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电影剧本的文化重构研究
——以《白蛇:缘起》为例

2023-01-21 04:25邓静宜刘勇权
声屏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白娘子白蛇传白蛇

□ 邓静宜 刘勇权

剧本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每制作一个动画镜头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动画镜头的制作一般是严格按照剧本来的,这就决定了动画电影对剧本有着很高的要求。[1]因此,要做好动画前期的剧本创作工作,牢牢把握剧本品质。在剧本创作中从中国传统神话中吸取营养,能赋予动画电影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的审美倾向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神话传说中的经典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单纯和刻板的重复已经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人们需要对传统神话故事进行文化重构,立足文化母体,发展出新的故事脉络。要了解观众的观影心理,最佳的状态是让观众产生“似与不似”之间的心理感受,使影片具有“相对新异性”。[2]在重构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过程中,要找到保守和创新的平衡点。《白蛇:缘起》选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白蛇传》作为题材,“旧瓶装新酒”,剧情上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主题层次丰富,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产生文化认同,重拾对中国动画的信心。

《白蛇传》故事的发展脉络

酝酿与萌芽。《白蛇传》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白蛇的转变史,在梳理众多版本的《白蛇传》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白蛇是如何摆脱为祸人间的妖精形象,一步步变成一名有情有义的女子的。

千年以前,中国民间就流传着关于蛇的传说。远古时代的蛇被视为重要图腾,女娲的形象就是上半身为人,下半身为蛇。然而在唐宋时期,在封建文人所撰写的故事中,他们依据蛇爬行的姿态,联想到女人的体态,于是将蛇与“情欲”联系在一起,蛇意味着不祥,故事中的白蛇更是充满了妖性。在可考的记录中,白蛇第一次以人的形象出现是在《太平广记》卷四五八中,白蛇化身为人,利用美色诱导男人,最后吸食人血,害人性命。这些故事的主题是人妖对立,白蛇是狡诈可怖的反派形象。之所以塑造出这种美丽可怖的白蛇形象震慑世人,深层原因是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教条下,女子没有追求解放的权利,必须遏制自己的天性,所以封建卫道士为了捍卫封建伦理纲条,用这些故事训诫世人不能沉迷女色,要远离蛇蝎美人,否则终遭厄运。另外,在这些故事中白蛇都是化作貌美的寡妇,更为“三纲五常”所不容。

南宋时期,洪迈所著的《夷坚志》又一次提到了有关白蛇的传说。在这个故事中,白蛇的形象有了一些转变,尽管书生被现出真身的白蛇惊吓到,最后郁积而亡,但白蛇在主观意图上从没想过害人。至此,白蛇的形象虽然与后世依然有很大差距,但这些有关白蛇的传说为《白蛇传》故事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也为后世的《白蛇传》所容纳。

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的《白蛇传》初具雏形,讲的是白蛇害人性命,老道士便施法将包括白蛇在内的三个妖精镇压在了西湖的三座塔底。这其中有两个情节为后世所沿用:一是白蛇化身为白衣娘娘,爱上了年轻后生;二是白蛇最终被镇压在西湖塔底。尽管人们认为这是《白蛇传》最初的文字起源,但整部作品缺少艺术感染力,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也并不充分,主题依然是宣扬封建伦理纲常。

发展与定型。在《白蛇传》故事初具雏形后,又有了三次改编才让故事最终完整,让白蛇转变为人们今天所看到的有情有义的形象。

明代作家冯梦龙所著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第一次改编。他不仅完善了《白蛇传》,让其成为一个跌宕起伏、情节完整的故事,还有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让白娘子成为了一个忠诚多情的美女,她不再只依靠色相诱导许宣,而是对他付出自己的真心。可以说在冯梦龙的笔下,白娘子的形象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虽然依然有妖性残留,但人性还是占据了她性格的大部分。[3]冯梦龙最初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警世”,但冯梦龙编写的故事曲折动人,白蛇在故事中的形象美丽痴情。以上种种,都让人们无法对“蛇妖”反感、恐惧,反而同情白蛇的遭遇,甚至受故事中的白蛇影响,也去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总之,冯梦龙让《白蛇传》的故事真正成型。

至清朝,方成培写成《雷峰塔传奇》,让《白蛇传》的主题思想与艺术成就又一次有了巨大的改变与提升。首先,从主题思想上,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一改冯梦龙的“警世”观,表达了对封建思想的反抗和对自由爱情的赞扬,白蛇终于摆脱了所有的妖性,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充满了牺牲精神和反抗精神。为了像人类一样享受人间的情爱,她毅然放弃了自己修行千年的功力。《雷峰塔传奇》还增添了“白蛇孕子”这一情节,实际上是完全抹去了白娘子的妖性,告诉人们她是一个能做贤妻良母的凡人。但《雷峰塔传奇》也有缺点,虽然相比前作舍弃了一些“色即是空”的观点,但依然没有摆脱宿命论的影响。

