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01-20 18:55程开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双链科创产业链

□程开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要求“狠抓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是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关键路径,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当下面临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需要更加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内源式创新,确保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2022年2月,扬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业科创名城科技支撑的政策措施》,明确要进一步推动全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协同”发展,促进创新成果更多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通过高水平科技供给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保驾护航[1]。

一、扬州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现状

(一)创新链支撑产业链的作用显著增强。一是创新投入持续增加,为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20年,扬州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129.13亿元,占GDP比重为2.14%,位居全省第10位[2]。通过加大创新投入,显著增强了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二是创新载体布局更加完善,为产业创新提供重要依托。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72家,较上年增长8.8%,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家。全市新获批省级孵化器3家,省级以上备案众创空间从66家增加至71家,其中国家级13家。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显著加快,有力地支撑了高水平科技供给。

(二)产业链对接创新链的能力明显提升。一是多措并举,加速推进创新项目向产业集聚。通过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共建重大科创平台、实施创新人才“揭榜挂帅”行动计划、加大科技孵化激励力度、强化创新绩效考核、浓郁科创氛围等多种手段,培育和吸引大批创新项目在扬州落地。2021年全市新增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人数294人,新命名外国专家工作室12个,新增校企联盟75个。二是以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为载体,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2021年,全市有7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8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比重达51.1%,较2020年度上升了3个百分点。通过优化布局产业链发展重要环节,逐步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相关行业企业进链、融链、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稳定发展。

二、扬州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原始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新增创新主体与产业的匹配度需要增强。扬州市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升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配套、机械装备、石油化工、新能源和新光源等“五大”千亿级产业发展质态和水平,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政策,每年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科创企业,但其中战略新兴产业占比仍明显偏低,特别是精准匹配传统产业的高能级创新平台需要进一步增加。二是基础研究等科研投入有待增强。近年来,扬州市重点发展领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一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科技创新领域传统的“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问题,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重仍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基础研究催生的突破性、原创性成果产出较低,造成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短板明显,进而影响到产业链上的自研关键核心技术稀缺,“缺芯少魂”等问题频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产业链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扬州市2021年创新性企业50强中,主要领域是汽车制造、化工材料、制药、照明和电缆等传统制造业,产业的供应链竞争性较弱,可替代性较强,存在“断链”隐忧。一是产业链创新意识不强。这些传统产业目前发展较顺利,面临当下国际环境等复杂形势冲击带来的影响还不严重,与头部企业相比创新动力不够强,服务增强国家产业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使命担当还不够主动。二是企业承接技术转移能力有待提高。地方企业受制于思想观念、路劲依赖等,与研究机构、高校等单位的科技合作水平不高,深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专门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作用,部分科技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城市创新生态有待完善。科创成本较高,环境和氛围仍需增强,企业研发工作的投入产出比不高,研发人员的待遇也显著偏低,导致企业研发投入的热情也不足,进而导致创新生态陷入恶性循环。

(三)推进双链融合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有待深化,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建设需要加速推进。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为保守商业秘密而不愿主动公开创新需求,研发能力较弱的企业又承接不了高水平科研成果,造成区域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未能有效供给至产业链,产业的研发需求也不能即时传递至创新主体,造成双链协同效应难以发挥。二是保障双链互融互促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保障支撑不足。当前的制度体系存在急功近利现象,过分追求短期成效,存在考核操之过急、管理呆板现象。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是一项长期过程,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短期政策刺激的效果难以凸显。创新人员的激励机制需要优化完善,同时各方主体的利益需要构建出互利共赢的保障机制,才能降低产业科技创新风险,提升各方积极性。

三、扬州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加速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双链横向协同效应,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做大做强产业链创新主体。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建设[3],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激发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特别是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通过强化科技创新策源作用,扩大高水平技术供给,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持续加强重大战略领域前瞻布局能力。二是创新建立高效的人才引进培育和共享机制。加强与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增加创新人才有效供给,全方位谋划基础研究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培养,同时搭建各类平台、营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以及给予政策保障为创新主体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供优良环境。三是加大投入,完善创新配套。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工程,通过产业集聚辐射带动人才集聚,以人才集聚助推打造技术、资金、设备、政策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提高利用效率,推动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二)强化区域产业高效合作机制创新,发挥双链纵向协同效应,加强创新意识孵化,持续推进产业链结构优化,部署前瞻性技术研发。一是加强产业链创新发展的战略管理,紧跟国际产业发展潮流,积极有效预判产业链创新发展趋势和需求,发挥好政府集成、协调、组织和推动作用,增强产业链创新意识,推动创新意识到创新产品的转化,以避免因政策和管理不到位造成潜在高端产业链培育不足。二是精准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持续加强科技园建设,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大产业协同创新支持力度,鼓励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联合攻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优质资源集聚平台[4]。三是大力引进发展新兴产业,紧密围绕国家和江苏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密切跟踪全球技术发展新规律和新趋势,科学谋划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发达地区对接,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科创中心承载区,承接科学技术转移,吸收消化创新资源,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三)增强产业发展与政府政策的匹配程度,完善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双链协同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是构建服务创新发展型政府。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形成鼓励创新、服务创新的治理模式,引导属地政府树立正确政绩观,适当延长创新平台或政策的考核宽容期,创新绩效与属地政府的政绩脱钩,杜绝以行政方式管理创新领域,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和生态。二是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打击技术侵权行为、补贴研发企业、设立引导专项资金、深化创新领域数字化改革、优化技术市场环境等措施,提高双链协同程度。三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政策保障机制,完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体制,组建运营科学规范、规模优势凸显的政府引导基金,扶持科技型企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设立研究团队出技术、企业家出资运营、政府引导基金入股的联合创业模式,协调好各方利益,降低产业科技创新风险,提升产业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要鼓励加强与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企业管理者和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强集聚和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的能力,提高本地高校人才的留扬率。

猜你喜欢
双链科创产业链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昆虫共生细菌活体制造双链RNA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高职思政课“双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