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论析

2023-01-23 23:49王寿林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民主现代化发展

□王寿林

(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05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关重要。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作为当代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整体意志,有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精通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体人民排除各种干扰,经受各种考验,确保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推进。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能够提出适应时代发展客观要求、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通过政治合作和民主协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回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使人民翻身得解放,还是开辟出一条正确的建设道路,使国家旧貌变新颜;无论是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是创造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有效应对各种严峻风险和挑战;无论是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还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砥砺前行,中国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都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的“定海神针”。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集中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百业待兴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的事实表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强大的政治领导力、科学的思想引领力、高效的群众组织力、广泛的社会号召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长盛不衰的创造力、众望所归的感召力、齐心协力的凝聚力、攻坚克难的战斗力,才能团结和带领亿万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党中央作为中国政治体系的核心和政治运行的枢纽,是全党工作的主导者、国家治理的统领者、政治方向的确立者、发展战略的设计者、重大决策的定夺者,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权在党中央。党中央提出的理论、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出的决策部署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基本依据。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党中央做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党的任何组织和成员都必须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的权威,该请示报告的请示报告,该负责担当的负责担当,切实把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党的地方组织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本地区的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确保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党的各级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职业品格,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使命担当,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以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辉煌历史,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探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路的历史,其成果集中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上。其中,社会主义是共同规律和本质特征,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共同规律和本质特征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性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性。其实质就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具有鲜活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广阔的发展前景,有着鲜明的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中国沃土,研究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融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时代特点,倾听时代呼声,破解时代课题,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并驾齐驱,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把党的初心使命、国家的宏伟目标、民族的复兴伟业与个人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向心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汇聚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牺牲,实现了由封闭而开放、由落后而追赶、由贫穷而强盛的历史转折,在胜利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开启了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所构成。其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开辟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结晶,为党和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经受各种考验、战胜各种艰险提供了根本思想保证,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逐步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密切联系、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坚实基础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是党和国家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党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科学论断,是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做出的模式选择,是基于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科学认识做出的战略决策。我国经济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从要素投入的高耗能、高成本和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的低耗能、低成本、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有利于推动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迈进,从而为我国发展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开辟新领域,塑造新优势,客观上要求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立的,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导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质量第一不仅包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素质,切实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向国际先进质量标准看齐,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使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成为高质量的标志;推动企业和产品的优胜劣汰,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通过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形成一批具有长期稳定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品牌企业和产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推动创新要素的流动和集聚,鼓励旨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各类创新,使创新成为质量提高的强大动能;把绿色发展作为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加快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全方位的绿色转型,使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特征。效益优先主要聚焦在要素配置效益、生产创新效益和市场组织效益等方面。要素配置效益是指随着要素市场的发展,要素配置的结构不断优化,从而使要素得以配置到生产效率较高的领域,以提高产出效益;生产创新效益是指通过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生产体系产出效率更高、成本投入更低;市场组织效益是指通过搭建良好的交易平台,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使市场匹配能力更强、交易空间更大、运行效率更高。质量第一是高质量发展的运行基础和内在要求,效益优先则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与核心目标,两者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具体实践。总之,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牢固确立系统观念,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统一,要素投入与创新驱动相统一,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相统一,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相统一,质的提升与量的增长相统一,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统一,加快发展与保障安全相统一,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永续性,以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本质规定

人民民主是中国人民百年追求与梦想,也是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的胜利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包括一切爱国的阶级、阶层在内的具有最为广泛的社会基础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党和国家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其中都蕴含着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这一民主政治制度的精确阐释与科学表达,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集中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深刻阐明了我国人民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为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南。

作为全体人民享有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其实质是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坚持人民主体的历史观、人民至上的权力观、人民中心的发展观、人民为本的价值观;坚持由人民选举,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坚持主体上的全员性、时间上的连续性、运行上的协同性、结果上的共享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内容,扩大民主范围,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通过直接和间接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民主协商通过各种形式,实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保证人民的要求和意愿得以有效表达。民主决策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广泛征集人民意见,汲取人民智慧,形成人民共识,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民主管理使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运作,以便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具有对各级国家机关和一切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监察和督促的权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覆盖,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全覆盖,国家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全覆盖,实现了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相统一,通过人民群众的全过程参与,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回应的人民期待,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民主的高质量促进了国家治理的高效能,从而消除了西方一次性民主的弊端,有效防止了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问津的现象。由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决定,西方民主模式虽然在形式上创造了一种平等的政治关系,但在内容上依然保留着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在貌似平等而实际上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真正平等的政治关系是建立不起来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了西方民主模式,创造了中国民主模式,使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社会主义民主成为亿万人民真实可感的政治实践。

