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 年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在苹果、葡萄、草莓柑橘、桃、西瓜、枣等7 种水果作物上试验效果显著

2023-01-20 23:34
腐植酸 2022年6期
关键词:黄腐酸腐植酸结果表明

苹果、葡萄、草莓、柑橘、桃、西瓜、枣是重要的水果作物,深受大家喜爱。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来源,检索了近5 年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在这7 种水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文献,合计124 篇。结果表明,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对这些水果作物生长发育、品质改善和产量提高等均有显著效果。现各选择10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集结于后,与大家分享。

1.苹果

苹果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苹果、葡萄、柑桔和香蕉)之冠,素有“美容果”“智慧果”“记忆果”等美称。

(1)刘晶晶等研究了黄腐酸对肥料磷有效性及苹果砧木“M9-T337”苗磷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黄腐酸水平显著影响了“M9-T337”的根系总长度、根系总面积、根尖数和根系活力,随黄腐酸水平升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际土壤的酸性磷酸酶活性随黄腐酸水平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趋势与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同。“M9-T337”的生物量、磷积累量、磷利用率与其根系活力、根系形态及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对黄腐酸水平的响应规律一致。因此,施用适量黄腐酸(100 kg/hm2)利于“M9-T337”根系生长和磷的吸收利用。[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5):122~124]

(2)刘增照等研究了腐植酸叶面肥对苹果“红富士”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腐植酸的果实单果质量和产量与对照比均有所增加,当用量为0.4 g/L 时均达峰值,同时能减小果实硬度,增大果径,提高商品率;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提高,适当的浓度能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糖酸比;干物质含量和Vc 含量均有所增加,干物质含量最高可增加4.0%,Vc 含量最高可增加13.65 mg/100 g。产量和果实品质各指标回归拟合表明,腐植酸浓度与产量和果实品质各指标均存在显著的二次相关关系,产量最高时腐植酸浓度为0.52 g/L,果实品质各指标最优时腐植酸浓度均在0.38~0.59 g/L。[来源:《北方园艺》,2019(6):28~33]

(3)蒲建霞选用7 种钙剂对元帅系苹果“天汪一号”进行苦痘病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有钙剂均有防治效果,但黄腐酸生态钙1200 倍、淄醇钙1000 倍喷施4 次后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且叶片浓绿、叶部病害发生很轻,树体长势强,果面光洁,果实明显大于未喷施树。因此,建议生产上交替使用这2 种钙剂防治苹果苦痘病。[来源:《烟台果树》,2020(4):22~23]

(4)陈倩等研究了腐植酸与化肥配施对苹果“烟富3/M26/平邑甜茶”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腐植酸对照(CK)相比,腐植酸(1.5 kg/株)分1 次(HA1)、2 次(HA2)和3 次(HA3)施用处理的单果重分别显著提高了4.1%、8.8%、13.6%,单株产量提高了5.4%、11.9%、17.8%,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也显著升高,HA3 处理效果最优。3 个腐植酸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苹果各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征调能力(Ndff 值),各器官的Ndff 值均表现为HA3>HA2>HA1>CK。与CK 处理相比,3 个施用腐植酸处理15N 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08~13.34 个百分点,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0.27~20.17 个百分点,均以HA3 处理效果最佳。[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4):757~764]

(5)陈丽楠等研究了木本泥炭及新型肥料对苹果“望山红”生长和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化肥的基础上增加木本泥炭(木本泥炭+化肥)和在化肥减量施用情况下增加腐植酸钾(腐植酸钾+减量20%化肥)能显著促进苹果幼树的生长和发育,促进土壤有机质的提升和土壤中磷的活化;在化肥减量施用的情况下应以腐植酸钾为主。[来源:《北方果树》,2021(6):14~16]

(6)张秀志等分析了商品有机肥配施菌肥、黄腐酸或硅肥对土壤pH值、有机质、土壤养分、苹果“蜜脆”叶片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配施菌肥、土壤改良剂后,土壤pH 值降低,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质量分数增加,因而使土壤肥力提高,以“商品有机肥+黄腐酸+1/2 化肥”处理对土壤的改善效果较好;苹果叶片的SPAD值提高,氮、磷、钾、钙、镁等多种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增加,从而促进了叶片的生长;同时,苹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钙、镁质量分数增加,可滴定酸比例降低,因而固酸比增大,提高了果实品质。2 年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商品有机肥+黄腐酸+1/2化肥”处理的综合效果较好。[来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4(1):65~74]

(7)邵俊飞等研究了优化施肥(F)和优化施肥同时增施腐植酸硅钙肥(FC)对苹果“富士/M26”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F 处理和FC 处理分别能增加产量5.91%和29.53%;F 处理和FC 处理均增加了苹果单果重、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FC 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F 处理和FC 处理的糖酸比相较于农户常规施肥(CK)处理均有所降低,FC 处理相较于F 处理有显著提高。FC 处理的土壤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显著高于F 处理和CK 处理,含量分别为5.3 mg/kg、129.47 mg/kg、357.67 mg/kg。[来源:《腐植酸》,2022(2):46~50]

(8)李建稳研究了土壤调理剂对酸化苹果园土壤养分及苹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土壤调理剂能够显著提高苹果产量,增产效果依次表现为腐植酸类土壤调理剂>聚谷氨酸复合微生物菌剂>生石灰;土壤调理剂能够显著提高土壤pH 值以及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生石灰对提高土壤pH 值的效果最好,腐植酸类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的活化效果最好。[来源:《西北园艺(果树)》,2022(2):49~51]

