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下的思维跃动,手机里的艺术之旅
——互联网技术下的艺术变革反思

2023-01-21 00:14许丁文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4期
关键词:舞蹈艺术

□许丁文/文

黑格尔、丹托提出“艺术终结论”的命题,打破了对于传统艺术解读方式的认知;麦克卢汉提出了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断言,说明了“媒介”不仅只是传播信息的单纯手段,也是信息生产、传播、消费的重要制约力量;波兹曼著名的《娱乐至死》体现了“娱乐化”对文艺的存在方式乃至人的基本方式的深刻影响。艺术伴随着时代的裂变,其是否在场,是否延续,有何种缺失及其转向值得深思。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舞蹈以及各类艺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年全球则更进一步推动了线上艺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下,从创作到审美,艺术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舞蹈等各类艺术该如何诗意栖居成为当下面临的问题。

1 “编程”开启创作,跨界寻找共通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迅速推进的消费社会转型、电子媒介扩张以及迅猛发展的全球化等合理的交织作用下,文化,尤其是文艺审美活动,无论是理论形态还是时间形态,都在回应着这种剧烈的时代变动。在全球化语境中,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新的社会、文化、文艺现实出发,对艺术终结、世界图像、媒介决定等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很多探讨,80年代的“美学热”,如李泽厚提出的“主体积淀”的本体实践理论,可以看作是对经济迅速发展、审美现代性及其媒介文化及其后果的一种向历史纵深和主体自我探索的艺术反思。“编程”开启思维,跨界寻找共通。以编舞与编程为例,编程和编舞两门看似相隔甚远的两门技术,实则有着技术共通之处,编程是用计算机代码解决某个问题,规定一种运算方式,通过这种运算方式来获得结果,编舞则是用人体编织动作。因此,产生了计算机编舞法等新型编舞方式和编舞技术。第一,编程语言和舞蹈语言都是实现沟通的手段,编程语言的逻辑性和思维性,也正是符合舞蹈这门严肃艺术的亟需。现代舞蹈家莫斯坎宁汉就曾利用计算机技术编舞,作品《Trakens》就是典型的计算机语言对舞蹈创作的探索。第二,“编程”技术被逐步提上教育日程,在教育领域的推动下,编程技术又进一步影响了舞蹈语言的发展。在第二届丝路舞蹈教育研讨会中,吕艺生老师与北京某科技公司对编程“与舞蹈之间的影响做出阐述:“编程与舞蹈编创中的动作元素十分类似。”以编程”思维启发艺术创作,是一种期待,是一种突破。

2 物理空间消解,表演方式拓展

舞蹈是舞台艺术,由于互联网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当今舞台艺术、现场艺术在艺术市场的占比逐渐减少,表演形式不断丰富。然而对于表演类艺术而言,尤其对于舞蹈演员和舞蹈编导,他们的生存大多需要舞台表演,表演就需要物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对舞蹈行业影响巨大,人与人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这种“新常态”对艺术家的生存构成了威胁。在这种生存窘况之下,互联网技术使舞蹈有了更多的发展,例如剧院也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短视频平台进行舞蹈的线上传播模式。特殊时期的舞蹈让每一位舞蹈人深思,舞蹈不能仅仅关注技艺的发展,更要以其独有的审美方式和艺术价值发挥舞蹈之于社会、之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国家大剧院出品的独舞作品《到那时》,由青年舞蹈家黎星编舞并主演,是第一支将多媒体影像舞蹈与当下进行结合的舞蹈作品。物理空间的消解,以除了对往的表演空间改变,面对面的论坛和口传身授的课堂也拓展了方式。互联网促进了各大高校、自媒体平台的演出,全方位地为各个年龄段制定健康舞动计划,当我们进入后工业时代,互联网革新带来的“二次革命”使艺术的传播速度空前提升,带来了一系列“互联网+”的艺术附属品。在艺术商品化的浪潮之中,仅通过一部电脑和手机知识付费,就能够便捷地享受到优质的艺术教育。例如,线上的舞蹈课程和各大艺术论坛的开展,促进青少年生长的拉伸动作的舞蹈,居家舞蹈以流行歌曲为主要阵地进行创作,愉悦人们的身心,如《火红的萨日朗》《站在草原望北京》等。艺术工作者应立足本体,发挥特色,让舞蹈艺术成就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工业革命后现代艺术高举打倒“偶像”的旗帜,人人开始拥有了艺术的权利,当杜尚的“小便池”放进艺术展览馆,现代舞家在工地、街道、高楼中起舞,预示着展览馆和剧场的权威被打破。“审美生活化”使艺术活动的场域拓宽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革命下产生的线上艺术形式开展出不同于“现实场域”的“虚拟场域”,处于二维空间中的艺术趋于平面化、概念化、多元化,探索与科技和哲学融合的可能。网络虚拟的场域成为艺术活动的主要场所,真切地演绎了一番5G时代来临之时数据主导的社会生活样貌。传播媒介的变革将引起人们感知方式的变化,在虚拟空间里,我们对图文、视频、听觉的直观符号认知往往先于“主体实践”的本体。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多媒体技术成为艺术的主要“出场”方式,在“媒介即信息”之下,艺术是否此时、此地、此刻的在场不再重要,艺术家也不再处于中心地位,而生活场域不再是艺术创作的来源,那么艺术作品对艺术之真、善、美的鉴赏也会发生根本转向。

