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2023-01-22 02:41岳文炎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34期
关键词:成本法成本标准

岳文炎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使得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往的静态成本管理逐步转变为动态成本管理。在合理运用标准成本法的情况下,制造企业的利润水平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也能够得到保障。实践环节,制造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标准成本法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对于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继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标准成本法概述

标准成本法指依照标准成本,进行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以及控制等,可以通过对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成本考核以及成本分析的融合,推动成本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标准成本法能够为企业经营活动及业绩评价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费用。对企业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包含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标准成本法应用中,需要制定出科学的标准成本,做好成本差异的分析、计算以及账务处理。在企业中使用的标准成本依照具体的使用条件,可以分为几种:

一是理想标准成本,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达到预期最佳状态,实际成本达到标准成本的最低下限,不存在浪费情况。然而,理想标准成本仅存在于理论中,在实操环节基本无法实现。

二是基本标准成本,指企业以某一年份的经营状况为标准制定出的成本,提供给后续年度使用,方便进行成本的对比。

三是预期标准成本,在一个会计期间内,通过企业努力能够达到的成本水平。

四是实际标准成本,其表示的是企业在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成本水平。

五是正常标准成本,指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生产要素等,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1]。

二、标准成本法的作用

(一)丰富成本管理内涵

制造企业在实施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等,需要对照生产状况来做好成本差异分析,确保管理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避免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在合理应用标准成本法的情况下,制造企业能够实现对于生产成本的精准分析,从事前分析、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三个方面,提升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丰富成本管理的内涵,推动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制造企业发展中的成本管理效益,为企业管理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高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

(二)改善成本管理状况

从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现实需求出发,在实践中应该高度重视标准成本法的应用,对企业的成本管理状况进行改善,促进企业经营利润的提高。具体来讲,一是以标准成本法为支撑,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流程等进行优化,关注成本差异性,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带动管理状况改善,切实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二是在发挥标准成本法优势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成本量化分析的要求,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三)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标准成本法能够对企业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消耗情况进行明确,保障成本支出的清晰明了。例如,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如果使用了标准成本法来对材料进成本进行计算,则入库环节同样需要使用标准成本计价,后续的材料领用、产品生产以及结转等都应该使用标准成本法计算。通过这样的方式,制造企业在进行直接材料以及直接人工结转的过程中,只需要考虑相关标准以及实际情况即可,会计核算的操作更加简单,成本状况也更加清晰。

(四)降低成本管理风险

标准成本法对比分步法和分批法而言,在实际应用中更加高效,通过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更好地了解生产环节的成本使用情况,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成本支出的预测分析,实施动态监测,推动企业生产环节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在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后,需要对其进行汇总整理,形成流程成本核算中心。通过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对比的方式,可以对企业决策进行调整,降低决策风险的同时,对成本管理的效果进行强化[2]。

三、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问题

(一)员工能力有待提高

不少企业在对标准成本法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虽然投入了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存在着员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情况,员工本身对于标准成本法的认知不够深入,无法熟练掌握产品工艺技术,提供的标准成本用量不科学,又或者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变化情况,难以提供真实有效的标准单价。工作人员无法对成本差异表进行有效的计算分析,提供给管理层的差异分析报告欠缺合理性和准确性。另外,也有部分企业在落实标准成本法的过程中,各部门相互独立,跨部门合作缺失,相关责任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

(二)标准更新相对滞后

部分企业将标准成本的制定看做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完成标准成本制定后,没有能够及时进行更新,导致其与实际情况出现了一定的偏离。伴随着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的更新,以及员工生产熟练度的提高,产品的产量会随之增长,如果企业没有能够及时对产品的标准生产工时及材料用量进行更新,则可能导致标准成本制定不合理的问题。另外,材料的价格会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若企业无法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变化,对物料标准单价进行更新,则可能导致标准成本失真的问题。不仅如此,人工成本同样会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企业在没有及时更新的情况下,很难将成本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

