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的新呈现
——以《十三邀》为例

2023-01-21 04:25吴惠娟
声屏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许知远谈话主持人

□ 吴惠娟

随着综艺节目的快速更迭和媒介的深度融合,网络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其中,腾讯新闻与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脱颖而出,受到了观众的大量关注。《十三邀》以内容的深刻性和话题的严肃性成为一档有深度、有思想、有内涵的网络综艺访谈节目,节目的落脚点是主持人许知远的“偏见”思维与嘉宾多元思维的相互碰撞。

话语策略即话语设计、话语重组,是主持人在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的基础上,运用话语策略来传达言语意义,实现交往目的的言语方式。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传播主体,节目主旨、嘉宾观点、个人风格通过主持人的语用策略呈现在受众面前,主持人的语用策略在节目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独特的风格、恰当的语用策略也成为了节目的亮点。《十三邀》的推出为新媒体时代改变和提升访谈节目主持人语用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角色、谈话场、语境的建构:语用策略使用成因分析

基于角色建构的改变: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在语言学范畴中,交际时双方充当的角色可以分为“话语角色和社会角色”。社会角色就是指社会关系角色,话语角色则是在交际中承担的角色,如说话者、传递者等。[1]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和访问对象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彼此之间的话语角色。因此,分析语用策略的使用成因,先要对话语角色的改变进行探讨。

在传统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一般是根据脚本进行开场引入,中间引导,结尾点题。而在《十三邀》中,主持人的角色建构发生了变化。在节目中,许知远承担了主持人的基本职能,比如节目的引导、串联等,但他的角色建构却并不像是按照传统观念的主持人角色来设定。许知远和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不同,他有着多重身份,但他身上最显著的标签是“知识分子”。对这个标签的主流看法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许知远从个人出发,以主持人的身份传播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他有着判断这个世界的主观体系,以视角独特犀利的时代批判者的角色,呈现出带有“偏见”的、批判的独特视角的观点。这种定位一改以往访谈节目主持人亲和的形象,例如《鲁豫有约》中的陈鲁豫、《杨澜访谈录》的杨澜都展现出一种睿智亲和大方的形象。许知远则是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去提出问题,角色形象发生了改变。

在《十三邀》中,他抱着知识分子的审慎态度,对当下社会的许多问题持有自己的态度,尤其是认为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陷入了消费主义的狂欢,使得人们过于关注娱乐化、碎片化的信息,逐渐丧失了理性的思考能力。他也带着这样的“偏见”视角,希望寻求认可。《十三邀》中所邀请的访谈对象,他们大多与时代紧密相关,通过对他们的发问和交流,以批判的思维寻求时代的变革。这样的角色建构让他话语策略的使用立场更加明确,目的性更强。

基于谈话场场域建构的改变:严肃且有深度的访谈氛围。国内一位学者曾提出“谈话场就是在谈话节目现场,每个参与者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产生共鸣和碰撞,形成的一种看不见、说不出但能感受到的氛围。”[2]这种“场”受制于时空环境和话语主体。作为一档网络访谈节目,《十三邀》谈话场的建构打破了传统访谈节目围炉式的谈话模式和表现形态,甚至显得有些“不接地气”。上文提到许知远作为“知识分子”的角色建构,作为话语主体的他在关注访谈对象的同时,更关注不同人物与时代发展变化的联系。社会现象、人文情怀、时代精神等成为他发问时的关键问题,也构成了他谈话场的建构。例如,在和马东的一期访谈中他提的部分问题:“我们这个时代挺低劣的,我们可不可能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很低谷的时刻呢?”“你喜欢这个时代吗?”“怎么描述当时的时代脉搏”,都在围绕“时代”这样一个宏大的层面。他着眼于个人却立足于时代,这样的谈话场呈现出一种严肃而又充满深度的谈话氛围,引人深思。

