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

2023-01-21 06:05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朱思慧赵宝新
办公室业务 2022年24期
关键词:谱系思政课思政

文/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思慧 赵宝新

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重要理念就此提出。同年9月29日,新华社发布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包括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等46种精神纳入其中。积极推动精神谱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下简称“精神谱系”)这一概念于2021年才正式提出,故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少、较新且未成体系,更多学者将着眼点放置于精神谱系本身的研究,或选取其中一种或几种精神与思政课教学产生联系,而针对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方面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故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价值意蕴和实施路径,以期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具体来说,本文探究精神谱系因何融入、以何融入、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之中。

一、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纳入到思政课教学体系当中,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体系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因而,将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尤其具有鲜明的价值意蕴:

(一)育人意蕴:强化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功能。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强化立德树人功能,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将精神谱系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当中,让学生了解到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仁人志士开天辟地、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了强起来,增加学生对我国各个发展阶段的了解和认知,增强敬畏之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同时,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体系中,也有助于切实激发和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进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增强文化自信和政治定力,从而把爱国的热情转化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本领。

(二)教学意蕴: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获得感。高校思政课由于其公共必修课的属性,辐射范围较广、理论性较强,但不同专业的学生理论功底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做到灵活多变、因材施教。但是,一直以来思政课教学中都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偏低、课堂“抬头率”不足等各种问题,长期困扰着全国思政课研究专家和高校教师。而将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堂,有利于解决以上问题。一方面,精神谱系与思政课教材和教学体系都有较强的相适应度;另一方面,精神谱系中各个精神背后的史实故事性强,引入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精神谱系相关资料在网络上非常丰富,相关的红色教育基地也较多,可通过实践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故事的分享和精神理论的分析中,引发学生共鸣和思考。精神谱系当中的精神数量丰富、涉及时期较多,足以满足教师课堂引入和学生实践学习展示的多方面需求,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中不仅能够习得知识,还可以培育精神、增强能力,切实提升获得感,实现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三)时代意蕴:培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正在增加,面临严峻形势,作为时代新人的大学生需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当代“00后”大学生,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从小物质生活条件较好,很多对我们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曾经走过的艰苦历程知之甚少,因而斗争精神普遍较弱,因而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理想信念、勇敢应对风险挑战、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时代给予教育的重任。思政课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在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培育意志品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将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中,通过体悟各种精神的内核,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和斗争精神,培育其家国情怀,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时代新人的主体责任,更能够敢于担当责任并付诸实践,为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青春力量。

二、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体系构建

综合考量精神谱系和思政课的教学、教材的关系,构建以“输入—消化—输出”为体系的融入模式,实现精神谱系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全方位、深度交融:

(一)输入阶段:以史实感悟精神。精神谱系中的各个精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一个个故事升华而成的,因此想要将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就必须讲清楚精神背后的故事。将各种精神所在时期或内容契合点作为切入点融入教学,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精神内核。例如,《近现代史纲要》本就是讲历史、讲党史,可以进一步细化精神对应的时代和具体史实,让学生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力行,体悟精神的伟大;将精神谱系背后的故事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专题教学中,如讲述理想信念部分融入伟大建党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伟大精神、理想信念对于面临危亡的民族和陷入低潮的革命所起到的支撑作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以历史发展的脉络,根据时间和阶段划分,在不同章节的学习中穿插精神背后的故事,不仅可以更好理解每个精神的实质,也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不同时代的背景和我们党的主要任务,进而为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奠定基础。

(二)消化阶段:以精神升华理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学习理论的前提是了解清楚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实践渊源,所以史论不分家。因此,在教学中,可将精神谱系作为一条红线将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为阐述理论的有力支撑。如讲述建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不平凡经历,既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内核,也能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通过讲解井冈山精神,使学生更加理解我党为何能找到这样一条符合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及这条道路的内容;讲述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引入塞罕坝精神,借以讲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等。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枯燥的问题长期存在,如何在讲述清楚理论的同时,又不失趣味性,增加学生对深奥理论的认知,引入精神谱系作为一条红线穿插其中,不失为好的选择。

