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二维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2023-01-21 05:57王白鸽马宗禹陶宇星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调和色彩知识点

王白鸽,马宗禹,陶宇星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鞍山技师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二维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涵盖的内容涉及二维空间构成和二维空间色彩的构成。它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对二维空间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理解二维空间的造型方法,具备赏析二维空间构成的能力。现在的教学过程常规便是从理论讲解入手,通过学生使用水笔、水粉颜料调和来绘制二维空间的形象,从“点、线、面”入手逐步推进到色彩的二维空间学习,最终达到让学生理解二维空间造型方法。教学方法主要使用有 “讲授法、练习法、比较法”。这些方法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却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通常他们只是在课堂安静地利用工具去一幅一幅绘制作品,也容易过度依赖教材和电子信息技术,他们抄袭现有的作品情况时有发生,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学习热情不高,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得到新颖的和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在艺术设计作品中,创新思维的发生能产出创意的作品,我们讲究创意作品,因为只有新颖的创意作品才能更具吸引力,从《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对艺术设计专业后续课程如《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正向作用。如何改善现有的学习效果正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下面对于以上的一些问题来做一些探讨。

1 改变作业形式促进创意作品的形成

本课程的学生作业作品提交形式一般为纸质手绘作品,学生利用水性笔以及水粉绘画颜料的调和在白色卡纸上绘制点线面的构成,这样的作业形式单一且枯燥,学生在课堂以及课下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完成构成作品,容易产生倦怠感,作品往往雷同率比较高,作品效果也不理想。有时候学生绘制完成了作品,却不理解自己作品的意义,因为过度依赖电子信息技术,他们抄袭模仿现有的作品,使得学习效果变差。

纵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我们可以利用生活里的小物件通过手机拍摄即可完成二维空间的构成。具体步骤可以让同学们寻找不同大小的树叶或者树枝、橡皮、七巧板、纽扣等在卡纸上拼贴出点的发射构成、矛盾空间、以及点线面综合构成,然后再通过手机进行拍摄,可以快速的完成创意的作品。这样的创意作品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意能力,也更具有趣味性,也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拍摄出来的作品及时投屏到学习通平台或者教学大屏,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更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 利用色彩的情感属性制作创意形式美作品

色彩的情感属性其中之一是色彩具有不同的轻重感觉,主要取决于色彩的纯度和明度,明度高的色彩,比如亮粉色、黄色、嫩绿色等容易使人想到花卉、树叶、羽毛还有棉花、羊毛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明度低的颜色使人联想到大地、石头、工业、汽车等事物,使人感觉稳定、深沉和降落的感觉。前面平面构成中所提到的形式美的法则,其中有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的法则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可以利用色彩的情感属性来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对称图形,把这两个知识点结合起来,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启示,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创新性,比如使用较少但是颜色明度较低的色块放在画面的一侧,在画面的另一侧绘制颜色明度较浅的色块,但是数目相对较多,这样达到两边色彩重量相同的和谐,形成全新的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对称图形,类似这样的创新图形设计,学生通过深入思考,设计新颖的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图形,满足形式美法则的美好形象。

3 利用创意教具促进学生理解色彩的调和与调性

在《二维设计基础》课程里面,关于色彩的调和与调性的内容是重难点之一,学生对于色彩的调和概念难以理解,如色彩的同一调和、面积调和、间隔调和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内容,如果进行文字叙述会显得晦涩难懂,通过现场的调配演示在课堂上占用时间过长,不利于学生理解,如果能够使用更为直观的方式快速展现色彩调和的方法则更能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比如,色彩的同一调和,可以在大屏上展示大红和大绿一组互补色,他们两者色彩感觉对比强烈,在色彩处于同一平面里面的时候,如果不进行色彩的调和,势必影响整体色彩感觉,在设计中如果需要使用这两者色彩时,必须使用调和方法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调和配比,否则,难以形成协调感强烈的画面,在教学时,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方便快捷且直观的表达出调和的方法,可以拿一张浅色纱布蒙在互补色快上,这样,红色和绿色同时被蒙上了同一种颜色,他们变得对比感觉不那么强烈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同一调和的概念。另外,色彩的面积调和也可以借助服装色彩去展示这一概念,比如在教学中可以拿一条大红色的连衣裙配一条绿色的小腰带,虽然是大红和大绿的对比,但是在面积设计中的红色占整体色彩的主导面积,绿色的面积明显小于红色,这样一来便不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突,使用这样新颖的教学道具展示,同样的也可以很好的向学生展示了色彩的面积调和概念。像这样的使用新颖的教具,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也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使用创新的方法让学生理解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

