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文化视角下的电视剧剧名翻译

2023-01-21 04:23梁丽丽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译者跨文化伦理

□梁丽丽/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密切,跨文化交流也成为经济全球化常态化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势必要做好跨文化的工作。如今我国产出的大量优秀的电视剧正受到西方国家的热情追捧。为进一步发扬我国优秀文化的工作,我们需要更加严格、认真的对待电视剧剧名的英译工作。本文以翻译伦理为视角,深刻探究各种电视剧剧名的类型特点以选择相对应的伦理模式作为指导,以此通过电视剧剧名英译来承担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职责。

1 关于翻译伦理

1.1 何为伦理

汉语“伦理”一词从字典上查证,它是与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联系起来。孔子推崇的“礼”也与伦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不说明遵循道德规范,言行举止符合礼的标准。由古至今,伦理一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深深的镌刻在人民心中。伦理的本质就是道德规范,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其中蕴涵的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哲理,也包括许多做人的道理,例如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定[1]。人们的言语和行为需要符合道德伦理的要求,以至于个体方可在复杂的社会群体交流中做出正确的言语和行为选择,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趋势。鉴于此,翻译亦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其中涉及作者和译者、原作和译文、语言和文化、译者与委托人、译者与读者、译者与评论家等诸多要素[2]。纷繁复杂的翻译实践活动便决定了它与伦理学的密切关系,更离不开伦理学的有效指导,以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价值引导,才能在翻译实践活动中解决好各方面关系[3]。

1.2 翻译伦理研究综述

1.2.1 国外翻译伦理研究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法国著名理论家、哲学家安托万贝尔曼(Antonie Berman)。1813年,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发表了《论翻译的方法》,他提出了实现翻译活动的两种途径:一是尊重作者的思想,二是走近读者。而他更倾向于保留原文的特色,尊重源语文化。贝尔曼受到这一理念的启发,将其提升到“翻译伦理”的概念。他在发表的《异的考验》一书中,深刻阐述了“翻译的本质就是要在开放、包容、平等、对话、互相交流中实现翻译创作”,尊重原作中文化差异、意识差异、语言差异,让不同文化在互相交流与传播中,大放异彩。之后贝尔曼出版的《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文化与翻译》(1984)、《翻译与文字》(1985;1999)、《翻译批评论:约翰·唐》(1995)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其翻译伦理思想。贝尔曼的“翻译伦理”思想在翻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4]。

而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就是其中一位,其中《异的考验》一文给韦努蒂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迪,因此在 2000年韦努蒂翻译了《翻译及对异的考验》,让更多的英语人士了解其对翻译伦理的思考。相对于贝尔曼,韦努蒂从社会政治意识角度看待翻译活动,反对英美资本主义等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提倡用“异化策略”以保留原作的特色来反对英美国家文化中心主义的入侵。1998年韦努蒂在《翻译的耻辱:存异伦理初探》中继续提倡“异化策略”。在其出版的《翻译的窘境:论差异的伦理》更是把“异化策略”这一思想从翻译实践层面升华到伦理精神[5]。

1997年安东尼·皮姆在法国巴黎国际哲学会议上提出关于翻译伦理的见解,并整理出版命名为《论译者的伦理》。不同于韦努蒂的观点,皮姆认为翻译伦理仅适用于有价值的哲学和经典的文学著作,难以广泛推广使用,这就造成阻碍了翻译理论家的思想与翻译实践脱节,无法指导大量翻译实践活动并缺少有效的翻译伦理思想作指导。皮姆在其书中首次提出了“译者的文化间性”概念,从翻译伦理的研究转向“译者伦理”研究,即关注译者的职业伦理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译者不仅要翻译好作作品,也要符合职业道德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是否翻译、如何翻译的决定,译者伦理赋予了译者的极大自由选择权利。因此翻译伦理不仅要关注翻译伦理,还要关注译者本身,或是翻译职业伦理[6]。

