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文艺理论课课程思政教育研究

2023-01-20 18:55许晶晶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文艺作品思政

□许晶晶

文艺理论课程中“课程思政”教育发展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将“课程思政”教育与文艺理论课程相融合还可以整体推动我国的“课程思政”发展,为“课程思政”的推广提供新的途径,促进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的综合素养。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文艺理论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在文艺理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诸多意义,一是优质的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艺理论教师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起学习课程思政知识的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二是在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政府多次强调了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文艺理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不仅是响应政府号召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大学生往往生活在一个舆论活跃、多元化的时代。各种观念冲击着大学生,使他们不仅受到当代主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还受到一些负面思想的影响。因此,高校文艺理论课程除需传授知识外还需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实现以思想政治育人的重要目标。在理论教学中巧妙融合思想政治要素,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具有文学和生活气息的语言可以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意识形态。

(二)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不好的思想影响学生在生活各方面的发展,所以必须不断扩大优秀文化的影响。因此,文艺理论课程可以借助课程的本身优势,向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示我国文化的魅力,运用谚语、警句和名人效应来引导学生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正能量。

(三)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离不开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有利于大学生在困难中前进,激发他们体内的巨大潜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文艺理论课程可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材中的各种内容和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信念,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在文艺理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学习目标。

二、“课程思政”推行中遇到的问题

(一)传统思想政治课程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是近些年提出的全新的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教学理念,“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提出是突破性的,它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变,“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学科类教育和艺术类教育进行全面的融合。“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课程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思想政治课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途径。现阶段我国“课程思政”推行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各大高校的文艺理论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在高校当中,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存在的问题是需要首先解决的。

1.传统思想政治课程存在强制性。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各大高校的必修课程,因此在学生选课时就存在着一定的强制性。一般的学生对于一些有着硬性要求的课程都会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因此如何降低学生对此课程产生的厌烦心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便成为传统思想政治课程亟须解决的问题,只有打消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的厌烦心理,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才可以真正发挥出其引导作用,才可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在艺术类院校,学生对一些较为枯燥的理论课程排斥性会更强。

2.教学模式僵化。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模式是非常单一的,这也是我国教育学家提出“课程思政”理念的原因之一。现在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各种信息都对学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印象,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的单一式授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要求了。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多数学生已经适应了以音视频为主的信息接受环境,这种纯理论的课程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教材限制较强。现阶段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多数都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授课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师在以思想政治教材为基础进行授课时,无法脱离思想政治教材的束缚,无法对思想政治教材内容进行延申。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固化,同时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内容与现实发展并不同步,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滞后。再者,单纯的以思想政治教材为教学根据也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阻碍,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较为被动,无法进行自主学习。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来看,传统思想政治课程存在着较大问题,这就会导致“课程思政”的推广缺乏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无法顺利开展必然会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推广。传统思想政治课程若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就会加剧学生自身思想出现问题的可能,这会进一步加大“课程思政”的推行难度,因此应该对现阶段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1.学生价值观受到冲击。当前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偏移。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凭借短视频“一夜爆火”,这种现象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让部分文艺类学生产生凭借短视频获取利益的念头,这些学生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专业技能展示”来获取利益,这导致这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初心与动力,将全部心思放到了“一夜爆火”之上。使其偏离了原有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2.民族认同感弱化。现阶段仍有部分学生对于西方艺术过于推崇,盲目欣赏西方文艺作品,对我国传统的文艺作品关注较低,缺乏欣赏我国传统文艺作品的眼光。深入探析会发现,过于推崇西方文艺作品,无法理解我国传统艺术品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深层原因在于部分学生缺乏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信,盲目地认为我国传统文艺作品在艺术理念上不如西方文艺作品。因此,要做出深刻反省:是否为学生灌输了足够且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民族观念,是否因引导不力而导致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较低。

三、文艺理论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

(一)《西方文论》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西方文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涉及西方各国自古希腊至今的重要文学理论,对学生了解西方文学发展的概况、梳理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甚至是理解我国文学发展的国际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西方文论》课程中大量的文学理论是包裹在哲学学说之下的,而这些哲学理论对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极大帮助。因此,学习《西方文论》时,学习文学理论的过程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学习哲学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及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

(二)《美学原理》理论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美学原理》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文艺理论课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从理论上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有极大提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感性引导,包括图片、视频、实景、实物、音乐等。通过这些实例的展示和讲解,学生更能从中受到体悟,甚至在体悟中完成心灵的净化。在该门课中加入思想政治元素,就能极好地将思想政治与感性的美相联系,通过实景实事的展现,让学生得到直接的感觉刺激,在审美愉悦中完成人文思考,提高素质修养;同时也能通过理论的讲解,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更深地进行思考,坚定文化信念,坚定爱国之情。因此,在《美学原理》这门课中融入课程思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素质和道德,提升家国荣誉感。

四、文艺理论课程中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对策

(一)探索文艺类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机制。

1.完善教学制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进行文艺理论类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时,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对传统的文艺类理论课堂进行一定的创新,并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优化,选取一些具有较多思想政治元素的教材进行学习。二是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文艺类理论课程监管,督促各文艺类理论课程开展“课程思政”。三是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进行定期考核,同时将“课程思政”开展情况纳入到教师考核当中。专业应该以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为基础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进行。

2.加强教学改革。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后还需对现存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新现有的教学计划,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同时还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提高“课程思政”所占比重,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

(二)积极开展文艺理论类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1.实现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的融合。在文艺理论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深入融合,这就需要文艺类理论教师对教材中存在的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授课时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导进行深入思考以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进行融合还要求教师应该对两者在课程所占比重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不耽误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最大程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对我国传统的文艺作品进行赏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创造背景,并结合当时的国家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在艺术价值之外对这些文艺作品产生更深入的了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2.创新教学模式。教授文艺理论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开展更适合“课程思政”发展的教学模式。例如在传统的理论课堂上加入更多的课堂活动,打破传统的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发表自己对文艺作品的看法,帮助学生对文艺作品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3.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影响“课程思政”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因为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开展者,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达不到要求,那么就无法发挥出“课程思政”的作用,无法对学生思想政治发展进行正向引导,甚至有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开展“课程思政”之前就应该对文艺理论教师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文艺理论“课程思政”的开展与进行。

五、结语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艺理论类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是非常有必要的。现阶段我国多数学生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还不够,多数学生对外国文艺作品与外国思想盲目追捧,这些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感较低。在文艺理论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鉴赏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信,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为社会培养拥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人才。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文艺作品思政
文艺作品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角下《幻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析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