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时代价值、实践遵循

2023-01-21 02:12耿步健蔡严西域
关键词:共同富裕现代化精神

○ 耿步健,蔡严西域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进入新时代,尽管我们 “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1]7,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3,但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2]116,且这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样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也正因为此,习近平特别强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出: “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2]142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还突出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强调: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22-23新时代,深刻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形成的逻辑理路,充分认识新时代强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进而明确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遵循,对于推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同步一体、协调发展,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强大精神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平衡问题的现实回应,是共产主义社会 “人们的精神境界普遍提高” 这一重要特征的现代表述。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首次完整阐述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同时提出了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这一概念。习近平指出: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2]142研究阐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要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必要性、理论依据和科学内涵。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快速发展,但共同富裕的进程并非同时同步推进, “道德贱民” “新穷人” 等现象层出不穷,精神层面的相对贫困阻碍了物质层面的继续丰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破解继续推进共同富裕历史难题的关键。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愈发突显了精神生活的重要地位,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既是民心所向,亦是时代所需。总体而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有以下三方面的必要性。

第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解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高质量发展针对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发展的创新性、协调性和共享性。首先,高质量发展要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对创新的要求逐渐提高,我国发展面临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问题。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3]因此,习近平指出: “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2]158必须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教育、健康、文化等领域提高人民素养,培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其次,高质量发展是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协调共进的发展。按照邓小平所说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4],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化资源分配不均,精神文化水平在地区、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了个体间精神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国民总体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社会、生态等领域发展受到制约,甚至物质富裕伴随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形成了阻碍发展的现实困境。如果仅是 “钱袋子” 鼓而 “脑瓜子” 空,不仅无法继续践行高质量发展,物质生活的水平也有可能发生倒退。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能够发挥能动作用,有利于形成精神合力统筹各方,促进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升。再次,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价值指向,必须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需要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础在 “富裕” ,重心在 “共同” ,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每个人都能享有社会精神文化资源。因此,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包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重要维度。

第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避免颠覆性错误的政治需要。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最根本且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政治风险。颠覆性错误其本质是方向与道路的错误,反映的是理想信念的偏差和价值取向的动摇。在与西方各种思潮交锋的过程中,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5]4-5。以精神文化生活为抓手,塑造人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党和人民守正创新、共同奋斗,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一方面,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巩固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之基的内在要求。如若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守不住政治底线,就称不上富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6],才能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有效应对政治风险与挑战。另一方面,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人民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体现着对自身民族优秀文化的觉悟与继承,是精神生活富裕的应有之义;文化自信能够 “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民族精神、传播中国声音”[7],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没有人民文化自信的增强,精神生活就称不上富裕。因此,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为避免颠覆性错误的政治需要。

第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精神需要。首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现代化的硬核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人对个体生命质量彰显的追求时刻存在,对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的追求是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的第一件事,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客观过程。人民没有 “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8]10,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 “精神空虚、思想苦闷”[8]15,很难感到幸福,也就谈不上人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精神需求被相对忽视的发展方式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5]6,某种意义上制约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行。这就需要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解决好精神生产上的单一固化、精神交往上的能力低下、精神产品的贫瘠稀缺、精神消费的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不断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其次,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对人民精神生活富裕的追求一以贯之。一方面,作为中华民族的 “根” 和 “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有必要大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共有共富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历来将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在精神追求上,中国古代就讲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体现着个体在道德塑造、社会责任方面的追求。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则指出了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路径。当今的现代化发展,不能遗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精神生活富裕的美好追求。再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超越西方式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需。由物的依赖带来的生产关系推动了物质财富的增长,使得人对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日益增加,但物的依赖使人逐渐受到技术与物质的奴役,逐渐发展出否定人自身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体现为物质生活富裕却感受不到幸福,其本质是人的自由个性发展受到 “物的依赖” 的阻碍。西方式现代化的资本逻辑无法化解这样的矛盾,人类的解放必须建立在推翻资本逻辑的前提下,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可能实现。在现代化发展中是否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是决定能否超越 “单向度的人” ,进行真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内容。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依据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并非无源之水,其以马克思恩格斯 “自由人联合体” 为理论源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为文化源流,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经验为重要依据。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学理依据有利于阐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的科学性。