(9)程冬冬等研究了活化腐植酸肥的颗粒形态和用量对苹果“红富士”幼树生长、土壤理化性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习惯施肥(CCF)处理相比,100%、80%施用量的大颗粒活化腐植酸肥(SAF1、SAF2)和100%施用量的粉末状活化腐植酸肥(PAF1)处理的株高、茎粗、新梢长度、干物重、光合强度和土壤的速效养分显著增加。此外,SAF1 处理的氮、磷和钾养分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0.7%、20.6%和46.2%,相比PAF1 处理分别提高了12.7%、32.0%和38.7%。在减少肥料用量的条件下,SAF2 处理促进苹果幼树生长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且显著优于CCF 处理。[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4):83~90]

(10)谢元梅等研究了有机肥配施土壤调理剂黄腐酸、硅肥和菌肥并减施化肥对土壤性状和苹果“蜜脆/M26/八棱海棠”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与黄腐酸、硅肥、菌肥配施并且化肥量减半降低了土壤pH 值,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草炭+黄腐酸+硅肥+菌肥+1/2 化肥”处理提升土壤肥力的综合效果最好。同时,有机肥配施使“蜜脆”果实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钙含量、镁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使固酸比增加,以“商品有机肥+黄腐酸+硅肥+1/2 化肥”处理增进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最好。[来源:《中国果树》,2022(5):28~33]

2.葡萄

葡萄被誉为“美女的保护果”,素有“水晶明珠”“水果之神”的美称。

(1)李鹏程等研究了腐植酸肥与菌肥配施对果园土壤性质及葡萄“克瑞森”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腐植酸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施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pH 值,增加了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腐植酸肥处理葡萄果实糖酸比较对照高,果面色泽鲜红,糖酸比越大,果面色泽越暗且红色越深;施用腐植酸肥和菌肥处理葡萄单果重普遍偏高,产量也较高。[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1):121~126]

(2)李燕楠等研究了不同剂型腐植酸复合肥在葡萄“龙眼”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复合肥促进了葡萄叶片生长与叶绿素的累积,各腐植酸处理在膨果期与着色期的叶绿素增长率较对照分别上升了12.1~24.5 个百分点和2.2~15.3 个百分点;6%、7%、8%添加量腐植酸处理的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3%、11.5%、12.5%;高量的腐植酸添加(7%、8%)显著提高了果实Vc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30.4%、26.0%,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与对照相比,腐植酸处理增产范围在0~16.7%间,施用一季腐植酸复合肥对葡萄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穗重有增加趋势,增加范围在7.7%~23.1%间;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增加范围为18.1%~66.7%。总体来说,建议在葡萄种植中使用7%添加量的腐植酸复合肥。[来源:《林业与生态科学》,2019,34(2):141~146,151]

(3)项国栋等研究了腐植酸果蔬专用肥对葡萄“京亚”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果蔬专用肥能增加葡萄产量,比对照增加11.03%~24.41%,比NPK 复合肥增加3.73%~16.24%,适宜施用量为60 kg/667 m2;能增加经济收入,比对照增收10.85%~24.13%,比NPK 复合肥增收3.72%~16.13%;能增加葡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 和有机酸含量,降低其硝酸盐含量;能降低葡萄重金属铅、镉含量;能增加葡萄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含量。[来源:《腐植酸》,2020(2):65~69]

(4)柴有忠等比较了3 种土壤酸化改良剂(生石灰、含硅钾土壤改良剂和含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对葡萄园土壤养分、质量状况以及对葡萄“巨峰”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土壤酸化改良剂均可以显著改善土壤酸化,在施用生石灰、含硅钾土壤改良剂和含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后,土壤pH 值由5.78 分别上升为5.92、6.37 和6.55。与生石灰处理相比,含硅钾和含腐植酸的土壤改良剂处理土壤中的交换态铝含量分别降低了31%和25%,并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2 种土壤改良剂相比,施用含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后土壤的交换态钙离子和交换态镁离子含量显著上升。含硅钾和含腐植酸的土壤改良剂处理后葡萄果实可溶性总糖显著高于生石灰处理;含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处理后葡萄果实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生石灰和含硅钾土壤改良剂处理。[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2):102~107]

(5)张伟龙等研究了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里扎马特”“香妃”“黄玫瑰”“玫瑰香”裂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钙-锌-硼、芸苔素内酯、黄腐酸、综合处理(钙-锌-硼、芸苔素内酯、黄腐酸)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裂果率及提高果实品质。其中,综合处理较对照组(清水)裂果率下降最大,为58.34%~83.19%。除“里扎马特”品种外,综合处理较对照组果实横径(3.41%~9.81%)、纵径(3.46%~9.81%)增加率最大,除“里扎马特”品种外,综合处理、钙-锌-硼处理较对照组单果质量增加率最大(12.10%~23.29%),可滴定酸下降率最大(2.90%~16.92%)。除“香妃”品种外,综合处理、黄腐酸处理较对照组果实硬度(17.61%~43.42%)、可溶性固形物(6.01%~15.20%)增加率最大,4 个品种综合处理较对照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16.80%~23.75%)、Vc 含量(1.16%~1.35%)增加率最大。主成分分析得到4 个品种均以综合处理、黄腐酸处理效果最佳。[来源:《北方园艺》,2021(5):34~41]

