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肢体律动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分析

2023-01-21 12:53杨群南昌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3期
关键词:律动肢体情绪

杨群(南昌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音乐肢体律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在音乐美学的基础上,肢体动作是人作为个体的基本功能,对于人的行为动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音乐则是在时间以及空间角度中形成的运动,人们通过感知体验的方式掌握音乐和体验音乐,因此感知是体验音乐的基础。而将音乐与肢体律动相互结合,则表示音乐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也是理解音乐价值的有效途径。

一、音乐肢体律动内涵和类型

(一)内涵

音乐肢体律动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除了单纯的肢体律动之外,其中还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基础,针对一个音乐旋律阶段,需要确定其中的主观意识,通过这一意识对动作以及运动过程进行控制,逐渐使该意识转化为细腻的情绪以及精神。主观意识与音乐旋律的相互结合,共同组成音乐肢体律动。这也增加了音乐肢体律动的艺术性和音乐性,利用肢体律动的方式能够表达出音乐中的每个特点以及组织结构,也可以将音乐肢体律动视为另一种音乐的表达形式。音乐肢体律动的过程是将动作与音乐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出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不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的过程。

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音乐肢体律动与舞蹈动作之间非常容易发生混淆,音乐肢体律动并不是舞蹈动作的一种形式,二者各自独立存在。肢体律动的重点是音乐本身,将音乐的听觉感知转化为可见性感知,通过律动的方式表达出音乐的本质特点。达尔克罗兹将音乐肢体律动看作“流动雕塑式的舞蹈”,从这一称呼中也能看出音乐肢体律动在他心中就像雕塑一样,在逐渐深入理解之后,转变为高阶阶段,逐渐成为“具有音乐灵魂的流动雕塑”。而音乐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与其纯粹的语言精神和音乐感官经历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音乐肢体律动则是将精神与肢体相互融合产生的思考,同时对时间、空间以及力量进行汇聚,实现肢体表达。

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肢体律动的本质是音乐感知的过程,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音乐感知过程需要通过视听双重感知的方式进行。动作是音乐体验中的表达方式,肢体动作则能够反映出人的内在精神,对音乐信息进行分析的同时,产生相应的音乐构想,能够增强肢体律动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肢体在空间、时间以及力量中形成的不同姿态,并对不同姿态进行组合,形成一个连贯的音乐感知表达体系。

(二)类型

音乐肢体律动属于情感表达方式的一种,其中蕴含了非常微妙的情感,将肢体律动与音乐相互联系,能够对音乐中抽象的情感进行具象化处理,增强情感表达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当前可以将音乐肢体律动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眼神律动。脸作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肢体律动的表达形式之一,从“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中就能看出眼神在音乐肢体律动中的重要作用,眼神能够建立音乐需要表达的情景,并且演绎出不同的情绪反应,眼神律动中存在虚实、远近以及明暗等形式的变化。其中眼神的虚实变化能够呈现出音乐中带有回忆性、描绘性的情感,通过眼神虚实变化的方式,将其中存在的矛盾充分表现出来,进而表达出矛盾情绪。例如在《看天下劳苦人民得解放》中的“自从来了共产党”,眼神从虚转变为实,眼神律动中产生的变化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对观众进行引导的同时,还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根据眼神的变化情况使观众进入音乐情境中。眼神变化与音乐艺术表现力相互结合,完成情绪表达,例如在情绪较为平静的状态下,可以通过较暗的眼神表达情绪,而在音乐的高潮部分,眼神则须转化为明亮。