芬兰学者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在受到韦努蒂和皮姆的翻译伦理思想影响下,在其《翻译模因论—翻译思想的传播》一文中专门探究了翻译伦理的问题,并阐述了翻译伦理研究的基本范畴[7]。他提出翻译活动受四条基本规范制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伦理价值观,即期待规范—明晰、关系规范—真实、沟通规范—信任、和责任规范—理解。还将理论研究分为宏观翻译伦理研究和微观翻译伦理研究。宏观翻译伦理研究是与译者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包括文化、政治、权力、福利报酬等诸多因素,体现功利性。而微观翻译伦理研究是译者与翻译文本之间的关系,需要考虑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理论等因素,即译者与文字的关系。切斯特曼是一位真正谈论翻译伦理问题的哲学家[8]。在其发表的16片论文中,一书名为圣哲罗姆誓言之倡议(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提出了五种翻译伦理模式,即再现伦理(ethics of representation)、服务伦理(ethics of service)、交际伦理(ethics of communication)、基于规范的伦理(norm-based ethics)、以及承诺的伦理(ethics of commitment).根据切斯特曼的五种翻译伦理模式,译者需要做到“彼此互异”的原则,才能达到最大的跨文化合作[9]。

1.2.2 国内翻译伦理研究

最初翻译伦理学概念的提出是吕俊在《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一书中提出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引人翻译学研究中,使翻译伦理学成为翻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研究内容。2006年吕俊和候向群合著《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中进一步延续了关于构建“翻译伦理学”的设想。两位著者在文中明确指出翻译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受道德规范的制约,一旦缺失道德规范,文化交际活动就会失范,就不会符合道德标准。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交往应有一套符合各国都可接受的普遍道德标准[10]。孙宁宁2003年研究了伦理学与翻译研究之间的关系,指出交互主体在交往实践中的重要性,指导了翻译研究的宏观和微观方面上的研究[11]。2005年申迎丽与仝亚辉共著的《翻译伦理问题的回归》中详细介绍了《译者》的翻译伦理研究成果包括翻译伦理研究与翻译主体与外在因素的矛盾、指出翻译研究需要从翻译伦理视角出发[12]。王大智整理并分析出具有典型性的翻译伦理研究成果。如贝尔曼、切斯特曼、韦努蒂、许钧等[13]。2007年汤君从译者职业伦理角度分析翻译伦理研究的价值与社会的意义[14]。2008年曾记梳理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关于“忠实”问题的层层批判与思考,并进一步探析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忠实”的重新定义版,从中揭示了翻译实践活动逐步走向文化与政治领域[15]。基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博士论文都以伦理问题展开研究和思考。

因此,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共同遵循符合各国标准的翻译伦理道德标准——翻译伦理学。这种跨文化交流一定是建立在承认文化差异,尊重异文化为基础,以平等对话为原则,以此搭建起全球跨文化交流的良性互动桥梁。

2 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

切斯特曼是西方最早提出翻译伦理学理念的翻译学家,这是从新的角度来研究翻译实践活动。切斯特曼提出翻译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翻译伦理道德标准,而伦理道德标准是遵循四条规范的制约,即期待规范、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和关系规范。同时四种规范遵循不同的伦理价值观的要求。鉴于此,切斯特曼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五种翻译伦理模式:再现伦理模式、服务伦理模式、交流伦理模式、规范伦理模式、专业承诺伦理模式。

2.1 再现伦理模式

切斯特曼(2001)在“圣哲罗姆誓言之倡议”一文中提出了四种翻译伦理模式。第一种是再现的伦理,这种伦理模式可追溯到圣经翻译中最忠实的译者,译者不会作任何添加、删除或更改。完全将原文的内容、形式或者原作者的目的展现出来;再现伦理翻译模式尊重作者,尊重原作的异处。通常再现伦理模式下使用的翻译方法可以是直译、音译、标注法等完美保留原作特色。

2.2 服务伦理模式

服务伦理模式,顾名思义是以“服务”二字为准的翻译。该翻译实践活动是由客户发起的翻译实践活动,译者需要满足客户的翻译要求,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译稿,交稿。整个过程符合客户的要求,体现对客户的“忠诚”,但也不能背弃作者、原作、读者。

2.3 交流伦理模式

交流伦理模式旨在达到“译者理解异质文化”,强调“翻译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注的重点不是作者、原文和读者,而是作为译者自身是否达到这一身份要求,是否能很好的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因此,交流伦理模式就是强调理解,增进彼此文化交流与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状态。

2.4 规范伦理模式

该伦理模式是根据描述性翻译研究与图里(1995)的规范理论提出的。规范伦理模式的本质就是信任价值标准,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中处理好文本类型、客户的需求、作者的意图以及读者等,这些因素是完成翻译实践的关键,也是履行特定的规范要求,才能获得读者的信任。

