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人才生态,筑牢网络信息安全基石

2023-01-21 16:49柳进军
中关村 2022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体系

柳进军

中关村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产业先发优势和人才基础优势,不断探索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建好人才生态体系,助力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筑牢根基、守好命脉。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拓展与深入,网络信息安全已逐步成为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基础与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国家需求之间却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笔者尝试从人才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剖析问题和策略,助力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

从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来看,我国现有的人才基础面临着如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顶尖人才的缺乏。在信息时代,网络战逐渐成为现代化战争的延伸。面临着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网络信息安全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使命。疫情以来,各地健康宝就成为境外网络攻击的重要对象,而攻击者与防护者之间呈现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相互较量。面对这一情况,我们不仅需要体系性的防护,更需要那些黑客、极客等一批在数学、计算机领域的天才、怪才来应对未知的紧急状况;二是人才数量上的较大缺口。在互联网普及的相当长时间内,更广泛的应用于信息搜索、视听娱乐、聊天交友等非敏感操作,对网络安全天然缺乏重视。这使得大量IT人才涌入应用开发。然而随着政府、企业等对安全重视程度提高,安全方面的专业人才却捉襟见肘,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到2027年,我国网络安全人员缺口将达327万;三是人才结构上的失衡。安全行业的发展最初起步于杀毒软件,主要针对民用市场。直到近几年,安全行业才逐步扩展到金融安全、武器装备等,原有民用市场的人才积累需要经过转化才能够为新需求所用。另一方面,网络安全的攻防与实际战争并无二至,相较于其他行业,安全行业更需要有经验、有实战能力的人才队伍。然而高校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短板,应届毕业生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锻炼才能够真正满足企业和国家需求。

结合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考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推动建立安全人才生态体系,实现网络信息安全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一方面,创新“两弹一星”模式,建立“不为我所有亦能为我所用”的人才生态。“两弹一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遴选优秀人才参与国家创新创造奇迹,为短时间内解决顶尖人才缺乏和人才数量缺口的问题提供了思路。然而在现有情况下,不可能把所有人才都纳入体制内,“归我所有”。因此,可考虑通过联盟、共建网络安全实验室等方式,将国外的以及企业中的顶级安全人才纳入国家安全人才生态体系,在突然状况发生时,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使顶尖人才能够为我所用。与此同时,可考虑由政府引导,成立组织性较强且相对中立的行业协会、工会等,建立网络安全动员机制,通过相关文件和制度安排、各项基础建设、动员演练等方式,将散落各地的安全人才纳入国家后备力量,为紧急状态下迅速有效地集结战力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高校、科研院所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要补齐人才结构上的短板,应当探索模式创新,搭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平台。可考虑校企共建安全实验室,实现学校安全教学、学生实践实训、企业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共同提升。对学生而言,企业提供真实系统和应用场景,为学生提供演练、对抗真实环境,快速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人才认证、实习就业等服务,使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市场需求中。对高校而言,企业提供网络安全实际需求,与学校联合设计网络安全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提升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对企业而言,学校提供高水平科研服务和先进技术成果,为其产品和服务创新奠定基础。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网络信息安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才作为打赢网络信息安全大战的先手棋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关村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产业先发优势和人才基础优势,不断探索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建好人才生态体系,助力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筑牢根基、守好命脉。

猜你喜欢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信息安全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