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价值意蕴、困境分析和实践路径

2023-01-23 06:01李子吟
大连干部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价值观国家

李子吟

(天津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天津 300457)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安全关乎国家稳固、民族团结、精神传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往来的不断深入,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冲突和对抗也日益明显。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部分西方国家凭借自身的经济和科技优势,大肆输出意识形态、传播西方价值观念,不断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造成了威胁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文化安全纳入到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之中。在此背景下,分析国家文化安全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筑牢国家安全精神之基。

一、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价值意蕴

(一)维系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1],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对于增强国家力量、保障国家安全、维系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早期知识分子选择以马克思主义对抗封建思想、批判资本主义,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彻底摆脱了落后挨打的局面,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此可见,先进的思想文化能够增强国家和人民的精神力量,为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思想武器。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推进祖国统一提供思想保障。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根植于社会与历史实践,熔铸于血脉与灵魂之中,凝聚成共同的精神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维护好国家文化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文化安全同样关乎民族团结。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包容性和凝聚力,是实现各民族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各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一心抱在一起,宛如家庭共成一体,根源于文化认同提供的精神感召、价值体认和意义追寻。中华文化以其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质将56 个民族紧密团结起来,共同书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开拓了锦绣河山,共同培育了伟大民族精神,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能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思想保证。

(二)保障社会稳定与文化传承的必要前提

文化能够对社会稳定进行柔性调节。社会是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由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构成。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遵循法律规范,以契约精神彼此制约,但这种硬性的规范有时会引起不同利益群体的纷争,造成矛盾激化,危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和谐社会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下获得良好发展。邓小平同志曾指出: “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3]自古以来,中国文化都十分重视社会和谐,倡导 “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仁民爱物”的实践准则,和谐始终是传统文化的底色之一。文化安全筑牢了和谐的社会关系,能够维持社会系统内部的均衡状态,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与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永不沉沦、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永恒见证。与中国并称为 “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其文明或湮灭于历史长河,或遭受外来文化侵袭,这是极为惨痛的教训。维护好文化安全,能够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立性,避免本国文化沦为外来文化的附庸,从而实现文化的不断积淀和永续传承。历史经验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也一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是需要思想而且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文化,阐明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维护好国家文化安全,能够给予人民足够的底气和信心,不负时代,不负未来。

(三)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

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它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的相对稳定和不断发展,同时也为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创造了应有的条件。文化安全能够满足个体对于社会环境的安全需要,帮助个体找到精神家园,建构精神世界。中国文化向来不缺少对于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表达,“不以心为形役”的超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通达,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风云激荡的时局中,在文化冲突的洪流中,文化安全正是个人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文化能够启智润心,帮助个体突破自身生活的狭隘视野,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自觉追求求真、向善、爱美的社会主义文化,自觉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

文化安全同样关系到社会进步。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4]。文化安全使得核心价值观能够稳定地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在奔腾不息的历史潮流中,中国顺势而为,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价值理想进行了当代表述,引领中国人民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表达了全体人民对国家现代化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维护好我国的文化安全,对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促进世界和平与文化交流的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仍然受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局部地区的冷战、热战时有发生,文明的冲突与对立日益成为世界人民普遍关切的话题。部分国家难以摈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在国际关系上以对抗为导向,以所谓的 “民主价值观”为政治基础,造成了国际社会的对立与分裂。然而实际上,“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无论是真实的战争,还是贸易战、经济制裁,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都没有任何好处,合作交流与和谐共处才是世界人民追求的共同目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的文化传统,对和平的向往、对和睦的追求始终流淌在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内蕴的文化基因和外显的文明坐标。以 “和”为贵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立场和一贯主张,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导向的国际关系建设,体现了中国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顺应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为国际社会扩大交流合作、避免冲突对抗注入强劲动力。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生物多样性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文明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5]面对西方霸权主义企图以单一文明一统天下的妄想和野心,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纷纷以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本国文化安全为共同立场,主张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平等开放的精神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维护好我国的文化安全,既是展现国家形象、构建文明形态、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文明交流融合的时代要求。