2.5 专业承诺伦理模式

前面提出的四大翻译伦理模式彼此互异,彼此遵循不同的伦理价值。切斯特曼意识到不同的翻译伦理模式源于不同的伦理层面,只能满足一种伦理价值,那么伦理价值之间势必会发生冲突。作为译者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自行抉择以符合伦理道德规范。

3 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下的电视剧剧名的翻译

3.1 再现伦理忠于“原作”

再现伦理翻译模式就是要尊重原作意图,尊重作者,保留原作的特色。在对电视剧剧名的翻译实践中,要尽可能再现原电视剧的剧名。再现翻译理论适合用的翻译策略通常采用直译、音译、加标注等。例如:

《北京青年》Beijing Youth

该剧讲述了四个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且性格迥异的青年,他们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光辉岁月,为了彼此的理想努力着。英文剧名的翻译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渲染,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剧的特色。而Youth这一词的基本含义正是“青年”,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也易于被读者所接受。

《奋斗》Struggle

该剧讲述80年代六个刚毕业的北京大学生在情感生活与事业奋斗中经历的各种酸甜苦辣的故事。英语剧名翻译选择“Struggle”一词完美再现原剧的含义,忠实剧名。浅显易懂的的语言表达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引人入胜,以此达到宣传的目的。

3.2 服务伦理忠于“服务”

服务伦理模式,顾名思义重在“服务”二字。服务伦理不仅要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也要忠于“读者”的需求。译者要保证译文通俗易懂,能为读者呈现出最好的译文。在对电视剧剧名的翻译中,服务伦理首先体现在服务观众上,一个好的电视剧剧名的翻译通常可以激发观众的兴趣与观看的欲望,服务了电视剧的投资方。

《步步惊心》Treading On Thin Ice

该剧是一部清朝穿越剧,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因熟知清史,她原是一名现代都市白领后穿越时空的隧道,成为清朝少女,被卷入九子夺嫡之中,不可抽身。英译为Treading on the thin ice,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直译的话,难免给观众造成误解,不知所云。通过意译策略,才符合译语观众的文化背景,然其一目了然。

3.3 交流伦理忠于“平等”

交流的伦理模式旨在重视译者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所有翻译参与者的平等性,即使原文与原文读者的理解程度与译文与译文读者的理解程度保持一致。译者更不能为了满足译文读者而忽略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就需要译者尊重翻译实践活动中的所有参与者。

《天地男儿》 Cold blood and Warm Heart

该剧讲述了香港豪门一段家族斗争、两代恩仇、感情纠葛史。《天地男儿》如果直译为Heaven and Earth Boy不仅没有译出原剧剧名的特色,也无法唤起译语观众的兴趣。相比而言,Cold blood and Warm Heart采用意译的方法能更好地契合该剧主题和内容。

4 结论

本文在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视角下深入研究了电视剧剧名的翻译,电视剧剧名的翻译不单单是一场翻译实践活动,也是一场伦理活动。译者不仅要尊重整个生态翻译环境的各要素,还应有正确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翻译行为。电视剧剧名的翻译作为跨文化活动之一,译者不仅要根据不同的剧名来选择翻译伦理模式,并选择相对应的翻译策略,如直译、音译、重构、异译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翻译伦理运用到电视剧剧名的翻译中,以此更好的推动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引用

[1] 王海明.伦理学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骆贤凤.中西翻译伦理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9(3):13-17.

[3] 吴慧珍,周伟.回顾与反思:国内翻译伦理十年研究(2001-2010)[J].上海翻译,2012(01):24-28.

[4] Berman, Antoine.Translation and the Trials of the Foreign[C].//Routledge,2000:285-286.

[5] Lawrence, Venuti(ed. & trans.).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0:285-286.

[6] Pym, Anthony.Venuti'sVisibility[J].Target,1996(1):165-177.

[7] Chesterman, Andrew.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Benjamin's,1997.

[8] Chesterman, Andrew.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J].The Translator,2001,7(2):139-154.

[9] Venuti, Lawrence.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188.

[10] 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别塔的重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1] 孙宁宁.交往伦理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交学院学报,2003(3):90-96.

[12] 申迎丽,仝亚辉.翻译伦理问题的回归—由《译者》特刊之《回归到伦理问题》出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94-99.

[13] 王大智.关于展开翻译伦理研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44-47.

[14] 汤君.翻译伦理的理论审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4):57-64.

[15] 曾记.“忠实”的嬗变——翻译伦理的多元定位[J].外语研究,2008(6):13-17.

猜你喜欢
译者跨文化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