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2023-01-21 05:42宋志伟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大学生

宋志伟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110818)

一、引言

“十三五”发展周期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同时,高等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深化改革和跨步发展的关键期。在新形势下,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求,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标准,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1-2]近些年,党中央和国家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强化党对高校的领导,进一步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并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思政素养,特别重视高校思政工作的有序开展。[3-4]在思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将思政教学融入各专业课教学当中;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突出作用。[5]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教师,是连接高校管理层和学生之间的桥梁。[6]

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该领域也成为高等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方盈等从辅导员实践能力提升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进度,认为提升辅导员个人能力是解决各种制约因素的关键;吕东刚从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角度展开研究,提出了强化辅导员队伍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性,以辅导员为纽带将正能量传递给大学生;曾玥蓉等指出了高校党建工作是做好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应同步推进高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王鹏云等指出在网络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借助网络拓宽辅导员思政教育的途径,并改善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辅导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及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因此,以高校辅导员为支点,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政教学工作,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及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重点阐述了新形势下辅导员开展思政教学工作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解决措施。

二、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承上启下的时代重任。现阶段,高校辅导的思政教育工作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的视角来看,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国家之间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愈发频繁,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外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不可能不对我国民众产生影响。对于高校在校大学生而言,国际文化交流可以使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增加新鲜元素,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并提升他们思维的创新性;但由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信息甄别能力不强,不可避免地对外国文化中优秀部分产生盲目崇拜,这将不利于大学生群体民族自信心的培养。在国家文化交流日趋紧密的背景下,就需要辅导员及时地指出和纠正学生们的错误想法和认知,帮助大学生们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来自于互联网的影响

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接近11亿,高校互联网覆盖率更是达到了100%。网络对我国居民特别是大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对于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而言,互联网同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例如,基于互联网可以构建群组发布思政教学的消息,可以通过视频或在线直播宣传和推广思政教学的相关内容等,在线思政教育打破了传统思政教学的时空限制,给师生都带来的诸多便利性。但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尚未形成,对信息真伪对错的鉴别能力较差,思维简单,来自于网络的一些负面信息、失真信息,以及错误的、消极的价值观,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构建形成不利影响。作为校园之内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师,辅导员应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当日常相处中发现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应当耐心地疏导和劝慰,帮助大学生走出困境,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高校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变革的影响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校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出现了深刻的变革,学生的选课、上课甚至考试都出现了无纸化的发展趋势,学生之间,学生和辅导员之间平时都以在线交流的方式为主,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这种基于网络的管理模式的优点是提高了效率,给每个个体预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但该种管理模式的缺点是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和时间变少了,给思政工作开展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再加上近些年高校招生人数出现了增加的趋势,辅导员的工作较为繁重,辅导员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问题、就业问题等,严重压缩了思政教育的时长,由此可见,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对其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和工作方法创新改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中的制约因素

随着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思政教育教学重要性的提高,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高校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一)来自于高校管理制度体系方面的制约因素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实施一种双轨制管理模式,即辅导员在开展日常的学生工作时受所在二级学院的领导,主要履行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但在开展思政教学工作时,辅导员还要接受高校学生工作部和高校党委的领导。事实上这种双轨制管理体制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割裂开来,两个部门都能够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要求,并对辅导员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两套组织管理制度体系有着不同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度,接收双重领导时难免会出现工作矛盾或时间冲突。这种管理模式或管理体制会给管理员的工作履行带来很大的困惑。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政工作可以同步开展,对于工作的执行者和对象均相同,可以提升工作开展的效率,并能够降低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但在高校现有的辅导员管理制度体系下,高校辅导员的全部工作被一分为二,变得更加的冗余和繁琐,有些工作重复做、循环做,有些工作却做得不到位。此外,随着我国高校人数的稳步增长和各项工作的管理细化,现有的高校辅导员人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管理和思政管理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总人数的捉襟见肘,也导致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临巨大阻力。