到了近现代,《白蛇传》的故事内容与主题已经在很多方面落后于时代,这注定会让《白蛇传》走向又一次的革新。1953年,作家田汉将《白蛇传》这个名字正式确立下来,这一次改变最大的是许仙的形象。在之前的版本中,许仙是一个被动、矛盾的人,尽管许仙也有善良的一面,但他逃避爱情的责任,甚至帮助法海镇压白蛇,可以说非常薄情。而田汉所塑造的许仙是一个有情郎,法海镇压了白娘子并假意劝告许仙白蛇害人时,许仙愤怒地回应:“吃人的是法海,不是妻房!”至此,许仙彻底脱离了封建教条的影响,看清了统治者的真面目,选择了对抗。这样的转变让读者对许仙这个人物产生同情与支持,更加衬托出许仙与白娘子爱情的悲剧性。同时,也揭露了封建教条的代表“法海”专制虚伪的真面目,从而控诉封建教条对人的摧残。

升华与改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白蛇传》故事作为一个热门题材也多次被搬上大银幕。1993年,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播出,该剧可以说是所有《白蛇传》故事的集大成者,剧情参考了多个版本的《白蛇传》,相当于做了一个总结。当然,《新白娘子传奇》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白娘子与许仙的真心相恋变成白娘子报恩,这种情节设计包含着因果报应思想。另外,《新白娘子传奇》的结尾让所有人在菩萨的点化下握手言和,尽管这是一个团圆和谐的结局,但这是一种对封建伦理的妥协,对于《白蛇传》反抗封建伦理、追求自由婚姻的社会意义也有所削弱。

在三大民间传说中,只有《白蛇传》的故事内容、人物形象、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今天,《白蛇传》的故事也迎来了新的改编。2019年上映的《白蛇·缘起》遵循着历史发展的规律,响应时代的呼唤,又做了一次大的改编。

《白蛇:缘起》是第一部改编自《白蛇传》的动画电影作品,从题目人们就知道这是对《白蛇传》的衍生改编,在原著的基础上向外延展,在对中国传统神话重构的过程中,加入了许多来自当代的思考。同时,《白蛇:缘起》没有因为一味追求“现代感”而忽视《白蛇传》的社会历史意义,《白蛇:缘起》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歌颂和向往,并且在主题上加入了白蛇对自己身份的确认与肯定,表现了对苛政税赋的批判和对古代百姓疾苦的同情。没有将白蛇与许宣的相知相遇归结于宿命,反而共同反抗命运,不对反派势力妥协。可以说《白蛇:缘起》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对蛇图腾的膜拜、话本等一系列资源,为中国动画叙事策略探索出一个新模式,也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精神传统,是对《白蛇传》的又一次补充和发展。[4]

《白蛇:缘起》剧本的文化重构

人物形象重构。人物形象的塑造分内化和外化两个方面,内化主要指人物的内在性格,外化则是指人物的造型。《白蛇:缘起》的造型借鉴了《新白娘子传奇》,小白的造型是古典的、唯美的,“一双杏眼含情,几缕青丝飘扬”就是最好的描述。在性情上,与唯美的造型相呼应,沿用了《新白娘子传奇》中忠诚、善良的白蛇形象,情景交融使得《白蛇:缘起》的剧本有着中国独特的仙侠意境。但与前作不同的是,《白蛇:缘起》中小白更加敢于抗争,对于国师和蛇母的威胁始终没有屈服,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身受重伤,失去记忆。500年后,当她恢复记忆,一句“一时情欢,我记了500年”,将白娘子与许仙的感情推向高潮,树立起了小白敢爱敢恨、忠诚坚强的“义妖”形象。

对许仙形象的重构《白蛇:缘起》做出的最大改变。作为许仙的前世,许宣是一个身手矫健、热心洒脱的捕蛇人,可以说完全颠覆了观众心中固有的书生形象。他情感充沛,与小白并肩作战,最终为了小白付出了生命。正是因为许宣这个角色的推动,《白蛇:缘起》展现了一段真挚的感情,展现了中华民族重情重义的价值体系。最后小青也一改之前一身青衣的柔美形象,身穿战甲,眼神刚毅,俨然一个身经百战的女刺客。另外,小青的性格设计上加入了更多的妖性,她不理解小白对许宣的情感,对人类的态度充满了敌意与不屑。一青一白两蛇相互映衬,更显出小白的懵懂单纯、未经世事。

