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研究

2023-01-20 18:55杨小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图书馆历史人才

□高 冕 杨小莉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口述历史中心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口述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随后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图书馆及相关机构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图书馆的一项新服务。高校图书馆在纸电文献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拓展口述历史服务有助于弥补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单一的现象。口述历史人才作为口述历史工作开展的重要主体和核心,其专业水平关系到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水平和口述历史资源水平[1]。笔者认为此论述同样适用于高校图书馆。当前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经意识到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师资队伍、资金及培养支撑等问题的重要性,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投入实践也不多。国内有好多高校图书馆陆续开展了这项服务。本文基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其服务的现状,结合项目前期对美国高校口述历史教育实践特色的总结,对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的生态障碍要素进行剖析。基于生态理念,结合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的要素因子,探讨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生态模式建设问题。

一、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生态障碍要素分析

要素是模式构建的基础,也是研究模式的起点[2]。笔者基于美国及我国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的现状调研的结果,总结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理论基础薄弱。我国口述历史的研究工作,最初来自于国外的压力。在各国口述历史项目开展如火如荼的强力推动下,我国图书馆界和史学界也开始对社会演变史、社会文化史、图书馆发展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也出现高校图书馆尝试与当地的档案馆、文化馆等相关机构进行合作,采访、采集口述资料,建立口述历史特色资源库,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图书馆人大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先用了口述访谈的方法,在工作中大致摸索出一些基本的原则,再慢慢接触到“口述历史”的相关理论[3]。笔者在参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口述资料收集中,也发现此类现象。相对较其它学科,先将理论引入学界,并产生相关研究项目,高校图书馆界对口述历史的理论探索滞后,甚至有的图书馆并没有意识到开展口述历史服务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导致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实践。

(二)教育培养对象的困境。笔者前期对国内15家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发现,图书管理员成为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的主力,也是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的主要对象。目前存在的困境:一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教育培养对象比较单一,对照美国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不仅涉及图书管理员,还有在线学生、学校档案管理员、大学教师、社会人士等。21世纪以来,美国高校口述历史教育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开始向校外与馆外拓展,尤其伴随口述历史实践的不断扩张,美国社会上有大量的组织机构和人士开始从事口述历史工作,对口述历史教育的需求急剧增长,因此高校口述历史教育逐渐将其纳入教育范围[4]。二是我国高校口述历史教育培养的对象缺乏一定的科研实践能力,口述历史是一门复杂的综合学科,既有图书馆学、历史学相关背景,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素养。我国高校图书馆人才结构单一,图书管理员中教职工家属和亲戚比较多。三是图书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地位及福利待遇比较低,很难找到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三)支撑资金短缺。口述历史相比图书馆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是一项比较费钱费力费时的工作。从资金支持角度来看,相较于美国建立类型多样的激励措施,我国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的资金主要来源图书馆经费和项目基金,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较少[5]。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主要靠图书馆自身的国拨经费,并没有设立相关的口述历史教育基金、奖学金、资助金等。很多中小型院校图书馆由于资金短缺,根本无法开展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工作,一些985或211院校图书馆,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等拥有一定的经费逐渐开展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工作。

(四)教育内容方向不均衡。简单来讲我国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内容理论实践不均衡。笔者前期调研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述历史人才培养的内容主要有:口述历史项目策划、访谈及技巧、口述历史资源采集,保存和管理、口述历史伦理及相关的信息服务。采取的教育方式大都是面对面,教育的内容大多停留在课本,缺少“田野式”的课堂及教学。美国高校口述历史教育的实践性还体现在“田野式”课堂的广泛存在,在口述历史的“田野式”课堂中,学生“以练代学”,通过直接参与口述历史项目的全流程,对项目流程、访谈技术、方法和理论都逐一进行了了解和学习掌握,教育效果更好[6]。

(五)培养支撑的纬度单一。任何项目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支撑体系,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也是如此,其项目的开展需要依靠师资队伍、资金及培养机制等方面来支撑。从师资队伍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图书馆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馆员、学校相关口述历史学者及专业教师通过讲座或业务培训等方式来进行,缺乏比较健全的专兼职口述历史教育的师资队伍;从资金支持方面,高校图书馆开展此教育服务只要来自图书馆每年的经费,其他来源的赞助资金很少;从培养机制方面,我国的口述历史发展历程较短,配套机制不够完善,缺少一套完整的口述历史工作规范。1976年正式成立的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不仅会员遍布全美且制定了专业的行业标准《原则与实践总结》,统一的工作规范和法律规范,是美国口述历史得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7]。同样,我国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的生态理念

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生态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人与服务、理论与实践、培养支撑体系与教育管理之间的动态平衡。集体体现在口述历史人才教育生态人文理念、生态教育管理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口述历史人才教育人文生态理念。一是强调培养对象与图书馆管理者、培养对象之间及培养对象与项目合作者或口述采访对象之间的和谐,构建以人为中心,互动的人文口述历史人才教育模式。二是强调人与教育服务的和谐。培养对象应学会如何策划口述历史项目;如何采集、制作口述历史数字资源等技术。管理者及口述历史专家应学会如何全面动态追踪国外研究热点,更新理论资讯;如何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如何通过拓展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方式及内容来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二)生态口述历史人才教育管理理念。在生态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服务管理上,一方面要强调口述历史人才教育的重要性,以人为本,以培养对象为中心,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相协作,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图书馆管理者或口述历史项目负责人可以制定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培养资金投入计划,积极制定有利于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的政策,整合有效服务层级,实现口述历史人才教育有效、可持续发展。