3 大数据牵引审美,呼唤严肃艺术回归

当我们进入后工业时代,互联网革新带来的“二次革命”使艺术的传播速度空前提升,带来了一系列“互联网+”的艺术附属品,在艺术商品化的浪潮之中,仅通过一部电脑和手机知识付费,就能够便捷地享受到曾被认为属于中产与精英阶层的艺术教育,大数据技术在于对庞大的、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和分析。近年来,大数据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深刻影响着人的审美认知。如今在“大数据”的引领下,人们有了“更优”的选择,这种“更优选择”往往是在“大数据”牵引下,各大互联网平台根据人的喜好,推送符合个性化审美的艺术作品。

但是,在更优选择背后还有着不少审美隐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日益丰富,严肃这种精神作风似乎渐行渐远,古希腊曾对艺术有“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形容,孔子也曾对美的艺术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阐述,由此可见古人对严肃艺术的追求以及严肃艺术对人的重要启迪。严肃艺术能让人反思人生、反思社会、反思历史,而非娱乐至死的浮躁。但是严肃的这种精神和作风正在离开我们。娱乐至死这个现象最显著的就是当下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的艺术作品良莠不齐,往往是推送的是欣赏者本身愿意看到的作品,这种方式,看似拓宽了艺术欣赏渠道,实则缩小了艺术审美视野,挤压了严肃艺术的生存空间。试想穿梭回两百年前的时空:贵族人士对一幅绘画敬畏地咀嚼,沉醉于雕塑中线条勾勒得细腻,感同身受于诗意言说的娓娓道来,对待宏大悲剧情节感到的痛彻,期待着舞者呈现精湛的技艺……工业革命和技术时代的到来,被印刷的绘画印刻在明信片上用低廉的价格出售,画廊、剧场、小沙龙之间不再有漫步的人群,只是匆匆瞥过纷呈的艺展,城市隆起,乡土建设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紧密的联系逐渐被个体空间拓展所取代。被复刻艺术作品“灵韵”的缺席,“逛街”的城市人在广场游荡,我们似乎与艺术作品越来越近,却与艺术家渐行渐远。

人类需要深度思考,需要思想精深的艺术作品,社会呼唤严肃艺术的回归。改变,就从严肃艺术的出发开始改变,北京歌剧舞剧院、国家大剧院等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做法。经过精心打磨,各大艺术论坛公开直播的兴起,为公众提供了提升学习的良好契机,讲座采取了线上直播的形式,清华大学教授在哥大美术馆做了《中国当代生态艺术中的水之道》的线上讲座,讲座从“水”的意象与中国文人画传统中“山水”概念出发,指出中国古代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生态艺术的形态和审美取向,开拓了大众视野,也引发了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4 数字化保存有经验,启发军旅影像舞蹈构建