第二,身体律动。身体律动能够充分表达出音乐中的情感以及文化特质、精神内涵等。而身体律动同样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为辅助音乐表演的动作,例如手势或者特色动作等,以上动作需要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以及人文内涵,加深音乐的内在价值。在完成认知之前,需要通过信息加工的方式处理信息,这一过程中包含视觉、空间认知以及运动感知等。通过信息加工的方式,提取出具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存储到大脑中,将以上感知相互组合加工,对于今后音乐肢体律动的理解和实施来说非常重要。而我国不同民族中,身体律动动作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一不同同样体现出自身特色。如新疆舞中的移颈动作、蒙古舞中的献哈达动作等,以上具有自身特色的动作也为音乐艺术表演增添了内涵,使人过目不忘。身体是无声的语言,但是其仍然具有传递感情的作用,通过不同情绪感染他人。而对音乐肢体律动进行全面掌握,能够为他人展现出全面立体的音乐,丰富音乐内涵。

二、音乐肢体律动的作用

(一)建立音乐表达体验途径

在音乐中包含较多的基本元素,而以上元素主要为作曲创造,通过肢体行为以及静止行为等方式完成表达,个体如果对音乐把握出现过快或者过慢等情况,则会影响音乐体验,这就需要重新建立音乐表达体验途径。虽然人的音乐感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其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在感知音乐阶段,不断获取音乐信息,在此基础上将其进行整理分析,完成对音乐的体验和表达。音乐体验表达可以通过重建性思维的方式完成,在此过程中可以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以及准确回应能力入手,在体验感知音乐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越高,则心理状态就越放松,不断搜集音乐信息,该阶段不必追求肢体状态的优美性,而是需要重视自己内心对音乐的体验。音乐体验的重点是自主放松的状态,并且从精神意识开始,将思想与音乐相互结合,将精神放置到音乐感知欣赏中,分析音乐中的体验情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事物的注意力不能仅仅依靠主动意识进行控制,而是需要经过不断的锻炼,去除与音乐无关的信息,将精神集中在音乐信息获取中,建立音乐体验表达途径,最终达到利用音乐肢体律动准确表达音乐的方式。人的大脑精神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相应的思维方式,进而产生节奏以及音调意识等。

而在回应能力层面中,回应能力指的是人大脑在集中注意力的状态下,对大脑中已经呈现的信息进行整理,最终通过动作呈现出来的过程,人们在完全接受音乐以及沉浸音乐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根据音乐做出动作反应。回应能力需逐渐提升,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越强,最终呈现出的音乐肢体律动越清晰,进而构成了音乐体验和表达途径的重新构建。由此可见看出,音乐体验表达途径的构建需要精神和肢体两个层面的共同配合,这就需要确保二者之间的平衡性,形成高效的音乐肢体律动,将音乐体验表达途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加深节奏感知

节奏是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音乐肢体律动的基础条件,节奏感知可以通过肢体律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样,肢体律动也能帮助人们加深对节奏的感知。律动需要建立在动作积累以及动作反应的基础上,这一过程也是情绪的感知与渗透过程。时间、空间以及力量是音乐肢体律动中的三个要素,通过感受和转化的方式,将动作相互组合连接,利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外在行为,进而直接表达出听觉印象的答案,将音乐的听觉感知转化为身体表达。节奏是音乐中必然相伴的元素之一,会直接影响音乐肢体律动以及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体验过程中,体态律动可以看作音乐伴奏的方式,其与体态律动之间可以实现相互转化,为人们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在达尔克罗兹音乐理念中,音乐肢体律动是一种辅助手段,能够帮助人员加深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并且二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根据节奏的不同,可以将音乐肢体律动划分为不同的程度,将动作元素与节奏元素相互结合,能够提高节奏感知的准确性,从音乐节奏感知逐渐过渡到旋律感知,音乐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与音乐肢体律动相互对应。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肢体律动的方式,可以对音乐中的节奏进行深入理解,掌握音乐中节奏的变化情况以及变化规律,为音乐今后音乐的深入学习提供条件。利用肢体律动的方式,不断加深对音乐节奏的记忆深度,这也是肢体律动的重要价值体现。

