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财务风险防范为导向的基层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探讨

2023-01-21 01:57尹正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云南局六七六处
财会学习 2022年36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资金事业单位

尹正花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云南局六七六处

引言

新经济发展环境使得我国基层事业单位的现有管理体系产生了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财务风险,对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造成了阻碍。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并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资金收支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才能减少能耗,推动基层单位及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

一、基层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现状

(一)事业单位资金概述

事业单位资金是事业单位为了组织开展各项履职活动而依法获取的资金,不具有偿还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资金来源渠道日益丰富,比如财政补助、上级补助、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随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法规的不断修订,其财务会计制度、规则等也在不断完善,这也就要求事业单位各个方面的管理都要跟上更新的步伐,其中就包括资金管理。

(二)基层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的成效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化并进入到关键时期之后,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也逐步展开,并在资金管理领域得到体现。资金是事业单位发展的保障,是各项业务活动长效有序运行的基础,更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主体。目前,基层事业单位在该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如下。

1.提升了基层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履职活动依赖于资金的使用,管理资金的质量对基层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质量及单位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层事业单位一般都非常注重资金管理,以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来带动单位高效运转,进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推动其长久发展。

2.确保了基层事业单位的资金应用率

基层事业单位通过对资金合理的管理,可以提升对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并结合单位自身的特殊性,对各项业务应做出合理且科学的安排,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并且能获得有效的回报,促使单位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

3.提高了基层事业单位的风险应对能力

资金管理除了能优化资金使用,同时还能发现基层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通过梳理风险和隐患,可以更好了解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并找出问题和风险点,进而对症下药,制定更加合理、更加适合基层事业单位发展的措施,从而规避相关风险,促使事业单位长久发展。

二、基层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风险意识薄弱

尽管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已经开始重视资金管理,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基层事业单位的性质与普通企业不同,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补助,开展的工作主要为社会和国家提供公共服务,而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在财务管理中并没有对资金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工作中只要涉及资金,就或多或少地会存在财务风险。所以,事业单位,尤其是基层事业单位,也同样要强化风险意识,及时对员工开展相关培训,找到财务漏洞并及时规避。

(二)资金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

目前,一部分事业单位管理资金的工作流程还不够清晰,责任、条例、制度等也未完善,工作人员在处理资金时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导致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一些违规现象,比如私自挪用公款、选择性执行政策等,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此外,尽管一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但大多并没有按照制度来实际执行,所以仍然存在管理不到位、执行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导致了腐败等问题的出现。综上来看,我国基层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相关制度仍旧存在不足,还需要不断完善。

(三)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1.资金预算监督功能有待发挥

前面提到过,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补助,所以提前做好财务预算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事关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目前来看,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编制还不是很成熟,比如,在编制预算时没有采用严格的标准,编制过程也比较简单、随意;资金预算编制部门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沟通,甚至直接以上年度的数据为标准进行编制,也没有对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导致预算编制与工作计划脱节;预算编制工作较为形式化,对事业单位本身资金安排的指导性不强。

2.资金绩效评价机制有待形成

基层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资金绩效评价结果来反映。通过反馈的结果,才能知道资金管理过程中哪些方面存在问题,进而对症下药,有效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基层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还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实践性、针对性较差,部分单位至今还未建立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一般来说,财政部门会发布资金绩效评价的共性指标,还有许多指标是需要基层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但是大多数基层事业单位往往会忽略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仅仅参考了共性指标,所以,在这些指标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并不能准确反映该基层事业单位的实际资金管理效果,更不用说指导后面的资金管理工作了。

(四)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基层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工作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单位的财务人员。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内的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缺乏资金管理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人员管理水平较低。一部分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对于单位的资金收支、资金绩效评价等工作内容都没有完全掌握,而且没有及时了解最新的财政政策及信息技术,不管是理论知识方面还是业务素质方面,整体水平都偏低。第二,资金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由于基层事业单位规模较小,涉及业务比较单一,导致财务人员缺乏进取心和自我提升的动力,缺失探索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的意识。

(五)信息化质量有待提升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财务信息化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由传统的财务管理到信息化财务管理,不仅让资金管理工作发生了转变,而且对财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受资金、技术、人才、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较少,没能实现业财一体化等信息技术来推动资金管理工作的完善。另外,受新制度的影响以及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基层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财务风险防范为导向的基层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对策

