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中药药理学课堂教学的探索*

2023-01-22 04:12董世芬孙建宁孙文燕畅洪昇张硕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药理作用药理学中药

方 芳 董世芬 孙建宁 孙文燕 畅洪昇 王 晶 张硕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北京 102488)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以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为目标,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相关的德育元素,建设“课程思政”已成为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1]。笔者结合中药药理学授课内容和课程特点,对中药药理学课堂授课如何融入“思政教育”进行初步探索和思考。

1 中药药理学授课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

1.1 中药药理学科任务与增强传承创新使命感 中药药理学学科任务主要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阐明中医药理论和中药防治疾病的科学内涵,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在介绍中药药理学学科任务、位置及发展史中,特别提及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陈克恢教授发现麻黄中的活性成分麻黄碱,使之成为最早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之一,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不衰。屠呦呦教授根据古籍记载,采用低温提取的方式,分离得到青蒿素,使之成为抗疟药,挽救了大批患者,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非典”和“新冠”疫情中清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药理研究中,还发现了许多传统文献中未提到的作用,如黄连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枳实静脉给药的抗休克作用,拓展了传统应用。借助这些中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案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自己未来从事中药药理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鼓励学生学习前辈们的科研精神,积极阅读经典古籍,在中医药传统用药的宝库中挖掘信息,使其具有科学化的实验依据,同时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进一步完善中药功效,拓展中药应用范围,让全世界人民认识中药、应用中药。

1.2 中药药理作用的两重性与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 中药作用具有两重性,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例如辛温解表药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但因其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可以引起患者兴奋、失眠等症状。雷公藤祛风湿作用显著,但容易引起骨髓抑制、损伤肾功能等。这些反映了中药治疗疾病中矛盾的2 个方面,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加强学生对中药药理作用的两重性的理解和认识,排除中药比西药安全而长期应用,或中药有毒而弃用等偏执观念,客观看待中药药理作用,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把握剂量、选对品种、合理配伍,保证发挥药效,尽可能降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损伤,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普及专业知识。

1.3 中药药理作用量效关系双向性与唯物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 中药药理作用的量效关系提示,用量不足,治疗作用不显著,而剂量过大或长期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毒性作用,甚至导致死亡。如苦杏仁在常规用量下使用,所含的苦杏仁苷被苦杏仁苷酶分解后产生微量剧毒物质氢氰酸,能抑制咳嗽中枢而镇咳平喘,但过量应用则引起中毒,出现呼吸困难。此外,中药药理作用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即同一种中药可能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例如理气药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补益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中药作用的双向性与药物剂量、成分、炮制、机体状态有关。例如人参小剂量兴奋中枢,大剂量抑制中枢;枳实高浓度时抑制肠平滑肌,低浓度时则在短暂抑制后出现兴奋作用。教学过程中,融入量变到质变的事物发展必然规律[2],借助荀子《劝学》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进一步强化从量变到质变的含义,鼓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定好目标和计划,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同时提醒学生们在运用中药治病过程中注重药物剂量和效应之间的关系,必须根据机体的状态,选择合适的剂量,保证对症用药,安全有效。特别是关注有毒中药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正确理解《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气正也”的用药原则,做到适度为止,避免“物极必反”。

1.4 中药配伍作用研究与唯物辩证法中整体和部分关系 中药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从药物配伍分析复方药物药理作用时,可以发现中药七情中相须、相使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相畏、相杀可以降低或消除毒性,这些都是用药所需。复方配伍还遵循“君臣佐使”,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例如茵陈蒿汤的退黄作用比各单味药的退黄作用强,主要是因为能相互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疗效;桂枝汤能解热、发汗,全方作用明显优于方中诸药的各种组合,减去任何一味药都会减弱疗效。中药配伍体现出个体通过相互影响产生群体的综合效应。在授课过程中,启发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其他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克服自身的缺点,其自身优势可随群体发展得到明显的促进。合作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也是未来投入社会工作的需要[4],鼓励和调动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相互帮助,创造和谐的环境,取长补短,收获协同创新成果。

1.5 中药药理作用科研工作与实事求是态度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求得主客体相统一的方法[5]。中药药理作用关系到新药研发、人民健康,科研工作中不能弄虚作假,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过度浮夸宣传,认真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有利于提高实验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5]。为杜绝有些学生因实验结果不理想抄写他人实验报告的行为,授课时反复强调禁止弄虚作假的科研态度和行为及惩罚措施。此外,当学生在研究中发现与传统功效不相符的药理作用时,鼓励学生不要过早自我否定,积极设计多种实验进行验证和分析,得到可靠结论。

1.6 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与伦理道德 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中需要应用大量的动物,操作者对动物的处理方式不正确,除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外,也给动物本身造成极大的伤害。在实验课中,给学生增补动物福利伦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动物实验的3R原则(减少、替代和优化),注重学生对实验动物的关爱,反复强调正确的操作手法,减少对动物的伤害,手术过程中需要有效麻醉,术后采用抗菌、保温等护理,妥善处理动物尸体。培养学生对实验动物有感恩之心,学会敬畏和尊重生命等医学伦理道德[6]。

2 思政教育在中药药理学授课中的实施及反馈

将上述的“思政内容”,借助经典案例以视频或问题讨论等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反馈信息,结果显示,93%的学生认为思政内容在中药药理学课程授课中融入的内容匹配度合适;95%的学生认为在课堂授课中融入思政内容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有帮助;92%的学生认为思政内容的融入提高了专业技能的规范性;96%的学生通过思政内容的融入认识到专业素质养成的重要性。这些数据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对专业课中的“思政内容”的认可和思考,认为对专业学习有促进作用。

3 中药药理学授课中融入思政教育的体会

作为授课教师,深深感受到“课程思政”在中药药理学课堂授课中的融入,可以缓解理论学习的枯燥,容易调动和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体现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深刻感悟到,除了夯实专业知识外,需要不断补充人文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扩充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广度,做到思政教育和专业学习自然融为一体,“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专业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发挥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中药药理学授课内容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和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深入挖掘可以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大量的信息和素材。如何让中药药理学的“课程思政”系统化,还需要在教师培训、教材建设、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7]。作为中药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参与者,有责任利用课堂教学的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高尚的人格和广博的专业知识的栋梁。

猜你喜欢
药理作用药理学中药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