(三)引导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也是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反映出音乐专业水平,即兴创作的综合性较强,创作人员要在短时间之内,运用自身以往的音乐知识完成创作,难度较高。但是通过音乐肢体律动的方式,能够对即兴创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音乐中的肢体律动与音乐之间相互感知共同发展,无论是音乐的感知能力还是音乐肢体律动,都需相互依靠、相互扶持。音乐即兴创作能力不仅仅需熟悉相应的音乐信息,同时还需要组织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表现能力的共同配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以及唯一性。虽然音乐中的即兴创作能力部分需依靠自然反应,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平时对音乐的积累和感知。并且即兴创作的不可预见性较强,会根据创作环境的变化产生变化,在即兴创作中,针对音乐的感知必须清晰呈现在脑海中形成自然放射,并且需要相应的辅助工具。要想将即兴创作转化为自然反应,则需要在量上实现不断积累,并对音乐中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分析。另外,即兴创作的形式较为多样,可以通过感知的方式完成即兴创作,在此过程中完成音乐感的相互转移。

由此可以看出,即兴创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音乐肢体律动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加强肢体律动的方式,同样能够对即兴创作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三、音乐肢体律动多元化发展

(一)音乐时间维度发展

音乐的时间维度与音乐肢体律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其中肢体动作速度表现的快慢以及停顿等,都与音乐中的节奏速度相互对应,这也是音乐时间维度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节奏作为音乐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感知的过程,要求身体中的听觉、发音器官以及肌肉系统相互配合,而音乐肢体律动在该阶段主要起到辅助作用。音乐肢体律动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美感,通过肢体律动的方式感知音乐和表达音乐,同时也代表对日常生活中具有节奏性动作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深度,增强肢体动作的艺术性和美观性。在此过程中需对内心时间感进行有效培养,通过跟随音乐节奏走路等方式,使肢体律动时间与音乐节奏变化相互结合,不断加深内心的音乐节奏感。这一过程中,双腿可以视为运动的线,而在停顿状态下,可以将双腿视为一个点,实现与音乐时间节点的相互结合。以上过程中内心听觉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内心听觉能够实现内心感知的外化处理,同时音乐肢体律动也属于外部活动的一种,引导其向着音乐时间维度的方向发展,可以起到加深音乐体验的目的。但是随着内心听觉水平的逐渐提升,需对外部活动进行适当控制,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平衡。

(二)音乐空间维度发展

通过音乐肢体律动的方式,能够为人们呈现出音乐的空间感,例如,在演唱高音的过程中,演唱者会不自觉做出一定的动作帮助自己完成演唱,这就是通过肢体动作的方式反映高音方向。而音乐肢体律动在向着音乐空间维度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和声功能。在音乐中,和声可以分为主和弦、下属和弦以及属和弦三种类型,而通过音乐肢体律动的方式同样能够表现出以上不同的和弦。例如在主和弦表现中,可以通过站立以及双手在胸前交叉的方式表达,下属和弦利用弓箭步的动作表现,而属和弦可以利用站立以及双臂张开的方式展现。其中主和弦在音乐中表现稳定以及坚固,因此可以通过稳定站立的方式呈现,而属和弦主要给人一种打开的感觉,所以选择双手张开的表现形式。

第二,伴奏织体。在音乐中,伴奏织体主要通过一条主旋律的方式进行,再通过和声进行衬托,其形式非常多样,难度不同。在通过音乐肢体律动表现的过程中,可以将双手作为复调,其中一只手为伴奏织体,另一只为音乐的主旋律,共同配合,促进音乐肢体律动向着音乐空间维度发展。

(三)音乐力度维度发展

力度对于音乐肢体律动来说,控制难度较小,并且可以通过肢体的方式形象表现出力度,在音乐中,力度可以大致分为强、弱、渐强以及减弱几种类型。而在音乐肢体律动中,强可以通过重点头或者拳头等方式表现,而弱可以使用手指或者耸肩的方法表现。而渐强可以将身体逐渐抬高的方式表示,渐弱则相反。

根据这一思路,将音乐肢体律动与音乐力度的表现相互结合,利用亲身感知的方式,表现者能够对音乐力度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理解,不断增强对音乐力度的感知能力。而这一过程也是音乐肢体律动向着音乐力度维度发展的过程。

