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领域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2023-01-21 09:33
南方农机 2023年1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岗位

姚 钢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工匠精神是技能人才高质量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1]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转型升级,大量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不断涌现并广泛、快速融入制造业当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制造业技术技能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出要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倡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业精神,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制造业人才[2]。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的重要供给侧,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功能[3],应当紧密跟踪产业发展,主动对接岗位需求,积极开展育人研究,适时调整培养策略,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4],将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切实贯彻到技能人才培育的全过程当中,探索新时代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可行性策略。

1 工匠精神培育的建设思考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推进、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先进智能装备的广泛应用,制造业不仅对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其思维方式、工作态度、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工匠精神培育水平迫切需要提升。当前,职业院校已针对工匠精神培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逐步融入技能人才的培育过程当中,如推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5],通过实践内化工匠精神[6],在课程教学中融合工匠精神[7]、借助技能竞赛培育工匠精神[8],加大工匠型教师培养力度[9],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教育氛围[10]等。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丰富了工匠精神培育的方法和路径,推动了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提升。

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岗位需求是直接导向,决定了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层次应达到的高度。因而,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要面向岗位、服务岗位、适应岗位,也应以企业岗位为起点,对企业元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并将其充分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为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精准对标、精准分析、精准规划、精准施策提供保障。

2 融合企业元素的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2.1 对接岗位技能,培育执着专注创新精神

1)对标关键岗位,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先进制造业产业链较长、技术涉及面较广、技能要求较高,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对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不仅要满足工作岗位需求,还要考虑工作领域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对于技术技能的新要求。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当以职业面向为基础、工作岗位为起点,准确对标工作领域相关岗位的主要任务和各类要求,全面解析从业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层次和素养体系,制定突出立德树人、体现德技共育、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的综合技术技能、岗位适应能力、职业发展力的培养提供支撑,形成工匠技艺培养与传承的系统路径。

2)对标岗位技能,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从关键岗位的日常工作中梳理技能人才需要掌握的各类技能,如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拓展技能、日常办公技能等,将这些技能逐层分解为颗粒技能,对颗粒技能进行归纳分类,并针对性提炼基于实践的典型教学项目,梳理构成职业通识技能、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拓展技能等的类别化系列课程,形成满足岗位实践需要的基于能力递增的专业课程体系。另外,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同步构建素养培育体系,专业基础技能侧重融合学生对职业技能耐心专注素养的培育,专业核心技能侧重学生对精湛技艺执着探索精神的培育,专业拓展技能侧重融合学生对专业开拓创新精神的培育,形成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同步共育的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敬畏心,加深学生对于技能兴国、技能强国的理解,激发学生技能报国的热情。

3)精细化专业课程内容,推进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过程中,将课程思政作为课程内涵建设的关键切入点,做到专业课程“门门有思政”“门门优思政”,形成系统化、模块化课程思政体系。实施过程中,对专业涉及的产业背景、职业素养、岗位要求、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等进行梳理归纳,并将其分解融入各门专业课程当中,细化每门课程需要承担的素养培育重点,环环相扣、逐步递进强化,塑造合格从业技能人才职业素养培育课程。

2.2 融合企业制度,培育一丝不苟的规范精神

1)融合企业相关制度,提升教学与实训规范性。企业岗位的生产实践活动是在各类标准、制度、规范的集中作用下开展的,是生产作业的专业性、一致性和可控性的重要保障。专业技能育训过程中应当融入相关制度和标准,如岗位责任制、6S管理制度、标准工艺规程等,针对每项技能、每个训练项目制定完整且详细的作业流程和实施规范,帮助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规范作业作风。

2)融合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完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参照企业师徒传帮带模式,为学生配置相对固定的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形成双导师培养与管理育训机制,教师全方位指导学生技能学习与实操训练,企业导师依照岗位标准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质量把关,两者相辅相成、协同合作,为学生技术技能掌握的规范性和精准性提供可靠保障。

3)融合企业绩效考评制度,注重学生成长性增值评价。结合工作岗位对于员工技术技能、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方面的综合考评制度,设计学生技能评价体系。一方面,构建多层级评价指标,包含课程内各项目训练效果评价、课程综合评价等,评价指标应当能够全面体现该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情况;另一方面,评价指标的制定应当体现递进性和包容性,后续课程的评价指标应当涵盖已开课程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的评价指标应当逐步提升,即从基础能力逐渐向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更高层级能力评价迁移。同时,通过评价体系监控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升情况,根据学生综合能力增长程度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2.3 融入质量理念,培育精益求精的卓越精神

1)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关键保障,产品高质量的形成是制造过程“人机料法环”各生产要素高品质、高水平、高效率的综合呈现,应当使学生充分认识技术技能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逐步树立牢固的质量观。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企业质量理念全面贯彻到教学与实训当中,对实训中的“人机料法环”各个环节形成细致、规范、严格的规定。关于“人”,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实操过程;关于“机”,按照设备养护与检测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保养制度,让学生参与日常保养;关于“料”,制定相关实训物资管理制度,让学生参与资料与信息管理;关于“法”,根据实训项目具体要求,编制详细的实训作业规范指导文件;关于“环”,制定具体的安环实施细则,让学生规范执行并开展检查工作。通过“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全面规范,营造面向生产的实训环境,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规范作业意识,培养扎实稳健的工作理念和作风。

2)产品质量保障的另一个关键是技术技能的熟练实施与不断革新。基于此,一是在教学与实训过程当中精细化作业规范,特别是实操中对于结果质量起到显著影响的关键步骤、环节和技巧,应当特别强化,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二是应当及时将制造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融入相关教学与实训项目,使专业教学不断推陈出新,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新技术技能的快速适应与应用能力;三是在教学与实践中适当设计开放式任务或项目,鼓励学生在常规思路和方法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新想法,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2.4 结合文化内涵,培育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和运营发展过程中总结形成的理念、愿景与目标,是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内涵,也是职业素养培育中需要熟悉并借鉴融合的重要内容。优秀先进制造企业在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国家产业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畏艰难、勇于突破、追求卓越的拼搏与奋斗精神是企业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应当进行提炼并将其融入校园职业教育文化建设、日常教学和各类校园活动中,激发并培养学生的热爱专业、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

2)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大批能工巧匠、技术标兵、劳动模范、先进班组、模范集体等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他们在工作中奋勇争先、积极进取、团结和谐、争先创优的工作作风为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对他们的优秀事迹、成长经历进行梳理归纳,一方面,形成系列先进典范案例,融入教学与实践,支撑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育;另一方面,从他们的成长历程总结成才规律和培育方法,为形成科学明晰的技能人才培育思路和策略提供支撑。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既体现在精湛的专业技能上,也体现在高水平的职业素养上,为使技能人才培养准确满足先进制造领域切实需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注重将岗位技能、企业制度、质量理念以及文化内涵等企业元素融入教学育人过程中,形成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充分保障专业育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实施性。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工匠赞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