(6)吴代东等明确了试验因素对葡萄“夏黑”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富硒土壤中,当复混肥、AM 菌、腐植酸、氨基酸4 种试验因素对应值为366.67 kg/hm2、33.33 kg/hm2、33.33 kg/hm2、366.67 kg/hm2,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8.26%;当复混肥、AM 菌、腐植酸、氨基酸4 种试验因素对应值为110 kg/hm2、166.67 kg/hm2、166.67 kg/hm2和130 kg/hm2,葡萄硒含量最高为12.75 μg/kg。[来源:《南方园艺》,2021,32(5):1~4]

(7)朱会调等探究了黄腐酸肥对葡萄“阳光玫瑰”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施黄腐酸肥(对照)相比,施用黄腐酸肥处理的叶片氮、磷、钾含量均显著提高,但超过一定浓度(黄腐酸肥施用量33 g/株)后叶片氮、磷含量出现下降,葡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也显著提高,其中T3(黄腐酸肥施用量5 g/株)和T4(黄腐酸肥施用量11 g/株)处理葡萄的单株产量分别达到10.17 和10.57 kg,且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较其他处理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照果实中未检测到松油醇、橙花醇和柠檬烯,T3 和T4 处理果实中检测到的萜类香气物质种类最多,而且每种香气物质的含量比其他处理都高;本试验条件下,11~33 g/株为黄腐酸肥推荐用量。[来源:《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9(5):590~596]

(8)张锦强等探讨了不同量微生物菌肥、腐植酸肥与土壤改良剂和无机肥(磷酸钾铵)配施在葡萄“克瑞森”土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施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0~20 cm 土层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而对深层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增加效果不明显。腐植酸肥300 kg/hm2+土壤改良剂45 kg/hm2+磷酸钾铵75 kg/hm2(T3)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数量,其中微生物总量是土壤改良剂+磷酸钾铵(对照)的1.3 倍;降低了土壤pH 值和增加了有效磷含量,其中有效磷含量较对照增加了53.1%,且差异显著。腐植酸肥600 kg/hm2+土壤改良剂45 kg/hm2+磷酸钾铵75 kg/hm2(T4)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增加了24.3%。综合分析来看,T3 处理对葡萄根区土壤的作用效果要优于其他配施方式。[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57(2):104~110]

(9)宋挚等研究了腐植酸在葡萄“夏黑”上的应用方法,探明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连续2 年腐植酸20%等碳替代有机肥(T2)处理产量最高,但与腐植酸30%等碳替代有机肥(T3)处理无显著差异。3 个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处理单穗质量和单粒质量显著高于纯化肥施肥模式(CK)处理,但与农民习惯施肥(FFP)处理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 含量均优于其他处理。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速效钾、有机质、酸性磷酸酶与葡萄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酸性磷酸酶均与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 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是通过调控上述土壤指标以实现葡萄增产提质的。通过主因素分析可知,T2 处理连续2 年综合得分最高。[来源:《华北农学报》,2022,37(3):158~167]

(10)俞丹萍等分析了不同用量黄腐酸钾对葡萄“夏黑”营养生长状况、光合特性指标、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黄腐酸钾的葡萄叶片叶色浓绿,光泽度强,与不施用黄腐酸钾相比,显著促进新梢的生长,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施用黄腐酸钾5 kg/667 m2和施用黄腐酸钾25 kg/667 m22 个处理的葡萄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18.86%和20.48%,同时,这2 个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6.07%和16.19%,两者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综合考虑成本,施用黄腐酸钾5 kg/667 m2的性价比最高,投入产出效果最好。[来源:《现代园艺》,2022,45(18):1~3]

3.草莓

草莓被誉为“早春第一果”,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

(1)马欣等研究了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喷施黄腐酸叶面肥对草莓“红颜”繁苗率、子苗品质、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繁苗系数方面,喷施黄腐酸叶面肥处理平均单株繁育匍匐茎8 条,较未喷施处理提高23.08%,平均单株繁育子苗29.5 株,较未喷施处理提高11.32%;喷施黄腐酸叶面肥处理较未喷施处理对子苗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根颈粗、株鲜重、根鲜重分别平均提高13.33%、18.33%、20.75%;喷施黄腐酸叶面肥处理对子苗根系活力无显著影响。[来源:《中国果树》,2019(2):57~59]

(2)沈建生等研究了土壤调理剂对草莓“红颊”品质、产量及设施草莓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4 种土壤调理剂(氨基酸、腐植酸、硅藻土、蒙脱石)提高了草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其中氨基酸、腐植酸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两者同时促进了草莓茎粗和花径粗的增长,抑制了花径长的增长;4 种土壤调理剂均提高了草莓的单果重,其中氨基酸和腐植酸2 个处理显著提高了草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产量;另外,4 种土壤调理剂的施用并未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腐植酸、氨基酸、硅藻土的施用均有效提高了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的含量,但硅藻土、腐植酸的施用却明显降低了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施用土壤调理剂有效提高了土壤pH 值,降低了土壤的EC 值。本试验条件下,腐植酸和氨基酸处理效果最佳。[来源:《浙江农业科学》,2020,61(2):236~238]

(3)王承芳等研究了万促®腐植酸水溶肥对草莓“章姬”生长、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莓生产中施用万促®腐植酸水溶肥能明显提高草莓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进而提高草莓生产的经济效益。根据草莓的产值和产出投入比,推荐在草莓生产上每667 m2施用万促®腐植酸水溶肥2 L,以促进草莓增产、种植户增收。[来源:《上海农业科技》,2020(3):95~97]

