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企业流程审计发展探析

2023-01-21 07:28□文/赵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流程数字化信息技术

□文/赵 妍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重庆)

[提要]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背景下,审计行业开始向数字化转型,传统的流程审计方法因此受到冲击。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企业流程,提高流程审计效率,是当前引入流程管理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数字化背景下企业流程审计模式进行探析,分析当前流程审计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对策。

随着国家对审计工作的逐渐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审计工作中。因此,基于企业流程审计工作模式,探析数字化时代如何高效、快速优化企业流程,有助于提升企业流程审计效率,实现企业流程数据的互联互通,助力企业长久稳定、健康发展。

一、流程审计的定义及内容

(一)流程审计定义。流程审计是以企业自身业务流程为基础而制定的,通过对审计范围内具体流程的运作情况、流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进行稽查和评估,及时发现企业流程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风险与不足,从而优化流程建设,为企业高效、合规运营提供保障。

流程审计侧重于关注业务具体某一流程的执行情况,判断流程是否得到有效实施,辨析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确保流程高效快速执行,因此流程审计相较于内部审计而言在内容上更加细致、深入。流程审计人员一般由企业的审计部门组成或是单独邀请流程管理专家成立流程审计小组,依照现有法律法规、企业相关制度标准等文件,根据企业业务活动及流程实施步骤,制定流程审计计划表,确定分析测试方法,对核心业务及关键流程重点关注,找出企业现有流程及业务活动实施中的疏漏与风险,不断优化流程,完善企业流程管理,提高企业绩效。

(二)流程审计内容

1、流程规范性。流程规范性是指对企业内部流程的基础管理工作进行规范。这一环节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从定性、宏观方面设置符合评价标准的指标,如企业管理者是否重视流程管理、各业务部门流程是否有效建立、流程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高层到职员是否具有流程意识并严格按照流程执行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每一环节都会涉及到流程的产生与发展,流程的建设就是基于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展开的,因此将前期工作做好,规范企业流程执行,对后续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很有帮助。

2、流程完整性。流程完整性审计包括对企业流程制度、流程体系、流程核心框架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进行这一阶段的审计时,需要对流程的整体架构和框架有一定的规划,用全局思维进行把控、分析与评判。按照设定好的流程进行审计,检查流程的执行情况与文件上记录的流程要求是否一致,此过程涉及到对企业各业务事项执行结果进行全面性审计。由于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繁多,数据量庞大,审计人员一般采取抽样审计,从总体中抽取一定量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数据进行审计,以此推算出对于整体的结论。由于抽样审计抽取的样本数据量较少,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有可能产生与总体数据不符的情况,影响审计报告结果。这一阶段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帮助流程审计工作人员获取到充分的信息。

3、流程合理性。流程合理性关注流程创造的价值,流程是否节约成本,执行流程是否提高效率,流程设计是否科学、规范,流程范围有无疏漏等。流程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流程质量的好坏以及流程执行力的强弱。流程审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流程设计的要求很高,专业的流程审计人员需要对流程的合理性、完整性、连贯性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审计。因此,在进行流程设计时,流程管理人员需要对企业业务范围有清晰的了解,厘清各环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合理的规划,构建连贯全面的流程设计。

4、流程可操作性。流程可操作性检查内部流程的开展实施,执行过程是否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在实际业务流程中存在有待优化的地方。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开始更加广泛地应用信息系统来作为处理日常业务的工具,企业业务流程大多都是在OA 系统上进行管理,审计证据向数据化、电子化转变。进行流程审计时,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提取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与流程,并将其转化成审计所需要的信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判断当前企业所开展的业务活动是否都已建立相应流程,流程体系与企业的战略导向、发展目标是否契合,流程是否贯穿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流程整体性是否连续,核心流程是否有效实施,业务流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企业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与能力贯彻执行流程等内容。

二、数字化背景下流程审计发展趋势

在国家政策与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审计领域正在逐步创新原有方式方法与工作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对企业产生的数据全面快速地进行预测、分析、决策,帮助流程审计专家分析判断当前流程是否存在疏漏以及快速辨别数据内容与风险因素。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纸质文档的核对与检查,企业内部使用的数据库系统或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的数据文档都成为流程审计人员需要审计的对象,这也反向要求流程审计人员在进行流程审计时需要结合信息技术加以实施。

(一)基础工作自动化。按照一般方式对该环节进行流程审计,首先是流程负责人手工收集相关人员对流程各个环节的评价,然后根据预先设置的定性或定量指标进行评分,最后汇总分析并对流程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将智能分析程序引入到流程审计环节,运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实现邮件的自动收发、下载、分类整理等功能,只需耗费较低的成本就可获得极大的收益。流程审计人员通过这一技术,提前将设置好的流程评价问卷调查录入系统,利用邮件自动化功能将相关人员回复的邮件自动下载到电脑,并把收集到的邮件汇总,与预先设置好的评价指标对比,系统自动打分,得出最后结果。整个过程耗时极短,不需要单独占用人员时间登录邮箱下载邮件并进行核对,利用RPA 技术即可实现流程审计基础工作自动化。

