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要素分析

2023-01-23 04:14郝亚明秦玉莹
民族学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共同性共同体中华民族

郝亚明 秦玉莹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同时还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1]。以上重要论述不仅指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践方向,同时也体现出巨大的现实性和科学性。一方面,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导向来看,其具有化解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失衡、消减多民族国家身份认同张力等重要价值。“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工作原则聚焦于其问题源点,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现实指导性。另一方面,对于共同体而言,要素重叠、纽带联结、功能依存是其形成与维持的基础所在[2]。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来说,重叠要素就是统一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共同性,是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形成与维持的关键。几千年来,各民族的碰撞融合交融从未中断,既增进共同性,又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汇聚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3]。“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这一民族工作原则再次体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含的理论科学性。那么,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都具有哪些共同性呢?这些共同性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实际上,这些共同性要素始终蕴含于党的民族工作政策理念中,例如“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四个共同”的民族交融历史、“五个认同”的基本理念。深入挖掘上述共同性有助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实践,以及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机理与价值导向。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拟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要素及其彰显的本质内核。

一、“两个共同”的共享利益

“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集中蕴含着各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同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4]。“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代表着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共同性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是凝结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性要素,也是连接各民族一同向前的共性纽带,它揭示了中华民族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内在关系。

“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标志着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目标指引。2003年3月,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会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5]。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深刻阐释并丰富了“两个共同”的内涵和辩证关系,指出“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6]。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从上述系列政策精神可以看出,“两个共同”政策理念始终蕴含着各民族作为“共同体”团结奋斗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彰显着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利益的强大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对“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的一脉相承与创新发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需要不断凸显中华民族“两个共同”的共享利益关系,将增进这一“共同性”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着力点。

“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彰显着各民族的共享利益,体现了中华民族实为“利益共同体”。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角度来看,处理好国家内部各民族利益关系是维护和谐民族关系的关键,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代表着各民族一致性的根本利益。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1]。作为利益共同体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就是国家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对于维护这一根本利益至关重要。一方面,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是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关涉着国家主权和安全。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是在自觉抵御外部风险挑战,自觉保障各族成员的最高利益。另一方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巩固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从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卓越成就,再到当前推进各民族共同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均彰显出各民族同属利益共同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性和方向性。因此,“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及实践,凸显了各民族的共享利益,彰显出中华民族作为利益共同体的本质内核和价值功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就要不断增进各族人民的这一共同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继续深化并增进各民族“两个共同”的共享利益关系。其一,要在所有改革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为解决部分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通过推动各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激发其发展动能、提高其发展水平、增加其发展收益,不断强化中华民族作为利益共同体的本质内核。其二,要在所有民族工作实践中贯彻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保障各族人民合法权益,提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外部制度环境保障,加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支持,保障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其三,要在坚持“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也即要在不断解决当前阶段性民族问题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综上,要将“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贯穿在增进各民族具体利益、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实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利益的过程中,彰显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利益的共同性和一致性,以此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三个离不开”的共生命运

“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代表了各民族的共生命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2017年《“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便提出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同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筑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相关内容也指出,要强化“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不仅揭示了各民族的关系实质,也指出了我国多民族社会结构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的现实国情。

“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凝练了各民族的共同命运,展现出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具有的和谐民族关系基础。1981年,党中央在研究新疆工作时提出“两个离不开”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8]。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将“两个离不开”发展为“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9]。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10]。从“两个离不开”到“三个离不开”体现出党对民族团结关系认识的深化,“三个离不开”既是党对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总结,同时也是我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所需要继续坚持的基本原则。

“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表明了各民族的共生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实为“命运共同体”。“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既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形成,又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中得以愈发牢固,其充分反映出各民族命运与共的一体性。从历史发展来看,“三个离不开”是对整体民族关系的理论概括,是对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多元性和层次性关系和状态的总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统一多民族社会结构基础,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1]。“三个离不开”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实体性的民族内核以及稳固性的社会基础。从现实情况来看,“三个离不开”也是对各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和谐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废除了历史上存在的民族压迫与民族剥削制度,推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为和谐民族关系奠定了扎实的政治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我国在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创新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三个离不开”是对各民族作为“共同体”发展历史轨迹的真实写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巩固和加深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共生关系。要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中,系牢各民族“三个离不开”的关系纽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日益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的逐渐加深,既有助于增进各民族的社会认同,也存在着可能发生的社会认异问题。就此而言,系牢各民族“三个离不开”的关系纽带,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一体共生性认知,是预防社会认异问题,推动各民族间加深了解、充分互动和彼此交融的必要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系牢各民族“三个离不开”关系纽带的过程中,推动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推动各民族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既是为进一步巩固各民族“三个离不开”民族关系做好条件支持,也将是进一步巩固各民族“三个离不开”民族关系认知的有益结果。概而言之,巩固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民族关系,有助于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社会结构基础,增强社会结构的内部凝聚力,规避多民族社会结构分层风险。

三、“四个共同”的共有历史

“四个共同”的历史发展脉络是各民族汇聚为中华民族统一体的事实证明。“四个共同”的民族交融历史刻画出了各民族如何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轨迹,阐释了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增进各民族对“四个共同”发展历史的心理认同,是各民族正确认识历史事实、把准当前历史方位,以及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的关键。