(4)刘伟等研究了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pH 值4.21)的改良效果及对草莓“红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土壤调理剂相比,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可有效提高土壤pH 值0.23 个单位;与传统土壤调理剂(生石灰)比,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4.2%、12.4%、13.8%,土壤容重降低5%。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较传统土壤调理剂产量提高7.1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0.14%,Vc 含量提高12.59%,糖酸比提高23.46%。综上,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可有效改良酸化土壤,提升草莓产量和品质。[来源:《腐植酸》,2020(4):44~47,55]

(5)李红莉研究了黄腐酸液肥(含黄腐酸30%、有机质35%,微量元素适中,不含激素)对草莓“红颜”根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液肥可有效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土壤,从而显著促进草莓根系及次生根的生长发育,提高草莓栽植成活率,以每667 m2冲施黄腐酸液肥3 kg最佳。[来源:《河南农业》,2020(16):18]

(6)唐光木等研究了滴施氨基酸、全生物有机肥和黄腐酸复合肥对草莓“达赛莱克特”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滴灌肥能够显著提高草莓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全株生物量,成熟期分别提高18.21%~39.16%、23.45%~38.42%、17.62%~97.13%;进而提高草莓单株果数、单果重、单株重以及产量,3 种滴灌肥分别提高15.87%~24.72%、17.25%~27.10%、35.86%~51.46%、27.61%~41.77%;3 种滴灌肥能显著提高草莓蛋白质、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从而提高糖酸比,改善品质,以黄腐酸复合肥表现最佳。[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1):156~160]

(7)张桂英等开展了腐植酸水溶肥替代复合肥对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同等价格的腐植酸水溶肥(30 kg/667 m2)替代复合肥(75 kg/667 m2),在施肥量减少60%的条件下,草莓产果数、产量、单粒重分别增加4.5%、7.6%、5.4%,可溶性固体物含量增加2.4%。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以腐植酸水溶肥替代复合肥,有利于草莓种植业的绿色发展。[来源:《湖北植保》,2021(4):33~34]

(8)胡学军等研究了农艺措施(草莓残体和种植覆盖作物粉碎还田)结合物理覆膜闷棚、生物还原法、化学药剂棉隆及中蔬根保401 消毒组合(化学药剂代森铵、噻唑膦和腐植酸)等4 种土壤消毒处理对设施草莓“红颜”土传病害的防效。结果表明:农艺措施结合棉隆土壤消毒对草莓土壤病原物的抑制作用,对根腐病、疫病的防效均最佳,防效分别为82.05%、75.85%,对镰刀菌、腐霉菌和疫霉菌的抑制效果均高于92.29%;农艺措施结合中蔬根保401 消毒组合消毒次之,对2 种病害(根腐病、疫病)的防效分别为76.23%、76.80%。生物还原法对2 种病害防效分别为67.98%、70.22%;覆膜法对2 种病害防效分别为60.57%、52.04%。另外棉隆、中蔬根保401 消毒组合及生物还原法3 种处理,均可增强草莓结果势,棉隆处理还促进了植株营养生长。[来源:《中国植保导刊》,2021,41(5):65~68]

(9)任洪建等在草莓“妙香7 号”上开展了叶面喷施腐植酸水溶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水溶肥可显著改善草莓生物学性状,使平均单果重、最大单果重、果实商品率及草莓产量显著增加,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糖度、硬度、糖酸比、Vc含量增加,草莓品质显著改善;与常规施肥相比,腐植酸水溶肥667 m2投入增加180 元,草莓增产率达8%以上,667 m2增净收入1200 元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 ∶7.67,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中国农技推广》,2021,37(6):85~86,33]

(10)于美荣等探究了腐植酸水溶肥对天津市盐碱地土壤性状和草莓“法兰地”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地草莓追施腐植酸水溶肥对土壤盐分含量下降有效果,其他性状影响不大,但对草莓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显著,植株叶片浓绿、健壮,产量增加,增产6.31%。[来源:《农家参谋》,2021(16):86~87]

4.柑橘

柑橘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素有“金果”“吉祥之果”的美称。

(1)吴茂前等研究了黄腐酸生物有机肥对脐橙“纽荷尔橙”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常规施肥与黄腐酸生物有机肥配施的脐橙产量明显提高9.9%,可食率、出汁率分别提高7.4%、18.5%;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 含量分别增加13.6%、10.3%、13.4%,总酸度降低5.3%;果食风味得到改善,糖酸比、固酸比分别提高20.1%、16.6%;在提高脐橙经济收益(16.3%)的同时,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来源:《腐植酸》,2020(4):33~38]

(2)徐建军等研究了不同肥料对网室营养钵柑橘苗“枳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移栽至营养钵,施肥50 多天后,蓝能量300 倍液、复合肥330 倍液及复合肥330 倍液添加生物菌肥2000 倍液或添加尿素1000 倍液+黄腐酸钾1000 倍液促进生长效果最明显,尤其是复合肥330 倍液+尿素1000 倍液+黄腐酸钾1000 倍液效果最好。[来源:《浙江柑橘》,2020,37(4):25~27]

(3)任节红等研究了腐植酸水溶肥在上海市崇明区20年树龄的温州蜜柑“宫川”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和空白对照相比,施用“格林美卡”腐植酸水溶肥均能提高柑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产量和经济效益。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格林美卡”腐植酸水溶肥处理的柑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667 m2产量、每667 m2利润分别增加0.9%、472 kg、1311 元。[来源:《上海农业科技》,2020(5):132~133]