互联网技术本身也是当代文化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形态,并重度影响和重构当代文化的形态、结构和价值取向:随着人们移动性、体验性、交互性、场景性的文化需求,网络与数字技术正重构着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商品、人与服务之间的连接,颠覆传统文化内容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模式。“数字博物馆”是一项文物保护的虚拟工程,它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游览、欣赏、研究等需求。数字博物馆很好地保存了艺术,大家足不出户也能一睹艺术之美。舞者与数字环境实则达成了意义互生,两种艺术语言进行对话,新的生命也就此发生[1]。

“数字博物馆”带来的经验有二,一方面,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艺术资源的数字化,将使更多的人能够便捷地共享人类积累的历史文化成果[2]。“数字敦煌”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数字敦煌”使流行与传统没有割裂,传统即是当年的流行。另一方面,保护了文物的原本样貌,减少时间以及人为带来的损耗。“非遗”艺术的保存,北京舞蹈学院的《沉香》设置的“虚拟博物馆”为动态性艺术提供了良好的保存经验。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一则是可以以动态影像保存与传承为特征。二则是以逼真的场景再现,使人身临其境。动态性艺术也可以“虚拟博物馆”的形态进行保存,一则可改变艺术存在方式,拯救濒危的非遗艺术等。另一方面也改善了艺术观赏状态。

但也正因数字化保存为门槛低、价格低廉、传播范围广等媒介特征,对知识的占有感大于艺术学习真正需要的体验感,大量“标题党”借用观赏者对知识的渴望赚取知识付费的红利,内容却缺乏思辨和深度,参观博物馆、阅读哲学只是为了缓解焦虑,大量观者对借以心理学、哲学的名义匆匆掠过鸡汤短文,却对原著文本缺少耐心;当“人人都是艺术家”时,文学、艺术作品仅作为一个物品和标签,被安放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艺术的精神愉悦被视为一种象征的符号:游客打卡即是理解,文字摘录即品味。我们不再注重文化沉淀人格,无心观照艺术的内在精神,功利目的大于对完整人格的艺术追求。而如果艺术的“愉悦”被娱乐逐渐取代,人们会不断追求即时满足感。“直播”、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图文中的简易直观,剪辑中的视觉冲击……面对生活的挣扎转而向娱乐消遣,无聊袭来之时期待娱乐的刺激。坦然而言,寻找娱乐的刺激比感受艺术的震撼更容易获取,但当我们回忆某些艺术的体验,错愕与灵动、清醒与沉浸,会感受到《娱乐至死》中的威严警示。如今,我们站在5G时代的风口与当下的自省之时,被吞噬的审美体验和感性缺失带来的种种异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艺术也在这种大时代受到一定的影响:有利,也有弊。科技改变了创作过程的形态,开拓了艺术家的思维,但也导致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过分依赖科技手段,而忽略了艺术本体,迷失个性。面对数字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大趋势,舞蹈版权保护需要对未来发展的环境和形势进行准确的研判,找准不同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而后探寻合理的保护路径与方法[3]。艺术家应坚守艺术本质,坚守艺术本体,尊重艺术语汇表达,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而不过分依赖互联网手段。学习互联网技术中的理性、严谨、多元的思维,创作出符合时代的佳作。站在艺术创作到艺术审美不断改变的时代,站在艺术保存到艺术传播互联互通的时代,艺术的创作和研究者的努力将影响和决定我们的现状与未来。■

引用

[1] 王梦琪.数字时代,“舞蹈+科技”的创意实践[J].舞蹈,2022(2):51-54.

[2] 王国宾,刘洁.互联网环境下舞蹈版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报,2020(6):87-91.

[3] 阙政.文物走进生活,人文烛照未来[J].决策探索,2018(5):43-46.

猜你喜欢
舞蹈艺术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舞蹈课
纸的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