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题材黄梅戏发展略述

2023-01-24 04:22陈昌文
铜陵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黄梅戏革命

刘 畅 陈昌文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红色文化,指出红色资源是我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是加强科学保护,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深入开展红色资源调查研究。二是开展系统研究,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生动传播红色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红色题材的黄梅戏作品,这些作品对于推动革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这些作品题材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而且对于我们了解红色题材黄梅戏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具有时代和使命的特殊性,这一时期的黄梅戏也具有了符合时代特征和形势要求的特点。

二、初步发展: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岳西县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领导人为了在根据地顺利开展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非常重视文艺宣传工作,根据地的黄梅戏文化已成为最有效的宣传手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也在各地演出黄梅戏和从事剧目创作,以此来宣传党的政策,号召人民积极参加革命。

(一)红军浇灌黄梅花

1930年,安徽省岳西县爆发清水寨起义,以天堂为中心的根据地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并组建了工农革命军(后编入工农红军34师)。当时的党政领导陈履谦、王效亭等人注重利用黄梅戏宣传革命,组织战士们在沙村的大河滩、雅前街(今越溪县)、金家祠堂等地演出了反映当时斗争的新型黄梅曲调。如为了庆祝暴动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在衙前街的大河滩上就曾上演黄梅调《土劣自叹》,这个戏由三十四师党代表陈履谦创作,师长王效亭和革命委员会主席王焰才扮演了戏中主要角色,轰动一时。据记载,当时在大河滩上看戏的有几千人,这种盛况在山高人稀的大别山是罕见的,表演效果非常好,这是黄梅戏史上第一次演出革命的现代戏[1]。后来,金家祠堂里还上演了《金老三逼租》,也是由陈履谦所作,据讲当时的妇女会主任也扮演其中角色,参与演出。

(二)旧瓶装新酒,宣传新思想

这一时期的黄梅戏作品绝大部分是利用黄梅戏传统曲调重新填词,采取“旧瓶装新酒”的改革形式,以当地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新思想。题材一部分是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如《金老三逼租》,也有打土豪劣绅的,如《土劣自叹》,还有呼吁人民参加革命的斗争,如《送夫当红军》以及宣扬革命道理的《新三字经》等。《金老三逼租》一开始是以“文明戏”的形式出现,为了迎合广大群众的口味,使用了黄梅戏的曲调演唱,故事讲述一对贫穷的农民夫妇,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因为欠了地主金老三的债,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一家辛辛苦苦买来的半斤猪肉,却被前来追债的金老三夫妇抢去。这个戏结合了当时的农村实际,刻划了金老三的残酷暴戾,也描绘了贫农们的逐渐觉醒。《土劣自叹》运用黄梅戏传统“自叹”小戏的形式,通过被打倒的土豪劣绅陈晓初追忆过去,哀叹今日的唱述,“有谁知共产党掀起革命,打土豪和劣绅性命难存”[2]。反应了革命暴动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变化。《送夫当红军》讲述了贫穷的农民王为纯深切地体会到“一切不平等,难得度营生”,他听闻共产党的革命是为贫民服务,也决定参加红军,回家之后,和妻子商议,一开始,妻子还有些担忧,不舍丈夫离开,经丈夫的耐心相劝,意识到不参加革命,也是被土豪劣绅逼死,于是愉快地送丈夫去参军[3]。《新三字经》原来是描写一对小夫妻在家中说唱取乐的生活。剧本包括“笑话”和“绕口令”,后将《论语》和《三字经》的词语加进唱词里,贴切幽默,用来宣传革命道理,谴责和控诉剥削阶级。这些剧目都注重对黄梅戏传统形式的创造性运用,基于当时观众的欣赏习惯和爱好,短小精炼,符合当时的时代环境。因此,这种形式一经上演,立刻在人群中流传开来。

这种“旧瓶装新酒”的艺术表现形式,常常具有教育和娱乐的功能。其“新酒”包含了当时在苏区进行的宣传工作,达到了鼓舞士气、瓦解敌人、壮大红军、土地革命、共产主义宣传等价值目标。如《土劣自叹》中恶霸地主陈晓初被捉后的“哀叹”,大涨了劳苦大众的志气,大灭了土豪劣绅的威风。《送夫当红军》以自己的丈夫参军为荣,号召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投身红军队伍中。这些总体上都鼓舞了苏区军民的革命斗志。

