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下的文化传承

2023-01-21 04:23赵子煦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5期
关键词:社教社会公众参观者

□赵子煦/文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文化遗产,而博物馆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形式,是体现一个城市历史变迁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如何在现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充分发挥出博物馆社教活动的文化传承功能成为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在博物馆社会教育概述的基础认知上,提出文化传承在博物馆社教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其当前存在的局限性,并对加强文化传承的有效措施进行尝试性的探索,旨在丰富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公众的思想行为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作用,促进综合发展。

1 博物馆社会教育概述

社会教育顾名思义即社会机构利用某种手段向社会公众实施各类文化、知识等的教育活动。博物馆是一个专门为社会公众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其研究、收藏、保护、阐释以及展示了种类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教育、欣赏、知识共享等丰富体验。在其发展过程中,凭借其自身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向现代社会公众传播、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个人身心发展起到深刻影响,从而实现社会教育的目的[1]。

2 文化传承在博物馆社教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1 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博物馆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文化传承功能,激发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是刻不容缓的。

2.2 提升人文素养

培养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人文素养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德育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博物馆社教活动中,能使社会公众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充分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神力量,深入了解感受传统文化内涵,提升道德品质与人文修养。

2.3 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根植在中华民族身体里的优秀基因,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瑰宝。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是体现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文化底蕴的重要保证。而如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的路上,优秀的传统文化仍旧是我们重要的精神价值标杆,博物馆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主要承载者。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社教活动中,加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2]。

2.4 推动教育发展

博物馆社教活动可以作为校外资源引入到教育行业中,将其作为第三种教育资源,使得传统文化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鲜活的文物,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素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等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活跃教学气氛,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当前博物馆社教活动中文化传承的局限性

3.1 展览方式缺乏创新

就现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仍旧以文物、图片、文字讲解等为主,虽较为简洁明了,但较为单调,缺乏新意,参观者只是被动地接受讲解人员的文化输出,使得参观者的探究兴趣大大削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

3.2 公众需求未能满足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博物馆社教活动下,社会公众都是博物馆今天展出什么文物就看什么,讲解人员讲什么就听什么,时常处于被动的地位。而随着时代发展的进步,社会公众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博物馆应充分了解公众需求之后,再进一步开展相关活动。

3.3 学校教育严重脱轨

由于我国博物馆的经费、服务领域、服务意识等因素影响,使其与学校合作的机会少之又少,许多学校、教育机构等对博物馆的了解甚少;再加上,学校因为办学压力,仍旧注重学生学科成绩的提升,忽略了课外文化教学,学生很难从博物馆的教育中汲取营养。

4 加强博物馆社教活动文化传承的有效措施

4.1 丰富展览形式,突出特色

博物馆中的馆藏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本土历史文化,是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帮助参观者认识、了解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最佳方式。因此,丰富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形式,突出其特色可以在参观者与文物之间连接一个纽带,抓住参观者的眼球,吸引他们驻足观看。在此过程中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第一,博物馆需要具备推陈出新的意识,要对加大自身馆藏资源展览形式的创新,方可获得参观者的追捧与青睐,比如博物馆中的馆藏资源都有着一定的历史年代,而随着岁月变迁其样貌会逐渐陈旧,在陈列展览的过程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原本陈旧暗淡的历史文物转换为鲜明亮丽的风景,极大地提升了参观者的观赏体验;第二,博物馆还可根据自身馆藏资源的特点,编制相应的讲稿,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其次,还可通过社会捐赠、文物征集等方式,丰富博物馆的文物类型、数量;第三,博物馆可以创造一个独特、简洁的记忆点,打造其独有的“明星单品”,打破传统博物馆实物产品的枯燥乏味,增强文创产品的新鲜感与幽默感,增强参观者购买欲望的同时,加强博物馆的文化输出,提升辨识度,使得文创产品打上博物馆的烙印,让人一看便知其出处,形成品牌效应,从而提升博物馆的市场竞争力[3]。比如“故宫淘宝”推出的一系列古风文具用品、摆件、装饰等,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用性、观赏性都极强;又或是大英博物馆设计的“罗塞塔石碑”系列文创产品,其主题、种类高达60种,将石碑上的神秘文字图样根据不同产品的类型重新设计组合,形成了不同颜色的搭配组合,展现出了文创产品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文化魅力,将视觉体验与功能完美结合,兼具了观赏性、创意性、实用性,掀起参观者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购买潮。

