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在智慧出版中的应用研究

2023-01-23 13:04杨云红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万物人工智能智慧

杨云红

(《昆明学院学报》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214)

1.绪论

数字技术与4G网络的飞速发展,真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由沟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社会形态,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播客、虚拟社区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大众由被动接收者同时成为信息发布者,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可以充分互动,两者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传播方式的改变使大众文化消费的心理与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对传统出版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适应大众的心理需求?如何保持读者群的活力?如何不被市场淘汰使出版企业具有长足的生命力?这是每一个出版人在时代的发展中一直应该思考的问题。

虽然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积极推动了出版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转型,但是面对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数字出版却依旧不尽如人意。首先,阅读介质虽然发生了改变,如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但从读者阅读体验的角度上来看,仍和传统纸质阅读并无太大的改变与突破;其次,从出版的流程来看,选题策划、组稿、审稿、营销等方面没有技术性变革;最后,在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中,出版单位还处于单边的推广思路与模式,缺乏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无法及时获取有效信息。数字出版还处于出版内容数字化的初级阶段,远没有达到整个出版活动的数字化,亦即智慧出版。贺耀敏曾在与记者的专访中说道:“紧紧跟踪科技革命的浪潮与趋势,使出版成为吸纳现代科学技术最多的行业,重构出版的新业态,是出版业态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1]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人类在人工智能(AI)的相关领域,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等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AI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农业、工业、制造、医疗、金融、交通、宇宙探索等各个领域,除此之外,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将开启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学者彭兰在2016年曾预测未来媒体的新趋势是媒体的智能化,即人类即将迎来“智媒化”时代。[2]在现实的世界中,人们可以从在线购物应用、边缘计算视频监控、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成功案例去探索万物互联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转型升级中的应用前景,并由此展望出版业态的未来——智慧出版,亦即“出版+人工智能”。

2.借助人工智能支持平台突破出版转型升级的瓶颈

出版业转型发展到今天基本已实现出版内容的数字化,并由此对印刷方式、物流方式、销售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变革,但出版活动中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运作模式,缺乏革命性的突破与创新,因此,出版企业在全面数字化转型与盈利模式上一直面临较大困难。纵观至今,出版转型升级的文献研究已有不少,业界不外乎认为应扩大出版物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覆盖面,以及出版人应具备数字出版思维等,而如何才能扩大出版的影响力和保持生命力?什么才是出版人应该具备的数字出版思维?转型升级中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是什么?答案应是出版的智慧化。

虽然学界普遍认为“出版+人工智能”是未来出版的新模式与新形态,但由于技术存在缺陷、出版资源数据化进程缓慢、缺乏专业人才等现实困境[3],出版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5G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从“物”与“物”的连接发展到“人”与“物”的连接,即“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IoE)。5G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时延低、低功耗,以及超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能效等特点,人工智能又支持强大的搜索与算法,两者在技术上的结合,意味着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专家利用边缘计算模型与云计算模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为海量信息处理提供了较为完美的软硬件支持平台。出版业可以万物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平台为基础,建立一个由数字企业、数字个人、物体、数据资源相互连接的出版网络生态系统,形成出版上下游环节交流及时、反馈通畅、数据共享的交互机制,突破出版转型升级的瓶颈迈向智慧出版。

3.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为出版业带来的全新变革

随着5G网络的广泛应用,5G技术将驱动行业数字化,催生更多行业应用,提升行业效率,云计算为万物互联提供强大的算力保障,人工智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和无监督学习让海量数据处理变得更加快速,这势必将为出版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3.1 在时间维度上,加快出版的响应速度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获取资讯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渠道,自媒体呈井喷式增长。每天碎片化信息快速、海量的推送,大数据计算分析受众的喜好偏向,使大众获取资讯与知识更加方便快捷,大众的求知与接受需求悄然发生了改变。出版业在转型升级中还未摸索出成熟的技术手段与盈利模式,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巨变下又受到巨大的冲击。