马克思恩格斯 “自由人联合体” 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源流。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这一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构想中可以找到蕴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义的表述。共产主义是 “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9]53的 “自由人联合体” ,是 “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0]189的 “真正的共同体”[10]571,在这个共同体中,各个人 “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0]571,真正地 “摆脱对人和物的双重依赖,进入自由个性阶段”[11],能够 “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10]537。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表现为 “自由人联合体” 的共产主义社会内在地包含了人的个性彰显与自由追求,指向所有人的 “精神富有”[10]194,这为今天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理论依据。现在完全可以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脱胎于马克思恩格斯作为 “自由人联合体” 的共产主义社会构想,是对每个人 “精神富有” 的科学解读。

“天下大同” 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8]5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理想的传承转换,中华传统文化中 “尚和合、求大同”[8]13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社会维度的应然表现。桃花源中的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孟子设想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等,体现出个人精神风貌的饱满、道德品质的崇高、精神世界的丰富,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个体维度的应然表现。中华民族历来将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中,指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强调要通过 “止于至善” 的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 “超然自得” 的精神生活富裕之境界。在当今社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个人在知识技能、道德塑造、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要求,与中国古代就讲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一脉相承,是个人精神生活富裕程度的衡量标准。在当今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可以作为处理精神生活领域先富与后富关系的参考。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资源丰富的宝库,为当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经验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依据。习近平强调: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8]5这是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经验总结,人民幸福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维度,内在包含了人民精神生活富裕的内涵。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愈发彰显出,没有精神文化领域的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陷入失败。中国共产党人早就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发展造成了 “道德失范、封建迷信、欺诈问题、腐败现象”[12]等恶劣影响。新时代,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的特征,更加要求我们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上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上持续书写新的篇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另一方面,发扬人民精神生活的团结凝聚作用,有利于同心协力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当今时代,国际形势呈现更加复杂的状态,我国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必须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促使人民辨明各种思潮,增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才有利于发挥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勇毅前行。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在2021年8月明确提出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概念之前,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讲话中已经包含了许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立场为价值遵循,没有 “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8]7,就无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必须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8]14, “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8]8。精神文化财富增加的关键是精神文化产品,要 “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8]12。正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方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生产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遵循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人民享有大致均等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

目前国内学界有多位学者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傅才武等强调精神文化资源的公平分配: “较好公共文化资源保障和所享受到的相对公平的机会。”[13]范玉刚指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然表现: “每个人都能得到由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带来的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从而显现为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饱满、自尊自强意识的张扬和奋发意志的昂扬。”[14]项久雨等则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强调精神需求的满足: “人民不断选择、追求、创造、共享精神资源以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并在国家共同体的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活动与精神富足状态。”[15]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有了更科学的表述,更丰富的内容。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从精神生活视角对共同富裕作出的一种理论诠释,旨在通过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需求,达成全体人民普遍享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精神境界普遍提高、理想信念普遍增强的目标。首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既是一个物质不断累积的进程,也是一个精神日益充实的过程。人民的 “精神富裕” 就是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146。人的精神需求具体来说包括精神生活发展、精神素质增强、精神境界提升。人民需要继续接受开阔眼界、丰富素养、怡情养性的教育,继续提升认识时间的能力、欣赏美好的品位、立身为人的道德,不断追求真、善、美,才能摆脱单向度的人,最终在道德伦理的均衡中享受精神生活的完美。其次,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应用于精神文化领域。人民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参与精神生活的创造过程、享受过程,因此在精神文化产品的分配上应遵循共同富裕的原则,通过 “精神扶贫” 消除精神生活上的 “两极分化” ,切实保护人的精神文化权利,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达成全体人民普遍享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局面。再次,精神境界普遍提高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人民精神境界的普遍提高也即社会文明程度的总体提升,不仅仅是个人精神文化权利得到满足,还包括个体层面精神境界有所提高,社会层面道德水准整体提升。具体来说,继承发扬包括中华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等在内的良好品质, “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44,必须将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纳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最后,理想信念普遍增强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特质。理想信念作为精神之 “钙” ,一旦缺乏就会导致人的信仰迷茫、精神缺失。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

进入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地位与作用愈发凸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凝聚推动共同富裕的坚强价值动力、彰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表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基因,具有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凝聚推动共同富裕的坚强动力

从整体角度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的其他方面紧密相关,共同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没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仅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会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因而有必要发挥精神生活富裕的价值引领作用,凝聚推动共同富裕的坚强动力。