三、全面发展:抗日战争时期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法西斯大举入侵中国,中华民族蒙受空前浩劫。在人民抗日救亡斗争的推动下,大批的文艺界人士也积极地投身于抗日的最前线,随着黄梅戏班社、剧团的建立,群众性的黄梅戏运动为宣传抗日、鼓舞民族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抗日烽火黄梅开

这一时期,黄梅戏艺人积极投身于革命之中,怀宁县的杨凤翔参加了新四军,从艺是为了掩护而积极进行的抗日救亡运动,他白天演戏,晚上战斗,除了搜集情报,惩办汉奸外,还深入敌占区,抢夺要粮,支持山区的游击战争。黄梅戏班社也在这个时期尤为活跃,以宿松县的“抗建班社”与太湖县的“抗建剧团”为代表。抗建班社成立于1938年,由班主王梓林和十多名黄梅戏演员组成,最开始在宿松的花凉亭,石嘴头、黄家河滩一带演出,宣传抗日救亡。不久,应国民革命军游击纵队的邀请,赴潜山余家井、野人寨、太湖岔路口等地演出,并利用演出前后向民众进行抗日宣传[4]。抗建剧团建于1944年,由太湖县国民政府所创办,是以黄梅戏为主的宣传抗日救国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团长由周德乾兼任,在全县三十一个乡镇巡回演出,不久又被邀请到驻岳西县店前乡国民革命军一三八演出,所到之处,军民受到鼓舞,纷纷为抗日捐款捐物。

(二)唱词大众化,谱写救国曲

这一时期的黄梅戏作品多利用群众所熟悉的旧形式,进行唱词的通俗化、大众化,来宣传抗日的新内容,如控诉日军的暴行及人民当下遭遇的《难民自叹》,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抗日题材的《姑劝嫂》《嫁谁好》。《难民自叹》运用了黄梅戏中的“自叹”形式,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悲惨遭遇,通过烧杀掳掠的一系列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和人民的苦难生活。全剧分为十二个部分(从1938年7月到1939年6月),每个月唱一节,语言通俗流畅,感情真挚动人。如“一路上防不尽飞机炸弹,眼见得大路口尸体如山”“一家人躲飞机四分五散,想起那伤心事心中凄惨”等等,每演都使得观众潸然泪下,群情激愤。《姑劝嫂》改编黄梅戏传统剧目《何氏劝姑》,剧情梗概是:嫂嫂因前线战斗残酷和家庭困难,对其夫离家从军顾虑重重,经小姑绘声绘色历数国土沦丧、困难深重的现实,以及敌人烧杀淫掠的种种暴行,晓以卫国保家大义,情真意挚,终于激起嫂义愤,毅然支持丈夫慷慨从戎,奔赴抗日前线[5]。该戏上演之后,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关注,各个戏班、戏社争先排演,为后来日渐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嫁谁好》是抗建剧团团长周德乾和副团长曹振亚一起创作的一部大型黄梅戏剧,故事讲述爱国青年李文龙和富家千金张香玉相恋,并私自订下婚约,文龙为抗战救国,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香玉的财主父亲想借此让她与家乡的富家公子王少山联姻,香玉不肯,在母亲马氏的掩护下,从家里逃了出来,去了前线营地,找到了文龙。此时,李文龙在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为陆军上校,他把香玉带回家,并向香玉求婚,张大年立即把女儿嫁给了抗日英雄,并退出了与王少山的婚约[6]。《嫁谁好》以富家千金在富家少爷和抗日英雄之间,选择嫁给后者,用喜剧的手法,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此剧演变太湖各镇,反响很大。

这一时期的黄梅戏运动激发了人民抗日战争的勇气,坚定了战胜敌人的信心。班社、剧团的演出遍及各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有效宣传了抗日救亡,其中《难民自叹》有一次在国民党军部上演,引起了广大军民的强烈共鸣,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当时影响盛大,甚至引起了驻皖日军的惊恐,下令禁演。《嫁谁好》一经演出使得全县五十名知识青年集中县城,志愿从军抗日,这些太湖儿女,在抗战的第一线上,为拯救中国,驱逐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走向成熟: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3月蒋介石破坏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全国性的内战就此爆发。1947年《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文艺工作的决定》指出,当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爱国自卫战争,提倡“文艺应该为爱国主义的自卫战争服务”。同时,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土地改革运动”①。黄梅戏响应这一号召,一方面投入到土地改革运动的文艺宣传中,另一方面也在前线战区成了战士们的“精神食粮”。