同时,许知远多次在节目中采用书面化的语言样态,这也营造了一种充满文化性的谈话场域。在他的词汇使用方面,表现出对于具有概括性的学术性词汇的偏爱。例如,在采访作家唐诺的时候,他问道“所以某种意义上,在所谓的‘后真相时代’,散文变得更加重要了?”也体现在他语言使用时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度思想。例如,在与林志玲对话的一期节目中,许知远在讲到第三者对林志玲的评价时说:“因为那种愿意去寻找自我的这套人文主义传统在不断的衰微,它被技术主义所影响,技术主义认为人就是数据,然后被群体所衰微。”无疑,这样的书面化表达形成的谈话场恰好符合该节目记录时代风貌,探讨人与技术关系,技术与时代关系的节目定位。这样谈话场形成的节目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将受众精英化,提高了受众对节目内容理解的门槛,也影响了节目传播的大众化。

基于语境建构的改变:宏大的时代及文化语境。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首次提出了“语境”的概念,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3]国内学者吴郁教授曾在《主持人的语言艺术》这一书中提到中主持人的语境包括社会语境、文化语境、民族语境和时代语境等。[4]语用离不开语境,因《十三邀》的播出平台、主持人风格、节目定位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使主持人的语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许知远主要从一种宏大的语境出发,他的宏大语境主要体现在中国时代发展变化的社会语境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文化语境。许知远基于自身的多重身份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体会和思考,呈现出探求中国时代发展的社会宏大语境。作为一名拥有着强烈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公共知识分子,他的“偏见”是一种带着对新事物的怀疑态度和坚持思考。

而一个民族的文化语境则是由本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审美倾向等构成的语言交际环境。[5]《十三邀》中邀请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嘉宾,这种文化语境的形成也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要对古今中外的多重文化有所了解。许知远在和嘉宾的对话过程中所展现的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形成的文化语境使得节目内容更具思辨性和文化性。

体系、风格、逻辑和输出的转变:语用策略的创新呈现

话语体系的换位:从中立到偏见。“偏见”一词在字典中的词性是属于消极意义的词汇“以不充分或不正确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某人、某群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行为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6]笔者认为,《十三邀》中呈现出意义并不是上述所说的消极意义,英国社会心理学家贝斯黑莱姆曾提出,在消极偏见之外,也存在着一种积极的偏见。该节目便是这样一种积极的偏见,它体现的是一种由个人认知来看待问题的一种积极态度。正如主持人许知远在片头当中提到的“不带着偏见,你根本没有办法看世界。”

在传统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立场要求是客观和中立的。电视访谈节目也有着固定和惯常的访问模式。在大卫·克罗图的《媒介·社会》这本书中分析了媒介生产中有一个较广的结构性束缚,经济、政治、组织性因素等对媒介从业者中的“主持人”的行为也同样产生了制约。陈虹老师在《节目主持概论》中提到“主持人并不能作为个人来发表自身的意见和价值判断的观点”。[7]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传统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扮演媒体的代言人,其次才是个人,因此主持人的话语体系受到了约束,为了体现公正客观,传统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通常以中立的态度发问,个人主观态度通常不会明显出现。

而在《十三邀》中,主持人建立的谈话场一反传统主持人的旧模式,从个人的认知思维出发在深度交流中进行访谈,为受众呈现了访谈节目的另一种可能性。就像节目一开始就呈现的“偏见”标签,突破了原有的中立立场,从而以一种个人化视角建立起一种批判的话语体系。

话语风格的转变:从亲和到犀利。许知远在节目中的犀利通常表现在他与嘉宾之间的谈话过程中,当和嘉宾产生分歧时,选择直面并坦率抛出带有强烈对抗性质的于对方相悖的观点。而这样的观点,来自上文提到的许知远作为知识分子的立场和个性。他在节目当中并不会掩饰自己的想法,似乎也不在意自己的观点是否会被大众所曲解,直言不讳地进行表达。例如,在和李诞的一期节目中,对于李诞抛出的问题“你想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这一生?”不似传统主持人优雅大气的回答,他毫不避讳的回答刺激了李诞同样作为作家内心的狂热,从而激发了他的表达欲望。