(4)姜姗等研究了“碳利素”腐植酸肥料对柑橘“沃柑”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腐植酸肥料处理和传统复合肥处理相比,“碳利素”腐植酸肥料处理“沃柑”的生长性状、单果重、果径、产量方面差异很明显,叶面积36.2 cm2、百叶厚6.23 cm、叶绿素相对含量40.3、果径8.2 cm、单果重169.3 g、单株产量87.3 kg、公顷产量达104839 kg、可溶性糖含量14.17%。[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24):46~48]

(5)孙建成等研究了中微量元素和矿源腐植酸对柑橘“红美人”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红美人”单果重302.3 g,比对照高出23.5 g;果实纵横径大于对照,分别增加3.91 mm 和4.74 mm,说明中微量元素和矿源腐植酸处理有利于“红美人”果实的膨大,但果实的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 含量等没有显著差异。[来源:《浙江柑橘》,2021,38(3):30~32]

(6)刘敬宗等研究了柑橘“爱媛28 号”优质高产高效、全营养高碳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有机水溶肥等处理的示范果园和传统施肥的对照园处理相比,效果显著。示范园任意选择5 株柑橘实测,总重量为334 kg,平均株产66.8 kg,全园53 株总产3520 kg,平均株产66.4 kg,结果数量、大小均匀,超过设计产量520 kg,超过17.3%;对照园任意选择5 株柑橘实测,总产90 kg,平均株产18 kg,54 株总产948 kg,平均株产17.6 kg,果子大小差异较大,色泽不均,外观商品性较差。[来源:《四川农业科技》,2021(4):51~52,56]

(7)李德金等研究了腐植酸有机液肥在“泸溪椪柑”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纽翠绿”腐植酸有机液肥对椪柑树势、秋梢生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比对照的果实增大速度快,平均产量增幅达7.3%,优质果率提高6.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56%,椪柑果实的丰产性和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腐植酸有机液肥增产增效十分明显。[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1,49(6):149~153]

(8)刘会丽研究了腐植酸复合肥料在柑橘“不知火”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料相比,施用腐植酸复合肥料可促进柑橘“不知火”春梢和秋梢生长,增加果实直径及单果重,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提高柑橘产量,增产率达11.7%,产投比3.65,经济效益显著。[来源:《腐植酸》,2022(5):45~48]

(9)别宇辉等研究了根灌黄腐酸钾肥对橘橙“春见”抗逆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抗性指标方面,施用黄腐酸钾可提高橘橙叶片的丙二醇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果实外观品质方面,施用黄腐酸钾后,果实单果质量显著提高、果实带皮硬度降低,果形指数在施用水平为5、10 g/L 时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在15 和20 g/L 施用水平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清水对照,固酸比也显著提高。本试验条件下灌施浓度以20 g/L 时效果最佳。[来源:《南方农业》,2022,16(7):83~86]

(10)贺明阳等研究了黄腐酸(FA)处理对血橙“塔罗科”成熟过程中花色苷和糖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FA 可促进血橙果肉着色,显著增加血橙花色苷以及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花后324 天,FA 组花色苷含量为48.92 mg/L,比对照组提高了153.7%。FA 处理后血橙花色苷代谢基因4CL、CHS、DF R、ANS、UFGT、GST表达量显著上调。花后324 天,FA 组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分别为75.33、20.87、20.22、33.84 mg/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2%、15.1%、14.5%、6.7%。FA处理后血橙糖代谢基因AI表达量显著上调。[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48(12):52~59]

5.桃

桃被誉为“天下第一果”,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

(1)王玉霞等研究了喷施3 种不同叶面肥对晚熟油桃“福秀”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这3 种叶面肥均可显著提高“福秀”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善叶片质量,增加叶片光合能力;提高光合效率、光系统II 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合性能;增加果实单果重,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果实品质明显提高。效果以“泰宝”腐植酸肥和“爱吉富”海藻肥较好。[来源:《东北农业科学》,2018,43(4):41~43]

(2)王玉霞等研究了喷施不同类型叶面肥(腐植酸肥、海藻肥、氨基酸钙肥)对晚熟油桃“福美”叶片质量、光合性能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这3 种类型的叶面肥均可显著提高“福美”油桃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善叶片质量,增加叶片光合能力;提高光合效率、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合性能;增加果实单果重,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果实品质明显提高。综合效果以“泰宝”腐植酸肥为最好。[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8,50(9):48~50]

(3)贺月等探究了不同硅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肥力及桃“瑞蟠21 号”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硅处理均可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其中T4(硅藻土+黄腐酸钾)处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比CK 提高了13.6%,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6%,土壤容重降低了18.9%,差异显著。不同施硅处理可提高4 种土壤酶活性,T4 处理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有显著提升作用,分别比CK 提高了42%、31%、80%。T4 处理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比CK 提高了16%、17%;施硅后,桃幼树各项生长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根冠比提高了5%~21%,净光合速率提高了11%~15%。[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6):172~181]

(4)张苗等研究了黄腐酸铁、乙二胺二邻苯基乙酸铁、蓝铁矿等3 种铁肥对“深州蜜桃”缺铁黄叶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在预防和缺铁黄化初期喷施黄腐酸铁最为有效,而缺铁黄化严重时施用蓝铁矿与黄腐酸铁相结合能够快速有效矫治黄叶症状,并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来源:《中国果树》,2020(2):58~62]

