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思考

2023-01-21 08:19赵春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安徽省工业转型

□文/赵春艳

(铜陵学院会计学院 安徽·铜陵)

[提要]安徽省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工业绿色转型有着必然的要求。本文梳理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大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加快科技体系创新、培养科技人才、打造创新共同体及其他配套措施,以加快实现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共同建设美好安徽。

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凸显集约型,绿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底色,加之我国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期和关键期。安徽省作为参与长三角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员,其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安徽省资源环境规制、工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等配套措施仍存在系列问题,探究在新时期安徽省如何利用优势、机遇补给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的劣势和不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给安徽省“十四五”期间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的建议和参考。

一、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优势分析

(一)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产业结构转型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目前安徽省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根据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官网数据,“十三五”期间,安徽省淘汰落后产能,建立落后产能长久退出机制,传统的落后产能企业通过控量、环节资源等约束逐渐转型或者退出市场,五年间,全省累计淘汰炼铁产能367万吨、炼钢产能492万吨,淘汰水泥278.5万吨、平板玻璃240万重量箱、电力38.7万千瓦,在全国率先关停30万吨以下小煤矿;取缔地条钢320万吨,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钢铁去产能任务,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超过90%,相当于从源头减少固废310万吨,节约标准煤348万吨。安徽共培育评价安徽省绿色工厂249家,绿色制造梯队规模进一步地壮大;在绿色制造领域争取国家项目22个、资金2.37亿元,对全省绿色转型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和绿色制造水平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优化;“十三五”以来,相当于节约2,200万吨标准煤,减少能源成本约180亿元;全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每年保持在80%以上,年利用量超过1.2亿吨,居全国前列。

(二)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节能增效是工业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先锋力量,安徽省近年来在节能增效措施上有较为显著的成绩。根据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官网数据显示,以散装水泥为例,安徽省在2020年供应散装水泥11,520.7万吨,据此计算,全年共节约标准煤264.7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16.7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8.2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5万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51.84亿元,全省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废弃物综合利用1,056万吨,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为推动生态安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绿色低碳产品和绿色环保装备供给增加。促进绿色消费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整个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七部门正式印发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推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目标之一就是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并特别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消费,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实现生产3.9万辆,同比增长3.3倍。蔚来汽车一季度交付20,060辆,单季度首次突破2万辆,同比增长423%。奇瑞股份生产新能源汽车1.41万辆,同比增长405%。江淮汽车生产新能源汽车0.49万辆。由此可见,安徽省绿色低碳产品消费势头迅猛。

工业既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环境污染的解决者。除了提供绿色低碳产品,环保装备制造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据安徽省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增长25.5%,突显出安徽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迅速。

二、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劣势分析

(一)产业结构中的短板和瓶颈依然突出。目前,安徽省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较高的形势依然没有改变,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产业结构的短板和瓶颈依然突出。比如,在2021年安徽省主要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4.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1.8%,金属制品业增加14.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9.2%。由此可见,安徽省高耗能产业占比较大,原材料能源型工业占比较多。

(二)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迫切。资源的循环利用是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在资源环境循环利用方面做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特别是秸秆资源与畜禽废弃物资源利用为安徽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仍面临重点行业资源产出效率不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范化水平低,回收设施缺乏用地保障,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难,大宗固废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

(三)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任重道远。2021年末,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该方案规划了各行各业的清洁生产推动路径,并指明了重点相关工业行业改造后数据指标,比如:钢铁行业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4.6亿吨焦化产能清洁生产改造;石化化工行业实施绿氢炼化、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等降碳工程;有色金属行业完成4,000台左右有色窑炉清洁生产改造;建材行业完成8.5亿吨水泥熟料清洁生产改造。工业行业资源能源消耗高、有毒有害污染物产生量大的问题比较突出。工业原材料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经过长流程复杂的物理化学活化,污染物浓度高,其生态毒性急剧增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且常涉及强酸强碱或易燃易爆,安全隐患巨大。尽管现阶段安徽省省情和清洁化生产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但根据相关规定制度的要求,安徽省相关重点行业的清洁改造过程任务还是比较艰巨。