在4G时代,海量的数据如核弹爆炸般迅猛,人工智能对海量信息进行搜索和优化算法需要从终端传感器感应并获取数据,再传输到云计算中心,云端经过计算后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终端,这一计算及反馈的过程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导致网络延迟时间较长,针对此,人工智能学术界和产业界开始对新的计算模型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大数据处理经由5G技术可降低云计算中心的计算负载,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4]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网的技术平台为出版业建立由数字企业、数字个人、物体、数据资源相互连接的出版网络生态系统提供可能。在这个出版网络系统中,作者、读者、相关专业领域研究人员信息组成数字个体池,海量的作品与研究文献形成数字内容池,各领域的研究专家形成专家库等功能池,这些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功能池在万物互联网中可以无限延展与增加,是出版网络系统生态运行的“细胞”。出版活动是系统而复杂的,自然不能像自媒体一样简单快速地发布信息,出版内容既要保持科学严谨性、学术性、权威性,又要适应大众的接受需求改变,必然要求出版企业要打赢时间这一场仗。如何快速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如何对各项信息进行收集与梳理,去伪存真、科学严谨,要求每一个编辑对事件认知、信息判断、热点捕捉等方面具有超前及敏锐的眼光。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可帮助编辑及时挖掘热点信息中的关键点、知识点,或是在看似老生常谈的研究中发现新的研究方向,为选题策划、论证提供依据,赢得时间。此外,基于大数据智能分析和知识推理,可准确获取读者的阅读需求、学术趣味,以及作者的研究方向、成果形态,从而有效地进行学术出版的选题策划。[5]在组稿、约稿的过程中,能否快速约到优质的、充足的稿件往往依靠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友谊,鹫尾贤曾说过:“编辑和作者的交往永无止境,编辑就像硬盘,作者就像软件,如何拥有丰富的优秀软件决定一个编辑的价值。编辑必须拥有许多在关键时刻可以变成重要软件的作者人脉,能掌握多少这样的作者,就看编辑的本事了。”[6]人工智能通过对出版网络生态系统中的数字内容池和数字个体池进行大数据分析,能为编辑提供不同研究领域的作者信息,不仅可以帮助编辑拓展人脉网络,而且可以使其快速锁定约稿作者人选。人工智能技术与万物互联网开启了数字资源共享之门,为出版过程节约时间,加快出版响应速度。

3.2 在空间维度上,极大地扩展出版的深度和广度

智慧出版不仅要在出版流程中有革命性的突破,也要使读者在阅读中达到智慧的体验,这种同时兼具提升出版者与读者体验的技术必须依赖人工智能的“知识系统”。人工智能最成功的几个分支之一就是“知识系统”(knowledge-based-systems),这类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完整地解释出人工智能的推理过程,并对真实世界中的问题给出及时有用的建议,让系统构造人员能够调整知识储备,通过让系统对它的结论做出解释,工作人员可以知道需要对知识储备以及推理引擎做出哪些改动,这种解答程序通常被称为“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7]这是一个宏观且庞大的系统,但将其应用到智慧出版的思维中,人们就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出版网络生态系统中建立知识系统。这个知识系统由数字作者、数字读者、数字专家、数字知识等交互形成,并且无限扩大,使出版人和读者都能得到智慧的体验。

以学术期刊出版为例,审稿是出版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许多研究论文往往涉及交叉学科,编辑需要根据文章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去确定审稿专家,一来因为编辑掌握相关学科的审稿专家有限,二来在交叉学科方面,编辑也难以把握该送与谁审更为妥当。而审稿专家在审稿过程中常常也会因自己不擅长的研究不是拒绝审稿,就是对文章质量出现误判。将人工智能知识系统强大的检索、推理、解释机制应用在智慧出版中,首先,可帮助编辑精准锁定适合的一个或多个审稿专家进行审稿。人工智能的推理与解释机制能在出版网络生态系统中庞大的专家池中获取、演算各专家的相关信息,由此提出优选名单及建议;其次,为审稿专家在尖端领域和交叉学科中提供分析与判断。人类专家由于其时间、精力有限,知识储备无法达到面面俱到,在非自身擅长的研究领域也面临查找资料困难、片面等情况,人工智能的“知识系统”正好可以突破这一知识获取的瓶颈,人们只需不停地向知识系统里面添加知识,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可做到将无限的知识整合—演算—提取—分析—建议,因此,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帮助审稿专家弥补自身的研究短板,同时也是一个强大的助手。

