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的诗意镜像与历史钩沉

2023-01-20 18:35黄卓航
戏剧之家 2022年36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诗意历史

黄卓航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九零后》聚焦抗战时期临时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通过采访杨振宁、许渊冲、杨苡、王希季、巫宁坤、马识途等十六位西南联合大学学生,形成了口述的历史文本。《九零后》以口述采访为基底,结合丰富的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视听元素,展现了由流动的画面、行吟的声音、诗意的文脉勾勒而成的逻辑脉络,形成了电影诗意的镜像,最终抵达历史的活态现场。一方面,《九零后》既遵循了纪录片本真的特点,在影像中归纳复现过往,又通过诗意视听元素的运用,提升纪录片的艺术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九零后》题材的特殊性,通过个体经验的叙述,在口述与史料的细节中钩沉历史,使得关于西南联合大学的口述和影像成为一种追忆历史与诘问战争的介质,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

一、《九零后》的诗意镜像

在《九零后》中,镜像语言丰富饱满,形成了一种诗意氛围,这源自影片精巧的叙事结构和诗意的视听元素,通过流动的画面、行吟的声音和诗意的文脉构建而成的电影诗意结构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涵。

(一)流动的画面

《九零后》的画面层次丰富,既有人物的镜头,又有物景的纵深、虚拟的电脑绘图。影片“以晨钟、枯荷、溪流、柳树、旧宅、瘦西湖等景象的蒙太奇拼接作为开篇,随即镜头转向了百岁老人杨苡,开启了影片纪实的叙事风格”[1]。可以说《九零后》的影像风格中既有本真性又有想象性,是写实和虚意的融创。

作为历史文化纪录片,片中首先呈现了大量不同时期的视频资料,从西南联合大学时期的影像,到西南联合大学复归为三所大学后专家学者们的奋斗影像,再到西南联合大学八十周年校庆的影像,时间跨度近九十年,内容上既有西南联大时期湘黔滇步行团的跋涉影像,又涉及毕业后学者们的旧时采访和工作资料。在形式上,影片的画面由采访、旧照片、电脑绘图等构成,既保留了纪录影像的本真韵味,又凸显了电影后期技术的艺术想象。

丰富的镜头画面在叙事、转场中散发出一种诗意的余味。流动的影像首先展现为空镜头中的地理环境。对于物景画面的选择,《九零后》一方面遵循影片的叙事脉络,沿着地理位置迁移的轴线采影,复现从长沙迁徙云南的沿路地景。从湖南的衡山之巅,湘西的水田,到西南乡村的水车,这些画面在叙事的旁白中复现了湘黔滇步行团的跋涉旅途。另一方面,影片又结合采访对象身处的现实环境,从扬州的瘦西湖、彩衣街,到重庆沙坪坝津南村3 号张伯苓纪念馆,再到北京大学校园,展现了时空的纵深。

除此之外,影片多次应用电脑合成的绘图,配以旁白和音乐,呈现出写意的风格。客观上这种电影技法可以弥补史料的细节缺位,主观上则可以借由绘图的艺术性,形成动态镜头与静态镜头的交错,保持叙事的张力。在西迁云南过程中,湘黔滇步行团疲累地跋涉着,查良铮每天坚持背英文字典,绘图中撕掉的书页与泥泞的土地形成巨大的反差,显现出西南联大学子在艰苦的条件下依旧保持独立的人格和不屈的气魄。因此,绘图与真实的视频资料共同营造了诗意的观感。

(二)行吟的声音

《九零后》中的声音同样富有节奏和韵律,主题音乐、采访自述和人声独白贯穿影片始终。影片多处运用了歌曲和配乐,“影片伊始,导演首先以101 岁的翻译家杨苡先生喜欢的歌曲《当我们年轻时》切入,这首歌由约翰·施特劳斯作曲,汉默斯顿填词,其英文名称正是《九零后》的英文片名‘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2]。“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的译文为“那时我们还年轻”,与片名遥相呼应,所传递的正是一种对青春的缅怀和对历史的审思。巫宁坤先生在描述学校解散时,响起的《松花江》的变奏呼应着爱国青年的高声疾呼。此外,影片的配乐在两种风格间切换,一种为轻快的旋律,通过弦乐器的演奏加强了叙事的节奏。在回顾西南联合大学求学趣事时,往往表现为轻松俏皮的旋律,提升了奋斗青年的青春质感。另一种则为暗沉的旋律,在音符间产生延宕。这一类旋律用作叙述的转折,多表现战事突起,因而产生了厚重的历史氛围。

在人声部分,十六位老人的自述为影片搭筑了真实的基底,饱经沧桑的声音、质朴的方言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杨苡谈吐间的理性、许渊冲语言间的顽皮、杨振宁较为标准的普通话、马识途的四川方言都是人物形象的真实构建。而在独白中,又启用了青年和中年两种声线,分别对应着校园时光的青春自白和历史转述的宏大视点。影片引用了大量的诗文对应历史的现场,“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唐代李华《吊古战场文》)曾三次出现。第一次契合着杨振宁和邓稼先在校舍东墙根的树旁念诗文的场景,凸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抱负担当。第二次出现,声音的基调便显得低沉,呼应着西南联大学子投笔从戎的现实。第三次的诗文独白则多了一丝悲怆,再次诵读初见时的《吊古战场文》以缅怀因病去世的邓稼先,也让观众体会到声音的层次与饱满的情感。可以说,影片丰富的声音元素使表达和想象具有多重含义,也展现出电影诗意的指归。

