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手表的儿童社交游戏设计研究

2023-01-20 18:55卢江奇温雪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手表社交智能

□卢江奇 张 超 温雪妍

在智能穿戴设备发展逐渐成熟的背景下,儿童智能手表占据一席之地,智能手表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增多,儿童游戏贯穿其中丰富着儿童的娱乐生活,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发展心理学认为,游戏是儿童早期的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游戏发展各种能力,如身体动作、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语言、情感与社会关系等多方面能力[1]。儿童社交游戏是儿童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具有合作性、竞争性、学习性,帮助儿童在社交活动中与同伴进行良好互动,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并提升社会化能力。

一、智能手表中儿童社交游戏特点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儿童的网络接受范围越来越广,在信息获取与通讯上更加受益,智能手表成为儿童手中的智能通讯设备,儿童之间通过此设备建立线上社交圈进行交流。儿童智能手表的基本功能在于定位与通话,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表的功能不断完善,其中包括将手机App例如网易云、支付宝等置入智能手表中供日常的需求使用,还开发了属于智能手表的游戏,引导用户通过娱乐的方式发展各项能力并建立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利用智能产品发展儿童的认知、发育、情感、智力[2]。

(一)智能手表的儿童社交游戏设计现状。现阶段儿童智能手表主要有“小天才”“小米米兔”“华为”三大品牌。儿童社交游戏分为益智类游戏、运动类游戏、生活类游戏三种。社交游戏体现在儿童用户之间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交流或是比拼排名,在游戏过程中用户之间建立社交联系增强社交能力。

以“小天才”品牌为例,“小天才”作为儿童智能手表中的佼佼者,真正做到了以儿童用户为中心,从儿童的需求出发。此品牌智能手表内部的应用中心对软件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其中“益智应用”为儿童益智游戏的分类下载。所呈现的儿童游戏由益智类比拼游戏来提高儿童的认知与思维能力,“天才秀”生活类游戏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运动PK”运动型游戏加强儿童的身体素质等。好友之间的游戏现状分享将儿童的社交价值融入游戏交流,不仅凝聚儿童间的社会化关系,也增强了品牌的用户粘性。

(二)人机交互形式下儿童社交游戏设计特点。智能手表中的人机交互形式主要有通过人机界面交互完成游戏和通过穿戴设备的传感器完成游戏两种类型。现阶段智能手表是手机的附属品或者延伸品,产品虽然无法单独运作,但是其便携性、亲肤性的特点使设备中健康监测以及定位等功能更加准确,儿童社交游戏的形式便可从手机界面操作形式转化为虚拟感知运动的数据计算。

在界面交互方面,用户通过点击、滑动等操作控制界面,进行游戏操作并和同伴进行交流,通过游戏好友的方式进行排名竞争和完成游戏指令,这种形式无异于手机游戏,但是智能手表的设备使儿童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社交游戏,不足之处在于屏幕的大小限制着界面的显示和操作。以游戏“兜兜龙”为例,“兜兜龙”属于手机软件开发在智能手表中的一款益智游戏,儿童用户通过虚拟养宠,在软件中建立交互的动画角色形象,引导儿童学习各类知识,并和同伴建立游戏好友进行互动。此游戏在手机端的操作中可以生成学习报告和奖励机制,给儿童用户情感体验的同时会给予家长报告反馈。当此游戏开发于智能手表后,便略显劣势,部分功能由于设备限制未能实现。由于是从手机开发于智能手表中的游戏,界面的文字大小不符合儿童用户需求,对儿童用户的视力有一定的影响,缺乏游戏反馈。

智能手表作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有着人与设备通过定位功能、心率检测、传感器等作用的人机交互优势,在此优势下儿童社交游戏种类更加丰富。以“小天才”智能手表中“运动PK”游戏为例,利用腕部可穿戴设备的优势与用户之间的联系,通过设备中的震动传感器和电子计数器的组成计算一分钟内运动的能量,与带同设备用户之间进行近距离的比拼,让儿童用户基于智能设备进行体育游戏活动,增强社交需求提高社交价值体验。有研究分析指出,让产品能够智能地与儿童用户进行交互是儿童智能手表的设计目标,与此同时,需要从硬件交互和软件界面交互两个方面让儿童体验到交互的乐趣,并从中获得信息和帮助[3]。在智能穿戴产品的设计中要考虑其安全和陪伴问题,切入儿童智能手表端与家长移动手机端的连接设计。游戏设计过程中可通过设备加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依靠其定位和动作感知的设备特点将儿童的社交游戏数字化。

