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与开放:高中语文教学的辩证思考

2023-01-24 05:45侯光宇
中学语文 2022年35期
关键词:封闭性开放性高中语文

侯光宇

一、语文教学的封闭性特点

封闭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保证教学独立性的基本特点。这种封闭性主要体现在固定的教学环境、稳定的教学主体、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固定的教学设计等方面。

相对固定的教学环境。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高中语文教学环境一般是局限于或固定于某个教室,并且以班级为单位,这也是现代教学的主要形式。

相对稳定的教学主体。一般而言,班级的语文教学主要由固定教师担任,教学主体相对稳定,师生之间能够形成独特的交流氛围与话语体系。基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征,这种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对于践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重要作用。

以教材为载体的教学。毋庸置疑,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具体要求。统编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一方面,教材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载体与依据;另一方面,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此外,以教材为教学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

固定的教学设计。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一般会在课前进行预设,尤其是问题链的设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辨与探究,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从这个角度讲,基于核心素养与学情的教学设计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

二、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特点

如果说封闭性是语文教学的客观特征,那么开放性则是保证语文教学系统活力的主观倾向。具体而言,开放性包括开放的教学主体、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评价。

开放的教学主体。如前文所述,尽管语文教学主体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开放性也是其重要特点,即教学主体的适度流动。尽管教学主体固定有利于把握学生学情,确保教学系统性,却也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正如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品质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相对稳定的教学主体下,适度地交换与交互能够有效拓展教学模式,推动教学之间互通有无。当然,除了校内教师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向外拓展研学视角,如“名师课堂”,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形成开放的学习意识。因此,作为学校而言,要积极推动校内与校外的沟通,提倡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之间的语文教学交流,突破固定班级与固定教师的局限性。

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环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外部条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场所固定、拘泥教材,且囿于想象式情境。这种封闭性不仅与现实生活割裂,也不利于学生在实际语言情境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总体而言,开放的教学环境有三方面优势,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教师革新教学模式、活跃教学氛围等。在所有学科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环境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与丰富性。除了基本的教室环境,教师还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主动拓展并利用其他教学环境,从而构建教学环境的有机统一体,这也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现实生活,践行语文学科的特质。

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内涵的多元性是高中语文教学开放性的核心特点。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语文教学内容具有更宽泛的视野,尤其是要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以提升审美品味与人文素养。内容的开放性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利于开阔学生文化视野。需要指出的是,教材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也不等同于学习内容。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主动拓展语文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教学。其中,挖掘教材资源并进行二次创作是语文教学开放性的具体表现,但仍然不是彻底的开放性。开放性应该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搭建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打通教材与现实的通道,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对接、合理拓展、有效延伸。

开放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盘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其中,灵活性、借鉴性、创新性是教学方法开放性的具体呈现。灵活性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对教学方法的弹性运用,如十八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就可以对多个任务群进行组合式教学设计,同时也可以对单个学习任务群进行目标切分,重点是突出学习任务群的价值与学生的主体性。借鉴性是指通过多维度、多学科的方法借鉴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如借鉴广告学中的全球化思考与本土化执行策略,灵活处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及教学中的差异化问题。创新性是指教师要具有持续创新意识与思维,通过革新教学方法适应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如学习“人民日报”中时评文章的评论方法,如引导学生策划相关的活动文案,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水平。

开放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巩固、提高、内化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必要环节,而开放性的教学评价是保障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与运用的重要途径。其中,综合、多元、特色、创新等是教学评价开放性的具体表现。例如,在高考的学习压力下,高中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多为结果性考核,即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从而阻碍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在综合化与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下,既能实现学生自评、教师点评、生生互评的有机统一,也能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统一,从而避免评价的单一性与偏颇性,消除非此即彼的简单式评价。特色与创新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对学习成果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的个性化差异。

三、高中语文教学封闭性与开放性的辩证关系

封闭与开放是高中语文教学系统的一体两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封闭性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是保障教学秩序、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的前提。换句话讲,高中语文教学开放性的前提是封闭性,只有在分析封闭性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彰显开放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同时,开放性教学也需要在封闭状态下开展,这也体现了封闭性的重要性。因此,封闭性与开放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个互相促进的有机统一体。开放性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活力,丰富了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是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效链接的关键。关于两者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兼容并蓄的观念与互惠共生的实践两个层面。

(一)兼容并蓄的观念

封闭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当然,封闭性不是语文教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客观存在与现实底色。无论如何,封闭性为保证教学效果,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提供了客观基础,但是固守封闭性却与课程改革的背景背道而驰。因此,开放性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趋向,也是践行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途径。为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突破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是非观,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处理语文教学中封闭与开放的关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在观念上要做到兼具封闭性与开放性,坚持兼容并蓄的教学态度与理念。例如,高中语文教学既要坚持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要通过革新教学模式重新审视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现状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需要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如对经典名篇的个性化解读、对新媒体技术平台的运用、对“双减”政策“增”与“减”的理解等。这种观念转变,需要一个了解、深入、吸收的过程,需要通过兼收并蓄才能实现教学行为落地,而这正是高中语文教学封闭性与开放性优势聚合的过程。

(二)互惠共生的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封闭性与开放性是共存的,或单独,或交替呈现,这种单独或交替是在具体的教学流程中表现出来,如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创设语言情境、组织实践活动等。正如前文所述,语文教材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尤其是选文编排的经典性,而所有的教学资源都需要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整合。但是,较之浩瀚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的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与新需求,语文教材的封闭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要立足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尤其是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师生要共同构建一个开放性学习情境。

固定的教室、教材与方法自然是封闭性的体现,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拓展阅读资源、统筹多介质等方式,这种封闭性又不得不向开放向转变。但是,聚焦于某个大概念或主要议题的探究实践,又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时空环境和教学方法下进行封闭式教学,因而又从开放性向封闭性转换。这便是语文教学封闭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例如《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一小步》一文,教师可以借助“科学精神”议题,通过文本解读了解作者的科学思维方式,并由此拓展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芯片“破冰者”谢希德等科学家的科研思维与科研成就,在拓展阅读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其家国情怀,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此过程中,如何有效处理语文教学的封闭性与开放性关系是关键。无论是封闭性还是开放性,都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是互惠共生的辩证统一关系,也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发挥语文学科教学价值的重要思考点。

猜你喜欢
封闭性开放性高中语文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封闭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现状及策略
寻求开放性道路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