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融入重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2023-01-20 18:55□刘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红岩重庆精神

□刘 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红岩精神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作为重庆这座城市的红色标识,它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多次对红岩精神作出深刻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深化对红岩精神的认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我国能否在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承载着既要向青年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重庆高职院校如何最有效地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将它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增强爱国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红岩精神激励新时代大学生成才的价值

红岩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清正廉洁的可贵精神和大义凛然的革命正气。继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体迅速普及,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行的道路还有很多的拦路虎,面临着许多考验,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西方思潮和价值观也涌入中国,通过各种途径大肆鼓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至上,千方百计使他们摒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开始传播开来,动摇了大学生的政治立场,部分青年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单薄,集体观、团队精神、社会整体意识缺乏。青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仍然需要发挥团结协作、百折不挠的红岩精神,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在新的征程上,红岩精神必将继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要加强红岩精神在高校青年大学生中的宣传,帮助大学生增强爱国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思考,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把自身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梦的实现与中国梦的实现联系起来,加强对大学生的红岩党性教育是新时代走好我们自己“红岩路”的保障。

当前,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正在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技能型、服务型,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学生的培养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高职教育做出特别指示,包括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学生的素质层次不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对症下药,切实找到学生认同,适合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红岩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缺乏健全的组织领导机制。高校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全局规划才能更好地将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目前高校明确领导责任及组织机构设置开展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多。思政课教师几乎承担着整个红岩精神教育的内容。

(二)红岩精神没有专门教材,未能纳入正常渠道。部分高校教师对红岩精神的了解停留在表面,把红岩精神等用于烈士精神,认识片面化;部分教师对大学生红岩精神的教育引导和挖掘的深度不够。学生对红岩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内涵缺乏系统性的学习。

(三)缺少实践载体,未形成机制。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相互作用、有机统一才能将红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目前部分高校在校内缺少课堂上的模拟实践,即使有社会实践的课程,也多流于形式;在校外未建立校地之间的合作机制。大学生缺乏红岩精神方面的实践,所以他们未能把对红岩精神的认识转化为行为。

三、红岩精神融入重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红色重庆、英雄城市是对重庆人文历史最具代表性的概括。红岩是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和全国其他高校相比,重庆本土高校有着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研究和实践红岩精神,为将它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基础。笔者通过调研总结发现,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近年来在此方面做的较为成功。

(一)健全领导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岩精神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科学稳定的领导机制。这一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协同推进,这其中校党委的重视是关键,起着主导作用。如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高度重视红色革命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校党委部署和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专项经费中加大对红岩精神教育经费支出。近年来,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示范学校建设,构筑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2020年,学校与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合作共建的“红岩文化室”在合川校区建成开放,这一“红岩微型博物馆”定期组织参观、观影会等,将红岩精神送到群众身边、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学校大力推进红岩精神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红岩班、红岩精神讲解队、红岩志愿服务队赢得社会好评,建成市级红岩班1个,2021年被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合川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十四五”专项规划中,提出聚焦“五育并举”,推进“三全育人”示范工程,组织实施“四大品牌创建行动”,其中“校园文化”育人品牌中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实施红岩文化传承推广行动。打造传统陈列展示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红岩文化基地”,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手段传播红岩精神。建设红岩文化资源教人育人项目,常态化组织教师到红岩相关单位挂职锻炼、学生到红岩景点志愿服务,接受并传播专业化、系统化、特色化的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红岩精神系列文化作品,形成广播故事会、经典诵读、歌曲传唱等校园文化作品。

(二)融入课堂教学。进课堂是开展大学生红岩精神教育的主要手段。学校从校领导到各二级学院总支书记都承担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学期都组织集体备课,校党委书记参加,通过集体备课形式,巧妙设计融入本土红色文化课程,提升教师授课水平,增强课程针对性、实效性;提升思政课水平,使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其次,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与丰富课外教材,如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红岩班师生根据红岩联线网站学习资料为全校师生整理了《红岩春秋》《抗战风云》《统一战线》3册读本,再现重庆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员、进步青年和民主爱国人士与敌人武装抵抗到底的故事,有效弥补了红岩精神难以融入当前思政课教材的不足。最后,可以巧妙设计融入第二课堂、党团活动。在日常党团活动中,加强红岩精神的理论学习;在特殊时间节点如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课”、每月团日活动中和每周主题班会中,红岩班同学围绕“学习时代楷模,弘扬红岩精神”“筑梦红岩,祝福祖国”“红岩故事我来说”“红色精神,由我传承”等统一制作教案,在班长和团支书共同主持下学习。红岩班开展的“筑梦红岩,祝福祖国”主题班会参加重庆红岩联线组织的红梅传递主题活动,获得二等奖。

(三)丰富实践活动。活动载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检验教育成效的方式。

1.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加大对宣传力度,采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更新宣传手段,让大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从而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有关红岩精神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将红岩精神的内涵、理解寓于文化活动中。例如,学校邀请“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到学校演出,通过情境再现革命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和感悟红岩精神;邀请重庆市红岩联线专家进校为全院师生做专题报告,阐述红岩文化;会计与金融学院每年的歌舞大赛,采用“学院组织、网络搭台、学生唱戏”的模式,辅导员老师们指导学生自编自排自导自演红岩舞台剧。班级学生先后创作并表演话剧《丰碑》《红岩魂》《江姐》10余场次。除了请进来,也积极组织师生走出去,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如观看“重庆1949”历史舞台剧、观看“新华报童”歌舞剧、参观建川博物馆等。通过一场场身临其境的学习参观,让师生接受了一场场革命精神洗礼,在感染下不断坚定爱国信念。

2.打造网络“微”平台。“微”时代就要用“微”文化开展“微学习”。当今学生都是在网络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需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引导。会计与金融学院在线下成立大学生“微讲堂”平台,已开展13讲;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辟“红岩有声”电台专栏,已开展12期;“微讲堂”“红岩有声”均围绕红岩系列故事、红岩革命人物确定宣讲主题,为广大听众提供生动形象的音频、视频等图像资料。此外,学院微信平台推送红岩故事“微视频”,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实地拍摄红岩微视频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使大学生受到启迪。其中所拍摄的4个微视频在重庆红岩联线组织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红岩故事100讲”活动中获得奖项。

3.参观红岩革命遗址。重庆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红岩革命纪念馆”“周公馆”“白公馆”“渣滓洞””烈士墓”“红岩村”等地是广大高校师生参观学习的重要场所。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反复实践的渐进过程。因此,可以经常带领大学生定期实地参观红岩革命遗址,通过现场讲解,增强红岩精神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在缅怀红岩革命先烈的同时,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品质。例如,会计与金融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在重要时间节点前往烈士墓祭扫。党支部组织新党员参观合川校区红岩文化室并组织新党员对着党旗宣誓,增强他们的入党动机和党性。

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精神文化教育是基础,社会实践是延伸,志愿服务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将红岩精神中蕴含的教育元素融入志愿服务的活动过程中,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实践中将红岩精神内化于心,形成“行为”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例如,会计与金融学院党总支积极号召红岩班学生争当红岩志愿者,做好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等景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广受好评。此后,在他们的带领下,志愿者定期走进东津坨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们讲时事政治,唱抗战歌曲,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疫情期间,志愿者时刻关注疫情动态,驻守当地出入关卡,在村上张贴海报、拉横幅,进行防疫宣传活动;志愿者踊跃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巫山县竹贤乡,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了解社情民情,为扶贫政策落地开花贡献力量,同筑百年乡村梦。

猜你喜欢
红岩重庆精神
重庆客APP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拿出精神
周恩来的红岩岁月(二)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