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湄公河行动》的国家形象塑造

2023-01-21 04:25胡煜坤彭小安
声屏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湄公河文艺国家

□ 胡煜坤 彭小安

中国电影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在艺术性、商业性统一的基础上成功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其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早在论述艺术的本质时就涉及到这个问题。马克思最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认为“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它的最根本特性应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结合”,①《湄公河行动》的上映刷新了观众的经验。在艺术性方面,《湄公河行动》凭借扎实的视听语言抓住了观众的心灵和视觉,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在商业性方面,《湄公河行动》依托前期的强势宣传和电影商业元素的精良制作,在上映以来长期霸占电影榜单,以11.84亿元票房的商业成绩雄踞2016年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第6名,这对于一部主旋律电影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更重要的是,在艺术性和商业性统一的情况下,《湄公河行动》还在意识形态上把握得非常到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这对中国电影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榜样。

中国电影中意识形态的渗透

纵观中国百年电影史,电影中的意识形态都占据主导部分。从电影发展初期到新世纪主旋律电影,意识形态便一直干预、介入电影艺术当中,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社会元素、政治元素渗入其中,甚至成为上层建筑的意识传播媒介,如“左翼电影”“十七年电影”,甚至“鸳鸯蝴蝶派电影”都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渗透。这也是电影艺术的发展规律,因为“由于其本身的意识形态性质和表达意识形态功能的存在,电影不可能离开社会政治而独立生存、发展”。②但在具体的电影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强势的意识形态入侵让电影的艺术性明显削弱。而电影艺术其商业性也是重要属性之一,过于制度化的意识形态,会大幅度降低电影的商业价值。虽然新世纪以来,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在曲折而漫长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寻找到平衡,逐渐抢占了电影中的意识形态辐射范围,三者慢慢走向和谐;但人们仍然能看到一个现象,主旋律电影在票房上始终敌不过娱乐片和商业大片。主旋律电影本在新世纪的电影文化氛围中举步维艰,还要承担着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任务,似乎陷入了曲高和寡的尴尬状态之中。

马克思对文艺的本质作了全方位的思考,他不仅从认识论角度对文艺作哲学的、社会学的思考,还从实践论、生产论角度对文艺作美学的、心理学的思考。③也就是说,不能仅仅把文艺视为一种意识形态,或简单归结为精神生产,文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生产。这种特殊性在于:既不能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忽视文艺主体;也不能过分凸显文艺的主动性,而隔绝意识形态。电影《湄公河行动》在这方面处理得很到位,这无疑给电影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启发作用。

电影《湄公河行动》中国家形象的塑造

要给国家形象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西方学者研究较早,马丁、巴洛古等人都在曾定义过,但笔者更倾向于科特勒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国家形象是个人对某一个国家的亲身经历、领悟、观点、回忆和印象的总和,它包括个人对这一国家的情感和审美”,④即个人主义汇总后,相互交叉而出的共同体所呈现出来的集体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观众经常可以看到个人英雄主义,而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往往带有民族自豪感、认同感,让观众能顺其自然地从个人身上看到集体形象,进而接受“美国形象”。2012年1月13日,《人民日报》所刊李舫的文章《“中国梦”开启银幕传奇》中披露:不久前,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几家机构联合在北京25个中小学发放“电影对未成年人影响”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陆未成年人对当前中国电影中表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率在33%左右,美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认同率则高达73%”。⑤这结果让人惊讶并且沮丧,同时也值得人们深思。而正是中国电影一直处于这种尴尬期的时候,《湄公河行动》的上映吹来一阵清风,把这种雾霾式的处境得到一定的缓解,并且看到了新的希望。

电影《湄公河行动》是根据真实事件——“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编的,这一真实的故事原型让整个电影的骨架坚硬、稳固起来了。真实的事件本身就足够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感、正义感和民族认同感。13名中国船员无辜被害,人们有责任为他们伸张正义,讨回公道。