同时,他的犀利直白也造成了节目的冲突性和“尴尬”氛围,节目制作中将对话双方的观点冲突直接呈现给受众,让受众在冲突中寻找答案,与时代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例如在第二季节目和马东的对话中,许知远质疑马东《奇葩说》不知好在哪里时,马东则回应“大众的审美不是在倒退,一直如此”“那又如何?民智开了吗”看似尖锐尴尬,却体现了对当代文化现象的无奈感,也因此引发了受众的激烈讨论,这种犀利直白也同样激发了受众的表达欲望。正是这样看似让人“尴尬”的犀利直白,让节目跳出常规,创新了访谈节目的模式。

话语逻辑的转变:从宏观呈现到深度探寻。对于传统的访谈节目通常是以宏观的逻辑呈现,访谈前对于嘉宾的个人背景进行了解,找到该期节目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进行脚本的大致构想。为了更好地凸显主题,主持人的话语逻辑会按照惯有的模式去引导嘉宾说出节目想要呈现的内容,并且所提出的问题会带领嘉宾朝着正面积极的方面呈现。甚至在面对不同的嘉宾时,访谈问题也会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

而《十三邀》中,主持人并没有按照通常进行的采访脚本,主持人的提问是采用一种对背后故事和讨论问题深度探寻的方式,从“偏见”的视角去展现一个偏见被打破的过程,话语逻辑是探寻式的追问。在节目中,主持人并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作为一个计算机系毕业理工生而又从事作家职业二十余年的跨界主持人,许知远不仅具备有理科生严谨的逻辑也有着公共知识分子身上细腻的人文情怀,用他独特的视角去探索背后的问题和故事,这些都形成了他独有的话语逻辑和访谈方式。

话语输出方式的转换:从单向输出到平等对话。巴赫金在对话理论中指出对话是人类生存的本质。通过对话连接古今中外文化,碰撞思想及产生新的思想,并实现有意义的传播。[8]访谈节目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便是对话。传统访谈节目中的对话形式是一种简单的引导式,更多呈现出嘉宾单方面的独白式单向输出。

在《十三邀》当中,主持人不仅仅是一个引导者,而是在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形式,与嘉宾共同完成对节目内容的多重叙事。主持人建立起一个包容、理性、开放的谈话空间,在这个平等对话的场景当中让思维产生碰撞,以日常人际沟通的状态去保持这种对话的视角。主持人与嘉宾同样作为传播主体,传播的内容在互动交流中被展开。对于受众而言,仿佛身临其境,更有代入感和情感归属,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在这样的平等对话中,也有着一种意见交换。节目有一次访谈,许知远以求知者的姿态向访谈对象请教困惑。在这样的访谈,谈话过程更多的是一种“论”,而非“辩”。访谈对象此时的话语表达也更多呈现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谈话场往往和谐顺畅,比如与历史学家许绰云对话,他带着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向对方提问,访谈对象以答疑的形式进行输出。伴随主持人与访谈对象话语输出方式的转换,从单向输出到平等对话,《十三邀》为受众呈现了不一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结语

《十三邀》突破了传统访谈类节目的语用策略模式,在满足了大众在娱乐泛滥时代下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也给日渐丢失的谈话类节目注入新的力量。该节目的独特视角和创新追求,为不断变迁的网络环境中的访谈类节目和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不仅是语言策略上的新呈现,该节目传递的社会价值和人文精神,同样值得人们学习。在娱乐至上的今天,主持人既要适时适应改革浪潮,也要坚持提高思想的深度和丰厚自身文学底蕴,带着对时代的思考,为广大受众呈现高质量、高品质的访谈节目。

猜你喜欢
许知远谈话主持人
主持人语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主持人语
书生直播带货,让流量向知识靠拢
书生直播带货,让流量向知识靠拢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游荡者许知远
游荡者许知远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