首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挥能动作用引领物质文明继续发展。唯物史观指出,在精神生活获得 “相对独立的外观” 后,物质生产对精神生活就转为 “归根结底” 、间接性地起作用,精神生活则会自觉地发展,反过来再对物质生产施加影响,这是精神生活富裕为共同富裕进程提供精神动力的理论来源。从精神生活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来看,精神生活的富裕可以在社会上形成精神合力,精神文化生活如果领先于物质基础,则可以改变个人幸福感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物质生活的改善,这也回答了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推进共同富裕的问题,凸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地位。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纠正现存的共同富裕错误认知,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提升人民群众的认知能力与思想水平,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坚强动力。

其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凝聚最广泛的群众力量推进共同富裕进程。唯物史观指出: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0]189习近平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以人民为价值旨归,是对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共同富裕的世界未来设想的扬弃,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际结合的理论,属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因自身的客观真理性,具有凝聚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精神文化的宣传教化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的战斗力,凝聚最广泛的群众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共建共享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

再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协同其他维度促进共同富裕实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的其他方面紧密相关,有必要明确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中的定位与作用。精神文化与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中的其他部分无法割裂,互融共进,缺一不可,在共同富裕总要求的指引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文明建设中,与经济、生态、政治、社会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立足于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历史方位,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础,推进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使得人民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同时注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保障性、普惠性作用,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就业、治安等社会事业的进步,为实现新时代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人才储备与基础保障。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彰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1]2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科学的现代化,顺应规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充分顺应时代发展规律与人类社会前进规律。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回应历史关切,顺应时代潮流。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转化体现出物质与精神协同发展的规律: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等方面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更加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美好生活需要” 的提出并不意味着 “物质文化需要” 的彻底解决,而是时代发展过程的必然,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是时代进步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处于 “两个必然” 尚未实现的历史时期,在与资本主义现代化较量的过程中,科学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推进过程中已经逐渐体现出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应用于精神文化产品领域的显著优势,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体现出对人类社会前进规律的深刻把握。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因其对时代发展规律与人类社会前进规律的把握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无论是从实现方式还是从具体进程来看,都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兼顾公平与可持续的鲜明特征。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方式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遵循社会主义价值指向,植根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共同富裕的分配要求,在精神文化产品分配上超越了资本主义的 “分化困境” 。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具体进程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过程,在劳动的过程中促进人的潜能开发,确保没有一个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异化,被抛弃,进而鼓励人民通过 “富脑袋” 的方式 “富口袋” ,在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劳动中努力实现社会精神文化资源的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这无疑兼顾了公平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体现着中国式现代的鲜明特征。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表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基因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10中国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兼顾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是通向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精神生活富裕程度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本质属性表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基因。

首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资本主义单向度的人的超越。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困境,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看似多姿多彩、物质财富快速增长,但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却沦于单一和趋同,这是资本主义社会 “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 的必然现象。单向度的人形成的原因包括政治领域的封闭、文化领域的俗化趋势、话语领域的封闭等,换言之就是个体精神生活富裕水平的低下造成社会精神萎靡。精神生活富裕需要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文化前提,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内在动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切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马克思早就指出人要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0]189,只有在努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才能逐步消灭精神文化产品分配的两极分化,保障人民精神生活的利益,超越资本主义单向度的人。

其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全人类为价值指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产生出的是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正如马克思主义设想人类能够 “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10]710,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价值指向上超越了个人原子主义,追求的是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要特征,必须经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来完成,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鲜明地体现了有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向,表征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基因。

再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价值引领上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大基本矛盾的解决。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追求社会和谐。具体来说,第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引领个体提高文化素养、修养品位、道德境界,追求人自身内生态的和谐。第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以环境氛围的形式作用于社会交往过程中,以共同富裕的目标凝聚人心,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也即人与人的和谐。第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引导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找到平衡,达成和谐的状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出有别于资本逻辑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旨在通过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遵循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应有之义,以全体人民普遍享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为重要目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是人民;人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参与共建共享的全过程;精神文化产品遵循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增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群众认同

人民作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主体,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题中之意。要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要必须确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使每个人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能得到切实的尊重、保障和满足,保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念和政策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从而更好地守住人民的心和促进每个人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面发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原则必然。第一,马克思将 “现实的人” 作为全部社会历史的前提,这是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起点。第二,马克思在实践原则下对主体原则进行阐述,突出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共产主义是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9]42,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目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社会主义的政权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属于人民的,只能用于实现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中,要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不断满足不同群体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人民能够享有丰富而又均等化的精神文化产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利益。