《湄公河行动》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创作,讲述缉毒队长高刚(张涵予饰)接到任务后,带领特别行动组成员深入金三角,与长期潜伏在泰国毒枭老巢的方新武(彭于晏饰)解开层层阴谋,剥开层层迷雾,置生死于度外,全力维护正义,将真凶绳之于法,为中国无辜船员讨回公道。在影片中,行动组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缉毒队成员各个身怀绝技,配合默契,他们舍生忘死的英雄形象无疑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们的集体影像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就是国家形象的部分代言。这些人物的刻画突破了以往电影的刻意美化或样板化缺陷,真实而又饱满地将人物树立起来。大多数动作类型片,或者是人物与事件脱节,或者是动作场面与情节推进脱节,或者是故事缺乏强度而叙述也缺乏悬念,或者是人物概念化而情感又煽情化,甚至更多的是生硬地塞入各种“拳头、枕头、噱头”……这些国产动作类型片比较普遍的毛病在《湄公河行动》中都被克服了。⑥电影中这种艺术真实性成功地塑造了自然的,值得信服的国家形象,也成功地使这部影片成为了一部优秀的作品。

影片开始就交待了金三角的现实环境,然后出现中国船只准备通过“鬼门关”,紧接着出现画外音,中国船员被害。简单的故事背景交待后便出现了特警军事演练的恢宏场面,精良的装备、高超的技术、高标准的演练燃起了观众心中的激情,让观众对国家有信心。中国船员被害的消息传开后公安部紧急召开四国会议,联手老缅泰三国达成协议,共同整治金三角。这一次的“血雨腥风”成为了中国与老缅泰三国达成协议的契机,影片在第14分钟左右,公安部长在前往会议的路上的镜头以及天安门的镜头,无疑呈现了一种大国气势的国家形象。

如果把这样一些类似的镜头单独拎出来,人们并看不到更多的深远内涵。在《湄公河行动》中,这种体现国家形象的镜头往往是在有了足够的叙事铺垫之后出现的,让这种政治意识很自然地渗入其中,不但不会被观众唾弃还能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这也是《湄公河行动》的高明之处和成功之处。

对电影主旋律创作的建议

电影《湄公河行动》对国家形象的成功塑造,让中国电影在雾霾中看到了一缕阳光,在一定程度上燃起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需要借助市场力量和产业整合,掌握更大的市场话语权,获得国家形象塑造的主动权,用中国文化去丰富、补充和改造普世文化,扩展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影响力。⑦《湄公河行动》的成功经验,让笔者感触颇深也深受启发。笔者试着对今后国产电影在进行主旋律创作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电影在进行国家形象塑造时,并不是“强行包装”一个国家的正面、光辉形象,极力回避本民族的负面、阴暗的一面。不同的历史时期,总会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那么电影工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更要用辩证、客观的审美眼光去挑选素材,在艺术性和商业性高度统一的基础上,让意识形态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渗入作品之中。

第二,坚持艺术真实性,避免刻意去美化、夸大国家形象,要用事实说话。电影创作基于客观事实,再进行艺术创作的真实性表达,这样呈现出来的国家形象才能深入人心。

第三,融入普世性精神,电影在塑造各种形象差异的同时,要努力在不同的个人中寻找出其普遍存在并融入精神,让整个“国家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更加饱满,更加贴近民众。

注释: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②盘剑.商业与政治:中国电影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时代选择[J].北京电影学报,2013,(04):8-14+23-103.

③李建华.怎样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本质[J].文艺争鸣,1991,(02).

④P.Kotler.Country Images in Marketing Strategies:Conceptual Issues and Experiential Asian illustrations[J].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2(10).

⑤李舫.“中国梦”开启银幕传奇 [N].人民日报,2012,1(13).

⑥尹鸿.打造主流的大众电影文化——评电影《湄公河行动》[J].中国文艺评论,2016,(11):95-98.

⑦尹鸿,石惠敏.中国电影与国家“软形象”[J].当代电影,2009,(02):17-20.

猜你喜欢
湄公河文艺国家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骑转湄公河平原越南胡志明市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走进湄公河
湄公河印象
□文艺范
亚洲的湄公河三角洲
把国家“租”出去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