(三)输出阶段:以精神凝聚力量。思政课的教学除了需讲授清楚理论知识外,更需要考虑的是“立德树人”,而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青春力量。首先,有助于学生树立理想信念,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了解我们党在逆境中不放弃追求理想、革命先烈即使牺牲自我也不放弃信仰,从而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伟大精神,借以引导学生坚定树立远大理想。同时,“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通过精神升华理论,引导大学生坚持真理,坚定理想信念。其次,有助于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精神谱系中不同时期的伟大精神,都展现了民族和人民高于一切的家国情怀,正因为这样精神的存在,我国才能从“亡国灭种”危机中转危为安,才能从“一穷二白”中走向富强。将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能让学生深入思考个人、集体和国家间的关系,从而树立家国情怀,为成长为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思想基础。再次,有助于学生培养斗争精神,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当代大学生树立斗争精神。100年来,不同时期的革命建设者都在与其所处时代的困难、危机展开斗争,当前中国发展确实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不意味着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相反,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斗争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当代大学生未曾亲历我国艰苦创业的时代,而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则能引导学生安不忘危,不断磨炼意志,做到识别风险、直面挑战并解决问题。最后,有利于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中国随着物质文明的丰富、社会的开放包容和文化的多样化,加之大学生思想的活跃,使得大学校园内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思政教育不在于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同样的价值观,但必须明确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在核心价值领域坚定追求。将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从而有效规避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侵蚀。

三、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方式方法

高校思政课作为公共基础课受众较广,因而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因材施教,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成效和学生的获得感: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往的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一言堂”、学生缺乏参与感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差,故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可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改变教师讲授方式,尽管随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推进,实践教学日益得到重视并占据了一定学时,但大部分学时仍是理论教学,故教师讲授方式的改进对于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仍旧重要。在讲授伟大精神时,不宜直接总结精神的意义和价值,而应使用案例式教学法将伟大精神的讲述穿插在内容适宜的章节中,通过讲述不同精神的产生时代、具体内容、精神内涵、当代价值等,总结精神并升华理论,使授课内容更加鲜活、生动。第二,丰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践,实事求是地讲精神谱系中涉及到不同时期的46种伟大精神,如果每个都由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用时过长且可能影响原有课程内容的讲授,故利用实践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既能提升学生参与感,增加学生对各伟大精神的认知,又能够以精神谱系作为一以贯之的主题开展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具体来讲,可通过课堂讨论、课前演讲、经典研读或诵读会、观看影视作品并撰写观后感、专题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围绕精神谱系开展课内实践,让更多同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实践中,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其总结、思考、发言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使学生深入感悟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艰苦奋斗历史,进而提升对伟大精神的感悟。具体来讲,可将课外实践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类:开展校内课外实践,可与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与精神谱系相关的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党史宣讲等。此外,还可以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类的社团以精神谱系为主题展开社团活动,在青马工程中以精神谱系为专题展开学习、讨论。开展校外课外实践,学生个人或集体到红色教育基地、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地参观考察,身临其境感受各种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真实感悟精神的形成和党百年奋斗历史。在完成课外实践后,还需完成调研报告或在课堂组织总结汇报会、实践成果展示,实现课内外实践教学的交互,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兼顾网络教学形式。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网络教学方式的出现,促使思政课的教学打破时间、地点等限制,这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多样化且便利的选择。一方面,借助慕课平台的线上资源,作为课前、课后辅助教学资料,供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学习,也可鼓励学生录制关于精神谱系的短视频,并择优上传,增加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学生安全等因素导致实践教学受限,但可利用虚拟仿真的方式,让学生即使不出学校也如同身临其境参观红色基地,甚至如同亲身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感受不同时代的奋斗和激情,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这无疑更有利于学生提升认知、增强感悟。网络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好网络手段不仅有利于深化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的程度,还对课程整体构建和教学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作为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其展现出应有的价值是重大的时代命题。因而,在教学改革中应当通过体系构建和多元化方式方法的选择,积极推动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

猜你喜欢
谱系思政课思政
神族谱系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谱系与基因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