4 传统的手绘法和数字化手段的结合

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往是学生手绘构成图形,学习内容较多,知识点必须通过学生一张一张的使用画笔去一个点一个点的绘制,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填涂点线面的构成图形,虽然提高了手上的技能,但是比较容易陷入动手不动脑的困境,学生通常在课堂上一言不发,默默绘制,他们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容易忽略对构成关系、色彩关系的认识,大一新生在学习二维设计基础课程的同时,也在学习绘图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等,他们对这些软件的掌握较好,数字化教学手段在本课起到另一方面的作用,比如使用Photoshop像素化滤镜中的点状化命令、马赛克命令和晶格化命令来辅助演示空间混合,同样也可以使用该软件来绘制平面构成图形。把传统的手绘法和数字化手段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制作和绘制创意作品,挺高了学习效率,将所学的是PS知识运用到了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之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5 对大自然中的色彩进行提取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大自然中的色彩斑斓丰富,这些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宝藏,在《二维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注意提取大自然的色彩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将学生寻觅或偶遇的一片叶子、一朵花、一只小青蛙、一只美丽的小鸟等或者各种风光、场景等等使用手机进行拍摄,然后在计算机上通过Photoshop拾色器吸管工具提取大自然的色彩, 将提取的色彩进行打散,保持基本颜色不变,颜色面积相同,然后重新组合成一幅新的二维设计作品,亦可使得色彩的面积调整,或增加、减少色颜色的色相, 创新组合全新的色彩构成形象。由于搭配形式不同,色彩关系会更加多元化,设计出来的作品能达到一种更加理性又生动自然美感。使用这样的方法训练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理性认识色彩的能力,训练学生对大自然中色彩的观察能力和理解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从生活中发现色彩,并运用到自己设计的之中去。学生通过去寻找设计中的色彩,提取设计中的色彩,他们会发现,构成的关系不同,色彩的面积也相应不同,从而色调相异。这一过程,使得学生更加敏锐地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色调的变化。这对他们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设计都是有其目的的,为了让学生更明白做构成练习和色彩配色的目的,特别设计“设计应用”环节。“设计应用”是寻找生活中有价值的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应用,这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

6 加强《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的的紧密联系

《二维设计基础》课程虽然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他的存在是为后续设计课程的打下牢固的基础,是设计类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但是由于学生是刚进学校的新生,他们对学习的专业课程体系还不够了解,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不够了解,看到专业基础课之后很多同学会觉得和设计课程没有太多的联系,在学习课程的时候缺少认知,产生一定的迷茫情绪,往往在课程结束之后,有的同学还不太理解上这门课的意义何在,这里面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在宏观上理解课程的目标,仅仅是在微观上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由于基础课程自身的局限所在,基础课程不像设计课程,有明确的设计对象,基础课程更多的是在教授基本的视觉审美概念。但其实二位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后续课程学习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为了树立同学们的信心,使得学生更为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教学中应该展示具体设计中关于二维设计的部分,必须强调这个知识点在整门课程中的位置及对今后设计的影响。比如,环境设计专业可以展示室内设计时,设计风格用色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明白色彩的纯度和明度在客餐厅等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初读和明度以及色相的家具搭配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平面设计专业可以把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和色彩构成中的色彩搭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所有的设计门类都需要用到色彩的构成知识,还有服装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在教授这门课的时候可以把设计成品中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应用形式表达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生活用品,自己指出这些日常用品的色彩构成关系和搭配关系,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7 创造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

良好的轻松的环境可以让灵感和创意源源不断,因此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避免学习氛围紧张,老师应该主动营造这样的学习环境,还有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每次作业之后展示优秀作品,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在欢乐的氛围中启发创造力。学生在学习课程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也可以站立起来,在课程阶段性结课和课程结课的时候,需要学生把作业做一些小小的展示活动,一个是学生检视自己的水平处于班级的什么位置,更为重要的是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通过这样的形似的学习、学生不断的提问及和各种层次的相互评价、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沟通相结合,使大家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在交流里面不断提升自己。

8 强化学生多种联想方式的引导

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善于运用联想,多方面展开思路去联想和大胆的探索未知。联想的方法是其实是非常多的,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积极正向引导,联想的类型有很多,比如相似性联想、连续性联想等等。大一学生年纪轻精力充沛,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联想创意好的二维设计作品。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二维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在基于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教学改革需要我们以严谨的态度不断实践,以上的八种方法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的结晶,我们以最佳的方法,综合传统手绘和数字化的技术,加强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调和色彩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调和γ-正规映射和调和γ-正规型映射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神奇的色彩(上)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漫画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