二、我国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外来文化的威胁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6]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了政治、经济上的孤立封锁和遏制,致使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无法及时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社会发展整体落后。“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依然没有放弃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反而凭借本国强大的经济优势,开始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部分西方国家大肆攻击其他国家的人权问题,进而干涉别国内政,在世界范围内强力推行本国的价值观,以期长期控制发展中国家。这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着 “民主”和 “人道主义”的幌子,向其他国家大力推行所谓的西方民主,加紧对发展中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企图以此影响、改变其他国家人民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实现“文化西方化” “文化霸权化”甚至 “文化殖民化”的目的。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具有隐蔽性,往往难以察觉,对我国的文化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新形势下,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使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一方面,国外敌对势力采取多种手段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严重冲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境外反华势力通过培养代理人、组织反共反社会主义社团的方式攻击中国,与西方所谓的非政府组织甚至是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遥相呼应,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网络与现实相互渗透,敌对势力通过大肆宣扬西方的所谓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新闻自由等制造思想混乱,并利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段夸大、捏造我们党和新中国历史上的失误,并以此来隐晦地攻击我们党和社会主义。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主动应战、积极破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主体文化的地位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文化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多元文化对我国的主流文化建设造成了一定冲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以主流文化凝聚社会共识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多元文化对我国主体文化的冲击,一方面表现为主流价值观的弱化,另一方面表现为主流文化影响力的削弱。

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西方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对我国的主流价值观造成了冲击。例如,新自由主义所推崇的个人至上原则,极度追求个人自由、反对社会制约,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背道而驰。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虛无主义思想在一些特定领域沉渣泛起。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否认历史、否认本国传统文化,意图解构本国的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7]41

国外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审美价值等意识形态的输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的社会文化中加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突出。大众的价值取向也随之逐渐趋于多样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有所降低。此外,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们的文化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取向。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多样性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主体地位造成了冲击,丰富多彩的外来文化呈现在大众眼前,为人们提供了新奇和便利,易于吸收、容易接纳,削弱了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问题之一。

(三)文化价值观受到低俗文化和不良信息影响

多元文化绘制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图景,同时也折射出文化安全存在的隐忧。从内部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网络信息泛滥和网络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文化价值观易受低俗文化和不良信息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信息庞杂,质量良莠不齐,对主流价值观形成了挑战;另一方面,网络监管机制不完善,信息安全存在漏洞,对国家文化安全造成了威胁。

近年来,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推送和传递更加灵活、自由,但是也提高了人们甄别信息的难度,对主流价值观造成了一定冲击。个别 “公知”借助网络平台发表一些过激言论,否定主流价值观,引发民众盲目跟风,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战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8]此外,经济市场化激发了人们实现自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但市场化改革的逐利倾向也使主流文化价值观面临危机,为错误价值观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少部分人的价值取向不再是追求进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而是追逐名利、向往奢侈的生活。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也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形成了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信息的实时交流,另一方面也使得网络信息的监管难度不断增大。不法分子和非法网站能够通过地址变更及匿名通信规避内容审查,加大了内容审核的技术管理难度。同时,匿名社交、加密社区、网络直播等新应用层出不穷,网上信息传播呈现出海量聚集、加密传输、差异推送等特点,更增加了技术管控的复杂性。如果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互联网进行颠覆国家的破坏活动,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不健全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不利于国家文化安全的建设,如何有效地引导人们提高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本土文化产业发展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国际上仍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表现在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活力,习惯于 “引进来”,却不善于“走出去”。另一方面表现在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习惯于沿袭旧有的文化形式,而不善于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位置,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文化上实行 “百花齐放”的方针,文化产业发展显著。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的整体消费需求不足,2020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仅为4.43%。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引进来”为主,“走出去”相对较少,文化产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引进欧美、日韩的文化作品以及西方节日,虽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也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处于被动地位。文化“引进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意识形态的入侵,对我国本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而我国文化产业在 “走出去”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中国特色和一些外在形式,则不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如果将中国的文化传统不加解释和变通地输出到国外,很容易遭到受众的反感和抵触,难以 “讲好中国故事”,无助于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上获得话语权。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和不竭动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就在于文化创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缺乏创新意识。一方面,文化领域的核心技术缺失、进口依存度较高,难以创作出民族文化与信息科技高度融合的文化精品,影响了中华文化自身的感染力、表现力和传播力,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创新意识不强,很多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缺乏现代创新意识和现实意义。如何向世界展示当代的、立体的、真实的中国,需要在文化作品的选题上再下功夫,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从而维护好国家文化安全。

