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智能制造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对策

2023-01-20 18:55张少军罗永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智能

□张少军 胡 靖 罗永新

智能制造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以其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幅缩短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率等优势,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1]。与之相对应,对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智能制造技术人才极为匮乏。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相关产业人才缺口将达近3,000万[2]。作为欠发达的武陵山片区,在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方面同样面临很大的机遇,但智能制造人才更为紧缺。产业发展,人才先行。如何立足本地实际,培养出合格的智能制造人才并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智能制造产业,这是作为培养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主力军的本区域高校值得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武陵山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一)调研情况说明。武陵山片区地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由71个县(市、区)组成,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链不甚完整,科技发展观念落后。但武陵山片区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北部湾经济区和长株潭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地区之一。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和依托资源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该地区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有了一定成效。以地处武陵山片区核心地域的怀化市为例,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新材料、装配式建筑、桥隧装备制造等新兴优势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怀化高新区已升格为武陵山片区首个国家高新区。而在怀化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桥隧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装配式建筑制造等产业,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3]。而这些产业均以智能智造为技术核心,属于智能智造类相关产业,其发展提升空间广,潜力大,急需较高层次的智能制造人才。

怀化学院作为武陵山片区的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区域提供大量高素质智能制造相关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任。为了更好地了解智能制造背景下,武陵山片区制造类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具体需求变化,以指导怀化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本课题组对以怀化市为核心的武陵山片区的制造类企业进行了调研。

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区域智能制造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区域企业对智能制造人才需求情况和对智能制造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调研采取问卷、实地考察、与企业领导及技术与管理骨干等进行座谈讨论等形式。调研范围以怀化市为重点,涵盖湘西州、娄底等武陵山片区,考察了18家制造类企业。

(二)武陵山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通过调研,感触到该区域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整体相对较低,主要还处于机械化、电气自动化、数字信息化并存的智能制造初级阶段。但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比较普遍,发展相对较快。根据企业生产类型不同,呈现以下特点。

1.流程制造型规模企业,智能制造生产水平相对较高。区域内智能制造生产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主要是有一定生产规模、效益较好的流程型制造企业,如烟草制造企业、制药企业,或者是新近建设的流程制造型规模企业。还有一部分化工类流程制造企业的部分关键工序和产线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制造。

2.离散制造型规模企业,对智能产品的升级改进需求较迫切。区域内很多具有一定规模的离散制造型企业,工艺生产线尚不具备智能制造特点,但对其主要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改进有较迫切的需求。比如桥隧装备制造企业需要生产的大型桥隧装备具备远程安全监测与控制等功能;农林畜牧类企业需要农地牧场土壤数字化信息服务、农机企业着力开发智能型果木采摘设备等。

3.其他中小企业,对部分生产工艺与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也有现实需求。如一些矿业生产企业根据生产实际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将现有冶炼生产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具备一定的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功能。

二、武陵山片区智能制造人才需求状况

(一)企业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从调研情况看,企业除了对本单位对口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之外,还有一个较普通的共同需求,即对数字化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迫切,这与本区域众多企业的产品与制造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阶段特征需求相一致。比如流程型企业,对懂工业互联、机电一体化或电气自动化的人才比较渴求,主要是随着生产设备与产线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类企业对数字化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技术人员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离散型制造企业针对产品智能化改进升级需要相应的熟悉数字化装备开发设计的技术人才。而很多中小企业的局部工艺与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也需要数字化智能制造人才,但受制于企业的规模与财力,这类企业难以聘用到合适人才。上述各类企业虽然自身有一定数量的机械、电气技术人员,但面对越来越先进的数字化生产设备与产线,现有人员的技术能力,尤其是机械与电气、自动化融合的能力明显不足,复合型技术人才极为缺乏。

(二)片区企业智能制造人才引入的主要途径。通过调研,了解到片区企业在引进智能制造人才方面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政府根据各重点企业的发展需求,面向社会公开组织以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为主的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专项引进工作,这一方式主要是针对区域重点企业的高层次管理与技术岗位。这方面由于有政府配套政策的扶持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受访的多家企业中均有这类高层次引进人才。二是社招或校招招聘相关智能制造人才。这方面理应成为片区智能制造人才引入的主要途径。但从调研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企业对这方面人才的招聘需求缺口较大,且招聘人员的流动性较大,难以长久服务于企业。三是企业立足自身条件内部培养现有技术人员,这是目前片区企业在应对智能制造人才需求方面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举措。另外,还有部分企业招聘了少量本地户籍、决意返乡从业的有一定发达地区工作经验的智能制造人才。