(一)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要规避财务风险,首先就要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基层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并且采取行动,比如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号召工作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主动、积极地学习,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结合单位的具体工作情况,培养专业技能,尽力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还可以加强基层人员的交流,无论是讨论理论基础知识,还是讨论实际工作经验,都有利于加强工作人员对基层事业单位工作内容的了解,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降低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和防范意识,还可以从源头治理,即科学提高人员招聘的门槛,充分考虑招聘对象的专业、工作经历和业绩、自我提升能力等。同时,对于在职的财务人员,也要提高对他们的考核标准,建立统一的考核指标,针对性制定月度、季度、半年度及年度考核方案,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此外,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宣传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加强宣传,才能让基层工作人员意识到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性,推动他们主动了解相关知识。与此同时,为大家开设风险防范的培养课程,教授防范方法,提高基层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基层事业单位要善于利用制度来规范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推动单位的发展。通过找出单位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漏洞,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逐渐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打通资金管理链条,推动基层事业单位各项履职活动的开展更具有效性。

基层事业单位可以制定如《货币资金管理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等资金管理制度,还要兼顾本单位的内控制度,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保障资金使用安全。

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基层事业单位还应该重视本单位的资金预算工作,科学、合理地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第一,要构建并完善资金预算编制体系。预算编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充分考虑单位自身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单位本身的特点,也要纳入编制考虑范围,只有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才是符合单位实际情况并且有用的。第二,预算编制不只是财务人员单独的工作,在编制时,财务人员应该多在各个部门间走动,了解每个部门的资金使用详情和需求计划,进而有针对性地编制预算工作。第三,完善资金审核体系,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基层事业单位应该做好资金使用的信息公开工作,提高资金审核水平,便于后期检查工作的开展。

除此之外,基层事业单位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坚持以财务风险防范为导向去开展各项工作,同时还要在法律范围内制定资金管理的标准,完善管理机制。另外,风险预警方案也是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的一条重要渠道,当工作人员意识到单位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时,应该制定风险预警方案,对财务风险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需要注意的是,风险预警方案需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否则也是形同虚设。还应保证财务风险评估的时效性,规避财务风险对基层事业单位运行产生的影响。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将风险最大限度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优化单位监督机制

要想基层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就少不了后续的监督控制。目前,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接受的社会监督较少,而且监督的方面也较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单位的监督机制:首先,从上到下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财政监督体系,上级财政主管部门需要起带头作用,优化国库支付管理系统,为财政监督打通渠道。而且还要加强资金盘点工作,保证账实相符。其次,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对资金利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必须保持客观、中立,确保资金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有时也会失灵,所以外部审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审计部门要多与财政等其他部门沟通交流,加强对资金的审查力度,同时也要督促单位进行自我检查,完善资金管理体系。最后,通过各种渠道完善资金绩效考核机制。资金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各种问题,所以一定要建立考核体系,从宏观层面把握资金使用问题,并进行评价。

(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人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基层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决定了单位各项活动的完成质量,资金管理活动也不例外。要提高单位的资金管理水平,培养专业的资金管理人才,除了培养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之外,成本管理意识也同样重要。一是内部财务人员应熟悉会计基础知识,在充分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财务工作,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深化对财务知识的理解,逐步总结并形成规范的体系。二是单位负责人要起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各种讲座和活动,解读相关财政政策,让工作人员都了解到资金管理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汇总成手册和文件,让员工能时刻了解、学习,逐渐形成资金管理意识。三是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般来说,管理基层事业单位资金的部门是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熟悉财务知识,但对单位整体业务并不熟悉。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财务工作是围绕该单位的业务开展的,必须熟悉单位的履职业务后才能更好开展预算编制、财务核算等工作。当然,也应加强其他业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促进财务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交流,增进双方理解,推动财务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更顺利地进行。

(五)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目前,ERP等信息系统被广泛运用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信息系统推动了业财融合,使业务数据信息能更好互通,资金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信息系统的建立使得资金管理工作可以贯穿于整个业务流程,可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找出资金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完善财务监督机制。所以,基层事业单位要加快建立ERP等信息系统,推动单位业财融合,简化不必要的流程,促进业务活动信息化、全程化。

结语

综上所述,坚持以防范财务风险为导向,开展资金管理,是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中必须注重的一个方面。因为资金管理工作是基层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而树立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应对风险的水平是提升管理资金效率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以防范风险为导向,强化资金预算,优化资金管理的相关体系,基层事业的开展才能得到最根本的保障。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资金事业单位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