(三)诗意的文脉

在有关诗意与电影的论述中,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提供了清晰的切入口。诗意和文学的结合要点在于“倡导文学的独立体系和内在规律,即‘文学性’独立于作者经历、写作背景等外部环境要素,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文学文本中”[3]。《九零后》大量引用散文、诗歌和随笔,这种文学的诗意通过独白和字幕嵌入画面中,形成张弛的叙事节奏,从而获得了电影的诗意。影片先后引用《湘黔滇步行团日记》《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教育的目的》等数篇文章,从文脉中重构电影,并由此获得历史真实的底色。

胡邦定回忆国文课上汪曾祺的事迹时,引用了《昆明的雨》,“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勾画了西南联大学生对于昆明的青春记忆;《跑警报》中,汪曾祺认为“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一个中国诗人》里,王佐良记录了西南联大学生投笔从戎的故事。穆旦则书写自身的经历,让世人知晓这段艰难的岁月。《邓稼先》中,杨振宁深刻怀念与邓稼先度过的时光。影片的结尾,在西南联合大学八十周年校庆的画面中,还引用了赫胥黎的《通识教育》,对西南联大的教育成果进行理论化的总结,将历史文脉融入电影的诗意修辞。这种诗意“其实也是一种特定历史情境下的社会文化实践,是影像作为文化对人进行了建构的效果,也就是‘人性的诗性’”。[4]

二、《九零后》的历史钩沉

《九零后》作为一部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在主题上钩沉历史,复现西南联合大学的光辉岁月。与前作《西南联大》不同的是,导演没有选择宏大的第三视角构建历史,而是站在个体的视点重新汇集线索,表达出个体记忆与民族史话相互指涉的镜像。通过史料钩沉与采访自述的结合,“创作者的主观情感通过个体记录从而客观化,使影片充满社会积淀与人文思索”[5]。

(一)追忆青春与民族志气

“九零后”历经沧桑,满怀对青春的追忆回味历史。“从历史角度来看,他们是一批优雅、有风骨的知识分子,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从各地辗转来到西南联大,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诸多奇迹。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这所存在仅短短8 年的学校,培养出杨振宁与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 位共和国的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170多位两院院士……”[6]。

《九零后》三段式的影像叙事,都以当下的人物自述为中心,从亲历者的角度复现历史现场。如果隐去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九零后》中显现的是真情实感。他们的成长年代正逢时代伤痕,因此个人的记忆显得独特而厚重。从和平时期的自由求学,到战乱年代的为国读书,从长沙临时大学到西南联合大学,地理的迁移颠簸没有压垮西南联大学子,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凸显了中国青年学生的志气、底气、骨气,这便是历史枷锁下的奋斗底色。在联大的岁月里,他们深刻体察局势,将个人思绪写入流传的文字,表达内心的触动和斗志。“这些唱酬之作,是许多西南联大师生在漂泊岁月中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不管这些唱酬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其中都流淌着家国离乱年代中那种可贵的真情。在朋友、师生的唱酬中,或是忧愤的倾诉,或是快乐的传递,或是信念的坚守,或是情感的共鸣。他们那远离故土、饱受煎熬的心灵,因为这种‘文学唱酬’而获得温润的慰藉”[7]。

(二)历史回眸与战争诘问

从影像的历史到历史的影像,《九零后》回望西南联大学子的青年时代,通过重构影像唤醒民族志气。当个体经验与时代同频时,“认识与情感的认同让他们紧密地连接成一个群体,又将群体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将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投入读书救国的事业中,以热血爱国情怀为底色,投身民族建设、挽救国家民族命运”[8]。

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里,从湘黔滇步行团到前线战场,西南联大师生以责任担当肩负历史使命,呈现出个人理想与革命理想的高度统一,彰显了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在投笔从戎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缪弘还是穆旦,都展现了青年学生为国奋斗的勇气和决心,这些都是镌刻在历史中的民族志。通过影片的纪实叙述,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思索也成为大众共同的记忆锚点,“当下的美好与安宁也曾经历过厚重的历史与创伤,现时的人们不能忘记建立在民族苦难之上的历史记忆”[9]。深入“九零后”的内心世界,就能发觉立于物外的精神烙印,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理想成为彼时社会的普遍共识,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恰好也是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的价值观支点”[10]。

三、结语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西南联合大学的贡献和价值无疑是罕见的。《九零后》聚焦十六位西南联大学者,建立了真实的叙事基底,在流转的影像中复现、想象,直抵历史的活态现场。《九零后》作为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其艺术手法凸显了“‘真实再现’和‘意与境混’的审美风格,使其成为塑造国家形象,叙述历史故事,强化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11]在影片底色真实质朴的基础上,诗意化的镜像语言融入厚重的历史,使得《九零后》极具艺术价值和人文底蕴。在和平发展为时代主旋律的当下,重温“九零后”的青春岁月,牢记奋斗的历史进程,反思战争的创伤记忆,希冀为历史的影像纪录提供鲜活的动力。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诗意历史
西南联大
诗意地栖居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被耽搁的诗意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