而对于改编传统神话的国产动画电影来说,塑造人物的难点与困境就在于经典形象难以超越。以孙悟空为例,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空前完美,在后期的《宝莲灯》等作品中,孙悟空的形象都没超出人们的期待。在这个困境下,《白蛇:缘起》选择了陌生化的角色塑造方法,特别是对许宣的改编,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合理、情感更加充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记忆。

题材重构。“百年修得同船渡”是《新白娘子传奇》的经典台词,而《白蛇:缘起》聚焦于此,讲述许仙与白娘子百年之前的故事。作品中去除了法海这一重要反面角色,只保留了许仙、青蛇、白蛇几个主要角色,所以乍看之下,会觉得这部作品是完全脱离原著的。但实际上,该作品与原著环环相扣,《白蛇:缘起》很好地解释了许仙与白娘子婚姻的缘由,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前世种缘,后世报情”,这样的解释去除了原本故事中的宿命论观,白娘子不再是为了报恩、宿命而与许仙结合,而是有一段深刻的感情链接与升华的历程。[5]

一个好的故事需要有张力的戏剧冲突,这种冲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从外在来说,《白蛇:缘起》中增加了国师和蛇母这两个主要反面角色,片中贵族阶层与最高统治者昏庸无道,用苛政赋税压榨百姓,其代表就是国师这个角色。国师压榨百姓,蛇母想要刺杀国师,小青想要刺杀许宣,可以说各个角色之间都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从内在来说,小白失意后遇到许宣,在与许宣交往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面对蛇族的规矩与训导,还有许宣的真诚挽留以及苦海中的百姓,她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些冲突的解决都带着观众向更深层次的主题,开篇白蛇寻找丢失的记忆、确认自己的身份是最初的主题,在寻找的路途中白蛇遭遇了多重困境:国师为了一己私欲强权压迫百姓,追杀蛇族,百姓害怕妖怪,在国师的统治下苦不堪言。而自己身为“妖”,又要站在何种立场?在内心的不断斗争中,白蛇选择了接纳自我,尽管身为“妖”但她选择保护百姓,与国师斗争,成为了“救世主”。她的选择让她找回了记忆,获得了爱情,还拯救百姓于危难中。在爱情主题中加入白蛇从迷茫到坚定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经历,正是为了满足现代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诉求。这种重构让主题的层次更加丰富,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不仅仅停留于“爱情故事”。[6]

世界观重构。动画世界观的含义是对于角色所处的世界环境的设定,具体分为时间设定、空间架构、价值观等,在动画制作流程中属于前期工作,由编剧负责。为了保证故事剧情的顺畅发展,必须有一个合理、完整的世界观。角色的行动是受到世界观设定限制的,只有这样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才会对角色的行为与产生的结果产生心理认同感。

《白蛇:缘起》将故事时间设定在了唐朝,片中不管是主角小白所着的对襟襦裙,还是捕蛇村百姓的服饰、侍女的长服、士兵的铠甲等都是晚唐的服饰风格。在空间架构上,借鉴了许多中国传统的雕塑、绘画的风格特点,比如宝青坊里复杂的布局设计和花纹装饰,镇妖塔塔底隧道里繁复的阵法。在虚拟的故事中添加历史细节,不仅增强了观众的视觉体验,还能唤醒观众的文化记忆,让观众将虚拟动画世界与真实世界相联系,拉近动画与观众间的距离,让观众迅速进入动画世界中。相比《白蛇传》前作,《白蛇:缘起》也表现出了更前卫的价值观中,许宣的很多观点“就算人生命数有定,也要活得自在”“世间多的是长了两条腿的恶人,长了条尾巴又如何”都包含了人妖平等、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好愿景,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要有自强不息、扬善除恶的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改编传统神话的动画电影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仍然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在国内外各种思潮的涌动之下,在中国动画陷入文化焦虑之时,人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出路与突破口。《白蛇:缘起》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仙侠风格特点,在动作表演上也尽量贴近中国人的风格习惯,在主题上脱离了幼儿化、低龄化,淡化了说教意味,传达出新时代的思想,这些都迅速拉近了观众和中国经典神话传说的距离。人们应以《白蛇:缘起》为鉴,赋予中国动画独特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白娘子白蛇传白蛇
可怕的“小白蛇”
黑皮肤的“白娘子”
蛇与玫瑰
“宣白”CP《天乩之白蛇传说》
漫话民间故事 白娘子——端午劫
漫话民间故事 白娘子——断桥初相识
京剧《白蛇传》经典性的内在构成
由妖到人:从两性视角看白蛇形象的演变
白娘子采灵芝
严歌苓《白蛇》中的女性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