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理想的小学音乐课堂

2023-01-20 17:45文/李
新教育 2022年36期
关键词:进行曲音乐课音乐

文/李 莉

小学音乐教育是以艺术手段对儿童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教师通过音乐用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美的感受,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每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眼中理想的音乐课堂是这样的:

扎实的课—有意义的课。所谓的扎实,它的意义性体现在课堂是符合当前课程标准要求的,符合相应教学任务和要求的,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应该突出学科特点,应该明确音乐教学“审美”与“育人”的教育宗旨。

例如,有的音乐课只是片面追求课堂热闹,而忽视了对音乐本身的学习。这样的音乐课是被异化的音乐课。例如,在《龟兔赛跑》一课的教学中,有的老师用了近20 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去扮演龟和兔的角色,看似热闹,但没有与音乐结合起来,没有把音色、速度与龟兔的形象结合。如刮风、雷鸣,没有让学生把这些声响与音乐要素相联系,如音的强弱对比等。有的课用好长时间做律动,让孩子们觉得快“乐”,却忽视了音“乐”。因此,一节好的音乐课应该还其音乐教学的本质,在传授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一节扎实的音乐课应该高度关注教学过程。在以前的音乐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告诉学生音乐知识、音乐结论,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音乐新知识的体验,有意无意地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音乐课应“重结果更重过程”。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过程,放在对音乐的共鸣与起伏、感悟与领悟、体验与发掘上,通过自己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所学到的知识。

充实的课—有效率的课。所谓的充实指的是有效率的,即教师在音乐课上可以广泛运用教学资源,充分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以前的课堂教学由于条件限制,教师可以借助的资源相对较少,音乐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例如上音乐欣赏课《土耳其进行曲》时,如果只是听一听这首曲子,则难以让学生深刻领会该曲的独特风格。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汇集多首“进行曲”以帮助学生理解“进行曲”的特点。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广泛利用多媒体,促进音乐的审美渗透。例如,音乐课本中,许多作品从不同角度对祖国优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族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刻细腻的描述:《黄河颂》描绘了黄河汹涌澎湃的雄姿;《长江之歌》展现了长江雄浑的气势和壮丽的风光、浩荡而雄伟的英姿;《我们的田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大自然彩色图画等。这些美好的景物,大部分学生不曾真正领略过。因此,在教学中就可以凭借多媒体电脑强大的功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真切感受、直接体验自然美。看着优美的画面,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营造出特别的课堂气氛,强烈渲染、烘托出音乐的魅力。

平实的课—常态下的课。所谓平实是强调课堂不用进行刻意修饰,而是具有非常强的真实性,“好课”的原则或者理念,不需要特殊的条件支持就可以实现;同时,“平实”也蕴涵着“真实”的含义,即“好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

我们在公开课上看到了一些并不平实的课。部分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假的成分太重,授课者的目的,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评委认可,获得好的名次,于是将功夫放在“反复排练”上。上课时,学生与教师的“默契配合”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只是一场精心排演好的“戏”。教师想让学生回答什么就是什么,准确无误,学生在几分钟之内就能自编自导自演一系列的童话剧,还能自配音乐伴奏等等。其实,看这样一节“完美”的课,远不如看一节原汁原味、存在缺点的课有收获。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一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一节“扎实、充实、平实”的课。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

猜你喜欢
进行曲音乐课音乐
音乐课中集体舞教学的思考
喜欢的课
小学音乐课合唱训练现状及改进
春之进行曲:看现场春意盎然
MAKE COOL 夏日清凉进行曲
音乐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
众生相
音乐
“包饺子”进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