(三)片区智能制造人才供需矛盾的原因。从总体调研情况看,武陵山片区智能制造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的生产方式突破传统工业生产专业和岗位分工设置的壁垒,要求智能制造人才是跨学科、跨专业复合型人才。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专业设置主要还是以传统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分工和岗位分工为基本依据,导致知识面狭窄,难以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跨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做适时调整[4]。二是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国内智能制造人才的缺口不断扩大,而武陵山片区的产业与地域发展形势决定了其在智能制造人才引进或留用方面处于一定劣势,从而进一步加大了这类人才的供需矛盾。三是智能制造机械行业引入了许多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对从业人员的复合型、可迁移性能力要求增强。但由于智能制造类专业实训设备成本高,而院校资金保障不足,难以切实有效开展实训教学。而校企复合型跨界专兼职师资队伍数量和能力的不足,更加深了这一供需矛盾。

三、武陵山片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对策

培养高质量的服务武陵山片区的智能制造人才,专业建设是根本,人才培养方案是纲领,课程体系是保障,校企合作是途径,师资力量是核心。只有环环相扣,才能培养真正符合区域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智能制造人才。

(一)围绕产业链要求加强专业群建设。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智能制造产业的机械、电气、自动化与智能控制等跨学科跨专业技术高度融合的特点,决定了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设置不宜单纯按传统学科划分,而应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和岗位群,以产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组建专业群协同育人。

怀化学院已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对各学院架构和专业组成重新进行了优化组合,其中将原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机械与光电物理学院组建在一起成立新的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以重点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为支撑,将智能制造产业链上的相关专业凝聚在一起,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优势互补,有效应对行业企业发展对智能制造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二)把握智能制造发展趋向,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前我国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日趋增长,但环顾国内的高等院校,智能制造应用方面的专业很少或刚刚起步,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供求关系。因此,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面向智能制造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专业发展的主要趋向[5],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着眼应用型复合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专业群建设的条件,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优化课程配置,革新课程教学内容,适当减少普通理论教学内容和普通验证性实践教学内容,而适度增加智能制造跨学科交叉课程和企业工程实践课程。通过深入校企合作,积极构建贴近企业实际应用的案例式,尤其是项目式教学模式,加强智能制造产线设备的应用与调整维护、故障排查处理以及智能制造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与设计等紧贴企业智能制造生产实际需求的课程内容建设。

(三)重点培养复合型、“双师型”智能制造专业教师队伍。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智能制造人才的一项关键,也是一个主要难点。其主要困难在于,智能制造以其技术的综合性和先进性,对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现阶段高校教师大多是单一学科成长,且很多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历。这就需要在内培和外引两方面下工夫。一方面通过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大力加强专业教师的数字化技能学习与转化,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另一方面积极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重点培养一支复合型、“双师型”智能制造专业教师队伍。

(四)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搭建校企高效合作平台。智能制造行业引入了许多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专业实训设备成本很高,院校资金相对保障不足,学生多,而配套软、硬件设施设备少,影响有效开展实训教学。而本区域智能制造行业的普通校企合作,相关企业大部分是智能制造设备的应用厂家,规模不大,智能制造技术成熟度不高,难以有效开展学生规模实习与合作。针对这一困境,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搭建校企高效合作平台是一个有益的探索。2020年7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决定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

这一方面的探索怀化学院已经起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已经与沿海知名智能制造设备供应商以及有关本地智能制造产线设备应用企业三方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正推动建设集生产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智能化实用铝合金门窗自动焊接生产线,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能为学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

(五)立足本地中小企业的技术特点,创新人才与技术服务模式。考虑到武陵山片区很多中小企业因引进人才较困难而转向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内培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人才,但又缺乏技术指导的实际情况,区域地方高校应发挥人才与技术优势,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创新人才与技术服务模式。可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参加企业生产实践,在熟悉企业主要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基础上,再通过为企业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式开展校企合作。

而对于区域内一些中小企业有工艺设备智能化改进升级的技术需求,但人才聘用困难的情况,可通过院校专业教师带学生下企业技术指导或联合攻关等方式开展合作。

针对武陵山片区培养的本地智能制造人才留用困难的问题,可通过组织学生到当地企业专业见习、尤其是加强到当地企业实习,与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等方式,使学生在大学生涯阶段逐渐了解、认同企业文化,为一定数量毕业生留驻当地企业发展打好基础。

四、结语

武陵山片区智能制造产业虽然发展水平较低,但对于智能制造类人才有着现实而较为迫切的需求。作为培养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区域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工科专业应从深化专业群建设、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校企高效合作平台以及创新人才与技术服务模式等方面,积极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武陵山片区智能
秦巴-武陵山区重庆段乡镇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类型划分
诗二首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