4.2 开展多元化社会教育模式

参观讲解与陈列展览是过去以往传统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形式,而如今此种枯燥乏味的形式不仅无法满足参观者的精神需求,还使得参观者的求知欲望大大削减,从而导致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逐渐下降。因此,博物馆只有不断革新自身的社会教育形式,积极探索、寻找符合新时代发展的社会教育新路径,开展集体验、互动等为一体的极具博物馆特色的社会教育模式,走进社会大众,增添博物馆馆藏资源的鲜活感、亲民感,从而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4]。第一,博物馆可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协调,与各大中学校合作将博物馆建立为校外教育基地,比如美国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就较为默契,尤其针对青少年的教育十分普及,在美国的博物馆中都设有教育部门,专门开办服务于青少年的陈列室与博物馆等。而在我国这方面活动开展严重不足,因此,我国博物馆应对校外教育引起高度重视,为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助一臂之力,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第二,博物馆还可针对不同年龄阶层、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定期举办专题的文化讲座。如针对成年人举办一些文化艺术讨论会,组织专家开展公共考古知识、玉器、青铜器等一系列的专题讲座,针对青少年举办一些主题讲解比赛,让青少年主动去认识、了解相关知识,自主选择并围绕某件文物的历史文化、历史时间、历史人物等进行讲解,扩大博物馆文物的影响力,调动家庭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公众对历史文明有更深的感悟。

4.3 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讲解是一项极具生命力的工作,讲解工作人员是博物馆的一线工作者,其专业素养与博物馆的文化传承质量、参观者的满意度直接挂钩,在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因此提升博物馆讲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刻不容缓的。讲解员不仅需要为参观者提供专业性的讲解,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与亲和力,以便及时了解参观者的观赏需求。因此各大博物馆应当加强工作人员的人才建设,与时俱进,推动博物馆社教活动的顺利展开。一方面,博物馆可以定期组织并开展讲解人员的集中培训会,促进讲解人员之间的思维碰撞,讲解人员在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培育出博物馆所需要的拥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优秀讲解人员;另一方面,讲解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要以参观者的角度、感受出发,不能只顾自己的观念输出,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与满足感,吸引更多参观者的驻足观赏;其次,博物馆没有固定的参观群体,各个年龄、学历、职业的人群都有。因此,讲解人员的讲解方式要与参观人员相匹配,做到因人施讲。针对成年参观者需要及时捕捉他们的微表情,得到情绪反馈,详略得当的讲解,而针对青少年则需要注重讲解方式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合理的组织体验更能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而针对一些文学爱好者,则需要将参观者自身对展览文物的了解考虑在内,讲解人员此时扮演的角色则是辅助者,促进双向输出,使自身的知识也得以提升,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讲解技巧。

4.4 创新数字化博物馆模式

随着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因此,博物馆应将社会教育与科技充分融合,打破以往传统博物馆的局限性,创新数字化博物馆模式,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技术与新兴媒体等的价值与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做传统无法实现、无法做好的博物馆互动体验效果,以此来挖掘出博物馆的影响力与文化价值。比如在网络平台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将馆藏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分类、归纳、整合,提升博物馆展览的有效性,便于社会公众的学习与了解;又或是借助最新的光影声电技术,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全方位展示出博物馆的历史风貌,拉近参观者与文物之间的距离,增添展览的趣味与生动[5]。以我国的故宫博物院为例,是国内最早与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技术合作做宣传推广的博物馆,截至目前故宫博物院的微博粉丝高达1000万,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也高达10万+,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一探究竟。可见通过这些新兴媒体的有效推广,不仅广泛地吸引了社会公众的关注,还增强了社会公众的互动体验,使得社会公众能够借助新媒体平台感受故宫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底蕴。除此之外,故宫博物院还在网上开设了“故宫淘宝”店,以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作为载体,将故宫的历史文化精髓充分展现,将中国审美与现代科技充分结合,一经上市就成为当下年轻人最为青睐与追捧的产品,掀起了一波“故宫热”。

5 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我国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各大博物馆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馆藏资源,积极探索“文化+科技”的传承模式,打造出集趣味性、独特性、互动性等为一体的博物馆社教活动,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彰显出博物馆的文化神韵。■

引用

[1] 刘莹.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3):126-127.

[2] 梁璐.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探索[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4):120-121.

[3] 黄毅,范怡婷.新时期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简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12):187-189.

[4] 崔卉.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本固枝荣[J].大众文艺,2017(4):58-59.

[5] 刘敏.浅谈新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承与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20(14):205-207.

猜你喜欢
社教社会公众参观者
最美的蝌蚪
电视社教节目的发展困境及突破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台社教节目的创新研究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脑洞大开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关上手机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