二、儿童智能手表社交游戏的主要功能

儿童社交行为活动是围绕着自身环境因素展开个人与周围人物的关系,儿童心智发展过程中的社交行为影响个人的认知观念发展与人际交往能力[4]。社交游戏通过娱乐的形式增强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并进行友好的社会交往行为。

(一)促进儿童的社交行为的自我知觉。在儿童心智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社交自我知觉,表现在个人对社交对象评价的感知内化。活跃退缩与安静退缩是产生消极自我知觉的主要因素,活跃退缩表现在儿童在社交行为中具有攻击性因此遭受同伴的拒绝从而不得不离开群体,安静退缩表现在儿童脱离群体独自安静地构建活动[5]。智能手表社交游戏一方面通过奖励机制引导活跃退缩儿童在游戏中对社交行为做出正确判断,另一方面通过规则的制约减少在社交行为中的攻击性。智能手表的终端形式通过物与人的连接作用使安静退缩的儿童对自己做出积极评价,使儿童同伴社交知觉减少偏差,积极主动参与社交活动。

(二)多元构建良好的社交关系。儿童与儿童之间游戏活动具有主观性,随着儿童游戏目的和游戏对象的变化随之改变。社交游戏是儿童之间的交流形式,群体之间的好奇心、好胜心驱动儿童的社交行为,儿童会被一件事物所吸引并带领同伴一起探索,在游戏探索过程中进行分享合作。智能手表中的社交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使儿童可以建立更加稳定的社交关系,为社会化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数字化设备中的社交游戏化过程可以丰富儿童的社交体验,帮助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群体;智能手表中的游戏设计也涉及与父母的亲子关系,通过游戏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增强儿童与父母的生活情感联系[6]。

(三)促进儿童社会化能力成长。儿童心理学皮亚杰将心理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而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是智能手表的使用用户。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有集体荣誉感和自己的社交价值观念,有对具体事物进行逻辑运算的能力,此类用户正处于识字与算数阶段,社交游戏的设计可以借助儿童之间的好奇心、好胜心、荣誉感将益智与科普功能融入游戏中吸引用户用社交的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判断,通常和成人一样进行思维逻辑推理,社交游戏团队竞技元素可以增强儿童身体素质与团队意识[7]。

三、智能手表下儿童社交游戏的设计方法

智能手表下的儿童社交游戏应以儿童以及家长的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游戏内容,以穿戴设备的性能特点设计游戏形式。社交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领,游戏作为社交的“催化剂”可以帮助儿童更快地熟悉彼此,是儿童间互动娱乐与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儿童间的社交可以通过交友、分享使儿童产生自身价值认同。在设计智能手表的儿童社交游戏时,儿童的价值体验是重要因素,通过游戏的方式与同伴互动增强成就感与认同感,从而实现儿童的自我价值,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性能挖掘新的游戏形式。在考虑儿童体验的同时,设计师还需要注重家长以及社会对儿童的发展需求,根据儿童年龄段设计符合儿童心智认知范围的游戏内容与动机。

(一)在设计中突出儿童自我价值实现元素。儿童用户间的游戏互动是表现自我、获得认同感的过程,因此社交游戏中的趣味性和自我满足感可以增强用户粘性,智能手表中社交游戏的趣味性一方面来自社交游戏本身的游戏机制,另一方面来自设备的辅助操作,而自我满足感来源于游戏过程中的个人价值实现。游戏机制的设计围绕群体间的合作共赢、用户间的交流共享或竞争比拼达到社交目的,智能手表设备可以帮助用户在游戏过程中建立线上交流场所与游戏空间,使社交游戏方式多元化、智能化,将线下各类社交游戏工具通过智能手表设备的终端形式呈现。儿童社交游戏是由旁观者游戏过渡为平行游戏而后进一步发展到联合游戏最后成为社交游戏,儿童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和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体现。在旁观者游戏中儿童在旁边观察并尝试进行对话和参与游戏,例如两个儿童在进行跷跷板游戏,旁边的儿童在观看并试图融入其中。进入平行游戏阶段,孩子们会在同一空间并排玩耍,他们没有互动但是相互关注。儿童之间开始对彼此产生兴趣并为同一目标共同游戏时则进入联合游戏阶段,此阶段儿童虽然有互动社交但是缺乏规则的设定。社交游戏阶段儿童之间开始分享自己的想法并遵循游戏的规则和设定,儿童在社交游戏的合作与竞争中获取自身价值认同感。