(5)孙希武等研究了硅钙钾镁肥配施黄腐酸钾对土壤酶活性及桃“瑞蟠21 号”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CK)相比,硅钙钾镁(T1)、硅钙钾镁+黄腐酸钾(T2)均显著提高了桃幼树生长季各时期土壤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硅等含量,且配施黄腐酸钾后作用更明显。与CK 相比,T1、T2 细根比重、根系活力、根系总长度分别提高了11.2%和26.2%,12.2%和18.1%,28.1%和61.9%,且有效延缓了根系衰老;T1、T2 植株总干重、根冠比分别提高了1.2 倍和2.0 倍,9.4%和17.0%,且差异显著。与CK 相比,T1、T2 各器官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显著增加,地上部、地下部硅含量分别提高了61.3%和91.9%,62.3%和102.5%,且差异显著。同时,T1、T2 桃幼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提高。[来源:《核农学报》,2020,34(4):870~877]

(6)王胜永等进行了果润®有机水溶肥在桃“中桃5 号”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桃5 号”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2 次果润®有机水溶肥(含腐植酸、大量元素≥270 g/L)600~700 倍液,能提高叶片质量,显著提高果实单果质量、果面光洁度、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体物含量,降低果实酸度,促进果实着色,并兼有促进果实提早成熟、延长货架期、促进花芽形成等作用。[来源:《乡村科技》,2020,11(34):92~94]

(7)陈修德等研究了黄腐酸肥料对日光温室油桃“中油5 号”的增产提质效果。结果表明:每株施底肥海藻有机肥8.3 kg 加黄腐酸微生物菌剂360 g;每株施底肥海藻有机肥8.3 kg,于花后坐果期、膨果期分别追施黄腐酸营养液75 g;每株施底肥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360 g 加黄腐酸微生物菌剂360 g,于花后坐果期、膨果期分别追施黄腐酸营养液75 g,增产提质效果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对照(每株施底肥海藻有机肥8.3 kg)。以每株施底肥海藻有机肥8.3 kg,花后坐果期、膨果期分别追肥黄腐酸营养液75 g 的处理效果最佳,单株坐果数71 个,单株产量12.08 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7%,可溶性糖含量8.38%,可滴定酸含量0.38%,均与对照差异显著。[来源:《落叶果树》,2021,53(6):16~18]

(8)于会丽等研究了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海藻提取物含量60%、海藻酸6.5%、腐植酸5%、pH 值6.7、密度为1.15 g/mL)适宜用量对桃“中桃8 号”果实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钾水溶肥基础上配施海藻提取物复合制剂能够提高桃果实产量、改善品质并促进钾养分吸收,以配施相当于氮磷钾水溶肥量10%的复合制剂对产量、品质和钾养分吸收的提升效果最佳。[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27(9):1656~1664]

(9)梁夕金等研究了腐植酸肥料对油蟠桃“中油蟠7 号”和“中油蟠9 号”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钾菌动力肥料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效果明显。“中油蟠7 号”和“中油蟠9 号”单果质量分别提高26 和16 g,产量分别增加207和172 kg/667 m2,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1.2%和1.1%,细菌性穿孔病病叶率分别降低0.51%和0.17%,效益分别提高2761 和1927 元/667 m2。[来源:《西北园艺(果树)》,2022(5):52~53]

(10)王勤俭等研究了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红黄壤黄桃园土壤及“中余黄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对照,生石灰、含腐植酸和含硅钾土壤调理剂3 种土壤酸化改良剂都可以显著改善土壤酸化。施用3 种土壤调理剂处理后,土壤pH 值由5.28 分别上升为5.98、5.85 和5.75。与对照相比,生石灰、含腐植酸和含硅钾土壤调理剂处理后土壤中的交换性H+、交换性酸总量及交换态铝都显著下降;含腐植酸和含硅钾土壤调理剂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其他2 种土壤调理剂相比,施用含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后土壤的交换态钙离子和交换态镁离子含量显著上升。较对照,施用生石灰、含腐植酸及含硅钾土壤调理剂均可提高黄桃的Vc 含量,分别提升11.1%、32.8%、1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升8.7%、23.8%、9.7%。[来源:《浙江农业科学》,2022,63(8):1743~1747]

6.西瓜

西瓜别称夏瓜、寒瓜,素有“盛夏之王”的美称。

(1)李书海等在山东省聊城市验证了腐植酸菌剂在西瓜“京欣”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比,腐植酸菌剂可促进西瓜长势、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西瓜的主蔓长、最大叶面积、产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11.3%~60.0%、1.7%~8.5%、13.9%、9.7%、2.8%;与单独施用腐植酸钾或微生物菌剂相比,腐植酸菌剂在西瓜的主蔓长、产量方面促进效果明显。[来源:《腐植酸》,2018(4):42~45]

(2)沙志宏等研究了腐植酸液体肥料与化肥配施对设施栽培西瓜“早佳8424”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液体肥料与化肥配施可促进西瓜的生长发育,保证西瓜增产、稳产,改善西瓜甜度品质。腐植酸液体肥料与常规施肥配施效果最好,增产率为24.94%;在化肥减量30%、50%的条件下,腐植酸液体肥料与化肥配施增产、稳产效果明显,增产率分别为13.96%、3.49%,节肥效果明显。[来源:《腐植酸》,2018(5):29~33]

(3)聂文芳研究了土壤调理剂和含腐植酸水溶肥配施对连作西瓜“天山牌842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可提高土壤pH 值,降低土壤容重,提高西瓜产量,增产率达34.36%;施用腐植酸水溶肥可提高西瓜品质,增加中心糖和边糖含量,提高西瓜产量,增产率达43.72%;两者配施效果最佳,中心糖和边糖含量可达12.8%和11.2%,增产率达63.56%。[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8,24(9):56~57,63]