(三)口述历史人才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教育的生态理念最主要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

1.强调当前口述历史人才教育培养与未来发展的均衡。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教育无论是在理论方法研究、人才引进、经费使用及培养方式和内容创新上都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符合口述历史人才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满足未来教育培养的趋势,实现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于美国、澳大利亚及英国等国家的口述历史蓬勃发展,大量最新的口述历史的理论如雨后春笋涌入中国图书馆界。我国高校图书馆应从实际出发,学习有利于本馆开展实践的理论。对于过去已学习过的理论,图书馆应拓展培训内容或开展相应的课程,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实践。

3.强调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教育的目的是无偿地为口述历史专门学科及口述历史资源信息服务提供科研保证,丰富馆藏资源,从而为广大师生及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但在凡在环境下,图书馆可以适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适当与社会相关机构合作,增加少许收费教育服务,补贴经费不足,切记公共服务是首要的。

三、生态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构建

(一)口述历史人才教育的生态人文建设。人文生态建设主要指培养项目中人的要素,主要指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和谐。口述历史人才教育生态人文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鉴于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人才学历结构及储备现状,很难满足口述历史人才教育发展的需要。伊安约翰逊认为任何“智慧图书馆”都需要“智慧的图书馆员”。[8]同样,生态口述历史人才教育模式也需要口述馆员。口述馆员不仅要具有自身图情档专业背景,还要对口述历史的理论、技术和研究方法要精通,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社会学、人类学方面知识。图书馆应加快培养口述馆员,也可以通过在校内选拔一些专业优秀的口述历史学者与社会兼职专家组成一支专业的教育队伍。

(二)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口述历史人才教育可持续发展主要围绕着理论、实践、师资、经费和管理这几个方面。

1.平衡理论需求与实践缺乏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的内容主要涉及口述历史起源、理论研究、法律伦理、口述历史资源采集与制作。采用的是面对面传统课堂式的传授方式,没有以口述历史项目为依托,通过让培养对象亲自参与到口述历史项目中,学习相关技术、经验和理论知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口述历史人才教育培训班、研讨班和工作坊的同时可以邀请口述历史项目负责人或相关的技术人员来介绍并现场掩饰口述历史业务流程,展现业务技巧,从而帮助提升口述历史培养的实践水平。在实践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口述历史的理论深度和宽度。现阶段,我国图书馆领域口述历史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此过程中可借鉴相邻学科的成果,尽快构建具有图书馆学特色的口述历史理论框架[9]。口述历史也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应用于各类学科演变史、进化史的研究中。例如,可以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应用口述历史的学科方法进行多方面研究。

2.平衡口述历史人才教育发展需求与现实能力的矛盾。我国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教育处于初级阶段,大家都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推动这项服务的开展。多数图书馆都参考并借鉴美国等国家,它们口述历史人才教育起步早、项目多、效益好、拥有丰富经验。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一九七零年‘保钓’”口述历史工作,并针对口述历史访谈人员开展了学术讲座和业务培训[10]。中华女子学院图书馆不仅邀请专家开展讲座,还连续开展多期妇女口述历史访谈培训班,提升了口述历史人员的专业水平[11]。口述历史人才教育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的。对于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在发展口述历史人才教育是一个挑战。有些单位一味地追求国外口述历史研究的潮流,没有考虑到技术因素、成本因素和人的因素。缺少统一的口述历史人才教育发展的标准与规范。只有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型图书馆才能做到。例如,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完成了《中国记忆项目资源建设技术标准》《中国基于口述史访问伦理规范》等[12]。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分阶段引进学习国外口述历史人才培养与教育技术和经验,提出个性化培养方案。

3.平衡传统管理与培养教育支撑管理之间的矛盾。图书馆管理者应加大对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及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的重视。管理者应从校内、馆内或通过社会招聘的形式选拔优秀的口述历史的工作者,组建一支专业队伍,也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口述历史学者,结合培训班或公开课等形式让大家积极参与馆内或校内的口述历史人才培养。美国作为口述历史工作较为成熟的国家,强大的师资力量,多渠道的教育激励资金,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等为其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提供了多纬度的支撑[13]。图书馆管理者可借鉴美国经验,尝试多样的激励措施,主动吸引社会组织或社会爱心人士的赞助,也可以开展有偿信息服务,拓宽经费来源。兄弟高校图书馆之间可建立口述历史人才教育发展联盟,制定统一的口述历史人才教育的标准规范,丰富培养内容和方式,吸引更多的培养对象。

四、结语

口述历史人才培养教育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对其理论研究刚起步,实践项目也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缺少系统性标志性成果,所以要更加努力,科学发展,只有将生态理论注入教育模式,口述历史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图书馆历史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图书馆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