(四)音乐情绪的发展

情绪是音乐中的关键点,也是音乐中的核心部分,一旦音乐中的情感得到了具象表达,则营业整体的直观性也有所增强。在音乐演奏中,节奏的快慢、旋律变化以及空间深度等,与其想要表达的情感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音乐速度的快慢、力度大小都可以利用音乐肢体律动表现出来,例如,向上延伸的肢体动作可以为人们呈现出积极的情绪,而向下的肢体动作则可以传递出较为低落的情绪,音乐肢体律动增强了音乐的视觉性。利用肢体律动的方式呈现音乐中的情绪,能够帮助主体更加深入全面地感知音乐,同时也可以激发出主体与音乐情感的共通点。音乐中情绪的表达方式较多,音乐点在音乐中的方位和时间不同,其代表的情绪意义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情绪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下,音乐中点的位置也较高,反之则较低,而音乐在发展中的顶峰位置,往往也是作曲家情绪达到顶峰的状态。在音乐中,可以通过对元素进行不同组合的方式呈现情绪,肢体动作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利用音乐肢体律动能够加深音乐的情绪呈现,进而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相似的情绪。而在此过程中,作曲家想要通过音乐表达怎样的情感,以及欣赏者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音乐中的线条也能呈现出不同的情感,线在实际运动中会产生方向性以及流动性,运动形式不同产生的意义也不同。

例如,方向性给人一种张力,同时表现情绪的发展方向。而流动性则更多地表现出音乐旋律的变化,可以呈现出情绪的波动情况。以上线条在实际运行中产生的情绪,与人体心理线条中产生的波动情况较为一致,从中也能看出,线条的变化同时也代表着情绪的变化过程。

另外,音乐中速度同样能够表现出情绪,速度较慢的音乐给人一种忧郁、沉稳的情绪感知,对应的音乐肢体律动速度也较慢。速度较快的音乐则能够传递出欢快明朗的情绪氛围,在音乐肢体律动选择中,可以选择动感性强的动作。稳定的速度同样传递出平稳的情绪。通常,较为欢快的音乐作品中,音乐速度往往具有轻快的特点,而悲伤、忧郁的音乐速度则较慢。音乐中速度变化产生的情绪是否能够激发出欣赏者相同的情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例如,在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中,主旋律通过连续音程级进快速的方式上行,和弦再按照放慢一倍的速度下行,这种音乐变化方式给予听众充满张力的感觉。在快速上行阶段,听众可能会产生兴奋和挣脱的感受,但是在最高点之后,逐渐进入下行阶段,观众则会出现无奈以及回归平静的感觉。具体听众会产生何种情绪变化,需根据听众自身的生活和经历决定。从中能够看出,音乐的速度、音调、力度等,都会传递出不同的情绪。

音乐中的时间性、空间性以及情感,都可以利用音乐肢体律动表达,个体在运动中,大脑与身体之间会不断进行信息传递,而音乐的不同,个体产生的运动也会发生变化,这也表示音乐环境会对运动觉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该种理念下对音乐进行理解分析,则能够提高音乐肢体律动的准确性。在音乐感知中,耳朵以及身体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大脑通过记忆和判断的方式发出指令,身体自主完成相应的运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所表示:“对于人类来说,运动系统中的支配能力仅人类所有,这一能力能够让身体的一半在感知活动中占据优势。”通过不断感知音乐的方式,深刻体会音乐的内在,并通利用音乐肢体律动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运动与音乐之间存在的最紧密的联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与运动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音乐肢体律动作为音乐表达方式的一种,其在今后逐渐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中需要精神层面、身体动作以及感官感知的相互配合,艺术的需求来源于心理,利用情感转移的方式能够加深艺术感知。音乐肢体律动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为音乐的全面感知提供更多途径,这也是其在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律动肢体情绪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肢体语言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