(二)设计中满足儿童需求的同时辨别PTR。在设计儿童社交游戏时,设计师不仅要满足儿童的需求还不能逾越父母,父母对儿童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PTR(parental threshold for the revolting)指家长反感底线[8],游戏设计内容的学习益智类功能会更受家长喜爱,相反游戏中不适合儿童的游戏因素会激起家长的反感,触犯家长的反感底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选取适于儿童的游戏形式和游戏元素。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在儿童时期的学习积极性,以社交的游戏方式达到拓宽认知和思维的游戏目的是家长所能接受的游戏形式。在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情况下,儿童手表与家长手机设备的连接是双方能够感知行为的重要通道,玩伴之间的社交游戏活动结果可以设计于家长手机端的数据显示,方便家长更能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在华为运动手环与华为手机端“运动健康”App的设计中,用户在运动手环中点击锻炼模式的开始与结束,手机端App会针对运动数据和强度进行汇总。儿童穿戴智能手表在游戏过程中的行经路线、游戏时间、游戏强度、比赛结果通过在家长手机端生成汇总,不影响儿童用户间交流的同时,加强了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交流。

(三)社交游戏动机与智能设备结合。儿童社交游戏中的社交功能、益智功能、科普功能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建设性培养,游戏动机与智能手表设备相结合的社交游戏可分为运动探险类与学识类两种,两种类别对应不同的设计方法。

将活动性动机运用于智能手表传感器的运动探险类社交游戏。游戏交流和锻炼身体是儿童时期活动的主要动机,重复性和运动性的游戏让玩家获得体能锻炼与情感体验。儿童智能手表具备传感器计数功能、定位功能,在设备功能性创新中可结合智能运动手环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在儿童群体的探险类游戏活动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设备定位系统与游戏界面指引设计群体探险类游戏,设备可以呈现路线与定位,让用户群体在同一安全的娱乐场所下进行共同游戏活动与交流。

探究性动机与成就性动机运用于智能手表的学识性社交游戏。儿童具备很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未知事物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儿童自发性的探索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对事物理解的一种需要。基于儿童的探究性游戏动机,学识性的益智游戏与科普游戏吸引着儿童用户,成就性动机的奖励机制使儿童在社交过程中达到心灵上对某种期待的满足。智能手表的软件设施可以将知识设计于游戏内容中进行科普、学习、复习,通过社交群体之间的合作互动或竞争比拼加强儿童心理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四)智能设备中游戏规则的设计。

1.加强游戏规则的引导性与易懂性。在游戏过程中,游戏机制起到引导游戏用户操作的作用,社交游戏规则需要具备引导性、易懂性、熟悉性,让儿童迅速明白游戏的内容和规则,方便参与者的进一步行为。游戏规则可以提升儿童的理解能力、执行能力、线索识别能力,游戏过程中儿童的主动探索和实践过程帮助儿童对概念性事物有操作性理解,促进儿童之间的和谐共处。智能手表下的儿童社交游戏机制需适应设备的特性设计游戏规则,游戏过程中的操作更符合儿童的操作习惯,符合常规交互操作行为,复杂的游戏操作对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儿童来说是内在的损耗。

2.合理设计游戏规则的制约性。游戏规则的制约性表现在群体活动之间的边界分寸和娱乐时间的把控。为避免儿童社交活动出现争吵打闹的现象,儿童群体间需要通过游戏规则保持一定的友好界限,避开争夺与攀比场景。智能设备的语音提醒或强制性关闭能够制约儿童的娱乐时间,避免出现沉迷游戏的情况。

四、结语

儿童时期是生理与心理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构建自身的社交关系,健康的社交关系激发儿童善良的品质。在智能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儿童的社交行为不再局限于线下场所活动,智能设备与场所活动的结合成为儿童游戏社交发展趋势。根据儿童的社会化行为特征和儿童游戏动机设计作用于智能手表设备的社交游戏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增进儿童群体间的社交情感、丰富儿童的内心活动,辅助儿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手表社交智能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是谁拿了手表
谁偷走了手表?
社交距离
手表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