(二)流程实施连续化。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流程都适合与信息技术结合。独立存在的单一流程或与其他流程关联度不高的流程,审计时不需要对其进行过多的数据处理,单独引入信息技术反而会增加程序的复杂性,开发成本大于其所带来的收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可以直接进行流程审计。

如果企业的流程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则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此缩短获取数据的时间,提高数据整理效率。依据行业标准、企业相关制度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在企业采购、营运、行政、财务、市场等模块建立流程审计风险评估体系,利用RPA 技术,判断流程是否完全执行以及执行情况,从中断节点处判断流程输入信息与输出对象之间存在的问题,保证每一个流程都能完整运行,规范企业流程体系。

(三)传递数据及时全面。流程审计是对整体流程全面进行审计,因此注重流程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大数据技术可以将企业产生的海量业务活动数据迅速收集整理,帮助流程审计人员从大量繁杂重复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扩展数据的广度与深度,提升流程审计效率,避免有所疏漏造成流程审计报告不严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推动流程审计工作模式向数字化转变,审计样本数据量更全、范围覆盖更广,流程审计人员能够充分关注流程在不同环节实施中的情况,让流程管控贯彻内部各业务活动中。

三、数字化背景下流程审计存在的风险

(一)数据采集风险。现代信息技术在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但应用于审计领域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审计工作特有的实地调查、现场采证等工作模式需要人工进行审查,如果只依靠信息技术的实施,存在数据采集失真的风险。流程审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收集并整理数据,其中涉及到审计人员收集企业当前的规章制度文件、与各流程管理负责人当面沟通交流、对流程环节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通过面对面地了解情况,流程审计人员有机会发现在文件中没有体现的内容,判断现场环境与实际记载是否存在差异,也能对企业流程的完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感受,这些都可以作为审计企业流程的证据。但大技术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缺乏人类的实际情感,无法做到真正的思考,进行数据采集时可能会将错误的信息一并获取,导致数据真实性降低,影响最终审计结果。

(二)数据存储风险。国家正在积极提倡审计向数字化方向转型,逐步实现审计业务范围的全覆盖、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以及审计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审计。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企业各类活动及业务数据都能通过相关技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让数据共享成为现实,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安全。云端中的数据容易通过网络被爬取、篡改,造成企业信息泄露,危害到经营安全,也影响到流程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目前大多数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对大智移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还停留在初步了解阶段,可能无法及时发现数据存储在智能技术中存在的风险并加以应对。

(三)数据分析风险。信息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呈倍数增长,数据类型也变得更为复杂。虽然人工智能技术能高效快速地帮助审计人员完成基础性审计工作,但其在分析判断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于复杂类型的数据分析和审计风险无法给出充分的判断,据此得出的审计结果可能会有所偏差,无法保证流程审计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并且,由于信息化的普及,企业业务流程更倾向于使用电子文件进行处理,纸质版审计证据越来越少,而电子版的流程审计证据容易被篡改、伪造,难以保证审计证据真实有效。

四、数字化背景下流程审计优化建议

(一)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审计通过审计企业流程而开展一系列活动,检测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是否有效、流程建设是否合理,企业流程的执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质量。在流程审计过程中,会涉及到对企业众多资料文件的收集整理,因此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非常重要。由于人工智能技术不适用于纸质文件的数据采集,且不能分辨虚假错误数据,所以需要流程审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与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措施,能够将企业繁多复杂的业务活动一一分解开来,将各业务活动产生的信息整理归档,文件规律存放,使企业运转高效有序。企业内部管理建设良好,职能划分清晰,各部门分工明确,便于流程审计人员前期的资料收集与数据的整理,也为后续高效实施流程审计工作做好铺垫。

(二)推动企业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时代对数据采集与存储的利用率提高,数据是企业转型的基础。流程审计与企业业务、内部管理、经济效益等挂钩,从数据上进行信息的挖掘与分析,推进企业流程审计数字化转型,便于加强企业的数据建设与管理。流程审计数字化转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从企业采购、生产、营运、销售等一系列业务活动入手,建立起全过程的流程一体化建设;改变企业现有人工处理方式,推动流程审计的工作模式从现场查看、抽样审计转变为依靠技术手段实施的全面审计;利用信息技术发现流程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为流程优化提供基础,让流程审计方式更加灵活、智能,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安全高效。

(三)加强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当前,传统财务与审计行业都在朝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也要求审计人员与时俱进,在自身专业知识水平过关的同时,还要学会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在招聘审计人员时,应倾向于引进高水平复合型的审计人才,易于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新知识,为企业审计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同时,应加强对企业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培养他们用数字化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加快企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综上,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在此背景下对企业流程审计的工作模式进行探讨,流程审计向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流程审计向数字化发展的同时,业务流程也得到优化,提升了企业内部流程建设环境,并降低流程实施时间。作为企业内部管理职能的流程审计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抓紧数字化的结合与应用。流程审计人员的思维模式应向数字化思维转变,具有全局意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根据流程审计的工作模式与内容,分析流程审计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据此判断其在数字化转型中可能存在的数据采集片面、失真,数据或被篡改、泄露,数据分析不完善等风险,并由此得出相应的风险对策:企业应优化内部管理、推动内部数字化建设、加强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从内到外改善企业流程执行路径,为流程审计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让流程审计发挥应有的价值。

猜你喜欢
流程数字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