五、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可靠依托

精神世界是包括精神生产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在内的全部思想意识活动的总和,是人在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知识经验、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理想信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空间和内在意蕴,是人的能力素质、品德修养、精神境界等综合性整体性特质的生动体现。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物质上不能贫乏,精神上不能空虚,只有物质上富强和精神上充实,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国家,才能自尊自强自信地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是铸就文化新辉煌的根本任务,激发人民文化创造活力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方式。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通过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纯化人的心灵世界和净化人的道德风尚,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和优化人的生活环境,弘扬人的奉献精神和强化人的奋斗热情。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要求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普及工作;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带动战略,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弘扬中华文化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其中要着重把握两点: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时代条件下,我国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积极扶持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从根本上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健康发展。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1]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普遍向往休闲、趣味、审美、娱乐,对改善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迫切,希望通过健康活泼的文化生活调节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人们这方面的需求如果不能及时予以满足,一些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寻求低级的代用品,某些丑恶的社会现象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在全体人民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就必须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通过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给人民群众以美好的精神享受。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文化创作精品工程,鼓励面向人民群众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努力扩大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价值取向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加之社会成员因其能力素质的差异,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别,因而劳动收入不可能整齐划一。只有承认差别,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更高层次的富裕创造条件。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新时代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通过缩小区域、城乡差距实现整个国家协调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通过共建共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主体而言,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就内容而言,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不仅物质文化生活富足,还包括精神自强、社会和谐、环境宜居、公共服务普惠等。就发展过程而言,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由于经济制度的健全、基础条件的改善、致富能力的提升都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遵循规律、脚踏实地、稳步推进。新时代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增收与减负、救助与自强的关系。一是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共同富裕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但中国14亿人口排成横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不可能通过发展的隘口;只有排成纵队,有先有后,才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总会有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人和地区有责任帮助后富的人和地区,从而形成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二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分配制度的调整,也带来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均等机会,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三是发展与共享的关系。共同富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基础性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财富充裕了,才能筑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为合理分配提供更大的调整空间。实现共同富裕既要靠发展也要靠共享。共享是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尽力和受益,共同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四是增收与减负的关系。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完善再分配制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优质化水平和均等化效能。第三次分配体现社会成员向善、为公和乐施等社会理念以及济困扶弱、回报社会的精神追求,完善法律法规、监管机制、慈善捐赠的税收减免制度,有利于规范、引导和有效激励第三次分配。共同富裕不仅表现为个体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群体收入差距的缩小,还表现为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范围的扩大,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便降低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的民生成本。五是救助与自强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等办法筹集资金,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失去劳动能力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满足公民在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持续性为重点,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以便使每个人都能过上体面而又有尊严的生活。

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显著特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质是按照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准则,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和自然岸线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形成先进的生态文化、完善的生态制度、发达的生态经济、适度的生态生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美丽的文明社会。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是生态文明的基本标识,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推动绿色发展,就是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循环。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为先导,以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资源利用规律、生态环境保护规律为前提,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根本,以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支撑,以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保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关乎每个人的幸福安康。为此,一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不依赖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破坏了生态环境就毁掉了人类的生存之基,毁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程。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自然环境作为生产资料来源,作为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基地和场所的意义更加突出。人类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越高,就越能够深入地认识自然,越多地利用过去无法利用的自然资源来为自己服务。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存在,人应当珍惜养育人类的生态环境,像热爱和保护家园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觉承担起修复、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二要牢固树立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理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当人的活动违背了自然界自身发展的固有规律时,自然界就会以其特有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这在客观上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也要积极地保护和建设自然。人类只有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前利益需求,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长远利益需求,保证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三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平等互惠的理念。生态的有效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和担当者,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切实增强节约优先理念、集约利用理念、循环发展理念、创新引领理念,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利用和保护自然,给生态环境以平等的人文关怀,促进一方经济、一方人口、一方水土协调发展,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为子孙后代留下优良的发展条件和充裕的发展空间。

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生活的关联度日益密切,同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挑战。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诸如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能源枯竭、气候变暖、土地沙化、物种灭绝、疾病流行、恐怖主义、毒品泛滥、跨国犯罪等等。这些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共同存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严重妨碍全球经济发展,危及人类生存安全;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所能单独完成的,需要全世界各国协作,全人类共同努力。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实际上已处在一个相互依存、荣辱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时代课题,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了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精神纽带,以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为重要前提,以打造全球伙伴关系为有效路径,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的科学理论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持续繁荣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无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还是对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就是存在着诸多差异的国家和民族所形成的命运攸关、兴衰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引领时代、开辟未来的博大胸襟和历史主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前途、人类命运的高瞻远瞩和责任担当,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是饱含天下情怀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从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奠定了信念基础。实践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根基在于国家之间构建平等相待、互尊互谅的国际关系。国际社会政治环境是所有国家共同营造的。各国应携手共创自主选择、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国际局面,不应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应通过相互尊重、共同协商来处理国际事务,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应保证所有国家国格平等,不应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各国只有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之间交往新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联合国成为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国际平台。

九、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光辉结晶

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社会财富的珍贵结晶。现代化作为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人类文明量的积累、质的跃升的过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是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文明形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世界文明的中国形态与人类文明的社会主义形态有机融合的产物,既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蕴含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独特的价值意蕴。

从纵横比较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路径,超越了西方文明形态,改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是人民至上对资本至上的超越。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它听命于资本、受控于资本、服务于资本,以牺牲人民利益来实现资本增殖。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了发展的人民性。二是共同富裕对两极分化的超越。西方式现代化囿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仅造成了周期性经济危机,而且促使资本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加剧了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原则,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的不是为了少数人发财,而是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切实提高人民的获得感、丰富人民的幸福感、增强人民的安全感,彰显了发展的共享性。三是全面协调对物欲膨胀的超越。西方式现代化是以物质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的腾飞、物质文明的兴盛与文化的腐朽、精神文明的颓废常常相伴而生。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彰显了发展的全面性。资本主义文明囿于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使其不可避免地产生严重的社会痼疾:社会利益分化、社会关系物化、社会道德蜕化、社会矛盾激化,这就决定了文明的各个领域不可能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成就往往是以其他文明的沉沦为代价的,以至形成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的对立和冲突。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推进的现代化,其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四是和平发展对侵略扩张的超越。西方式现代化走的是殖民主义道路,是以对外侵略扩张、殖民掠夺、弱肉强食为特征的现代化,用铁与血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国家,给亚非拉美各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全球互助合作、共同繁荣,彰显了发展的包容性。人类文明新形态塑造了一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文明形态,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形态,有利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文明形态,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文明形态,不仅将深刻改变中华民族的整体面貌,也将为世界文明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是切实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通过全面建设和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民主现代化发展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