(一)枪林弹雨唱黄梅

1947年10月,在刘伯承和邓小平主持的太湖会议上,提出为了巩固解放区和扩大根据地,决定在安徽省潜岳太交界地区进行土地改革。为了推动这项工作,当时的中共县委书记刘秀山决定组织一个文艺宣传组配合宣传工作,并召集了10多名黄梅戏艺人组成演出队,先后在潜山县的夹竹河、河坪、水吼、芭茅街、三里畈、驾雾冲、割肚、白马潭等地演出,演出的节目都是传统黄梅戏,主题内容反映了当时贫困农民的生活现状,深受农民欢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7]。另一方面,国共内战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游击队的武工队员们在枪林弹雨中从容唱黄梅已成一段佳话。1948年秋天,国民党部队大举进攻大别山腹地,采用“铁桶包围战”的策略,要把游击队困死山中。太岳县游击队神出鬼没地与敌周旋,双方你来我往,陷入拉锯战,斗争十分艰苦。但是游击队员们总是以乐观的精神态度面对艰苦的战斗生活。每当有间隙时,他们总是讲故事,唱战歌。特别是喜欢唱黄梅戏的武工队员们,也会在休息的时候唱几段黄梅戏。有一次武工队进驻桃阳的联庆堂,稍事休整,几个爱唱黄梅戏的战士用四块木板就着台阶在大院里搭起一座简易舞台,唱起戏来。演到一半时,突然传来枪声,国民党军队打过来了!看戏的群众已飞跑回家,而战士们已然神情自若地唱完最后一句,直到一颗子弹从头上掠过,才跳下舞台,投入战斗,也许是黄梅戏歌声的激励,一场反包围战激烈地展开了[8]。

(二)推陈出新,土改唱“新声”

这一时期的黄梅戏作品开始提出“推陈出新”的风格,具体做法是对旧内容的黄梅戏进行改革,既保持传统,又有新的内容,从而使广大军民所喜闻乐见,易于传播。题材多选择揭露和控诉地主恶霸的残酷压迫,表达被压迫民众斗争愿望的传统剧目,如歌颂反抗精神的《二龙山》,批判嫌贫爱富的《荞麦记》,这些剧目揭露了为富不仁的地主,仗势骗人的恶霸,容易引起农民阶级的共鸣。然而大部分新创作的黄梅戏剧目,则是艺人们配合形势即兴表演出来的,其中不少取材于当时的土改斗争和群众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如潜太县编演的大型黄梅戏《翻身会》,讲述了贫苦农民韩命薄受到地主钱如命的严重压迫,最终忍无可忍投奔新四军游击队的故事。旨在激发和提高农民的阶级意识,积极站在阶级斗争的前线,投入土地改革。故事情节曲折,通过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旧社会贫苦农民的生存状态,演出中,台上台下,气氛热烈,无论是台上饰演角色的演员,还是台下观众,大家心中都充溢着翻身做主、扬眉吐气的主人翁自豪感,剧场情绪极其高涨,演出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民众的强烈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9]。

这一时期的黄梅戏运动在弘扬我们党宣传工作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文艺教育的作用。《翻身会》是一种唤醒和调动人民的力量,通过强烈的现实性,启发农民积极配合当下土地改革。另一方面,黄梅戏成为前线作战部队的“精神食粮”,极大地提升了队伍的思想面貌和精神境界,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题材黄梅戏的发展是党一百多年来的凝聚和浓缩,是党和人民艰苦斗争的真实写照,是一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积极参与的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英雄史剧。从土地革命时期为阶级斗争和革命服务,到抗日战争时期宣传革命思想,发动人民群众的工具,再到解放战争时期,鼓舞前线战士的士气,和推动解放区人民的土地改革运动。它昭示了革命战争年代黄梅戏艺术的使命,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服务于党领导革命战争的需要,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又加强了民族团结,对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展现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恢宏画卷,让革命精神历久弥新,并在当代显示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注释:

①戏曲研究编辑部.戏剧工作文献资料汇编[M].北京:内部刊物,1984.

猜你喜欢
黄梅戏革命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街场黄梅戏的艺术表演风格
机械革命Code01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