“四个共同”的民族交融历史,彰显了各民族的共生情感,揭示了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记忆纽带。费孝通先生曾指出“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都有着各自所独有的鲜明的民族特点与特长,同时又有着许多民族共有的共同之点,即中华民族的共同性”[12]。也有学者曾经指出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文化的同质性可以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族认同的坚实基础[13]。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4]。这一重要论述凝练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共同情感记忆。鲍桑葵曾指出:“在现代民族国家中,家庭的氛围并不局限于实际的家庭。共同的居住地、共同的历史和传统、共同的语言和文字赋予日常的公民意识以感情的色彩,这对民族国家来说,就像家庭中亲人的感情一样”[15]。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成员来说,“四个共同”不仅是呈现各民族如何发展为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坐标体系,同时也是增进各族人民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和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事实依据。

“四个共同”民族发展历史贯穿着各民族共生价值情感,体现了中华民族实为“历史共同体”。“四个共同”从四个维度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事实依据,四个维度也发挥着不同的意义功能。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既成为了各民族共同居住、生活往来、生息繁衍的生存空间,也成为了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精神文化交流的社会情境。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既承载着各民族的共同身份印记、共同记忆符号,同时这一共同的历史记忆纽带,也在推动着各民族不断加强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长久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推力,同时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发展的文化根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标志着各民族作为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具有的内在心理认同。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伟大精神则是各民族生死与共、抵御外来侵略、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不竭精神动力与宝贵精神财富。可以说,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的发展,无论是“大一统”的传统政治理念、还是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抑或是“茶马互市”的经济生产方式,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内核都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四个共同”是对各民族共同推动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历程的总结,也是对中华民族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代民族内核的一体性和实体性的事实证明。“四个共同”的历史脉络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作为传统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这些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加深各民族对统一中华民族作为现代民族心理认同的重要依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系牢各民族“四个共同”的情感记忆纽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四个共同”历史事实,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10]。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同时也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为增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内部凝聚力,必须牢牢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使其自觉抵制大汉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离不开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支撑和共同创造,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主体依托和涵养孕育。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要按照“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这一重要民族工作原则,在凸显各民族认同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文明形象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在不断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推力。

四、“五个认同”的共享价值

坚定各民族“五个认同”,蕴含着各民族共享的政治价值和制度认同。“五个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培育所有公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16]。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政策中,培育各民族“五个认同”始终是重要内容。“五个认同”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性思想,同时也展现出结合我国民族工作实际的实践性价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需要增进各民族的“五个认同”意识培育。

“五个认同”凸显了连接各民族的价值纽带,揭示了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与增进彼此共性认知的内在准则。2015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指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7]。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总结出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中便包含着“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可以看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坚定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五个认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基础。

“五个认同”的政策理念涵盖了各民族的共享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实为“价值共同体”,标示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和价值理念指导的形成。各民族坚定“五个认同”,就是自觉维护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就是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使命,也是自觉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具体而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自觉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并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责任,是爱国意识和爱国精神的内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自觉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和心理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血脉,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承赓续;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各民族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也是各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认同,蕴含着我国在处理民族工作事务过程中的“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的内容涵盖了各民族对国家归属、民族归属、文化归属、政治领导和中国道路的认同。其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地认同,民族认同是承载本体,国家认同、制度认同和政党认同是政治认同[18]。很显然,“五个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思想内核,具有凝结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不断坚定各民族“五个认同”的思想根基,以此系牢各民族共享的价值纽带。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19]。为增强各族人民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提升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需要不断增进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正确指导下,认识到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正确指导下,认知到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一体性、共生性关系;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正确指导下,认识到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正确指导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此外,也需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构建,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教育、中华文化宣传、党的领导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寓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教育中。

五、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推动民族工作既要靠物质力量,也要靠精神力量。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含的诸多共同性来看,是综合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民族工作理念集合。在按照增进各民族共同性这一基本原则指导下,其实践路径也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不同方面,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对于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的全面性。按照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这一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就要不断凸显各民族共享的共同性要素,加强各民族间的共性认知,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通过对四方面的共同性要素分析,可以清晰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属性、内部机理、价值功能与实践路径。

其一,“两个共同”的共享利益、“三个离不开”的共生关系、“四个共同”的共有历史、“五个认同”的共享价值揭示了各民族作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历史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基本属性,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的丰富内涵性。

其二,各民族具有的共同利益、共生关系、共同历史和共享价值,既是粘结各民族作为共同体的共性重叠要素,也是联结各民族作为共同体的共有身份纽带,共同性要素重叠和共有身份纽带联结展现出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内部机理和事实依据。

其三,四方面共同性要素,不仅证明着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内在关系,也展现出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功能。例如“两个共同”民族工作主题对推动各民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指引,“三个离不开”民族关系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结构的内部凝聚,“四个共同”共有历史记忆对形塑中华民族认同的精神动力,以及“五个认同”共享价值对各民族行动规范和价值选择的正确引导。可以看出,四方面的共同性要素都是在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共性身份认同。

其四,通过分析四方面的共同性要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即在按照增进各民族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工作原则下,要增进各民族的共同利益、系牢各民族的共生纽带、增进各民族的共同情感以及凸显各民族的共享价值。这些共同性要素既是各民族实为共同体的现实依据,也是凝聚各民族共有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共同性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共同性扩大”: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演进规律再认识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形成的共同性、差异性原因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共同性
思想、图像与风格——略论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共同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