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型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以化工专业为例

2023-01-21 19:35李丽刘庆华
安徽化工 2022年6期
关键词:化工企业化工校企

李丽,刘庆华

(菏泽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化学工业具有产品种类多、生产连续、过程复杂等特点,是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支柱和基础产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很高。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细化调整,化工产业呈现出向高端、绿色和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对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不断更新的标准[1-2]。传统方式培养的化工人才往往缺乏工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与行业的发展严重脱节,无法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这种变化不仅对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挑战,也对化工专业学生的就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更精准地适应化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如何规避人才培养过程的风险,是高校化工专业发展中亟需探索的重要课题。

1 校企合作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普通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作为工科的化工专业首当其冲。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互利互惠的紧密合作关系,目的是发挥两者的优势,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通过在师资培养、技术交流、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结合课堂讲授和企业实践,以达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化工专业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在高校掌握相关的化学理论、化学实验理论、化工理论、化工单元操作技能等等,在企业掌握工程操作技能、安全实践技能等等,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高校、企业以及学生本身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1 高校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与企业性质不同,两者根本利益出发点无法达到完全统一,因此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并不深入,往往停留于纸质合作协议层面,使得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校企合作政策法规不完善,无法提供明确的政策保护,导致双方在合作时畏首畏尾[3]。因此,即使形成了合作办学机制,也不够完善。首先,在教育制度的限制下,很难形成符合企业需要的培养方案,理论教学课时往往远大于实践课时,易脱离生产实践的需求;其次,出于对学生安全的顾虑,实训教学和企业实习期限较短,或多为观摩,很难使学生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最后,由于高校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无法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难建立有效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由于高校和企业缺乏深层次合作,不能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特色相结合,这就导致学生的培养模式千篇一律,精准性不够,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招工需求,导致企业兴致不高,影响学生就业。总之,专业培养的目的性不够突出,就业渠道不够畅通,就会导致学生对化工专业的兴致不高,学习积极性差,从业意愿不强,从而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不牢,进而影响就业和生源,形成恶性循环。

1.2 企业存在的问题

企业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因此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很多企业对校企合作模式缺乏清晰的认识,并不了解校企合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高校才是校企合作最终的受益者。即使合作,大多数企业责任感不够,往往将教学工作一律丢给高校。此外,出于对产品工艺的保密和对学生安全的顾虑,企业也不愿让高校教师进入生产一线,不愿将行业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带入课堂,因而使实训、实习流于形式,导致教师教学缺乏详细案例,学生缺少实践经历。校企合作无法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就会降低高校参与的积极性,违背了校企合作的初衷。企业不愿费精力去建立精准的评估制度,无法准确地判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和与企业的契合度。这就导致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就业时并无明显的优势,企业就不会为此买单,因此也会降低学生报考的积极性。

1.3 学生存在的问题

与欧美大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普遍缺少人生规划,从众心理较为严重。由于传统观念、就业行情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考学生及家长的择业观念比较守旧,对于化工专业较为排斥。即使选择化工专业,学生毕业后考研、考编比例较大,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较小。此外,学生对于本专业的理解不够透彻,学习过程中容易走两个极端:理论至上论和实践至上论。前者认为在校学习只需要熟练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点即可,毕业时就可以保证考研和找工作两不误,因此不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对实习、实训不感兴趣;后者认为高校的理论与企业生产已脱节,掌握生产工艺的经验更为重要,因此常热衷于跟随有项目的老师积累实践经验,而忽视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殊不知化工专业的学习在于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厚积而薄发,不能忽视最新技术的创新对基础理论的补充,也不能忽视基础理论对实践操作和工艺改进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外,科技创新早已引起学科的交叉,化工与生物、医学、机械、电子、人工智能等学科交融在一起,学生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学习,需要根据人生规划加强对交叉学科通识课的掌握,这样才能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特点,提高自己未来的竞争优势。

2 精准型化工人才培养体系的概述

精准型化工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重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从工作岗位反推所需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能力,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以企业生产实践需求为基础,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螺旋上升式的认知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要体现精准型企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根据岗位工作的要求,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思维创新融入到课程中,推行“教、学、思、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课岗合一、学做合一。以工程操作、工艺体系为实例,以项目为阶段,展开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带动学习,实例指导学习,项目考核学习,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效。在学生毕业阶段,毕业设计即进厂实习,毕业即就业,实现学生高校学习阶段和企业工作阶段的无缝衔接。

3 精准型化工企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趋势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双重压力下,化工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因此降低培训成本,强化新入职员工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4]。而高校向应用型转化,就需要培养的学生紧贴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及时与企业沟通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衔接,使得学生培养更加精准化、合理化和高效化。