对于如何保证以人民为中心继而推动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习近平早在2012年11月15日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强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6]4其中的 “美好生活” 蕴含每个人都富有的精神生活在内,这实际上也表明了我们党从治国理政高度重视人们的精神生活及其共同富裕问题。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从治国理政高度指出: “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6]153其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生活都改善直接蕴含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意,彰示我们党不光重视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也重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而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遵循。为了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习近平还强调: “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2]142

遵循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精神文化生活中凝聚人心的制胜法宝。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同样要着眼于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合理把握人民性与共同性的关系,统领整个共同富裕发展过程。要立足于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精神文化领域的生产和供给尚未达到共同富裕的境界,不同个体和群体之间精神生活富裕能力、水平、质量存在差异的情况。这就需要在解决人民内部精神 “先富” 与精神 “后富” 群体矛盾时,一方面必须保障基础供给,避免精神 “共同贫穷” 。另一方面必须照顾精神 “后富” 群体的需求,予以帮扶;保障精神 “先富” 群体的利益,不能打消其积极性。此外,要破除影响和阻碍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避免阶层固化。

(二)坚持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丰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产品供给

我国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一座丰富宝库,有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样的文化和理论基础使得我国人民对充实丰盈的精神生活有着强烈需求,即要求 “丰富的精神食粮” 。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块 “蛋糕做大、做好” ,是解决我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的重要任务。

第一,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共建者。习近平指出, “共建才能共享” ,要 “人人参与、人尽其力,人人都有成就感”[17]。一方面,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即劳动的过程,是精神生活全面富有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化的共建有利于摆脱个人精神困境甚至是精神异化,在实现个人才能充分发挥的同时,推进个体自由个性、美好追求等精神生活的丰富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制度性设计和安排鼓励充分挖掘全社会现有丰富文化资源,鼓励各种创新文化的发展涌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共建是共享的前提。精神生活的共建能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基础性前提。人民共建有利于凝聚精神力量、汇聚精神智慧、激发精神动力,有利于在将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的 “蛋糕做大、做好” 的同时保证所有共建参与者的精神富有和精神境界普遍提高。

第二,共建共享发展理念强调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精神文化产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18],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呈现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在精神文化领域,对于教育、科技、公平、民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加。社会层面能否提供丰富而大致均等的精神文化产品是人民群众能否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关键。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精神文化资源的丰富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一方面,促进有形的精神文化实体产品生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人民的精神需求为方向和指引,创造精神文化领域的特色产品;完善制度保障,保证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在教育等领域可以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通过调动慈善工作的力量调整人民精神产品享有数量、质量的差异。另一方面,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主要以道德素养、家风民风、精神风貌等形式体现。必须抓住舆论宣传这一抓手,通过宣传教化、价值引领等方式,指引精神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人民精神生活产生影响。此外,有必要依托实体,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推进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通过精神文化资源的极大丰富,克服人们不加选择被动接受各种文化的倾向,增强人民在精神文化领域的辨别力,从而滋养人民更高级的审美、更高尚的志趣,使人民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三)秉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夯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根基

同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一样,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以公平正义为内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而不是某一部分人的精神生活富裕,这就要求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同样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因此通过公平公正原则的实施夯实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根基,是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这就是说,要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既要防止精神生活层面的 “共同贫穷” “精神难民” ,也要防止精神层面的 “两极分化” “仇富心理” 。

要充分认识到公平公正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公平公正既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前提,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保障。如果全社会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心理失衡甚至心理扭曲,从而影响共同富裕的效率和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质财富分配的公平公正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富裕程度又会影响社会的总体效率。这就是说,一个社会能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能否让人民群众有切实的公平公正感,从而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富有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创造性,是能否提高社会总体效率的重要因素。

而要保证社会公平公正,首先,必须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制度性的顶层设计将公平公正理念渗透到各项具体的制度之中,积极稳妥地处理社会多元诉求,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积极营造有利于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其次,通过社会公平公正的思想观念教育,提升人们对于公平公正的正确认识和公平公正的精神境界,推动社会精神文化资源配置更加公平公正,维护整个社会精神文化公益事业的公信力、整合力;再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精神文化发展在成为实现公平公正强有力支撑的同时,不断丰富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提升每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整个社会风貌向上向善、风清气正、充满朝气和活力。

总之,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必须把实现全体人民包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内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加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舆论引导,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全社会公共文化供给能力,从而为新时代我国广大人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现代化精神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虎虎生威见精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