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外国专家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

2023-01-20 18:50阿尔伯托·科内霍·纳瓦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12期
关键词:英才人才工作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上作了一场报告,概述了为 “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战略,指出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政府始终践行着这一理念。如今,外国专家发展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而很多国家都对其各自的未来提出了类似的愿景,这使得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和“聚天下英才”成为中国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我在中国的时间不长,大约5年,精力主要集中在研究工作上。我的眼光虽不长远,但我相信作为外国专家的个人经验,我们可以尽己所能、同心合力,为中国实现科技方面的长期目标添砖加瓦。

在发表拙见之前,我想先讨论两个概念:什么是人才? “人才”一词源于拉丁语的talentum,是重量和金钱单位,人才即财富。叔本华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区分了天才和人才:人才击中了别人无法击中的目标;天才则击中了别人无法看到的目标。才赋的起源仍然未知,专家们意见也不一致,现有证据表明才赋在某些情况下是先天形成的,而在其他情况下是后天培养的。

我个人认为,人人都有才赋,但社会有责任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良好的教育,促进创造性思维,让人在其位,才尽其用。 2600多年前,管仲就曾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习近平主席将人才的两个品质概括为正直和专业能力。这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孔子强调“先礼其贤者”。有才赋的人能胜任很多事,但不一定考虑到社会利益。“聚天下英才”应聚集德才兼备之人。孔子详细阐述了君子的五个品质,即仁、义、礼、智、信。

过去,中国成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德才兼备之人。原则上,一个持续吸引人才的良好策略是吸取他们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我的首要建议是建立一个常设论坛,讨论外国专家开展的工作,由固定的外国专家组织,提供公开讨论的平台,旨在扩大和加强外国学者和中国学者之间的国际合作。在当今世界,不必让人才移居且聚在一起共同从事研究工作,而需要更多远程项目,以此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全球变暖、贫困、供水、能源、突破性技术的发展、和平、粮食等。我已提议在中国建立一个外国专家协会,我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建立一个强大的网络平台,互通有无,回馈社会。

事实证明,人才并非是随意流动的。重新安置人才会扰乱家庭和个人生活,而且无法保证人才在国外也能输出高成就。中国需要拿出举措,提供与人才来源地相似的条件。在我看来,这里有巨大的改进空间:一是消除语言障碍,为外国专家在学术工作开始之前提供学习中文的条件;二是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工业界获得研究资助的机会仍然很复杂,会受官僚主义、提案提交时间紧张、外国工程师被排除在审查过程之外、对外国工程师的研究工作可能存在的偏见等影响;三是促进全球多个组织开展研究工作,许多基于个人的小挑战也应被纳入考虑之中。包括开展日常工作的应用程序,帮助外国专家适应日常生活的方案,提供能保证相似生活条件的更具竞争力的工资,调整内部政策以保证公平的晋升待遇,消除导致内部封闭循环的做法,考虑不会中文的外国专家而改善机构内部的沟通渠道等。

当今世界的新范式是“中国梦”。对许多像我一样的外国专家来说,中国提供了在许多领域实现个人梦想的条件。例如,我工作的北京科技大学在冶金学方面排名第一(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一所全球领先的大学也理应拥有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学生和教师。

中国今天的做法是成功的,其研发支出从1996年占GDP的0.5%增至2021年的2.44%,增长了近500%。在这一政策下,中国许多技术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并且在其他领域不断扩容。在钢铁行业,约有一半的研究资金来自工业界,这表明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有密切的内部合作。

关于人类处境,我认为我们的世界就像一个个体,每个器官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健康取决于所有器官的协调努力。即使我们身体中最微小的部分受到损害,整个身体也都会受到影响。虽然,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和谐共存的道理浅显易懂,但是现实则是被长期斗争主导,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主席对国际合作交流和全球伙伴关系提出的呼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引发热烈反响的原因。

猜你喜欢
英才人才工作
诚聘英才
人才云
苏州:最高礼遇献给天下英才
沈阳体育学院诚邀天下英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批判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