(三)标准成本欠缺合理

部分制造企业在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没有重视标准成本的确定,导致其欠缺合理性,与实际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企业在经营中,很容易出现成本相关的各种问题,也影响了标准成本法作用的发挥,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如此,在欠缺合理标准成本的情况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会降低,管理计划实施的效率和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并不能很好地对成本问题进行解决[3]。

(四)成本差异分析不当

制造企业在应用标准成本法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成本差异分析工作,分析结果会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也关系着成本控制的效果。部分制造企业在实践中,对于成本差异欠缺有效研究,成本分析工作欠缺专业性,最终分析结果不具备相应的利用价值,也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实施效果。在成本差异分析不够深入的情况下,人员的专业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影响了成本管理实施的效果,也降低了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

(五)缺乏完善配套体系

制造企业通过对标准成本法的合理应用,能够实现对于成本相关问题的有效处理,确保管理计划的顺利实施。但是从实践角度分析,不少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配套体系,也使得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暴露出很多问题。配套体系的缺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有的标准成本制度欠缺完善性,过度参考其他企业的制度体系,不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配套体系无法形成有效支撑,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效果受到了很大影响,导致了企业利润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如果设置的配套控制体系适用性差,会影响标准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造成控制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从而阻碍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对比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标准成本法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但是同时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企业方面应该切实提高员工素质,确保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标准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将标准成本法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推行标准成本法的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成效,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员工素质欠缺。针对这样的问题,企业方面需要定期落实好相应的培训、学习等工作,要求员工接受培训,也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提供培训指导工作。在员工整体素质提高的情况下,标准成本法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也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4]。

(二)做好标准成本更新

通常来讲,制定标准成本的部门应该每年对标准成本进行测试,通过相应的成本差异分析,确认是否存在有标准成本不准确引发的差异。若存在,需要连同相关责任部门,做好原因分析,给出具体的分析报告,上报管理层进行审批,及时做好标准成本的更新工作。如果外部市场环境、企业组织机构、生产工艺以及产品类型等发生变化时,企业也需要做好标准成本的调整工作。例如,在生产工艺得到改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制造企业应该对生产工艺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明确由此引发的生产工时变化,对比标准工时,若生产工时出现了显著下降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对标准成本中的生产工时进行调整。

(三)合理确定标准成本

制造企业在落实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从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以及成本管理要求出发,确定好相应的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法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具体来讲,一是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以及质检部门等都需要树立起相应的责任意识,做好标准成本合理性的准确评估,确保其能够符合实际情况,提高标准成本法应用的效果。二是应该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确定好材料的价格,构建物料清单,提高标准成本制定的合理性,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应用,以此来推动成本管理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重视成本差异分析

制造企业经营发展中,成本差异分析的有效性会对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了保障标准成本法应用的有效性,确保能够实现对于成本的科学管控,制造企业需要切实做好对于成本差异的分析工作。具体来讲,一是应该将数据分析人员的专业优势发挥出来,确保业财融合理念能够真正融入到数据分析工作中,做好成本差异的科学分析,将标准成本法的优势切实发挥出来。二是制造企业在落实成本差异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安排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分析人员,确定不同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情况,推动专业分析工作的贯彻落实,为标准成本法应用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支撑,切实做好材料设备等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制造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应该做好成本差异记录,强化相应的生产成本管理意识,促进标准成本法应用效果的提高,将成本差异分析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来。

(五)完善配套管理体系

从制造企业的角度,想要确保标准成本法的合理应用,提高成本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需要设置完善的配套管理体系。

一是应该将成本预算、目标成本、预算执行等相关要求考虑在内,做好全过程成本管控,推动成本管控机制的完善,将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出现成本超支的情况,以此来实现标准成本法应用水平和应用效果的提高。

二是在完善成本管理体系的情况下,必须推动其贯彻落实,为成本管理活动的实施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企业控制好成本浪费的情况,确保标准成本法所的优势和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降低企业运营中的成本费用,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5]。

五、结语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环境下,制造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对于成本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建立起适合自身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是企业在实施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对成本管理方法进行选择,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成本管理流程,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对其重视起来,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从技术层面为经营效益提供良好支撑。■

猜你喜欢
成本法成本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