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观演关系对杂技剧创作的重要性

2023-01-22 05:02刘艺伟
杂技与魔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杂技创作

文|刘艺伟

2022 年11 月,中国杂技家协会在河南濮阳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杂技理论高级研修班,这是一次欣赏观摩、交流碰撞、学习提高的好机会。我有幸参加了学习,并作为学员代表在中国杂技创新创作引导会上作了主旨发言。

研修班上,专家老师们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阐发讲解,让我深刻意识到优秀的杂技节目在于融合与编创,而编创的优劣在于杂技编导。尤其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我们所处时代与艺术创作》的授课,更让我明白了,一名好的编导最重要就是要明白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懂得“把握方向”“洞察市场”,在此基础上做到不断“推陈出新”。而“创新”自然离不开“守正”。“守正”不是“守旧”,而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坚持”,其中第三个就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这也是我们应该在杂技创作中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杂技艺术的每次飞跃都是守正基础上的一次次创新。

我认为杂技创作中的“守正创新”,就是要守魂而创形。一方面是坚持杂技本位的基本原则,不能脱离杂技的人体造型艺术以及“惊险奇特”的本质;另一方面则是要积极融合姊妹艺术,不断开拓、探索新的表演形式。因此,只“守”不“创”必落后,只“创”不“守”则动摇;二者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在把握好“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如何才能创作出更优秀的杂技作品,怎样才能做到让观众喜爱,口碑良好?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维持好“观演关系”。

杂技和戏剧一样,都是表演艺术。表演艺术的必要条件有“四要素”“三要素”“二要素”等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都离不开观众和演员这两个不可缺少的元素,就像波兰著名导演格洛托夫斯基所说:“戏剧是发生在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事情。”而且,这两者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场域”的互动。因此,了解“观演关系”的核心本质和相互作用,就成为表演艺术创作的重点之一。

目前,在商业活动中有一种叫“注意力经济”,也称“眼球经济”,就是从心理上分析消费者的关注点和需求,最大程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最终成为产品的消费者。艺术市场也是如此,只有了解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同时,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让观众从感官上注意、从心理上接受,才能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实现表演艺术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我有以下几点总结。

一是创编顺序。很多杂技剧编创者在创作过程中把大量注意力放在“舞台上”,却轻视“舞台下”这个重要的区域。舞台上的艺术创作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满足舞台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很多努力都会显得劳而无功。所以,我在创作剧目时,常常会使用“倒推法”来进行构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受众群体”“受众年龄”,包括“受众群体的艺术接受能力”等。其次,是表演形式如何创新。不同的逻辑思维,会直接影响“创意思路”和“编排手法”。比如,我导演的儿童杂技剧《恐龙馆奇妙夜》定位是中小学生,这个群体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决定做成科幻剧目,使用杂技、魔术的方式,展现虚拟与现实的世界。同时,考虑到孩子的注意力时间很有限,我们在创作中融入了话剧表演形式,加强了互动环节,再通过高难度技巧带来的感官刺激,这样就能很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做到科普知识,寓教于乐。

二是戏剧节奏。随着时代的发展,杂技仅用娱乐优势来维持观演关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将杂技技巧赋予戏剧性,通过情节的跌宕起伏,对应杂技技巧的高低变化。只有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才能达到最佳的观演效果。在杂技剧的创作中,编导还要善于把握整体剧目的“节奏”,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一部剧,缺乏轻重缓急的情节变化,只是杂技技巧的叠加,观众看完后的感受,会是平面的、单一的。还有一些剧目,抒情过多,矛盾冲突不够强烈、节奏过于缓慢,也会使观众注意力流失,不愿继续观看,以上这两种情况,都是观演关系只停留在表面的“展示”与“刺激”,而没有进入观众内心的“接受”与“反思”。因此,在编创时,要更重视观众心理的变化,善于把控剧目发展的节奏,使杂技艺术能够深入浅出地打动观众。

研修中,我们集体观摩的杂技剧《战魂》就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军事训练”和“战斗场面”,达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效果。它用杂技的高难度,说明了军事的高难度;用杂技惊心动魄的快节奏,诠释了军队整装待发、随时战斗的快节奏,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军人崇高的精神气概。

与上述情形类似,我编导的的情景杂技《前进·闪闪的红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短小精悍,矛盾冲突与杂技技巧紧密结合,故事情节仅有14分钟,紧凑的节奏适应了小观众的特点。所以,它以杂技艺术的形式入围2021 年的四川省小戏小品(戏剧)比赛,成为获奖作品。

三是心理共鸣。表演艺术是观众和演员双方共同实现的过程。舞台表演中的“心理共鸣”,就是观众感受到了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管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消极负面的,只有当作品的思想情感触动了观众的内心时,观众才会产生共鸣。

我早年编排的舞蹈杂技剧《文成公主》,一年之内先后两次修改提升,就是力图寻找观演之间的心理共鸣点。舞蹈是肢体艺术,容易与杂技相结合,舞蹈叙事和抒情也比较成熟,更容易打动观众的内心。因此,我将仿唐乐舞、藏族舞蹈大量引入剧中,增加了民族风情,为无言的叙事和抒情添加了理解力,也丰富了杂技的表现力。该剧划分成五幕,每幕都有各自的主要情绪和小高潮,有层次地凸显矛盾冲突,最终形成全剧的高潮。

前几日观摩的杂技剧《化·蝶》,也是一个将杂技技巧与舞蹈叙事紧密结合的作品。全剧突显了杂技的“优长”,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感官与心理节奏,实现了观演双方的“心理共鸣”,可以说是“守正创新”的佳作。

总之,观演关系是表演艺术的永恒话题,只有在观演互动中,表演艺术才能得到不断的进步与提高,正如德国戏剧理论家史雷格尔所言:“艺术作品只有在欣赏中,才能成为现实的艺术品。”中国杂技剧作为一个新兴剧种,和诸多新型戏剧一样,需要学习传统表演形态的各类优长,做到扬长避短,厚积薄发,观演关系亦是如此。

此次中国杂技家协会组织的研修班,使我能够近距离地聆听行业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领导、专家、学者的教诲,与众多杂技理论研究的同仁们一起研讨我国杂技艺术的过去和未来,备感荣幸、深受鼓舞。同时,我们也全程认真观摩了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节目优中选优,令人大开眼界,有所感悟。今后,我也会专心研究、不断实践,为中国杂技更上一层楼尽些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杂技创作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一墙之隔》创作谈
老鼠演杂技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