三、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机遇分析

(一)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在工业绿色转型方面,国家先后出台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废钢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先后出台《安徽省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税费政策》《安徽省绿色工厂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烧结砖瓦行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政府、安徽省政府等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规则,保障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的有效实施,从顶层设计上保障了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的战略地位和有效路径,加快了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步伐。

(二)科技创新赋能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效率。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要素,科学技术无论是对降碳增效、节能增效,还是实施清洁化生产以及循环经济发展都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域链等技术发展如火如荼,有关学者考察了先进表面技术、毛坯快速成型技术、修复热处理、纳米减磨自修复和纳米图层技术的发展对绿色再制造的重要意义。特别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数字技术广泛渗透于生产生活,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演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一方面数字经济能有效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设备运转效率,提升生产过程管理的精准性,从而通过智能协同管理实现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双提升”;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能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模式,通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各种资源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融通和共享,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此外,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数据,数据具有高效、清洁、低成本、可复制等特点,用好数据要素,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能有效优化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三)“双碳”目标协调发力,助推安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我国宣布实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虽然在践行时间和标准上对我国实体操作层面都有较大的紧迫性和压力,但从内涵、要求以及理论基础上看,二者都是一脉相承、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所以大力发展节能减耗、促进绿色产品设计和供给、清洁生产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安徽省的工业绿色转型都是大大的利好,“双碳”目标的实现定能为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承接产业转型,参与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提供新动能。近年来,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已不断完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好,安徽省区位、交通优势愈加突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促进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安徽省已制定承接产业转移方案和参与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计划,这些都为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有利于安徽省与江浙沪等发达地区进行资源的统筹和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要素的流动和资源共享,形成新的科技创新共同体,为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四、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挑战分析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近年来,由于安徽省自身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增加,加之国际环境日益动荡不安、后疫情时代新冠病毒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在较长时间内经济发展都将面临复杂的环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尽管安徽省在发展高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一定的增长,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仍然较低,竞争性较弱、创新动力不足、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都极大地考验了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和效果。

(二)科技创新不足,科技投入较低,科技创新人才短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近年来安徽省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总体而言,科技投入占比仍然较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比如,在2019年安徽省R&D经费支出为754.03亿元,占GDP比重仅为2.03%。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虽然安徽省近年来在引进高科技人才方面施行了较多有益的举措,但是由于安徽省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大部分高科技人才主要选择长三角发达地区就业。安徽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比较滞后,国家科学技术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数量和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明显,相关科技咨询、技术研发、技术评估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建设数量较少,这些都制约着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发展。

五、推进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政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数字产业,推动数字化赋能工业绿色转型。数字产业不仅代表着高科技,还有本身产业的高端化,数字产业的发展有效地调动聚集了人才、科技、产业结构等要素,符合工业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也为工业绿色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徽省应做好数字经济发展的融资支持、产业支持、税收支持等政策,健全二者协调耦合发展机制,助推建设美好安徽新局面。

(二)大力参与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科技体系的完善是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的必然条件,安徽省需要抓住长三角经济带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契机,找准标杆差距,调动有益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增加科技产出效益,为工业绿色转型谱写新的篇章。

(三)其他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安徽省工业绿色转型不仅关系到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且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都息息相关。相关部门应加强外部监管,提供政策支持,加强环境规制研究,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制定相关“区域能评+产业能效技术标准”准入机制,并完善相关“投入-产出效益”考核机制,健全重大平台能效治理评判机制,加强安徽省重点项目用能前的审批、项目验收和事中事后完善监管,将“能效”考评结果纳入能源“双控”考核内容,建立企业用能预警机制,定期发布企业或者行业能效评估报告;同时,加强绿色低碳产品消费意识宣传推广,让市场倒逼高耗能产业转型,为市场提供优质高体验的绿色产品。

猜你喜欢
安徽省工业转型
成长相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工业人
转型
沣芝转型记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