3.1 社会发展的需求

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技术,又要接受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发展较慢,造成了这一新型人才的供给不足[5],因此高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不匹配直接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我国作为化工大国,化工企业众多,化工产品的种类繁多,化工生产过程复杂,反应条件苛刻,常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为了避免从业人员的伤亡,减少国家和企业的财产损失,对化工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从原来的“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此外,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高校虽然是科研创新的高地,但多侧重于科学前沿,脱离市场的需求,因此成果转化尚有很长的路要走。高校与企业深层次的合作,可以更精准地了解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总之,不论是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还是强化创新成果的转化,人才精准培养、精准对接都有助于拓展高校和企业的发展空间,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最终实现各方主体共赢的局面。

3.2 高校及化工专业发展的需求

2015年,教育部等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文指出应用型大学应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深化行业企业合作平台建设等。化工专业为高校传统专业,其发展一直与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作为国家经济基石的化工行业也从原来的“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6]。此外,教育部也一直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新工科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随着“工程专业认证”的推行,化工专业也需要及时调整,探索更合适的人才培养体系,既要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也要满足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3.3 化工企业发展的需求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仅增加了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促进化工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在经历不断洗牌,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化的“小散污”企业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化工企业的整合、升级需要高校化工专业不断供应新鲜的“血液”。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提升对职工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招聘的本科生往往存在“半途而废”的现象,这就导致化工企业“招工难”:大学生没经验,短时间靠不上,熟练工人少,工资要求高。从企业成本角度分析,更需要一些有一定生产技能基础、可以快速适应生产、且工资需求合理的员工,精准型化工企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恰好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3.4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不断攀升,而许多化工企业因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面临技术人员和高端人才的巨大缺口。此外,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迫使企业对人才更加精挑细选,这也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化工专业特别重视对学生实践性、应用型能力的培养,无论是知识的深度还是专业性,相较于其他专业要求更高[7]。因此这种专业学习的巨大付出和就业困难之间的落差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选择考研和考编,甚至盲目考证,无法给自己找到精准的定位。这种逃避式的选择,是对高校培养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加剧了企业招工的困难。为了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需要校企加强合作,为学生的培养和就业提供更合适的衔接通道。

4 精准型化工企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4.1 校企共建,优势互补

为了更精准地培养出对口的企业人才,需要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深度且细化的合作。可以参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政策,对待企业的要求也应该“一事一议”,在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后,在不违背专业要求的前提下调整培养模式,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校企共建体系[8]。这套培养体系不仅涉及招生、管理、师资培训和教学,还应包括学生的筛选、奖惩制度。在招生方面,高校与企业需共同宣传校企合作特色,例如企业承担学费、企业奖学金、定岗就业、就业待遇等等;在管理方面,企业应积极参与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协助高校进行精准型培养;在师资培训和教学方面,高校应加强师资的“双师型”培养,聘请高级技术人员兼课,企业应积极配合专业性教学的需求,与高校加强交流,为学生带来最新的技术信息和相关的生产操作实践经验,为学生后期快速适应岗位打下基础;在学生的筛选和奖惩制度方面,企业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可以“优中选优”“可进可退”。企业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保障条件下,也应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在企业、高校和学生三方达成统一后签订合同。

4.2 对接企业,精准培养

随着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企业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设备更替。为了满足不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也应与产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9]。由于化工企业对生产操作的专业性、安全性要求较高,更加在意高校人才与企业岗位的精准对接。高校既然要为地方发展服务,就需要以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和政策指引为导向,有的放矢地为企业培养出所需的人才,节省企业的职业培养成本。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型人才培养必须强调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教学中的知识可以为后续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但也需要在企业实训中得以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探索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改进之处;二是企业型人才培养更需要强调精准性,人才培养应该以符合企业需求为准绳,因此高校人才培养应根据企业岗位工作特点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目标对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其中课程的讲授方式、讲授地点可灵活多变,同时可与企业岗位培训相结合,理论服务实践;课程内容也应随产业升级、工艺改进而及时更新,使学生在理论、实践技能方面均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实现精准型培养。

4.3 动态评价,及时反馈

校企合作中,不论是高校、企业还是学生的利益都需要认真维护,因此需要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益,使学生的培养与高校教学、企业生产能够协调、安全、有效地进行。精准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既满足了专业培养的要求,又达到企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高校与企业协商制定出人才培养质量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以高校为主的内部质量评价体系和以企业为主的外部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内外评价结合的动态评价机制,从而改善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以自我评价为主的现状[10]。这种评价机制有利于及时反馈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与预计成效的差异性,通过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保障学生能够跟进专业和企业最新的进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5 结束语

化工专业是一门操作性要求很高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而生产过程的多样性也对岗位的培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高校与企业合作,采用岗位精准型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高校的就业率,降低企业的招聘和培养成本,从而实现三赢的效果。此外,基于新型的人才培养理念,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调整校企合作模式,如通过共建校企实验室,共建产业学院等,共同开发新产品、新生产线,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平台,不仅实现学生的最优化培养,还可以为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提供产业化转化途径。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化工校企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气体灭火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中的应用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