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新探

2023-01-21 06:17
关键词:常态价值观防控

杨 容

(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山西大同 03700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共克时艰,共同抗疫,高校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和价值观问题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攻点和着力点。习近平同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是新任务、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1]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把握“事”和“化”、“时”和“进”、“势”和“新”之间的辩证关系,知其“固然”,更知其“所以然”,把握时间节点,丰富育人内涵,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疫情对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大学时期仍然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大学生心理、生理、社会适应力等方面的关键形成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重大疫情应对是这代大学生罕见的人生经历,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原有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与他们憧憬的大学生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变化都会让学生产生如紧张、恐惧、难过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是疫情适应的正常化心理过程,在这些情绪面前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二)对大学生行为状态的影响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大学生可以做到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同学未能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出现聚会聚餐、瞒报行程、发布不实疫情信息、擅自提前返校等失范行为。为了支持和配合国家、地市的防疫政策,部分学校采取停课或封校的措施,这对于本身很宅的同学影响小一些,但对于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和团体活动的同学来说,宅在家或宿舍等于限制了其活动范围,有些同学开始怨声载道,并出现企图冲破禁锢的行为举止。

(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环境因素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潜在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疫情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直接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或多或少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方向的偏移。比如由于各地都会出台相应的管制政策,大学生的消息受阻,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视来获取外部的情况,这就导致一些虚假的信息在疫情防控期间引爆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了冲击。[2]很显然,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大学生抵御虚假思想的冲击,强化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的意识;错误的价值观则会导致大学生在追求人生信仰的时候陷入盲区,导致个人行为失范。

二、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从学生自身来看,大学生思想前卫,但经历颇少,对于新冠病毒缺乏科学认识,面对突发传染病缺乏基本应对技能,在疫情背景下,他们对自身的学习、毕业、甚至是考研、就业前景都会产生担忧,导致思想波动大;尤其是课堂教学由线下转为线上,部分学生不适应教学模式的改变,学习自主性不足,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好,与老师的交流由“面对面”变成了“键对键”,这都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冲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存在各种对中国抗疫工作的“抹黑”,这些错误的舆论、谣言和负面信息容易使大学生受到误导。

疫情使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习、个人发展、心理健康、家庭关系等各方面都受到影响,同时又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压力,这些都是疫情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精准化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积极探索重大疫情防控特殊条件下加快加强大学生思想价值观教育的践行路径,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个破解难题。

(二)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机遇 每一场逆境都是考验,每一次挑战都是机遇,经历“疫情”这场大考,更让我们直面新形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寻找新的突破。我们要将这次疫情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通过全国上下共克时艰、共同抗疫,白衣执甲、逆流而上,教育、引导学生从疫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辉,看到中国人的凝聚力、向心力,看到党和国家战胜疫情的决心,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素材,大学生作为这次疫情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将会从疫情中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生命的真谛。

三、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将思想教育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 要将“赤子之诚”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安与感动交织,责任与担当同在。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一大批“90后”甚至“00后”,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他们在战疫前线筑起了钢铁长城,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青年力量。这就是默默奉献、不计功名的赤子之心,是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与个人理想结合的行动自觉。习近平同志曾经谈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困难,平和面对挫折,坚定必胜信念,在思想上、行动上时刻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主动配合、坚决服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管控措施,并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战“疫”。

要将“敬畏之心”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敬畏自然和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要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深刻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增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尊重自然,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要通过反思此次疫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爱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真谛。要敬畏律令规则,律令规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的集中体现,是做人的最基本底线。律令规则有的是外部强制性的,如法规纪律,有的是靠个人主观意识约束的,如属于信仰、道德范畴的规矩、公德以及文化传统等。只有敬畏律令,遵守规则,才能“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要将“感恩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感恩党和政府。当疫情袭来,党和政府心系百姓安危,采取了断然措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要感恩人民群众。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一路路支援大军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医护人员接力请愿,第一时间赶到患者身边;人民军队积极参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短短十天里快速建完;公安干警,在疫情防控中保驾护航;科研人员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环卫工人每天处理数吨的医疗和生活垃圾;志愿者们,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出现。执勤人员昼夜站在小区、路口,不惧寒冷,坚守岗位。还有海外华侨踊跃捐助,无数民众居家抗疫……这场疫情让我们懂得,美好生活是无数的“别人”拿心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青年大学生要在战“疫”这场“大考”中树立报国志向,牢记青年使命,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二)加强重大疫情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习近平同志强调:“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重大疫情特殊条件下,考验着当代大学生是否能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能站稳立场、辨别是非,也在启示着每一个青年:时代使命不可逃避和推托,必须由新时代的青年来完成,“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思想和行为,满足于过安逸日子的生活方式,都有愧于这个时代。要结合疫情防控及教学实际,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道德养成作为思政课重要内容,打造思政课“战疫课堂”,收集梳理抗疫中的重大举措、感人事迹、生动故事,从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出发,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资源和课程模式等多个方面,明确新时代思政课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学习资源等,增强“战疫课堂”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合力。要深入挖掘疫情防控期间的先进典型、感人故事和宝贵精神,把生命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作为关键词,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立根本任务,切实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课堂,用疫情中体现的大爱情怀、家国担当、英雄精神、善良品质等教育和影响学生。大学生要利用好“战疫”课堂,积极反思,增强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切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4]

(三)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作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作用,加大“五育社区”建设推进力度,多措并举引导学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以德育铸魂、智育启真、体育强身、美育浸润、劳育力行。[5]在每个楼栋创建1间社区活动室,打造集党团活动、学习讨论、座谈交流、信息宣传、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精神家园,丰富学生生活,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依托社区“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史主题宣讲,组织党史故事分享会,成立政治理论读书班,把理论知识学起来,家国情怀讲起来,爱国歌曲颂起来,红色诗歌诵起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崇德向善、成长成才。将人文关怀引入学生园区,常态化开展各类学科活动,选择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摄影、书法、乐器、健美操、唱歌比赛等主题活动;建立劳动教育基地,有效利用校园内闲置土地,创建校园小农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热情,感受劳动之美,在“行走的课堂”上感受家国情怀;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教育资源纳入社区文化建设,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常态价值观防控
我的价值观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