(4)李建峰等研究了不同类型肥料对西瓜“金城5 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9-15-14S 含腐植酸复合肥为基肥施用对西瓜生长发育及产量促进效果最优;该处理下西瓜主蔓长、茎粗和叶片SPAD 值较对照处理高出3.5%~5.3%、4.7%~15.2%和6.5%~7.4%;西瓜单果重和糖度较对照处理高出8.4%和2.0%。[来源:《新疆农业科技》,2019(3):18~19]

(5)戴小红等研究了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美月”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蚯蚓粪添加比例的增加,基质的pH值、电导率、干容重、湿容重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则呈逐渐下降趋势,当蚯蚓粪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50%可能给基质物理特性带来不利影响。添加了蚯蚓粪的基质,细菌和真菌数量明显下降。小型西瓜幼苗在S2 基质(含10%蚯蚓粪)中生长状况最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表明在泥炭基质中添加10%蚯蚓粪有利于提升小型西瓜育苗效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型西瓜幼苗的生长受基质物理特性的影响较大,其茎粗、根长及综合评价得分与基质干、湿容重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基质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19,40(9):1685~1692]

(6)刘娟等研究了不同比例沼渣育苗基质对西瓜“京欣2 号”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复配基质沼渣40%+泥炭40%+蛭石15%+珍珠岩5%育苗,西瓜幼苗在出苗率、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方面均优于其他复配基质,同时该基质对西瓜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11):52~53]

(7)高玉红等研究了腐植酸对西瓜“黄蜜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处理可提高西瓜幼苗株高、茎粗、根长、根体积,有利于干物质积累,使壮苗指数提高25.84%~37.91%,根系活力提高10.40%~18.36%;同时,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了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使丙二醛(MDA)含量降低6.69%~30.36%;以600 mg/L 腐植酸处理效果最佳,其壮苗指数提高29.34%,且与1200 mg/L 处理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腐植酸浓度与西瓜幼苗根长、根体积、根系活力、MDA 含量等指标呈多项式相关性。综上所述,腐植酸主要通过调节根系统生长和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促进西瓜幼苗的生长发育,以600 mg/L 处理效果较好。[来源:《中国瓜菜》,2020,33(12):52~55]

(8)张靖等研究了施用改良剂对设施土壤物理性状及西瓜“京欣1 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T1,基施羊粪)相比,各改良剂处理[腐植酸(T2)、凹凸棒粉(T3)、生物动力碳(T4)、微生物菌肥(T5)]对应的0~20、20~40、40~60 cm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均有改善。各改良剂处理对应的果形指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各改良剂处理对应的平均单果质量以及产量,与T1 相比均有明显增加,且以T5 处理表现最好。品质指标表现不一,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均在T4 处理下表现最好;可溶性固形物,以T3 处理最高;Vc 含量,T2 处理达到最大。[来源:《北方园艺》,2020(15):26~31]

(9)陈謇等研究了水溶复合肥组合在西瓜“早佳8424”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水溶复合肥+腐植酸组合应用效果较好,产量为53.295 t/hm2,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5.5%,对西瓜的中心糖度和边缘糖度也有提升,分别比常规施肥对照提高2.3%和0.3%。[来源:《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7~29]

(10)高玉红等研究了腐植酸对西瓜“黄蜜隆”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腐植酸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西瓜根系活力、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从而使种子萌发整齐,种子的活力指数提高,芽苗生长粗壮。综合考虑,以1200 mg/L 处理效果最佳,其发芽势、芽苗株高显著高于对照,活力指数、芽苗胚轴粗度、胚轴长度和鲜质量/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3.31%、5.64%、29.96%、25.26%,且均高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发芽势、芽苗株高、胚轴长度、胚轴粗度、鲜质量/干质量等指标与腐植酸浓度关系密切,可通过改变腐植酸的浓度调节种子发芽势和芽苗生长;根系活力、SOD 活性对腐植酸处理的响应起关键作用,可作为主要的生理调节因子。[来源:《北方园艺》,2021(9):44~49]

7.枣

枣被誉为“百果之王”,素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称。

(1)王丽等探索了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枣园中应用对红枣“灰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在成品枣园开花坐果期间分4 次随水追施20~40 kg/666.7 m2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虽然生产成本增加,但能有效提高红枣产量,改善红枣品质,作用效果显著。[来源:《新疆农业科技》,2018(4):31~32]

(2)李秀花等研究了生物黄腐酸水溶肥料对红枣“金丝小枣1 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冲施生物黄腐酸水溶肥料的处理红枣一级果着色比例占90.94%,较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且增产增收明显;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增产3.5 kg/株,增收17 元/株;较农民常规施肥+等量清水处理增产2.9 kg/株,增收14 元/株。[来源:《腐植酸》,2018(5):41~43]

(3)赵满兴等研究了减量化肥配施腐植酸肥对红枣“闯王骏枣”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用化肥比较,化肥减量(20%、40%和60%)配施腐植酸肥能够显著增加枣果周长、枣吊长度和枣果长轴;同时,化肥配施腐植酸肥较常规施用化肥红枣产量分别增加了31.2%、24.6%和5.6%,单枣重增加26.8%、9.0%和14.8%,灰分含量增加49.9%、37.5%和9.4%,可食率增加0.7%、1.3%和0.9%,出干率增加20.9%、16.7%和19.8%;蛋白质含量增加1.3%、29.8%和4.9%,Vc 含量增加2.7%、12.1%和19.0%,还原糖含量增加7.6%、13.0%和28.5%,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22.1%、44.3%和34.5%,有机酸含量增加7.5%、3.5%和2.9%,黄酮含量增加53.3%、50.6%和15.7%。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产量因素,化肥减量20%配施腐植酸肥每株0.5 kg 处理效果最好;从红枣品质角度考虑,化肥减量40%~60%配施腐植酸肥每株1.0~1.5 kg 处理最佳。[来源:《陕西农业科学》,2019,65(5):17~20]