(二)来自于大学生管理方面的制约因素

大学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对象,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能够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成为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在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中,来自于大学生客体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大都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一些思政内容大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对于这些内容也不感兴趣,最终导致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其次,有些理工科和医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平时面临较大的专业课学习压力,课程时间安排十分紧张,此外学生们的考试压力、考证压力、和考研深造的压力,也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辅导员布置的思政教学学习任务。甚至在一个学期中学生和辅导员的见面次数都十分有限,导致辅导员的思政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最后,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在积极地推进辅导员思政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积极地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但实际上,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分累计并没有和思政教育的执行情况相挂钩,没能够引起大学生对思政教学的重视。

(三)来自于辅导员自身的制约因素

高校辅导员推进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阻力过大,除了各种外界的原因之外,辅导员自身也有一些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是高校辅导员对国家和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理解不深刻,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预判不足。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繁琐的、长期的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任务。但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还有学生管理和院系分配的其他工作,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投入精力不足,或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针对学生的思政工作开展滞后。其次,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工作能力不足。目前,高校的院系管理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均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具体包括,对上级领导分配任务的执行能力和闭环能力;对自己工作计划的制定能力、执行能力、持续改进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理解能力等。高校学生辅导员多由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留校的学生担任,工作经验和阅历也有所欠缺,尤其是沟通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在实践工作中逐步提高。最后,高校辅导员关于思政教学具体内容和所带班级专业课内容缺乏最基础的了解。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政工作,先要深入理解思政教学的内容体系,并掌握一些学生的专业课内容,以便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政工作。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有效性的具体对策措施

针对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现实困难,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实际执行效果。

(一)变革高校现有的辅导员管理体制,创造更好的思政教育环境

高校正在执行的双轨制辅导员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造成了困难和负担,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导致具体工作中易产生时间冲突,工作开展难度增大。为了创造更好的思政教育环境,应将辅导员思政工作的管理权由学校党委和学校学生工作部,转移到二级院系集中管理,即高校辅导员完全归属于二级院系管理,包括学生工作的管理工作和党建思政工作。辅导员管理体制和模式优化后,管理方式更加扁平化,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和信息传递效率,辅导员的学生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时间不会发生冲突,可以将这两项工作融合起来处理,会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思政教育工作的环境也会得到同步改善。

(二)强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对辅导员的总体队伍建设和辅导员个人工作能力和素质,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学生辅导员的知识储备情况、年龄分布情况、经验阅历情况,需要定期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加强对辅导员队伍总体建设,提高辅导员个人的思政知识储备、思政素养、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总体素养与高校的党建工作、思政工作的执行情况和具体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十分有必要做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总体建设工作。对于辅导员个人而言,其工作能力越强,工作效率就越高,然后才有时间和精力做好工作方式改进和工作方法的创新。高校要定期组织辅导员培训工作,和辅导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工作,将工作能力较强的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和路径,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三)注重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创新

思政工作如何开展,采取何种方法与大学生就思政教育问题展开交流,及如何寻找到新的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得到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上述这些工作要求,都是一名在职高校辅导员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从辅导员的视角来看,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首先要基于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心智特点、性格特点灵活地开展教育工作。思政教育的内容本身较为枯燥乏味,内容不容易被理解,作为辅导员应采用更加灵活、容易被理解的方式向学生们传达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其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得采用说教的方式。例如,可以由辅导员带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圣地、战斗遗址等,基于实践的视角向学生传达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了解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从真人真事的角度入手讲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思政教育具体内容;还可以利用校园内的红色社团活动、组织红歌比赛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思政教育。总之,高校辅导员要注重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多从实践的角度开展思政工作,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可以获得较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四)将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学生思政学习情况均全面纳入教学考核

要想获得较好的思政教育效果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们必须重视该项工作。首先,学校作为思政教育管理者和组织者,需要将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全部纳入教学考核体系。例如,将思政教育的执行效果与高校辅导员的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建立联系,学生思政教学的考核成绩与学生的学分累计及能否顺利毕业挂钩。这样无论是高校辅导员,还是大学生群体,都能够对思政教育活动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该项工作的开展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其次,以高校统一管理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的方式,对于每个辅导员和学生而言都是公平的,可以基于该种方式遴选出优秀的高校辅导员作为典型进行表彰,并将效果较好的思政教育方式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