大众在阅读书籍、报刊方面可选择的介质可谓多种多样,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其优势在于携带方便、存储量大、时尚美观,还具有相关知识超链接的功能。知识的超链接,可拓展出版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但在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下,这个空间还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出版内容不再是平面的纵横延伸,而是纵深的立体发展。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出版的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电影、电视、游戏等全部实现互联并形成交互机制,简单来说,就是相互之间可以无限超链接。例如在文字中嵌套VR、AR,以及通过语音指令完成搜索任务。这无疑会为读者带来颠覆性的全新阅读体验。以医学、科研实验出版为例,实际操作最终要转化为文字语言描述,这种描述语言非常复杂,但人工智能可将任何医学、科研实验的VR、AR嵌套进相关的知识点中,读者可以毫不费力的在视频辅助下轻松阅读与学习,获取无限丰富的知识。无限超链接无论是对宇宙探索、考古发现、历史、物理、化学、文学、艺术等学术研究出版,还是对旅游、休闲、饮食等生活方面的出版,都可以极大地扩展出版的深度与广度,是智慧出版的深刻内涵之一。

3.3 万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催生新的出版形态

万物互联网将现实物理世界的物体和设备数据纳入到信息世界中来,数据资源的不断积累也将完善出版网络生态系统,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在出版生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数字个人、数字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内容被人工智能全部整合在一起,将构成以万事万物互联互通为结构的新型的出版形态——智慧出版。在智慧出版中,数据是其运行的“血液”,算法是其运行的“约束规则”,“智能云服务”是其运行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8]

3.3.1 出版企业与专业人才边际扩大,产生新的合作方式

在传统的出版企业中,出版流程中的一系列人员如管理人员、编辑人员、销售人员等配备是一个固定团体,出版企业的发展受经营能力和专业人才水平高低的制约。在万物互联中,出版企业、编辑人员、策划人员、销售人员等均是数字信息,企业可根据自身某一出版内容标的在广阔的数字专业人才中寻找优秀的个人或团体进行合作;同样,具有高专业技能的人才也不再只为一家企业服务,可独立或组合团体自由选择合作企业。出版环节的人员配备模式变革,可以为企业注入创新的活力并节约成本,同时也使专业人才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激发出创造性,对双方而言无疑是双赢的。

3.3.2 建立开放融合的管理体系,实现数据共享

我国目前缺乏数字内容产业的有效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联盟平台或者有效的异构系统整合,数字内容生产商之间不能互相沟通,导致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大量的孤岛信息,造成了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9]面对出版内容与产业融合的发展新趋势,数字图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视频等需要突破原有的出版企业封闭、点状的状态,建立开放和融合的管理体系。出版网络生态系统为开放融合的管理体系提供运行的平台,万物互联网是连接所有出版企业、出版内容、终端和个人的“神经网络”,人工智能负责海量数据的传输与处理,最终实现数据共享。

3.3.3 虚拟个人助手促进新型社交

及时收集读者的感受与反馈,与读者进行有趣的互动,是出版企业改进服务、与读者建立良好友谊,以及为下一个策划做准备的重要手段。建立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博客、邮箱等方式是当下出版企业通过与读者的互动来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由于社交平台的管理人员受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无法与读者及时互动,仅凭单向反馈难以激发读者的交流兴趣,平台难免流于形式。人工智能的虚拟个人助手可代替人类实现企业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提升读者满意度,以及及时收集信息。虚拟个人助手最具代表性的包括苹果的Siri、谷歌的Now和微软的Cortana,虽然在这方面的市场和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个人助手必将主导人们与移动设备、计算机、汽车、可穿戴设备和器件等交互方式,也将影响所有其他需要复杂人机交互技术。[10]本文前面提到了人工智能的“知识系统”因其可以在不断添加的知识中自我学习,因此,虚拟个人助手可通过认知(接受读者传递信息)—思考(选择和执行相关知识)—行动(与读者交流互动)的循环执行(随着交流越多,交流会越来越自然和简单),达到及时与读者沟通与互动。这种新型的社交方式,对出版企业而言,廉价、智能、好用又非常简单;对读者而言,有趣、有存在感、意见与建议得到重视。虚拟个人助手可以为出版企业与读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将是智慧出版中不可或缺的新型社交方式。

结语

万物互联让出版中的各环节相互连接,人工智能是各环节的技术支持,相较于传统的出版,这种达到立体的横向扩展、纵向延伸与深度发展的出版网络生态系统才能谓之为智慧出版。出版业如何跟上新科技的浪潮,让前沿科技为出版服务,是出版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与挑战,也是每一个出版单位与出版个人应该具有的前瞻性与科学素养。出版业态的未来,一定是智慧出版,而这个未来何时到来?正如Kalman Toth在《人工智能时代》中说道:“未来并不在远处。它就在前面。”[10]

猜你喜欢
万物人工智能智慧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