(4)赵满兴等研究了腐植酸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肥力、红枣“晋一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化肥减量(20%、40%和60%)配施腐植酸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但显著降低了碱解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同时,化肥配施腐植酸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红枣产量分别增加7.13%~25.70%,单个枣果果型也显著增加,但导致出干率降低;常规施肥减量配施腐植酸肥处理枣果Vc、蛋白质、还原糖、黄酮、总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1.33~5.31 倍、3.53%~5.88%、21.09%、22.41%、25.77%。过量配施腐植酸肥处理,枣果中黄酮、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反而低于常规施肥处理。本试验条件下,常规施肥减量20%~40%,配施腐植酸肥每株0.5~1.0 kg 较优。[来源:《西北农业学报》,2019,28(6):981~987]

(5)邓秀山等研究了黄腐酸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在红枣“骏枣”上的应用。结果表明:施用黄腐酸磷酸二氢钾复合肥比施用常规肥料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无论是单果重、产量,还是一、二级果率都有提高。三年平均单果重提高1.30 g,每667 m2产量提高53.3 kg,一、二级果率提高13.6%。[来源:《农家参谋》,2021(8):155~156]

(6)王姝婧等研究了生物炭与木本泥炭对干旱区“骏枣”园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与木本泥炭可起到改善土壤化学性质和提高土壤酶活性的作用,但不同用量的生物炭与木本泥炭的作用效果不同。土壤养分含量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总体上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木本泥炭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除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断增加外,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总体上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木本泥炭施用量的增加,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外,其他3 种土壤酶活性总体上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速效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反映生物炭与木本泥炭作用效果的主要指标。[来源:《经济林研究》,2022,40(2):135~143]

(7)李晓宏等研究了叶喷含腐植酸水溶肥、有机水溶肥和含氨基酸水溶肥等3 种新型肥料在“小口枣”树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可有效改变枣树枣吊长度,百叶质量增加,坐果数增多,新梢增长加快,叶片浓绿肥厚,枣园产量、产值与对照相比,都有显著提高,其中以含腐植酸水溶肥叶喷效果最佳,其次是有机水溶肥和含氨基酸水溶肥,分别比对照667 m2增产8.5%、8.0%和7.1%。[来源:《林业科技通讯》,2022(3):92~94]

(8)于婷娟等研究了微生物肥在鲜食枣“鲁北冬枣”和“金丝小枣”上的应用效果初评。结果表明:2 个处理的“鲁北冬枣”比常规施肥的产量显著增加,喷叶型肥(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38%、拟康氏木霉发酵液42%、水溶性甲壳糖1.5%、味精残液8%、黄腐酸钾8%、绿原酸等活性剂0.25%)处理在提高百叶重、单果重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灌根型肥(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40%、拟康氏木霉发酵液40%、水溶性甲壳糖1%、味精残液9%、黄腐酸钾10%)处理,而在果实硬度方面却显著低于灌根型肥处理;2 个处理的“金丝小枣”比常规施肥的单果重、产量明显提升,成熟期延后7~10 天,喷叶型肥处理在提升果枝比、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产量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灌根型肥处理,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降低。增施微生物肥后2 个品种枣经济收入都比相应的常规施肥显著增加。[来源:《落叶果树》,2022,54(4):25~28]

(9)马永康等研究了增温灌溉下可溶性黄腐酸有机肥配施对滴灌“骏枣”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灌溉可使枣的产量、果实总糖、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提高7.15%、1.92%、3.53%、4.12%,总酸含量降低5.10%。增温灌溉下配施可溶性黄腐酸有机肥能使枣的产量、果实总糖、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增加13.14%、8.67%、14.43%、14.34%,总酸含量减少10.67%。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枣种植适宜滴灌的可溶性黄腐酸有机肥配施模式为:增温灌溉下50%可溶性黄腐酸有机肥配施50%化肥。[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9):186~193]

(10)孟阿静等研究了施用不同类型黄腐酸对骏枣“骏优1 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黄腐酸处理与常规施肥(CF)相比,骏枣产量均高于CF,其中黄腐酸磷酸二氢钾复合肥(TFS)处理产量最高,与CF 相比增产幅度达35.6%。各黄腐酸处理的红枣Vc、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CF,其中矿源黄腐酸(FA)+70% CF 处理Vc 含量最高,增幅95.4%,TFS 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显著优于CF,增幅分别为15.5%和53.1%。各黄腐酸处理制干率均高于CF,其中FA+70% CF、TFS、秸秆源黄腐酸(BFA)+70% CF 处理红枣制干率显著高于CF,增幅分别为9.9%、9.6%、8.5%。各黄腐酸处理红枣收入均显著高于CF,增幅为20.8%~35.7%,产投比均显著高于CF。综上,推荐施用黄腐酸磷酸二氢钾复合肥1500 kg/hm2。[来源:《西北农业学报》,2022,31(10):1357~1364]

猜你喜欢
黄腐酸腐植酸结果表明
不同黄腐酸对苗期玉米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021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黄腐酸肥料对日光温室中油5号桃的增产提质效果
水合氧化铁与黄腐酸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腐植酸在退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腐植酸/黄腐酸标准一览
2019 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中腐协首次发布5个协会标准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