三、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基本路径

(一)完善文化安全治理体系,提升文化防御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建立起科学、完备的文化安全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西方国家一直妄图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因此捍卫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向来十分重视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9]186在新形势下,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一方面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能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捍卫文化主权和人民政权。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建立健全文化安全管理体制和文化安全预警机制。要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意义,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置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合作的长效机制,提升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性和协调性,提高文化安全管理水平。要采取各种管理手段,对可能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的要素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和预警,及时准确地提出应对措施,避免突发事件演变为文化危机,避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转化为政治矛盾风险挑战,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7]8。因此,要不断完善文化安全治理体系,有效管理、及时干预,注重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问题,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凝聚力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经沧桑而不竭,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在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筑牢思想体系,守护文化之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做到不忘本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 “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习惯等,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无论何时都不能割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就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作为基础,之后还提出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条传统价值观念。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做到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握文化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坚持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结合。“文化自觉”不是因循守旧,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和认识基础上的 “自知之明”,是对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向的一种自觉的认识。拥有这种“自知之明”,才能在新形势下不断提升文化选择的水平,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从容应对外界的风险和挑战。“文化自信”则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可、信心及践行程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11]。文化自信不是骄傲自满,也不是夜郎自大,而是在对本国文化价值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认同和坚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结合,能够深化文化凝聚力,促进全社会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筑牢思想体系保障。

(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文化影响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加强对外交流,在国际舆论场上获得主动权,积极构建对外文化传播体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首先要继续实施 “引进来”战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正是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保证了文化发展的活力。在实施文化 “引进来”战略时,必须坚持本国文化的主体地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但在交流过程中不能崇洋媚外,动摇自身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鲜明标识,在进行文化交流时,必须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沃土,从中汲取养分,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实施文化 “引进来”战略时,要警惕和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对外文化交流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友好交流。部分国家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总是极力推行本国文化,实行文化霸权主义,对此要保持高度警惕,有选择、有目的地引进外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而不是全盘接收和不加选择的引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积极实施 “走出去”战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把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指出要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2]。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首先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平等互利、和谐共荣等理念消解“零和博弈”等对立思维,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体系,向国外民众展示真实的、全面的、立体的中国形象,减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从而更好地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必须不断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通过文旅融合、短视频、自媒体等平台和途径,打造文化精品,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内在品质,扩大 “走出去”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文化产品的符号化和形象化,使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深入人心。

(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创新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

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通过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实施多样化的文化惠民工程,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到用高尚的道德激励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正确的导向引领人、用美好的环境熏陶人。从长远来看,文化产业不仅是国家的经济增长点,更是加强文化建设和增强文化实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同样能够获得经济效益,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和统一,有助于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依托。当前文化传播的形式十分多元,电影、电视、文旅等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特效剪辑、基础设施建设等均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当前,发达国家间文化产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端产业领域,部分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把高新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大力发展高科技的文化产业。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坚持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 “中国制造”到 “中国智造”的产业升级,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强文化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9]92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力量,在从事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出文化创造的灵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作品。新形势下,唯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精神食粮,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增强文化创新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是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对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立足于广大群众的现实需求,不断探索更多题材新颖、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文化作品,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价值观国家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